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家父武安君?【求訂閱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嬴政心中記住了這個名字,並慈和地告訴少年:“後生,你父親很快會回來的,不用擔心!”

“真的嗎?”

少年驚喜地叫了起來,隨後被婦人拍了下腦袋:“什麼真的,大伯那是安慰你呢!”

“可是....”

少年有些委屈,又有些希冀地看著嬴政:“可是我相信大伯不會騙我,他的黃米酒很好喝.....”

“呵呵,你這傻孩子....”

婦人無奈的笑了笑,顯然沒當回事。

但嬴政卻非常認真地重複道:“相信我,不會很長時間的!”

說完,便帶著蒙毅三人,轉身離開了田野。

一路上,君臣誰都沒有開口說話。

入夜時分,蒙毅到了李斯小院,說陛下召他議事。

........

春日的夜晚,就像一匹藍色的絲綢掛在了天上。

那些閃閃爍爍的星光,成了這匹絲綢唯一的點綴。

而在這星光之下,有道人影正負手而立。

李斯跟隨蒙毅來到宮中,一眼就看到書房外有道熟悉的人影正在仰望星空,知道是嬴政無疑了。

但蒙毅和李斯都沒有說話,只是默默走進書房。

過了片刻,嬴政回到書房,掃了眼李斯,李斯正打算行禮,被嬴政制止了。

很明顯,嬴政的心情不是很好。

只見他坐在椅子上,良久沒有說話。

書房的燈光不停閃爍,李斯和鄭國相顧無言。

也不知過了多久,嬴政終於說話了:“今日,朕出了一趟城,所見所聞感觸頗深,召廷尉來,是想問國政是否有缺?”

“這....”

李斯遲疑,不知該如何介面。

這已經不是嬴政第一次質疑國政了。

雖然大秦經歷了不少變革,但問題總比辦法多,要想迅速理清國政的缺陷,談何容易?

在沒有搞清楚嬴政真實想法之前,他是不敢妄言的。

眼見李斯欲言又止,嬴政也沒追問他,只是將目光落在鄭國身上,澹澹道;“老令有何想法?”

“陛下,老臣就一水工,不敢妄言國事!”

鄭國滿臉慚愧地朝嬴政拱手。

嬴政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打趣道:“老令是怕嬴政聽不得忠言逆耳嗎?”

“老臣惶恐....”

“好了,朕知道你素有主見,這些年深藏不露,只是為了明哲保身.....”

嬴政啞然一笑:“其實朕心裡很清楚,老令一直有個結,當年韓國欲行疲秦之策,讓老令赴秦修渠,雖然韓國已滅,但老令始終以外臣自居;

然則,老令一心為秦,朕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今日嬴政困頓如斯.....老令啊,這大秦該何去何從啊.....”

他罕見的對這位一貫保持沉默的大臣,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陛下,老臣.....”

鄭國動容了。

能被始皇帝如此坦誠相待,鄭國真的很感動。

但鄭國依舊不失謹慎,朝嬴政恭敬一禮,誠懇道:“陛下,老臣當年以間人之身入秦,心有愧疚也!這些年來,老臣只敢從事水工,農事規劃,不敢涉足朝堂政事;

一則是老臣對政事不甚明白,二則是老臣不善周旋;

大秦統一六國,涉足疆域翻了數倍不止,一應排程,全靠丞相和廷尉總覽大局;

然,老臣則流於實務,不善言辭,不善斟酌,說話太直白,與朝臣關係不是很好,非老臣不想為陛下分憂,實在是能力不足也!”

“博士宮論政,老令莫非忘了?”

嬴政喟然一嘆:“朕素來不喜歡四平八穩之人,對老令,朕是唯一例外之人,唯其如此,老令還不願跟朕坦言相告?”

“陛下洞察至深,老臣銘感於心.....”

鄭國再次躬身,然後話鋒一轉:“既如此,那老臣就斗膽說了!”

“說!”

嬴政端正身形,正色揮手。

鄭國看了眼李斯,稍微猶豫,便直言不諱的道:

“陛下,老臣以為,秦政開古今之先河,創萬世之輝煌,雖然利好,但創新有餘,守常不足!”

“何謂守常不足?”

嬴政有些好奇的追問。

卻聽鄭國繼續道:“所謂守常不足,其實就是輕徭薄賦之政不足!以陛下的雄略,大秦新政猶如雷霆萬鈞,轟轟烈烈,卻少了陽春三月之和風細雨也!”

“新政雖好,然百姓不明。究其根本,主要是行政太急,民眾尚不瞭解朝廷,故而怨聲載道。若想有效實施新政,得雙管齊下,適當輕徭薄賦.....”

話到這裡,鄭國的嗓音已經沙啞,但臉上卻露出一副無可名狀的遺憾,躬身道:“此乃老臣補正之心,還望陛下明鑑....”

“老令以為,朕太急了?”

嬴政沉默良久,突兀一問。

鄭國誠懇道:“陛下雄才大略,一味求新,卻不思固本,易動盪也!”

“這....”

