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討清檄文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楊烜稱帝後不久,就對外釋出了討清檄文,公開討伐滿清。

檄告天下文:

“蓋聞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中華自軒轅以來,肇開疆土,經歷代聖哲賢豪之締造,茲成文明古國。凡吾族今日所依止之河山,所背服之禮教,所享受之文物,何一非我先人心血頸血之所留遺?

“故睹城邑宮室,則思古人開土殖民之惠;睹干戈戎馬,則思古人保種敵愾之勤;睹典章法制,則思古人貽謀教誡之殷。駿譽華聲,世世相承,如一家然。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滿清竊居中國,斷我國運,折我國民。

“迄止乾嘉,焚燬書籍,改竄典冊,興文作獄,羅織無辜,吸膏成貪勝極於東,棄武廢備落後於西。於是洋夷西來,借毒啟戰,竟是東南千里有海無防,喪地靡費如此,國之大恥,民族之大恥。

“滿清喪權辱國如此,仍靡靡之樂,修園陵,治宮寢,賚嬖佞,賞民賊,何一非是吾民之膏血乎?饑民遍野,呼籲不靈,哀鴻嗷嗷,是奪其生產而置之死地也。

“今日獻一地,明日割一城,今日開租界,明日讓海關。吾民或爭持,則曰干預政權,曰格殺勿論。嗚呼!誰無生命,誰無財產,而日託諸危疑之地,其誰堪之!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

“昔者,贏秦暴虐不仁,陳吳斬木為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天下景從而亡秦。宋室不抑兼併,王李疾貧富不均而起。元氏失政不舉,韓劉挑動黃河天下反。此正是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明季李張之興亦然。

“而此今際,正當死國也。故明救中華,必先滅清。去死僵之軀,立萬新之體,強國富民。洪楊雖志在滅清,卻託庇邪教,互相吞噬,反為生民之巨害,決非華夏之主也。

“天運迴圈,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予本楊忠武侯之後,因天下大亂,為眾所推,舉義嶺南,奄及南方,盡為我有。

“本軍政府用是首舉義旗,萬眾一心,白麾所指,天裂山頹。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財稍用。故嶺南半壁,已先克復,九州中夏,指顧將成。

“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是所深望於同胞父老兄弟,戮力共進,相與同仇,還我邦基,雪我國恥,永久建立立憲政體,與世界列強並峙於太平洋之上,而共享萬國和平之福。

“然則中國者,豈獨漢人之中國?凡漢、滿、蒙、藏、回各地方,同為我中華帝國之領土。凡漢、滿、蒙、藏、回各民族,同為我中華帝國之國民。

“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虜,拯生民於塗炭,復中國之威儀,故先諭告: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於中華,背我者自竄於塞外。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漢、滿、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帝國,以謀內政之統一,而冀民族之大同。

“嗚呼!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想我神明國人,不乏英傑挺生之士,曷勿執竿起義,共建鴻勳,期於直抵黃龍,敘勳痛飲,則我中華萬萬世世之榮光矣。佈告海內,鹹使聞知。”

(這篇檄文由讀友“風花雪月不及你”提供,原本是辛亥革命時革命軍討伐滿清的檄文。“風花雪月不及你”作了修改,我又進行了修改,再次對“風花雪月不及你”表示感謝。)

這篇檄文通俗易懂,詞嚴而義正,理直而氣昌。最可貴的是,檄文中提出了民族革命的創見,表現了民族國家的觀念。

檄文仍襲古義,以文化區分族類,“中國之民,天必命中國之人安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等詞句均表達出了民眾仇清的心理,帶著鮮明的民族主義傾向。

前文提出“驅逐胡虜”,末尾又創造性地提出“民族大同”的觀點,令人最是耳目一新。這實際上是借鑑了清末新政時“五族大同”的理論。

彼時,滿族大臣載澤和端方等考察憲政歸來,主張“憲政之基在弭隱患,滿漢之界宜歸大同”,“放棄滿洲根本,化除滿漢畛域,諸族相忘,混成一體”。

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時,為建立共和制國家,將“五族大同”理論發展為“五族共和”理論。

五族共和理論有效地緩解了民族矛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不管是北洋政府還是國民政府,都繼承了五族共和理論。

這篇檄文雖然只有千餘字,卻勝似千軍萬馬。檄文所至,太平軍、清軍軍心動搖,讀書人也放鬆了戒備。就連八旗武將亦深深憂懼,找不到反駁檄文的地方。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這天,原太平軍殿左五指揮、恩賞丞相唐正才,率領水營船隻從蕪湖來歸。唐正才在太平軍中負責“提督水營事務、總辦船隻”,實際相當於太平軍的水營統帥。

太平軍雖憑水營奪取天京,卻並不重視水營,只把水營當作陸軍的附庸。因此,唐正才雖為水營統帥,實際職務僅是個指揮,官職卑下。

天京事變前,北殿大將張子朋虐殺水營將士,激起水營譁變。楊秀清借天父下凡懲罰韋昌輝、張子朋,安撫水營將士。

唐正才也因此與北殿結怨。他被視作是東殿大將,故在天京事變中受到牽連。幸虧唐正才機靈,帶領水營戰船遠離天京,來到蕪湖江面避難,躲過了韋昌輝的誅連。

不久前,清軍在蕪湖發動反攻,奪佔了蕪湖。唐正才在蕪湖呆不下去,決定重返南京,歸順楊烜。

太平軍戰船都是民船,不值一提。但楊烜為了籠絡太平軍降軍,還是欣然接納了唐正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唐正才原是漕運頭目,為人英勇堅毅,他向楊烜獻計道:“陛下,南京居長江下遊。歷來保南京,必先取長江上遊,保安慶、九江、武昌、荊州。

“臣自蕪湖來,蕪湖至天京一帶,和州、金柱關、江浦等沿岸關隘,守將皆為東殿大將,大多已向陛下上表請降。陛下何不派兵溯江而上,取長江上遊為南京屏藩。”

論及戰略,楊烜正要努力經營東南,自然用不著聽唐正才的意見。不過,唐正才一片好心,楊烜也不好打擊他的積極性,便隨口附和他了幾句,隨即說道:

“唐正才,你是湖南人,手下也多為湖南船民。我聽說,當年太平軍挾持湖南民船進軍南京。當時洪楊有過允諾,說一旦太平軍奪下南京,便准許你們返回湖南。

“後來,洪楊食言,水營則常駐南京江面,供太平軍陸營驅遣。革命軍以後與湘軍作戰,還需仰仗你們。到時侯,革命軍打下湖南後,一定准許你們還鄉為民。”

唐正才十分乖巧,說道:“我們在太平軍中身不由己,總想回湖南做良民。歸順革命軍後,我們如魚得水,還盼著跟著陛下南征北戰、建功立業呢!”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幻界仙途霍格沃茲的劍仙九叔:屍甲天下大唐:家父玄宗,輝映千古大明:家父九千歲我在四合院不講武德變身文娛學霸從飛來咒開始的忍者生涯八仙全傳之轉生韓湘子九叔世界裡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