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這咋還不亮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怎麼也得一個月吧,主要是挖坑埋線杆比較耽誤時間。”

郭同志也吃得嘴角冒油,別看這小村子又窮又破,這伙食還真硬,他作為一名電老虎,也是吃過見過的,都很少吃這樣的山珍野味。

從公社到大饅頭屯,二十多裡路呢,平均一百米一個線杆,那得下一百多個電線杆子,挖一百多個坑。

這會挖坑,可沒什麼機械設備,都是一鍬一鎬,硬挖出來的。

“那不趕趟啊。”趙廣定直咂嘴。

其他人也聽得著急,心裡發癢,這要是以前吧,沒電幾十年,也這麼挺過來了。

但現在有了希望,大夥就恨不得立馬追急地安上電。

老村長乾脆一揮手:“不就是挖一百多個坑嗎,把村裡的勞動力都派出去,一人挖一個坑兒,也就是一天的事兒!”

郭同志也理解村民這種迫切的心情,再加上縣裡追得也急,當下點頭答應:明天就帶人把線路設計出來,確定需要立線杆的地點,然後就可以挖坑埋線杆。

訊息傳到村裡,村民都開始摩拳擦掌,把家裡的鐵鍬都磨得飛快,就等著幹活。

挖坑的話,還是筒鍬和勺鍬比較好用,那種大板鍬就不大適合。

等到第三天頭兒上,下來通知,叫村民去幹活。

家家戶戶都派出最精壯的勞力,帶上當午餐的乾糧,集合出發。

李衛國跟著王隊長,負責給村民分任務,需要挖坑的地點,都撒上白灰,非常醒目。

從村子這邊開始分派,距離大饅頭屯近的,當然比較合算。

不過為了早點用上電,大夥也都不計較這些,任務分下去,沒有矯情的。

就連知青們,也都主動請纓,倆人挖一個坑,他們也是大饅頭屯的一份子,這種好事,當然也要出力。

李衛國以身作則,他家分到的坑兒,已經非常接近公社這邊。

旁邊就是幾名女知青分下的任務,像挖土坑這種活兒,她們幹起來終歸有點吃力。

“東風吹,戰鼓擂,同志們再加把勁,等用上電燈,咱們晚上複習就方便多了!”葛衛紅一邊幹活,嘴裡還一邊給自己和同伴鼓勁。

只是她嘴裡的戰鼓雖然擂得挺響,可手上卻不爭氣,幹了快一個上午,也才挖了半米深的一個小坑。

主要是今年雨水大,土太黏,挖起來當然吃力。

跟她搭檔的是吳小玉,這姑娘也累得臉蛋通紅,劉海兒都貼腦門上了。

“行了,休息休息,下午我幫你們挖。”李衛國招呼一聲,將知青們都集合起來。

距離最近的就是收購站了,就在公社東頭兒,李衛國領著知青過去,跟人家說說,弄點水喝。

收購站馬上就要進入收購旺季,收雞鴨鵝之類,然後就地宰殺,再運到縣裡,發送到全國各地。

現在這時候,沒有別的銷售渠道,所以農民只能上這來出售家禽。

這項工作必須等入冬之後,那些宰殺完畢的家禽能凍住了,才能開始,現在已經開始著手準備。

其中有一項,就是在這個旺季,單位會集體開伙,職工就在單位吃午飯和晚飯,然後晚上貪黑忙到半夜。

收購站的站長還挺熱心的,給知青們打了一個雞蛋湯,大夥就著帶來的鹹菜和大餅子,起碼能吃個熱乎。

大夥吃完之後,跟人家道了謝,準備繼續去幹活,這時候,葛衛紅才發現,剛才吃飯,一直沒看到李衛國的人影,就忍不住猜想說:“李衛國同志肯定是去供銷社買好吃的啦,咱們等一會兒吧。”

“就你嘴饞。”王燕白了葛衛紅一眼。

葛衛紅則抓住吳小玉的胳膊:“正主兒在這呢,咱們就是跟著借光。”

正說著呢,就看到李衛國熘達回來,葛衛紅湊上去瞧瞧,頓時小臉上寫滿失望:空著手呢。

也不能說完全空著手,手上還拎著鐵鍬呢。

“還以為你買好吃的,犒勞某人呢。”葛衛紅也不客氣,嘴裡都囔著。

李衛國晃晃手裡的鐵鍬:“想吃啊,那現在就去買好了,乖,別哭,我給你二分錢,你自個買糖吃去。”

你這哄小孩呢,大夥都忍不住哈哈笑。

“小玉,你們家李衛國欺負我。”葛衛紅當然不依,找吳小玉告狀。

吳小玉瞧瞧李衛國的模樣,一身泥土,一臉汗漬,不禁微微皺眉:“不著急的,吃完飯再幹嘛。”

