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是有大本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這就是國子哥承包的水庫,我們都沒少跟著借光吃魚。”葛衛紅指著水庫的方向說道。

男知青徐明亮則又補充道:“去年冬天的時候冬捕,打上來兩萬多斤大魚呢,都賣到春城那邊了。”

徐明亮也是學習小組的一員,這次也過了預考,不過他的成績一般,可上可下。

他都想好了,如果考不上大學,也跟高大林學習,去罐頭廠。

他家孩子多,就算回城,家裡肯定也安排不了太好的工廠。

“這麼多?”呂劍也被驚到了,這時候的魚可不便宜。

看來那個叫李衛國的傢伙,還真有點不簡單。

“看,那邊的稻田,就是我們種的,屬於我們知青的也有一百畝呢。”葛衛紅指指遠處整齊的稻田,小臉都滿是驕傲。

“你們還種水稻?”楊柳也感到有點不可思議,自從插隊之後,他們就沒吃過一頓大米。

這方面,鄭先農最有發言權,他推了下眼鏡:“我們也是頭一年種植水稻,正慢慢積累經驗,不過水稻的長勢還不錯,不遭受病蟲害的話,豐收在望。”

這回連呂劍都一臉羨慕:“稻花香裡說豐年,看來還是承包制好,想種啥就種啥。”

鄭先農笑笑,沒有接茬,這其中的艱辛,不足對外人道也。

“這裡也建了新房子,真夠厲害的。”楊柳又發現了三間嶄新的磚瓦房。

葛衛紅告訴他,也是國子哥蓋的。

等到了雞場這邊,好傢伙,一片咯咯噠的叫聲,好不熱鬧。

現在到了產蛋高峰期,母雞天天都下蛋,一直持續到伏天,歇伏之後,過了立秋,還能下兩個月好蛋呢。

這也跟禽類的習性有關係,產蛋是為了繁殖後代,三伏天太熱,雞蛋幾天就變質,當然不能孵蛋。

就像非洲的鴕鳥,因為氣候炎熱,一般都是母鴕鳥一起產蛋,湊夠一窩,就先由一隻孵著。

“還養了這麼多雞,這一天得撿多少雞蛋啊?”楊柳又一次被驚到了,她在農村插隊,當然知道雞蛋的價值。

王燕接過話茬:“養雞場是鄭大哥的愛人辦的,現在一天能有二百枚雞蛋,還有不少鴨鵝呢。”

楊柳在心裡默默計算了一下:二百枚雞蛋就是將近二十塊錢,一個月五六百塊錢呢,難怪這位鄭大哥不想回城呢,換成是我,也捨不得啊。

“大家都來了,知青點來客人了啊?”李金梅正在這邊忙活呢,看到大夥簇擁著幾個陌生的年輕人,便連忙打招呼。

鄭先農上前,鄭重介紹:“這是我的妻子李金梅,這幾位也是知青。”

“歡迎啊。”李金梅笑盈盈地說著,然後又告訴葛衛紅,“衛紅一會兒你揀點雞蛋和鴨蛋回去,中午招待客人。”

葛衛紅可不知道什麼叫客氣,點點小腦瓜,就去找籃子,嘴裡還說呢:“平時我們沒事都來雞場幹活,天天跟著吃雞蛋。”

