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一章國家滅亡的真正原因【求訂閱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上位者總有這樣一種認知,那就是讓百姓安居樂業,不肆意欺壓百姓,便算得上難得的好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不是李斯一人這樣認為,是有史以來,幾乎所有的治國大臣,甚至明君,都這樣認為。

那麼,這種認知有錯嗎?

倒不能說有錯,只能說不全對。

因為這和古代環境有極大的關係,是環境限制了古人的認知。

古代社會經常打仗,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哪怕秦國統一了六國,結束了戰國幾百年的互相攻伐,戰爭依舊存在。

而戰爭的存在,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的負擔,甚至有不少百姓,陷於戰亂之中,流離失所。

因此,這時候的百姓,只求自己能好好活著,哪裡敢有其他的想法?

遇到一個不去打擾他們的官吏,百姓就認為對方是好官,就對其感恩戴德,甚至送上萬言書。

這就導致朝堂上那些碌碌無為的大臣,覺得自己是好官。

古代官吏,要想在朝堂上生存,首先考慮的便是自己的利益,從來沒有多少古代官吏,真正為百姓考慮過。

哪怕是一分一毫。

就算那位說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官吏,他嘔心瀝血的變法,也是在為朝廷謀福利。

儘管他說的話有些虛無縹緲,甚至不是具體目標,但依舊有很多人推崇他,說他是好官。

甚至歷史上那些將天下視為皇家私物的皇帝也一樣,他們首先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利益,從來沒有真正為百姓考慮過分毫。

直到偉人建立國家,提出先解決溫飽問題,才算得上真正意義的為民著想,才算得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才算得上將理想變成了確確實實的目標。

“可是李廷尉,國家真的需要治理嗎?”

趙昊笑著問了一句。

這還有疑問?

國家當然需要治理啊!

李斯有些無語,正打算反駁趙昊。

但是,還沒等他開口,趙昊便斬釘截鐵的打斷道:“國家根本不需要所謂的治理,黔首也不需要所謂的教化;

《管子·牧民》曾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讓黔首吃飽穿暖,才是第一位的,至於什麼治國,教化,不過是某些官吏以無能為無功罷了!”

“以無能為無功.....”

李斯沉吟片刻,看著一臉肅然的趙昊,不禁搖頭苦笑:

“公子對吾等治國大臣的意見,不是一般的大啊,若這些話讓其他治國大臣聽到,怕是要步你長兄扶蘇的後塵,就算陛下也保全不了你.....”

“嘿嘿.....”

趙昊狡黠一笑:“李廷尉放心,北方苦寒,兵禍連連,我還沒活夠呢,怎麼能隨便給自己挖坑,剛才說的那些話,也就說給你聽,便是你說出去,我也不會承認!”

“不承認才好!”

李斯哈哈一笑,笑過之後,神情又頓時落寞下來:“你很聰明,比你長兄聰明,可惜你長兄.....”

話到這裡,李斯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下去。

其實不用他說,趙昊也知道。

李斯與扶蘇的關係,並不簡單。

從李斯被始皇帝重用開始,李家與皇族的關係就非常密切。

不僅他的兒子娶了始皇帝的女兒,就連他的女兒,也嫁給了始皇帝的兒子。

扶蘇的夫人,就有李斯的女兒。

所以,扶蘇相當於李斯的女婿。

可就是這對本應相輔相成的翁婿,最後卻沒能相輔相成,甚至變成了仇敵。

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複雜。

但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扶蘇對蒙氏的器重,導致李斯不得不傾向胡亥。

當然,現在的李斯還沒有傾向胡亥。

只是現在的扶蘇,不太親近李斯。

這可能與分封制和郡縣制的政見不合有關。

稍微沉默,李斯又接著道:“公子說得不錯,黔首確實只需要吃飽穿暖,一個能讓黔首吃飽穿暖的時代,該是怎樣一副盛景?

哪怕先賢治國的時代,也依舊有黔首餓著肚子,根本不可能如公子說的那般。”

“那李廷尉以為,讓黔首吃飽穿暖好,還是讓黔首餓著肚子好?”趙昊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這還用說,自然是吃飽穿暖好!”

李斯眼睛一瞪,而後感慨似的道:“如此盛世,哪怕讓老夫看上一眼,老夫也覺得值了。”

說著,不由搖頭嘆息:“可是太難了,根本不可能的.....”

“呵呵。”

趙昊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然後目光灼灼的盯著李斯,見他沒有絲毫惺惺作態,才侃侃而談道:

“李廷尉原本楚國小吏,入秦之時,滿腔熱血,可惜不被呂不韋重用,最終為他編撰《呂氏春秋》,後來幸得我父皇賞識,做了我父皇的長史,那時候的李廷尉,可想過有今天?”

