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涅?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打水的是趙大虎,他剛才聽到又是腳踏車又是手錶的時候,愣了一下,結果沒攥住井把子,胳膊都被狠狠砸了一下。

打水的時候,這種情況最危險,要是搖把子掄到下巴上,把骨頭都能打碎嘍。

“嘿嘿,被嚇到了吧,這是國子的本事。”趙廣定幫著李衛國吹噓。

李衛國也懶得去管,他準備往水庫那邊運送材料,怎麼也得先搭一個住的地方。

這會兒隊裡的活計不多,大田都鏟趟完畢,青儲飼料也全都下窖,麥秋還沒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正好李衛國趁著農閒,邀請了十多個人,去水庫幹活。

大夥先搭一個住人的馬架子,這個比較簡單,找四根長長的木頭杆子,頂端兩兩交叉,中間再用一根橫杆子牽住,主體框架就出來了。

一共四根木頭杆子支著,就像馬的四條腿,頂端交叉的部分,就像兩隻馬耳朵支稜著,所以這種簡易的建築就叫馬架子。

這邊有不少地名都叫“馬架子”,就是因為當年闖關東的時候,人們來到這片土地,最開始都是搭馬架子住的。

還有更簡單的,叫撮羅子,用三根木頭杆子支起來,周圍苦上草,也能對付住人。

李衛國搭的這個馬架子是準備過冬的,光是苦草就不行了,到冬天西北風一吹,能把人凍死。

所以他得稍微費點事,在馬架子周圍綁上一些橫杆,然後擰“拉合辮子”,就是用穀草之類的,擰成麻花勁兒,然後沾上泥漿,一條一條,密密麻麻地掛到橫杆上,等幹了之後,裡外再抹上一層泥,就不透風了。

馬架子就搭在小樹林邊上,這裡地勢比較高,李衛國還搭了個露天的鍋臺,在這邊也能燒水做飯。

李金梅和李玉梅都來了,就留小妹看家。

她們燒上水,用大茶缸子沏上茶,這大熱天的,最費水了。

請人幫工幹活,就不能小氣,李金梅還準備了不少菸捲,休息的時候,供大夥抽。

李玉梅則去樹林裡撿了不少幹樹枝,燒火做飯。

午飯就在這邊吃,燉雜魚,貼餅子。

“這待遇好啊,抽根小煙兒,喝碗茶水兒。”

趙廣定這懶貨還真來幫工了,就是來得稍微晚點,人家那邊已經幹得熱火朝天,他才晃悠來。

瞧見板凳上擺放的香菸,趙廣定拿起煙盒瞧瞧,更樂了:“大前門,過濾嘴的,大氣!”

他一邊說,還一邊抽出來一根,叼在嘴上,劃了根火柴點著,美美地吸了一口,然後就吐出個菸圈。

等菸圈逐漸擴大之後,這老小子又往前一探腦袋,又吐出一個菸圈,從剛才那個大圈圈裡面穿過去。

“麻熘幹活去,趙廣定你負責和泥!”王大拿是總指揮,拽著趙廣定就走。

趙廣定還戀戀不捨地從煙盒裡邊又抽出一支,夾在耳朵上,嘴裡磨磨唧唧:“能不能給俺派點輕巧活,和泥最累啦,和大泥,脫大坯,養活孩子,嘻嘻嘻……”

看到李金梅姐倆在場,趙廣定這四大累的最後一樣,總算是沒說出口,不過還是被王大拿踹了一腳,這才磨磨唧唧幹活去了。

“大夥都歇歇,開飯嘍!”李金梅清脆的聲音在工地響起。

很快大夥就聚攏過來,洗手吃飯。

李玉梅掀開木頭鍋蓋,立刻香氣四溢,各色雜魚燉了半鍋,鍋邊貼了一圈金燦燦的大餅子,下邊的部分都浸泡過魚湯,滋味十足。

“嚯,還有大饅頭呢,這伙食挺硬啊!”趙廣定瞧著旁邊一簾子白麵大饅頭,立刻上去抓了一個,使勁咬一口,嗯,真香。

饅頭是早晨在家蒸好的,李金梅她們姐倆帶過來,請人幫工,當然要把家裡最好的東西都拿出來。

每人盛了一大碗魚,手裡捏著饅頭或者餅子,隨便找個地方一坐就開吃。

“快子,俺還沒快子呢。”趙廣定吃了一個饅頭之後,才發現快子不夠用,乾脆撅了兩個樹枝子,照樣吃得香甜。

李衛國嘴裡還客氣著:“晚上回家再好好喝點,中午先對付一口。”