說完她就把李衛國那份吃的,從鍋裡端出來,這姑娘細心,一直給熱著呢。

李衛國樂呵呵地去洗手:“我叫了幾個住在公社的同學,一口氣把坑都挖完了,下午就是你們自由活動的時間。”

“哇,李衛國,你太厲害了。”葛衛紅連忙又是給打水,又是遞毛巾的,一副小狗腿的模樣。

李衛國當然沒叫人,一共也就十幾個土坑,他都是自己幹的。

趁著中午沒人,正好可以施展出他的能力。

這也是因為土裡邊水分大,用鍬挖的話,土壤太黏,挖兩鍬,鐵鍬上就湖了一層泥巴。

不過也正是因為水分含量大,李衛國才好施展,直接調集土裡的水分,連著土都一起運出來,幾下就能完成一個坑兒。

等到下午的時候,電業局的大卡車,拉著一車車的電線杆來了,每個坑附近卸一根。

然後他們才發現,土坑基本上已經挖好了,這速度,真夠快的。

等電業局的車輛過去之後,王隊長召集大夥商量一下:反正這電線杆子也得往地裡埋,乾脆咱們都先把杆子豎起來吧。

說幹就幹,王隊長就派人通知下去:一里地之內的四五名村民組成臨時的小隊,合力埋電線杆子。

這點活兒,對成年在土裡刨食的村民來說,輕鬆加愉快。

就是有一點不好,木頭線杆為了防腐,表面都浸了一層瀝青,黑油漬都沾手上了。

等到電業局的同志開著空車,從大饅頭屯返回來的時候,就看到路邊的電線杆已經都樹立起來,一個個筆直地指向天空。

“還是咱們的農民老大哥能幹。”郭同志嘴裡也不由讚歎。

李衛國接過話茬:“主要是對光明的嚮往,激發了大夥的幹勁。”

大夥都連連點頭,王隊長也接過話茬:“對,有希望,有奔頭,才更有幹勁兒!”

他剛才去了一趟公社,從公社孫主任那裡,聽到一個驚人的訊息,王隊長約莫著,一場巨大的變革,馬上就要開始了,接下來,有多大勁就使多大勁吧。

這時候,郭同志才反應過來,一拍大腿:“不對,還沒往電線杆子上擰架線零件呢!”

王隊長這才意識到:好像他們有點太著急了。

於是他擺擺手:“沒事,再摳出來,把杆子重新放倒。”

李衛國一瞧說話了:“隊長叔,不用來回折騰,咱們村裡這些人,都是打松塔的好手,爬這光熘熘的電線杆子,還不是手掐把拿。”

對呀,王隊長也反應過來:“都回家拿腳叉子去!”

“這行嗎,爬電線杆可挺危險?”郭同志有些不大放心。

他們這些電工最打憷的就是爬杆子,需要穿上專門的腳釦子,紮上安全帶才行。

“你就瞧好吧,肯定不耽誤事。”王隊長信心滿滿。

電業局的同志也只能開車離去,不大一會,又拉著各種零件回來,依舊是每個線杆卸一套。

這時候就瞧出來村民們的本事,腳上瞪著腳叉子,曾曾曾就爬到杆子頂上,動作比猴兒還靈巧呢。

“妥了!”郭同志大喜,指揮著社員們把拉電線的零件都固定到線杆上面,然後由電工們開始佈線。

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之後,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把線路架設完畢,一路從公社連通到大饅頭屯。

就在生產隊房後,設立一個變壓器。

與此同時,各家各戶也都沒閒著,早就做好準備工作。

每家都準備一根光熘熘的木頭杆子,豎在屋簷前面,統一發放的瓷壺啥的,也都擰緊在木頭杆子上邊。

電業局派來的幾名電工,則挨家挨戶地扯電線,進行入戶。

他們要安裝電錶,並且完成屋內的佈線,安裝燈頭插座之類。

所到之處,一行人都受到了各家的熱烈歡迎,村民們都把家裡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招待電工。

別的好東西沒有,反正電工們完成任務,離開大饅頭屯的時候,每個人都拉走半麻袋的山貨,都是什麼松籽榛子,蘑孤野菜之類。

入戶的費用,就需要個人出錢了,就是電錶稍微貴點,剩下的電線燈頭之類,加一起也不值多少錢。

村民秋天的時候,都沒少劃拉山貨賣錢,所以這點錢還是能拿得出來的。

“國子,水庫那邊能不能拉根線兒過去呀?”趙廣定還惦記著水庫呢。

他要是不說,李衛國真給忙活忘了,於是又找到郭同志,商量一番,郭同志也點頭答應,不過電線杆和電線之類的費用,需要李衛國自己出。

這部分錢,也好幾百塊呢,李衛國跟家人商量一下,大姐和二哥都不大同意,畢竟現在水庫那邊也不需要電。

不過李衛國覺得,機會難得,以後再單找電工的話,花銷肯定更大。

而且以後等雞場鹿場都不斷擴大,粉碎飼料之類,也離不開電力。

另外來年種水稻,也需要抽水,總不能把小四輪當發電機用吧?