“嫂子好。”楊柳他們也連忙打招呼,打量一下李金梅,心裡都忍不住讚歎:鄭大哥還真有福氣。

聊了幾句,幾人就看到趙廣定趕著鹿群熘達回來,好傢伙,二百多頭梅花鹿,好大一片。

呂劍他們在知青點聽到梅花鹿的數字,還沒有什麼概念,現在看到鹿群,才感覺是如此壯觀。

“廣定,快點過來,香獐子生了!”鹿場那邊,傳來王大拿的吆喝聲。

“哈哈,生啦,生幾個?”趙廣定也歡呼一聲,撒丫子往前跑。

“一公一母!”王大拿那邊答道。

香獐子每胎生一到三隻,如果是兩隻的話,基本上都是一公一母。

這個月份,大部分食草動物都產崽,主要是天氣暖和,植被茂盛,不缺少食物,有了充足的食物,母獸的奶水才能更足。

這都是大自然億萬年來進化的結果,最符合客觀規律。

大夥也都覺得稀奇,於是都湊過去瞧熱鬧,就連李衛國也拎著倆大水桶,從水庫那邊跑過來。

“這也太小了,比耗子大不了多少,俺去大梅那邊撿幾個雞蛋,好好給補補!”趙廣定瞧著母麝身下的兩隻幼崽,越看越歡喜。

等這些母麝都下崽,那種群數量一下子就超過二十只,也算小有規模。

看著趙廣定樂顛顛地用帽兜裝了幾個雞蛋回來,呂劍低聲詢問:“鄭大哥,這放鹿的算是鹿倌吧,咋算錢啊?”

鄭先農指指趙廣定和王大拿:“廣定叔和大拿叔在鹿場都有百分之十的股份,賣鹿茸麝香啥的,都跟著分紅,然後每個月還有五十塊錢的基本工資。”

啥?

呂劍等人都聽得目瞪口呆:一個月五十塊錢,這比工人賺的都多,更不要說還有分紅了。

難怪剛才這位,大鞭子甩得這麼來勁呢,換成是誰,也有幹勁啊!

最關鍵的是,這些產業,都是李衛國一家的,難怪啊。

原本呂劍他們,還有點瞧不上李衛國,覺得他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除了長得比較帥。

現在看來,人家還真是有大本事的,不服不行。

楊柳望望和吳小玉站在一起的李衛國,心裡忽然有點羨慕,有一種郎才女貌的感覺。

不對,應該是郎財女貌。

這時候,葛衛紅悄悄捅捅楊柳:“你不知道啊,國子哥可厲害了,去年發大洪水,差點把小玉卷走,是國子哥冒著生命危險,把小玉姐給救上來的。”

原來如此,楊柳眨眨眼睛,她覺得剛才的想法好像有點問題,原本還以為是吳小玉貪圖人家的家庭條件優越呢,想不到是為了感謝救命之恩,以身相許,這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女同志都比較感性,更喜歡這種,所以楊柳現在看李衛國和吳小玉,就越看越般配了。

倒是旁邊的呂劍有不同的看法:“可是也不能把恩情和感情混為一談吧?”

這句話,遭到了幾位女同志的一致白眼。

在水庫這邊轉了一圈之後,呂劍一下子變得沉默許多,他漸漸能夠理解,為什麼大饅頭屯的知青,不怎麼樂意返城了。

他有點搞不懂:都是下鄉插隊,怎麼他們的知青點,和這邊的差距這麼大呢?

回到知青點,大夥就開始準備午飯,最後男女分開,熱熱鬧鬧坐了兩張桌。

飯菜端上來,主食是撈的二米飯,金燦燦的小米,白瑩瑩的大米,散發著濃郁的飯香。

菜餚也挺豐盛:燉的大魚,炸的小鯽魚,炒兩盤山野菜,還有雞蛋炒韭菜,再加上醬臥鴨蛋。

這個醬臥鴨蛋還是很有特色的,先用兩個鴨蛋青攪散,裡面放上油,再加入適量的大醬,然後把其它鴨蛋一個個打到裡面,上面撒上蔥花,上鍋蒸熟,吃起來一點也不腥。

葛衛紅用快子給大夥往碗裡都夾了一個,蛋清彈性十足,夾開之後,裡面的蛋黃更是紅燦燦的。

水庫的鴨子,平時每天都吃小魚小蝦啥的,下出來的鴨蛋,品質上佳。

呂劍他們也暗暗直吞口水,好傢伙,他們知青點可沒這個伙食,能整一條大豆腐蘸醬,那就算是改善生活了。

李衛國還帶了兩瓶酒過來,給男同志都倒上:“天下知青是一家,幾位來我們這就不要客氣,我敬幾位一杯,歡迎以後常來做客!”

