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王師爺議論時弊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楊烜攻佔三水縣城後,除了募兵和籌建水營,還有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籌餉。

堂主殷正撥給他了二百四十兩銀子,早就所剩無幾。為了鼓舞士氣,楊烜又公開承諾,作戰者有賞,殺敵者有賞。

除此之外,要購買槍炮火藥,要籌措帳篷、被服、旗幟等物資,樣樣都得花錢。

籌餉這件事,楊烜讓劉旻虎具體負責。劉旻虎在至臻堂內負責經營仁發藥鋪,具有一定的財務經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臻堂進入三水縣城後,劉旻虎興沖沖地開啟縣衙銀庫。他驚訝地發現:銀庫內只有八百四十二兩白銀、七十三吊銅錢!

這三水縣城地處西江、北江、綏江三江交匯處,境內有肥沃的沖積平原,商路發達,算是廣州府內的大縣、富縣。

堂堂三水縣衙,怎麼窮得只剩九百兩銀子呢!

楊烜聞言,又驚又氣,抓到縣衙內的師爺詢問緣故。那師爺嚇得渾身打篩子,哆哆嗦嗦地說不出話來。

劉旻虎遞了杯茶給他壓驚,說道:“王師爺,你是三水縣的錢穀師爺,劉知縣對你很是仰賴呢!你無需害怕,知道什麼就講什麼!我們不會為難你,你要說得在理,我們還要獎賞你呢!”

王師爺被迫接了茶水,卻不敢喝,猶豫地說道:“兩位大帥,不是小的隱瞞,也不是知縣窩藏了銀子。如今的三水縣,真的只剩這點銀子了。”

身份證-563743675

楊烜和劉旻虎面面相覷。他們巧取三水縣城,頗為出敵不意。三水縣內的知縣、綠營把總等官員僥倖得脫,但銀子是跑不掉的。至臻堂戰兵衝入縣衙銀庫時,庫門完整,也沒人趁機搶劫銀庫。

王師爺所說,卻是實情。他見楊烜等人面目和善,不像是一般的劫匪,便壯著膽喝了口茶水,穩住了心神,然後緩緩說道:

“老位大帥,縣衙缺錢,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咱們三水縣的錢糧,最重要的便是田賦。近些年,人口增長甚多,土地卻不增加。

“百姓日益貧困,地主豪紳趁機兼併土地。這些地主大多都有功名在身,有的是考的,有的是買的。他們與各級官府、在職官員關係密切,千方百計逃避田賦。

“本朝田賦定得很輕,每畝地只收十分之一。地主收租卻非常重,三水縣的田租普遍在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

“所以,你們看,三水縣雖然土地肥沃,農民負擔也很重。問題是,土地收成大頭都被地主豪紳佔去了,官府並未吃到好處。”

這個問題,楊烜在史書上看過。甲午戰爭時,日本和中國一樣,經濟結構都以小農經濟為主,各自剛建成了一部分民族工業。

論經濟實力,日本並不如滿清。但日本透過明治維新,建立了現代政府組織,可以從有限的經濟中汲取更多的財力,可以動員全國的力量支援戰爭。

在當時,世界主流輿論都認為滿清乃東亞霸主,日本不自量力挑戰滿清,無異於蛇吞象。

然而,戰爭的結局卻令世人大跌眼鏡。日本賭上國運,以蕞爾小國戰勝了龐然大物般的滿清。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聽了錢穀師爺的話,楊烜對滿清農村弊病有了更深的認識。

華夏人口眾多,地大物博,即便以小農經濟為主,仍然蘊藏著豐厚的財力。

問題是:滿清的財力都被地主霸佔了,官府並未佔到好處。地主盤剝農民,農民走投無路、起而造反,官府反過頭來還要給地主擦屁股。

楊烜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個詞語:“均田”。實際上,歷朝開國之初,都會進行某種程度的“均田”,或稱之為“授田”。

“均田”也好,“授田”也好,本質上都是把全國土地重新分配,使廣大失地農民得到土地,以減小社會矛盾。

在封建社會,農民是最大的人口群體,農業是國家基礎。解決了土地問題,就能得到農民支援,就能獲得問鼎天下的潛力。

楊烜受此啟發,心裡已然有了主意。他不動聲色,問道:

“三水縣地處水陸要衝,商旅往來頻繁。官府在城外設有稅卡,抽取商稅。三水縣衙也算是本地地頭蛇,難道不能截留一部分商稅嗎?”