“國子,好不容易才攢了幾百塊錢,一下子就又掏空了。”李金梅有點心疼,主要是這筆錢還留著給倆弟弟結婚用呢。

李衛國當然明白大姐的心思,他笑著說道:“我這兩天聽隊長叔說了,縣裡準備選幾個生產隊,先進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試點,可能有咱們大饅頭屯。”

“不過這事還沒定準,所以村長爺爺和隊長叔就沒正式宣佈,但是我估摸著,基本上八九不離十。”

“國子,不會這麼快吧?”李衛軍回家的這段時間,也聽三弟唸叨過幾回,可是萬萬想不到,說分就要分。

李衛國點點頭:“大勢所趨,二哥,誰也無法阻擋時代的滾滾洪流,我們只能去努力順應這個時代。”

這個訊息,對李衛軍的衝擊有點大,他愣了半天,突然使勁砸了一下拳頭:“分了更好,咱們有力氣,幹活的話,我還從來沒服過誰;現在國子你又有腦瓜,咱家的日子,肯定能越過越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衛國臉上也露出微笑,他想不到,一貫固執的二哥,在這件事上,竟然會想得這麼開。

隨後就聽他二哥又繼續說道:“那就把水庫也扯上電線,以後肯定能用上。”

二比一,李金梅也只能點頭。

至於小當家,那根本就不用問,這小家夥,最聽她三哥的。

於是李衛國就拿著錢,興沖沖地找到郭同志,然後又找人埋線杆,把電線扯到水庫的馬架子旁邊。

這幾天,家家戶戶都往公社跑,主要是採購一些家用電器。

說不好聽的,原來家裡唯一的家用電器,就是一把手電筒,現在好了,終於能正正經經地用上家用電器。

不過對於大多數人家來說,也就是買倆電燈泡,就算完事。

而且還不敢買太大的,二十五瓦的就挺好,再買個一百瓦的電燈泡,到時候留著過年的時候點兩天。

另外也有一些人家狠狠心,咬咬牙,買了一臺吹風機,做飯的時候,肯定能快上不少。

至於別的家用電器,那暫時就不用想了。

什麼電視、電冰箱之類,絕大多數人,都只是從圖畫上見過。

李衛國又開著四輪子,跑了一趟供銷社,車斗裡擠滿了人,都是去買電燈泡的。

趙廣定最牛,進了供銷社,就問人家售貨員:“你們這旮沓,最大的電燈泡是多少瓦的?”

“二百瓦。”售貨員三十多歲,瞥了他一眼,懶洋洋地回道。

“給俺拿倆。”趙廣定還真不客氣。

李衛國連忙把他攔住,解釋一番,瓦數越大越費電,花的電費也越多。

等趙廣定聽明白了,也感覺有點下不來臺:“那就來一個二百瓦的吧,等俺結婚那天點上。”

“大哥,你還真是晚婚晚育的模範啊。”售貨員刺了一句。

趙廣定也不在意,就當是誇他了。

李衛國這回也沒攔他,然後買了一臺吹風機,天天做飯拉風匣,實在太費勁。

剩下別的家用電器,供銷社也基本沒有,除非去縣裡買。

等村民都回到家,自然是迎來家裡小娃子的陣陣歡呼。

把燈泡都擰上之後,小娃子們就開始拽燈繩兒。

這時候的開關,不是摁的,是拉的,所以通常都會在下面繫個細繩兒。

而且這個繩兒還都挺長,在炕沿下面走一趟。

這樣晚上誰要是起夜,就不用招呼大人,往頭上一伸手,抓住燈繩一拉,就可以開燈去起夜。

娃子們把燈繩拽得卡噠卡噠直響,可是電燈泡一點反應都沒有,家裡的大人也都納悶:這咋還不亮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這個影帝叫崇禎修仙:坐碎仙觀後,房東逼我打工還債武道從九龍拳開始武道宗師:我的資質全靠功法堆諸天:我有熟練度系統重生後都是她們主動的孕吐後,財閥大佬現身官宣五年後,兩個幼崽帶她虐翻財閥集團公子無雙中華美食家
作者隱為者其他書
你好,1983 仙吏 獵諜 老胡同 工業之王 大國手 寂滅魔靈 妖皇 原力覺醒 信仰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