大家紛紛道謝,然後邊喝邊聊,氣氛倒也融洽。

因為下午還要趕回去,所以呂劍他們也沒多喝,飯菜倒是沒少吃,就連楊柳,都吃了兩碗二米飯。

要知道,現在用的飯碗,那都是二大碗。

吃飽喝足,呂劍他們就趕著毛驢車往回走,大家一直送出村外,這才揮手道別。

等離開大饅頭屯之後,楊柳忍不住說道:“咱們的知青點,比人家這裡可差遠啦!”

“也不能這麼說,反正咱們也要回城了,一切馬上就要過去。”呂劍聽著有點不舒服,他內心也有自己的驕傲。

楊柳撇撇嘴:“那怎麼能一樣,我看人家都不樂意返城呢。”

呂劍酒量一般,有點上頭:“那是他們目光短淺,城裡的發展和農村能一樣嗎?”

“我看人家又是養魚又是養雞養鹿的,還種上水稻,說不定比回城還有前途呢。”楊柳反駁道。

呂劍心裡一陣鬱悶,使勁甩了幾鞭子,他決定回去寫封信,把吳小玉的事情,告訴他的發小,那位發小,一直追吳小玉呢,想不到被一個農民給佔先了。

李衛國也是在吃完飯之後,聽葛衛紅他們閒聊的時候,才聽說返城的事。

對這件事,他還是很重視的,畢竟這也算是一道重大的考驗。

多少知青,為了返城,都拋棄了在農村的物件,甚至是家庭,造成許多悲劇。

當然,也同樣有始終不離不棄的,這就看你怎麼選擇。

李衛國對大姐夫鄭先農,還有二哥的未婚妻王燕,都是比較有信心的,當然,吳小玉就更不用說了。

因為他們這些人的結合,是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並不是知青下鄉,寂寞難耐,無聊之下才處物件,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果然,在聊天中,王燕明確表示,自己不會返城,她已經把這裡徹底當成自己的家了。

還有徐明亮也表示:自己如果高考落榜,也準備紮根在大饅頭屯,還笑著跟李衛國說:“國子,到時候你可得拉我一把啊。”

李衛國笑著點頭:“願意留下的,我們當然舉雙手歡迎,我們一起在農村創業,沒準比城裡還有前途呢。”

當即又有兩名知青表示,他們也希望能留下來。

這兩位,一個是女知青,來自遼省的林青;另一位是來自山東的漢子魯大龍。

他們選擇留下,主要是這兩位彼此瞧著對眼,正處物件呢,如果返城的話,分處兩地,不用說,肯定就吹了。

這倆人感情很好,當然捨不得。

最主要的是,李衛國許下的承諾,叫他們很是心動。

不說別的,就算是像高大林那樣,在罐頭廠上班,他們也知足了。

不過魯大龍還是要跟李衛國確定一下:“國子,我們要是留下,以後真能去罐頭廠工作嗎?”

李衛國也面色鄭重地點點頭:“大龍哥,沒問題,這個我完全可以保證,甚至以後,只要能力夠,還可以走上管理崗位。”

在李衛國的計劃中,罐頭廠只是試試水,以後肯定還會建立其他廠子,就缺少信得過的幫手呢。

“好,那我和林青也留下!”魯大龍當然相信李衛國。

剩下的幾名知青,就比較猶豫了,確實有點兩難:他們也想回城,和家人團聚;可是又捨不得這邊的機遇。

“不著急的,大家可以寫信和家裡商量一下,我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就算大家回城,我們也依然是朋友,也不會斷了聯絡。”

李衛國笑著和大夥說道,平心而論,他當然希望這些知青都能留下,跟他一起創業,畢竟知青們的素質,還是挺高的。

但是他也不會去做一廂情願的事情,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想法也各不一樣。

大家也都點頭答應,畢竟這是他們人生中的大事,確實需要慎重選擇。

等到晚上,李衛國去鹿場那邊值班。

這裡也終於告別了馬架子時代,三間房,兩鋪炕,翻跟頭睡都夠用。

今天晚上值班的是趙廣定,另外一鋪炕上,睡的是李大勐和金鐵柱哥倆,他們也一直沒回家,在這邊跟著學習養鹿的經驗,等過了端午節,就準備把梅花鹿趕回去。

經過半個月的恢復,運回來的這批梅花鹿基本適應過來。

睡到後半夜的時候,外面傳來大黃的叫聲,然後就有人拍窗戶,翠花嬸子的喊聲也響起來:“廣定,廣定,快點起來,要生啦!”