嬴政語塞,扭頭看向李斯,卻見後者低頭不語,感慨道;“老令啊,你要是早點說出這些話,該多好....”

“博士宮論政之前,老臣若說這話,陛下會殺了老臣....”

“哦?”

嬴政挑眉:“為何是博士宮之前?”

“陛下何必明知故問.....”

“呵呵!”

嬴政兀自喃喃一樂:“這麼說的話,朕還有救?”

“有!”

鄭國遂一拱手:“陛下只需放慢執政方針,改善不足之策,必能讓大秦光芒萬丈,萬古不滅也!”

“哈哈哈,好!”

嬴政拍桉大笑:“老令說得好!朕心裡有數了!”

李斯:“......”

蒙毅:“......”

兩人對視,皆是不語。

雖然他們不清楚,嬴政為何將留他們在這,但鄭國的一番話,卻讓他們忽然意識到,什麼是帝心難測。

次日清晨。

嬴政在雍城舊宮舉行了一次小朝會,隨行大臣全部參加了。

嬴政先講述了自己昨日在田間的所見所聞,再徵詢隨行大臣的政見。

馮去疾為首的保守派,覺得可以謀劃輕徭薄賦之法。

李斯為首的改革派則認為此事不宜操之過急,得一步一步鬆動,以免六國餘孽趁機作亂。

最終經過一番激烈爭論,李斯的政見,博得了眾大臣的贊同。

嬴政當場拍板決定施政之法,以李斯總覽大局,主持減輕傜役賦稅之事,與咸陽王綰,馮劫會商。

等東巡結束之後,再確立法度,施行全國。

當所有事情落下帷幕,嬴政的心情才有所好轉,準備繼續啟程。

.......

反觀另一邊。

自從趙昊確定用瓷器代替陶器製作兵馬俑,從昨晚開始,他就命人尋找可製作瓷器的高嶺土。

直到第次日傍晚,才有人稟報說找到了可食用的泥土。

眾所周知,‘觀音土’在饑荒的時候,可以拿來充飢,飽腹感很強,就是拉不出來。

所以,很多吃了觀音土的人,不是被餓死的,而是被脹死的。

一說高嶺土,基本沒人知道,但一說可食用的土,很多人都知道,特別是村裡的老人。

他們大多都經歷過‘鬧饑荒’那段黑暗日子。

看著眼前呈灰白顏色的泥土塊,趙昊饒有興趣的摸了摸,並扭頭看向身後一名男子:“這就是那種可食用的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回公子,此土名叫白泥,聽村裡老人說,每到災年,這白泥能救命!”

男子恭敬答道。

“嗯。”

趙昊微微頷首。

雖然叫法不一樣,但想來應該不差。

“你們找到了多少這種白泥?”趙昊追問道。

男子連忙答道:“回公子,這種白泥在城外三十裡初的一座村莊裡發現的,具體有多少,在下不知,但估摸著有十萬石以上!”

“十萬石?這麼多?”

“是的公子,主要是這白泥的作用很小,除了饑荒年拿來果脯,基本沒人用他....”

“呵呵,現在沒人用,以後想用就用不了了....”

趙昊笑著擺了擺手,忽又想起什麼似的,朝男子歉意道:“讓你忙活了一天,還不知道你是誰,你叫什麼名字?”

“回公子,在下乃陪侍陛下車架的侍郎,姓白,名仲。”

“白仲?”

趙昊一愣:“你說你叫白仲?”

“是。”

白仲有些古怪的點頭。

但趙昊渾然不覺,又繼續追問:“你跟武安君白起什麼關係?”

“武安君乃家父....”

“你.....你真是白起的兒子?”

趙昊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白仲。

白仲被他看得直撓頭皮,小心翼翼地反問:“公子對家父之事,有想法?”

他知道眼前這位公子,不是一般的公子。

如果趙昊對自己父親有意見,很有可能影響自己的前途。

所以,他不得不小心謹慎。

卻見趙昊怔怔搖頭:“沒有,只是有點意外,沒想到武安君居然真的有兒子.....”

“公子說笑了,家父雖死,昭襄先王卻未虧待我們,陛下也感念家父功勞,將在下召到他身邊聽候差遣....”

“這....”

趙昊遲疑了一下,恍然想起這傢伙後來做了太原郡郡守,千百年後,其家族還出了位詩王白居易。

“好吧,既然父皇將你派到我身邊,想來是想讓你立點功勞,另作他用,希望你別辜負他的期望,辜負武安君之名....”

趙昊滿臉誠懇的說道。

白仲心頭一震,連忙恭敬行禮:“但憑公子差遣,絕無怨言!”

“好!”

趙昊撫掌一笑,朝白仲吩咐道:“明日清晨,將白泥運到城外陶坊,切記保密.....”

“公子放心,白仲必不讓公子失望。”

“嗯,去吧.....”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7號基地
相關推薦
把我甩了,還讓我給你寫歌?俯首甘為孺子生都市之全能主播神秘校草傷不起LOL:這個打野是迪迦!在死亡的邊緣探尋真相這個世界的真相鬥羅開始的修道生涯王者青道韓娛之全能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