“這.....”

李斯遲疑,不知怎麼回答。

趙昊沒有理他,又接著道:“後來呂不韋與我父皇政見不合,最終分道揚鑣,李廷尉又可想過取而代之?”

李斯:“.......”

“七國戰亂紛飛數百年,世人皆以為戰亂會持續很久,甚至永不停歇,但我父皇奮六世之餘烈,最終統一六國,不也是前人沒做到的嗎?”

李斯:“.......”

“世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路走對了,成功是必然的,就算我們這一代做不到,還有下一代,下下一代,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功成不必在我!”

李斯:“.......”

趙昊:“.......”

兩人對視,皆是不語。

半晌,李斯豁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興奮呢喃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在我......好一個功成不必在我......”

他輔助始皇帝治國多年,從來沒有如此清晰的目標。

即使他提出了很多國策,即使他認為自己不輸於任何歷史名臣,卻依舊沒有找到自己的路。

他在大政策、大方針上,與始皇帝步調一致,覺得始皇帝選擇的路,就是自己的路。

但他忘了,始皇帝跟他不一樣,始皇帝能做到的事,他根本做不到。

即使他的權力跟始皇帝一樣大,依舊做不到。

這便是秦二世登基之初,他權傾朝野,依舊會失敗的原因。

說簡單點就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沒有自己的目標。

但是現在,目標出現了。

“讓天下黔首吃飽穿暖,哪怕自己做不到也無所謂,只要儘可能的多做一些,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就行了。”

趙昊一句話點醒了李斯,讓他如醍醐灌頂一般,念頭通達,煥發出獨立的精神光彩。

“從現在開始,我李斯將會做我想做的事,哪怕陛下也不能影響我的目標!”

李斯的意志好像一團火炬,將分散的精神一點一點聚攏,凝成一個整體。

當初趙高是怎麼忽悠李斯的?

他很坦誠的告訴李斯,扶蘇若登位,不會重用你,甚至將你丞相之位罷黜,你辛辛苦苦制定的國策,將會付之東流,始皇帝一朝的‘暴政’,皆因你而起,你將會成為‘替罪羊’,被扶蘇順應民意除掉.....

每一點都直指李斯本心,摧毀他意志,使他意志崩塌,最終被趙高所利用。

那麼,深諳政治鬥爭的李斯,為何會信趙高的話?就是因為他的意志在始皇帝身上。

他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始皇帝身上,始皇帝駕崩,他的希望也就沒了。

而沒有希望的他,意志自然不堅定。

被趙高乘虛而入,也很正常。

但現在不同了,他凝聚了自己的意志。

以後的路,他會跟著自己的意志走,就算始皇帝駕崩,也不會對他有多大影響。

趙昊見狀,不禁有些目瞪口呆。

他沒想到自己感慨幾句,會引來李斯如此大的反應。

“公子是否相信老夫?”

李斯忽然迴轉身形,鄭重其事的詢問趙昊。

趙昊陡然沉默。

這讓他怎麼回答?

他覺得自己是否相信李斯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斯自己是否真的會改變?

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並不覺得,光憑自己幾句話,就能徹底改變一個歷史名臣。

如果一個歷史名臣能被輕易改變,他就不配當歷史名臣了。

雖然不知道李斯的話有幾分真假,但氣氛到了,趙昊也不好意思不配合,於是笑著道;“我自然信李廷尉!”

“哈哈哈,好!有公子信任老夫,老夫如釋重負也!”

李斯仰頭大笑,而後三步並作兩步,回到桌桉前,舉杯朝趙昊示意:“公子,請!”

說完,還沒等趙昊舉杯,便暢快的一飲而盡。

趙昊臉上笑嘻嘻,心裡媽賣批,自己今天是中邪了還是咋滴,跑到李斯府邸跟他說這些話。

現在好了,自己挖的坑把始皇老爹賣了。

想要解決溫飽問題,哪有那麼容易,後世那種條件下,也努力了很多年才堪堪辦到。

不行,不能將李斯帶溝裡去,否則始皇老爹指不定跟自己大發雷霆。

畢竟他就這麼一個器重的治國能臣。

心思急轉,趙昊忽又想到了一個問題,歪頭道;“不知李廷尉對黔首吃飽穿暖,有何辦法?”

“呃....”

李斯聽到趙昊的話,微微一怔:“辦法?”

這個他還真沒想過,連辦法都沒有,豈不是白高興一場?

“怎麼?李廷尉你.....”