趙廣定迷迷湖湖爬起來,直接蹦到地上,他有點睡迷瞪了:“俺要當爹啦,俺要當爹啦!”

外面傳來翠花嬸子的叫罵聲:“你個老犢子,是小芳,小芳要生啦!”

“俺就說你沒到月兒呢,也挺好,俺要當姥爺啦,走,快點回家!”趙廣定趕緊穿衣服。

李衛國也爬起來,跟著一起回去,生孩子是大事,村裡條件又落後,要是有危險,就得趕緊開車拉公社或者縣裡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些天,約莫著快要到日子了,翠花嬸子就一直在這邊陪著閨女。

等他們回來,村裡接生的五奶奶和幾個嬸子都來了,正忙活著呢。

“用不用送醫院啊?”李衛國也沒進屋,在門口喊了一聲。

五奶奶經驗豐富:“沒事,能生。”

那就好,李衛國又想起來一個事:“那我開車去把大林接回來。”

因為罐頭廠那邊忙,高大林並沒在家。

“國子,那就辛苦你跑一趟。”翠花嬸子也忙暈了,才想起來這茬。

“沒事,不然今天也得去縣裡送一趟雞蛋。”李衛國答應一聲,就趕緊回家。

天氣熱了,現在一週就得跑一趟縣城,昨天晚上,雞蛋都裝好了,李衛國開車就走,越走天越亮,等到東方出現魚肚白的時候,正好也趕到罐頭廠。

他把高大林從被窩拎出來,猴子一聽說媳婦要生娃,也麻爪了,穿上衣服就往外跑。

“叫王軍開轎車拉你回去!”李衛國吆喝一聲,他可不放心高大林自己開車回去。

“對了,我買的紅糖和掛麵!”高大林又跑回來,拿上東西,拽著王軍出門。

李衛國又叮囑一句:“別著急,五奶奶說能順產,你們慢點開。”

想想去年的時候,因為小芳懷孕的事情,還差點把高大林送進監獄,李衛國心裡也頗有些唏噓。

最後在他的干預下,小兩口日子挺和美,現在馬上就要變成一家三口,多好哇。

在罐頭廠這邊吃過早飯,李衛國這才去副食品商店送雞蛋,回來的時候,還整回來半面袋子江米,幾斤大紅棗。

後天就是端午節,商店的胡主任給李衛國特意留的,包粽子。

等李衛國回到村裡,已經快晌午了,先去高大林家看看,已經都生完了,撿了個大胖小子,把高大林給樂的,就知道咧著大嘴傻笑了。

母子平安,翠花嬸子也高興,在家裡預備飯菜。

王燕和吳小玉他們也來了,正給小芳熬粥煮雞蛋呢,雞蛋當然是李金梅給送來的,管夠吃。

不過這產婦的飯量是真不小,肚子就跟無底洞似的,喝了兩大碗紅糖粥,一口氣吃了六個雞蛋。

“國子,你水庫裡有沒有鯽花,那玩意吃了才下奶呢。”趙廣定也在這跟著忙活,別的幹不了,燒火還是沒問題的。

他們這邊的土方子,要是產婦奶水不足,就吃鯽花魚,奶水嘩嘩的。

“沒問題,下午就拎個十條八條的過來。”李衛國痛痛快快答應著。

趙廣定連連擺手:“可用不了那麼多,有兩條就夠了,你整那麼多,俺要是嘴饞也跟著吃,吃完也下來奶咋整?”

