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治國之秦禮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帝王之術,權衡之術。

權力之亂的源頭,源於權力的失衡。

即便是如始皇帝一般君威達到了所有帝王的頂點,也以軍政法三權來分化權力。

而他並沒有始皇帝一般的威嚴。

所以。

軍政法三權,他必須要繼續去分權,將軍政法三權分為六權,如此才能睡覺睡的踏實。

王賁很聰明。

在他看似處處放權之下,是對秦國軍事鐵板一塊的不滿,所以自願放棄了兵家領袖的爭奪,將來,屬於軍事統帥的王賁與兵家領袖,註定會成為大秦軍事的雙國柱。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馮去疾老了,而且馮去疾此人對權力本身沒有太大的追求,本身就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所以馮去疾在察覺到他放權是對如今秦國政事鐵板一塊的不滿,所以在治粟內史府一事上,果斷的放棄了爭奪,並舉薦了自己不可調節的敵人,自此農家在朝堂之上,也會分為雙派之爭。

但是。

李斯揣著明白裝湖塗,並沒有半分放權的意思,政法不會成為敵人,這些年來均是相安無事,因為從本質而言,政法一家,相互促成,天下才能安定,法家與農家子弟多有配合,輔左,促成,卻不會相互為敵。

而法家的敵人只有儒家,因為這是治國理念之爭,乃是法禮之爭。

現在。

儒家落難,自此之後,即便是在他的扶持之下,儒家的地位也將及及可危。

至此,法家在朝堂之上,便無任何敵人。

而這也進一步讓他看到了李斯的態度,李斯並不沒有任何放權亦或者閒賦在家的意思,要在左丞相之位上面,幹到死。

“南派新儒,包括那孟嘗,朕決不允許其危害我大秦江山,更不允許其動搖我大秦國本。”許久,見李斯不言,嬴城只能下決策的道:“不過,朕可以給你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內,清除南派新儒在秦國造成的影響,讓這個所謂的南派新儒閉嘴。”

“三個月後,若南派新儒還在犬吠天下,朕,絕不輕饒。”

聞言。

跪地求饒的叔孫通面色一喜,就要叩謝皇恩。

卻是嬴城,繼續道:“朕知曉,此次儒家分裂傷筋動骨,宣傳司眾多弟子人心躁動,此不利於孫氏之儒繼續統領儒家。”

“巧了,宣傳大院自聚宣傳司之後,便閒置至今。”

“從即日起,宣傳大院更名為儒學院,其內教學設施一應修建,其內分二,一為教學,二為理學。”

“遴選儒學賢者教習儒學,為朝廷選拔人才。”

“整理儒學典章,去其糟粕,留其精華,儒學,朕覺,乃治世之學。”

說著。

嬴城冷漠的看了李斯一眼。

既然李斯不想放權,那他便扶持儒家成為一個足以和法家相抗衡的學派。

“謝陛下!”叔孫通聞言,五體投地的拜服在地。

“陛下,不妥!”而嬴城話音未落,李斯便眉頭緊皺的驚道:“我大秦,已經有國學府,天下各郡都在修建學府,更無學二十四門學問,其內已經包含天下學問。而在軍事上,更有大秦軍事學府。”

“若再開新學,極為不妥!”

聞聲,嬴城笑問道:“李師覺得,朕應該也將法學從五門主學之中拎出來,獨設學府。”

“若是李師如此認為,朕也覺得十分妥當,不妨就在我大秦獨設法學院,為我秦國培養人才。”