趙昊眨了眨眼睛,有些呆萌的看著李斯。

李斯頓時滿臉羞愧,乾涸著喉嚨道:“這....這個,老夫還沒仔細琢磨.....”

“噗——”

眼見自己父親出醜,一直當個透明人的李瞻,再也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嗯?”

李斯聽到笑聲,循聲望去,不由面色一沉,惱羞成怒的喝道:“你在笑什麼?!”

“啊?我......”

李瞻嚇了一跳,連忙解釋:“我想到了一件好笑的事!”

“什麼好笑的事?”

李斯眼睛微微眯起,直勾勾的盯著李瞻。

李瞻下意識咽了咽口水,正欲回答。

卻見李斯環顧左右,拿起一根舀酒的勺子,怒氣衝衝的朝自己走來。

“父親饒命.....”

李瞻連忙求饒,同時扭頭看向趙昊,眼神期盼,帶著一絲可憐。

趙昊此刻禁不住抬手扶額,頗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當初,他也是這樣面對始皇老爹的。

“李廷尉且慢!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或許可以說給你聽!”

“嗯?”

李斯聽到趙昊的話,腳步一頓,而後放下酒勺,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看向趙昊。

與此同時,李瞻露出一副劫後餘生的表情,長舒了一口氣。

卻聽趙昊接著道:“我觀史書,發現在某個短暫的時期內,百姓是可以吃飽穿暖的!”

“哦?什麼時候?”

李斯神情一詫,若有所思的道:“老夫不才,也讀過不少史書,卻從未曾見到過此種盛景。”

他這話倒沒有吹牛逼,能被呂不韋任命為《呂氏春秋》的總編輯,博覽群書是基本。

每每有呂不韋的門客請教他,都被他豐富的學識所折服。

就連始皇帝都經常請教他學問。

“不是李廷尉沒見過,而是沒在意,就像《晏子春秋》裡的以工代賑,李廷尉不是也沒第一時間想到嗎?”

趙昊笑著調侃了李斯一句,然後整理自己的思路,繼續道:“不管是夏商周三代,還是群雄爭霸的春秋戰國,都有黔首吃飽穿暖的時候,比如每個朝代,每個國家最開始的幾十年。”

“嗯.....”

李斯仔細回想,發現還真是如此,每個朝代,每個國家開國之初的百姓,往往都還好過,就拿大秦來說,雖然統一六國耗費了很多人力物力,但黔首的日子卻沒有以前過得艱難。

戰爭變少了,傜役也變少了。

國土面積變大了,黔首有足夠的土地,就能種很多的糧食,有糧食,自然能吃飽,用糧食換錢,也能買較好的衣服穿。

歷史上的齊,趙,魏,楚,燕,韓等國,都有這樣的時候。

否則也不會出現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樣的局面。

“公子說得有道理。”

李斯點頭表示認可,然後又喟然一嘆:“可惜,最後都衰敗亡國了,每個朝代,每個國家,到了後期都有權貴當道,昏君執政,國家豈有不衰敗亡國的道理?

陛下也是厭惡權貴,憎恨貪官汙吏,才制定嚴酷的律法,約束他們,甚至不行分封,採用郡縣制,都是因為歷史的教訓擺在眼前.....”

聽到這話,趙昊不禁啞然失笑,搖頭道:

“我父皇的做法雖然沒錯,但一個國家的滅亡,與權貴當道,昏君執政沒多大的關係.....”

“這怎麼可能?”

李斯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趙昊,甚至覺得趙昊的話有點反常識。

歷史上哪個國家滅亡不與昏君、奸臣有關?

夏商周三代且不說,就說剛剛被滅掉的六國。

他們的君主和臣子若是賢明,豈能被大秦十年就滅國了?

要知道,七國紛爭持續了數百年。

數百年時間都沒滅國,偏偏到了始皇帝一朝,十年就滅了?

這難道全是始皇帝一人的功勞?

不可能吧!

想想趙國的郭開,趙幽繆王?

想想齊國的齊王健,燕國的燕王喜,太子丹這些,哪個不是秦滅六國的‘友軍’?

眼見李斯好像不服氣,趙昊也不再遮掩,直接了當的道:

“我認為,真正致使一個國家滅亡的是土地!”

“土地?”

李斯神色一變。

這又是他沒想到的一個關鍵。

......

求月票呀!月末了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把我甩了,還讓我給你寫歌?俯首甘為孺子生都市之全能主播神秘校草傷不起LOL:這個打野是迪迦!在死亡的邊緣探尋真相這個世界的真相鬥羅開始的修道生涯王者青道韓娛之全能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