“你就瞎掰吧。”五奶奶照著趙廣定的後腦勺子扇了一巴掌,打得老趙嘿嘿直樂。

到了下午,李衛國跳進水庫了扎幾個勐子,就拎了兩條大鯽花出來,這魚和普通的鯽魚不同,身材更加修長,也是“三花”之一,比較名貴。

他到了岸邊,又找了一處葦塘子,割了一大抱葦葉子回去。

這邊沒有竹子,所以包粽子就用葦葉。

把魚給高大林送過去,李衛國回到家,把葦葉子用水泡上。

至於江米,早就用水先泡上了。

等到李小梅放學回來,就高高興興地宣佈:“三哥,明天過五月節放假,三哥,你煮點茶葉蛋唄?”

上次李衛國煮了一次,留家裡幾個,小當家沒吃夠。

這邊的習俗,端午節吃雞蛋,小娃子們平時很少能吃到雞蛋,過節了,家裡孩子多,每人能分上兩個三個的,那就不錯了,吃得舔嘴巴舌的。

哪像後來,得硬往孩子嘴裡塞。

李衛國正蹲在盆子前邊整理葦葉子,就抬手扒拉一下小當家的羊角辮:“行,管夠,不光煮茶蛋,今年還要包粽子呢!”

“哇,包粽子,哈哈,三哥你太厲害啦,我還沒吃過粽子呢!”

李小梅樂得,直接跳到李衛國的後背上,瞧把她給高興的。

長這麼大了,第一次吃粽子,李衛國心裡忽然一酸,把倆手攏到身後,背起小妹。

想想前世,小妹這時候已經離他而去,李衛國更加珍惜現在,他一定要看著小妹,一天天健康成長。

等到晚上,江米,大棗,葦葉都泡好了,可以包粽子。

李金梅試了一個,沒包過,江米都露出來。

李衛國的手藝也一般,葦葉又比竹葉窄,包出來的粽子,三扁四不圓,根本沒個型。

“哥,要不咱們就把江米和大棗放到鍋裡煮飯吧?”小當家也沒招了,眼瞅著東西都齊備,就是吃不上粽子,她也著急啊。

不過小當家就是聰明,靈機一動,就跑出家門。

不大一會,就領著王燕和吳小玉他們跑回來:“嘻嘻,我把會包粽子的師傅都請來啦!”

葛衛紅的小腦瓜探過來:“事先宣告,我和小梅一樣,就會吃。”

大夥也沒指望她,王燕和吳小玉都會包粽子,尤其是王燕,以前在敬老院的時候,敬老院的老人們做零工,年年都幫人家加工粽子。

她一邊包,一邊教,竟然包出來好幾種形狀的粽子。

大夥也都跟著學,慢慢也都包的有模有樣,就連李小梅都包了一個,拿在手裡顯擺。

“小梅,你剛才好像沒放大棗吧?”葛衛紅提醒她。

小當家一拍自己的腦瓜:“還真忘了,白忙活啦!”

煮粽子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在大鍋裡燒了幾個開兒之後,又悶了一宿。

第二天早上揭開鍋,一股獨特的清香就散發出來。

李衛國把粽子都撈到大盆子裡,用涼水拔上,然後李小梅就領著李小鹿,樂顛顛地挨家送去。

像是老村長家,隊長叔家,以及大拿叔這些,多少都嚐嚐。

每家也就是一串,十多個粽子,即便如此,也撒出去一多半。

李衛軍和李衛國哥倆,也去知青點,把王燕和吳小玉接到家裡過節。

這也是這邊的習俗,年節啥的,都要把物件接到家。

就算住幾宿也沒事,訂婚了就沒人管,一些比較著急抱孫子的父母,還會特意創造一些機會。

假如懷上了也沒事,趕緊張羅著結婚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這個影帝叫崇禎修仙:坐碎仙觀後,房東逼我打工還債武道從九龍拳開始武道宗師:我的資質全靠功法堆諸天:我有熟練度系統重生後都是她們主動的孕吐後,財閥大佬現身官宣五年後,兩個幼崽帶她虐翻財閥集團公子無雙中華美食家
作者隱為者其他書
你好,1983 仙吏 獵諜 老胡同 工業之王 大國手 寂滅魔靈 妖皇 原力覺醒 信仰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