此時將五門主學單獨拎出來建立法學院,是根本不可能的。

天下學府都沒有進入正規。

就更不要說法學院了。

只有天下學府具有一定規模之後,才能更進一步的精細化教學。

此策將來一定是要舉行的,但是現在提出來,就非常之不合時宜了。

但此時提出來,他只想提醒李斯,他,已經對李斯不滿了。

包括對儒家地位的再一次提升,你李斯不想從法家分權而下,朕便偏袒儒家。

“這,陛下做主,老臣沒有意見!”李斯聞言,也是身體一顫。

不再進言。

二世帝,明顯已經生怒了。

很快。

一場內朝議事便結束。

李斯全程眉頭緊皺,並沒有半分高興。

即便是離開政合宮,也沒有露出過半分喜色。

甚至於。

此時他也產生了憂慮。

法家接下來的路,並不好走。

只是。

讓他存疑的是,法非政。

為政之道,多有權衡,取中之意,需要有制衡之術。

但是法須統一,忌怕分權而分制,將法帶入旁門,這必然要失去法的特立獨行的性質,而這,也誓必會將法與政治混為一談。

一旦如此,法不像法,政不似政,律法必失。

而這。

才是他真正不想將律法之權分類原因,更不想將法家分裂的原因。

馮去疾可以分農,農本為政,為政者必然有分權,縱然是昔日馮去疾掌控農家,其內爭鬥也從未停止,因為馮去疾分權根本不會影響什麼。

同樣,秦國的軍事從來沒有統一過,王蒙馮三家分立,又有楊孟白李眾家分將,太尉一職空懸,能號令者只有皇帝。

王賁只是因為在這特殊的時期,才突然間擁有決定秦國軍事的權柄,但在始皇帝在位之時,即便是王賁是護國都尉,通武侯,虎賁將軍,獨領虎賁營。

王賁所能直接調動的,也只有虎賁營一營,絕干涉不到其他各營兵馬。

因為軍事一事,本就不能為一體。

可唯獨。

法家不一樣。

可唯獨。

律法不一樣。

行使律法的權力,是純粹的,律法是條例,是秩序,是冷冰冰的規矩。

他很欣賞二世帝的當初立法所言,法就是一條線,上為人,下不為人。

觸犯律法者必須要受到懲罰,這是律法最基礎的底線。

但是。

一旦將律法與政治掛鉤,行權衡之術。

便如此次漢中之亂,的確在執行律法之上有失衡之處。

張鴻犯大錯,首犯受重罰不為過。

但如薛千,白謙,李堂,內史方這些人,縱然沒有了死罪,但其罪最少連累其五服族親,絕不容輕視之。

可就是因為,薛千乃薛郡薛氏,又是馮去疾親傳弟子,就要輕罰。

害怕罪及隴西李氏,更因為李信的原因,就輕罰李堂,這更不合理。

而更不合理的是,輕罰了薛千,輕罰了內史方,這些人均在朝中有人,於是為了讓他李斯也心裡舒服一點,顧忌他李斯的顏面,就連同白謙也一起輕罰。

漢中之亂影響之深,堂堂漢中郡郡尉半點舉措都沒有,此等罪責,不要說官降三級,就算是抄家滅族都不為過。

正因為將律法與政治牽連太深,才會顧左盼右,導致律法執行失衡。

儒家,掌握宣傳司,這可以容忍。

可若是讓儒家在律法一事上與法家相抗衡,甚至左右律法的執行,那律法之事,必將失去其純粹性,律法的執行若是失去平衡,必將是災難。

然而。

即便是他以這樣的態度對待律法一事,在面對漢中一事上,也不得不放棄對律法底線的堅持,去選擇權衡此時秦國所面臨的危機。

因為。

隴西李氏不能亂。

薛郡薛氏也不能亂。

所以,他必須要容忍律法的底線被挑戰。

只是。

如今的朝堂,已經不是始皇帝在時的朝堂,他能夠無所顧忌的暢所欲言。

李斯抱著沉重的心情離開了咸陽宮。

而相反的是,哭著進宮的叔孫通,帶著無比愉悅的心情離開了咸陽宮。

前往了淳於越的府邸。

“如何?”張良見到叔孫通便焦急的上前詢問結果。

“哈哈哈,多虧有子房之計,此次我儒家不僅度過了危機,而且,陛下下令,將宣傳大院改為儒學院,一為教學,二為理學。”

“我儒家,終於有大展拳腳的機會了。”

聞言。

張良深吸了一口氣,面露喜色驚喜道:“如此,當賀,恭喜叔孫師,淳于師,儒家終於在二師的帶領下,融入了秦國。”

叔孫通同喜,卻不解的問道:“子房,我還是不明白,你如何能斷定,只要我去向陛下請罪,陛下就會因此寬恕儒家,甚至為了不讓儒家沒落,要想方設法的提升儒家的地位。”

淳於越在此時也湊了過來,同樣不解的看向張良問道:“是啊,此次張鴻在漢中所為,天下震驚,朝野上下震驚。”

“而那孟嘗更是不識抬舉,不僅不思張鴻之錯,反而將矛頭對準我們,令好不容易統一的儒家再次分裂。”

“可以說,此次處理稍有差池,儒家會徹底沒落,成為百家末流。”

張良深吸一口氣,搖頭道:“其實,良也是在豪賭,並非確定。”

“只不過,此次陛下對儒家的處置,反倒是讓良終於確定了一件事。”

叔孫通不解:“何事?”