“這就挺好,平時誰舍得吃白面饅頭,能吃頓黑麵饃饃就不錯了。”大夥樂呵呵地說著。

黑麵就是在磨麵粉的時候,多磨進一些小麥的外皮形成的,顏色黑黃。

李衛國眨巴眨巴眼睛,他想到幾十年之後,所謂的黑麵,反倒成了好東西,買都不好買。

大家夥吃完飯,稍微歇歇晌,然後就繼續幹活。

工作量最大的就是修補堤壩,還好閘門那塊沒沖壞,要不然還得找專業的建築隊。

堤壩被衝開了二三十米的大口子,好在石頭都沒衝太遠,抬回來可以繼續用。

沙子也是現成的,河邊都是。

李衛國只是讓公社的孫主任批條,在生產資料站賒了幾噸水泥,用生產隊的大馬車運回來。

沒法子,李衛國手上也沒錢了,只能先賒賬。

搬石頭,和沙泥,都是重活。

好在這時候的人是真能幹,就算趙廣定這樣的,偶爾偷奸耍滑,但是也挺賣力氣。

想想後世的農民,基本都是機械化,太輕鬆了。

幹著幹著,大夥發現,最能幹的,竟然是李衛國。

好傢伙,幾十斤的大石頭,被他抱在懷裡,依然是健步如飛。

“國子這力氣,咱們屯子頭一號。”王大拿都讚不絕口。

“三哥,我來幫忙啦!”李小梅也邁著小短腿跑過來,身邊還跟著王小雪。

大姐和四姐回家做晚飯,她就領著小夥伴跑出來了。

李衛國就作勢把懷裡的大石頭往前一遞:“正好三哥抱不動啦!”

啊?

李小梅瞧著比自己還重的大石頭,眨巴兩下大眼睛,然後吭哧吭哧從地上搬起一塊磚頭大小的石頭:“三哥,我還是搬這個吧。”

李衛國哈哈大笑幾聲:“我在江岔子那邊下了幾個須籠,你還是收小魚小蝦去吧。”

這個活兒好,李小梅蹦蹦躂躂跑了,不大一會又蹦蹦躂躂跑回來,把手裡捏的一個東西展示給李衛國:

“三哥,你看,蝲蛄!”

蝲蛄是當地特有的一種水生甲殼動物,模樣有點像小龍蝦,不過這東西對水質要求比較高,必須是活水兒,而且不能有絲毫農藥化肥之類的汙染。

這樣一來,蝲蛄就成了水質的檢測試劑一般的存在。

等到幾十年後,李衛國他們這邊,早就不見了蝲蛄的蹤影,想吃都吃不到。

看著還張牙舞爪的蝲蛄,李衛國也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好東西,小梅你多抓點,回家叫大姐做蝲蛄豆腐,晚上加個菜。”

“是,保證完成任務!”小當家又歡歡喜喜去抓蝲蛄。

晚上收工回到李家,就在當院擺了兩張桌,李衛國還把老村長和王隊長以及幾名知青請來作陪。

紅燒鯉魚,清蒸鰲花,炒江蝦,炒蛤蜊,中間更是擺放著一盆蝲蛄豆腐。

蝲蛄豆腐是本省的一道名菜,雖然名字裡邊有豆腐,但是並不是用豆腐做的。

做這道菜挺費事,李玉梅忙活了一下午。

先要把蝲蛄收拾乾淨,然後用石磨把蝲蛄都磨成漿,鍋裡燒開水,把蝲蛄漿倒進水裡,就慢慢凝成豆腐腦一樣,因而得名。

吃的時候,不用新增其它左料,上面撒點韭菜段就成。

“哎幼,蝲蛄豆腐,俺先嚐嚐。”

趙廣定也不客氣,先舀了半碗,剛要往嘴邊送,就聽冬的一聲響。

這動靜聽著熟悉,是老村長的單拐發出來的。

趙廣定一抬頭,看到老村長炯炯的目光瞪過來,連忙點頭哈腰把碗遞過去:“二舅,您先嚐嚐。”

老村長嫌棄地瞧瞧自己這個外甥,再瞧瞧張羅著大夥入席的李衛國,他就納悶了:白活快四十年,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涅?

“二爺爺,廣定叔今天幹活可賣力氣了,一會多喝兩杯,解解乏。”李衛國還真怕老村長一言不合,又用柺杖敲趙廣定。

“衛國啊,以後你多帶帶你廣定叔。”老村長點點頭。

大夥都落座,邊吃邊喝。

“這豆腐腦真鮮啊,裡面都放啥了?”王燕喝了一口蝲蛄豆腐,那叫一個鮮啊。

大夥都笑,城裡娃子,估計還真沒吃過這個。

澹澹的晚風,淳樸的鄉情,叫李衛國也感覺十分舒坦:要說人情味兒,還是這個時候最足啊。

水庫這邊的工程,一連幹了三天,這才算是徹底完工。

沖毀的堤壩重新修補好,又可以正常蓄水。

夏天是豐水期,江岔子源源不斷地輸送江水進來,要是再下兩場雨,估計十天半月的,水面就能恢復到原來的大小。

看著自己的事業一點一點有了模樣,李衛國心裡當然歡喜。

這天吃過飯,王燕和鄭先農等幾名知青,又過來學習。

明顯能夠感覺到,大夥的勁頭更足了,就連李小梅,也端著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

李衛國過去瞧了一眼,原來是看小人書呢。

學習方面就沒李衛國啥事了,他披上衣服,往水庫那邊熘達。

出村走不遠,就看到前面的樹林裡,影影綽綽還有人,李衛國就吆喝一聲:“誰?”

“國子啊,是我。”只見一個人鑽出來,笑嘻嘻地湊到李衛國身旁。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這個影帝叫崇禎修仙:坐碎仙觀後,房東逼我打工還債武道從九龍拳開始武道宗師:我的資質全靠功法堆諸天:我有熟練度系統重生後都是她們主動的孕吐後,財閥大佬現身官宣五年後,兩個幼崽帶她虐翻財閥集團公子無雙中華美食家
作者隱為者其他書
你好,1983 仙吏 獵諜 老胡同 工業之王 大國手 寂滅魔靈 妖皇 原力覺醒 信仰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