王師爺哭笑一下,說道:“大帥有所不知。三水城外的稅卡屬於粵海關。五口通商前,全國只有廣州一口對外通商。粵海關一家獨大,稅收豐厚。

“然而,粵海關直屬內務府,所收稅款全部提交皇上,是皇上的私房錢。別說三水縣無權截留稅款,就是兩廣總督、廣州總督這樣的一品大員,也絲毫不敢打粵海關的主意。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這幾年,五口通商,粵海關稅收大減。海盜、會匪,不不不,是天地會的英雄。天地會英雄縱橫兩廣,粵海關的收入更受影響。”

楊烜暗自搖頭,如今國事糜爛,滿清弊政太深,已經無藥可救了。不破不立,或許,自己選擇造反是正確的。

那王師爺放開了膽量,繼續說道:“歷來整理財政,無外乎開源節流。就開源這一塊,官府巧立名目,增加‘火耗’、‘平餘’、‘鹽稅’、‘茶稅’、‘礦稅’、‘酒稅’等稅種,本來是一時應急的,現在都成定例。

“但這些稅種所得稅金有限,並不足以改善財政困境。譬如鹽稅,有鹽稅便有鹽梟隨之而起,販賣私鹽,與官府爭利。”

楊烜知道,晚清之所以又苟延殘喘了六十年,與財稅的增加不無關系。日後,晚清財稅除田賦之外,又增加了厘金、關稅兩大稅種。

厘金養活了地方,支撐湘軍、淮軍剿滅太平軍、捻軍。關稅養活了中央,使清廷辦起了洋務,建起了新軍。

劉旻虎聽得投入,問道:“開源呢?有什麼名頭?”

王師爺尷尬地笑了笑,說道:“想開源?這是不可能的。兩位大帥知道三水縣衙的最大開支是什麼嗎?您一定想不到,是養活各級胥吏。

“按理說,三水縣衙只有縣令、縣丞、典史三個官員有編制。加上綠營兵、巡檢司,也不過六十多人,所有人全年俸祿加起來還不到一千兩白銀。

“實際上,三水縣有各級胥吏多少人呢?說起來您可能不信,足有一千四百多人!這一千四百多人裡有師爺、巡捕、牢頭……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胥吏名目眾多,卻不能輕易裁撤。為什麼呢?本朝以例治國,凡事都要留下案宗。遇事不解,就要翻閱案宗,尋找可供參考的前例。

“有些官員沒有擔當,有些官員文官出身,不懂政事,屁大點兒事都不敢作主,非要把案卷翻個水落石出不可。這就意味著,胥吏必不可少。”

凡事要循前例,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強大的慣性。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晚清改革那麼難,為什麼辦理洋務會受到那麼大的阻力。

楊烜見這師爺見識不凡,便對他有了好感,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王師爺繼續說道:“縣衙的錢養活完胥吏後,已經所剩無幾。遇到民變、災荒,歷任知縣無錢辦事,束手無策。現在皇上年邁,各級官府只想粉飾太平。這局勢,就這樣一天天變亂了。”

楊烜笑笑,對王師爺說道:“王師爺,你對錢糧之事倒是門清,比那些顢頇無能的官員強多了。不知你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至臻堂?”

王師爺露出驚恐的神色,慌忙說道:“大帥,小的是紹興人,上有老下有小……”

劉旻虎輕蔑地笑了笑,說道:“怕什麼!你有什麼老小,我們派人去紹興接過來就是了。”

強扭的瓜不甜。況且,楊烜並不缺錢穀師爺,缺的是有才略的、願意追隨自己的人才。

楊烜制止住劉旻虎,說道:“算啦,人各有志。王師爺,我也不為難你。只是,我們此番進入三水城,要籌餉,要招募人才。你熟悉三水城的情況,此事還需你的幫忙。

“譬如,城裡哪些縉紳有錢,哪些商鋪有錢,哪些人有才略,可能會參加天地會。你要一一列出來,為我們指點明白。事成之後,我會重重賞你。

“此事會辦得很機密,你無需擔心被其他人報復。”

王師爺額頭冒汗,對道:“大帥放心,我一定盡心辦好這件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幻界仙途霍格沃茲的劍仙九叔:屍甲天下大唐:家父玄宗,輝映千古大明:家父九千歲我在四合院不講武德變身文娛學霸從飛來咒開始的忍者生涯八仙全傳之轉生韓湘子九叔世界裡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