張良笑道:“我,儒家無憂,只要自此在秦國奉行儒道,著眼於禮儀之準繩,為天下之人定禮之準則,那麼,從此無人能撼動我儒家的地位。”

叔孫通和淳於越二人一驚,不明張良為何有如此自信。

“其實,良也是近日在國學府潛心深研秦律,才有此悟,也猜想到陛下心思。”

張良笑道:“秦律一書,分禮與法二本。”

“關於律法,秦律定為世間秩序,其內包含五等九流,國制,制權,衡位以及典章。”

“其實這是舊秦律的基礎上,將禮與法進行分割,法為秩序,將天下一切事物以非常明確的衡位之理進行劃分,以此為天下每一個人制定人權,官權,以此達到令天下事物有序運轉的狀態,其重序,必須有明確的界定,自然要以律來定序。”

“然而,禮書之上,卻又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悌慎廉,勤正剛直勇二十字為基礎,制定了王禮,祭禮,儀禮,曲禮,學禮,世禮,喪禮,器禮,樂禮等,並且將占卜,形象,風水,相術等歸入了禮書之內。”

“雖說,遍觀整個秦律,只字未提儒家,儒學,但是,禮書其實就是儒學,但遠比儒家學問更複雜,更完整,其將禮記相合,周禮相納,並追朔夏禮,至此以秦國國情為準,制定了秦國之禮,故而可稱之為秦禮。”

“也就是說,一旦秦國安定下來,當今陛下一定會率先推行秦禮,讓天下之人人人遵行秦禮。”

“此秦禮,與秦法無關,甚至於,秦法也會以秦禮為準來進行制定,而不是以秦法來確定秦禮。”

“禮不可廢,禮更不可易變,一旦秦禮定,只要秦國不滅,秦法可以五年一改,十年一變,百年一更,但秦禮,一定會自一而終,不會輕變,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屬於秦國的秦文化。”

“這是萬世之謀,而這,良才猜想,當今陛下絕不會容忍儒家沒落。”

“因為,夏禮,殷禮,周禮,已經被我儒家吸納並整理,形成了現今的儒家儒學。”

“可以說,諸子百家之中,只有我儒家完整的繼承了周禮,其餘諸學或有殘缺,或有違背,均不得禮學全部。”

“更甚者,無論是子思之儒,還是孟氏之儒,均繼承了一部分周禮,儒家八脈,各有所長,只有融為一體,才能稱之為完整的繼承我華夏之禮。”

“而這,是法家之學最欠缺的,更是秦國所最需要的。”

“當今陛下壯志凌雲,比之先皇始皇帝有過之而無不及,自然,若想天下盛行秦禮,形成屬於秦國的秦文化,就必須要用我儒家弟子來推行秦禮。”

“也因此,張鴻之事雖然嚴重,朝野震怒,儒家誓必一落千丈,但,只要儒家表現出對秦國足夠的忠心,表現出對陛下足夠的忠心,儒家能夠為秦國如臂所用,那麼,陛下就不會讓儒家沒落。”

聽到張良條理清晰的分析,叔孫通與淳於越面色大喜,淳於越忍不住的笑道:“那我儒家豈非高枕無憂了。”

張良笑了笑,卻是話鋒一轉,笑道:“淳于師,叔孫師,其實,良所言之基礎,是秦禮,而非儒禮!”

“儒禮自周禮而來,從齊國而興,自諸侯百國而分,這才有八脈。”

“而秦禮非自儒禮而來,更非儒家任何一脈,而是與儒禮一般,同取周禮,追朔夏禮,更朔古禮,而這形成了在秦禮。”

“儒家想要高枕無憂,前提人條件是,儒家要從八脈合一,並重修儒禮,轉為秦儒,奉行秦禮。”

“而這儒學院,不正是陛下為儒家轉變而準備的嗎,咱們的這位陛下,可不做徒勞之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深空彼岸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身在羅馬帝國的我被迫成了皇帝人在玄幻,開局吊打氣運之子就算在諸天也要好好學習LOL:我真是聯盟職業選手我把全修真界卷哭了妙手神婿文娛,我真的只會一點點極品男僕犁漢一夜醒來,我成了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