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金田團營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眼見長貴要舉劍自殺,親兵慌忙奪去他的長劍,說道:“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們出城整理隊伍,明日再反攻三水!”

長貴得了臺階,收起長劍,收攏敗兵準備出城。奈何清軍都已亂作一團,只顧著各自逃命,沒人再聽長貴的軍令。

老百姓還好,聽說黑旗軍攻進了城內,並不特別害怕,大多鎖緊房門,並不盲目出逃。幾個月前,楊烜一佔三水,只向富紳攤派銀錢,並未殃及普通百姓。

有些清軍跟黑旗軍交過手,知道黑旗軍善待俘虜,毫無抵抗意志。他們只想著儘快逃命,逃不掉就投降,決不打算與黑旗軍展開巷戰。

長貴費了好大勁,只招呼到兩百多殘兵,帶著他們往城門處撤退。誰知道,他們連走兩個城門,都遭遇了黑旗軍。兩處城門都遍佈火把,黑旗軍控制了城門,嚴防清軍出逃。

到處都有黑旗軍在高喊“投降不殺”。這些口號很好地瓦解了清軍的意志,很多清軍並不抵抗,溫馴地放下武器投降。

長貴剛才路過的兩處城門,都有上百個清軍跪在地上,雙手抱頭,投降了黑旗軍。長貴寧死也不願投降,帶著殘兵向北門奔去。

眼看隊伍越來越小,親兵對長貴說道:“大人,事急矣。咱們何不爬上牆頭,縋城而下?”

長貴這才發現,身後的隊伍稀稀拉拉,只剩下四五十個人了。他恥於縋城,把心一橫,說道:

討論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朝廷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日,是我們報答皇恩的時候。不管其他人怎麼樣,咱們視死如歸,從北門衝殺過去。若成功,就能衝破敵軍防線,讓更多的兄弟逃出來。若不成功,就成仁,日後青史留名,光耀鄉里!”

親兵受到鼓舞,說道:“大人身先士卒,我輩誓死追隨!”

一行人來到北門,果然又有黑旗軍把守城門。城門處火把林立,另有兩三百個清軍降卒跪在地上,雙手抱頭,宛如待宰的羔羊。

長貴遭此挫折,早已六神無主,也沒認真考慮如何透過城門,隔著老遠就衝殺過來。

旗人最講臉面,經此大敗,他已沒臉再活在世上。他的想法是,大不了戰死,反而能夠得到皇上的褒獎,給子孫留個好名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長貴身先士卒,手持長劍,衝在最前面。黑旗軍很快就發現了他們,使用燧發槍打擊清軍。

說也是巧,長貴身旁的清軍接連倒下,長貴卻安然無恙,眼看就衝到了北門前。一旁的清軍降卒也忍耐不住,紛紛跳出來跟在長貴後面衝鋒。

這徹底激怒了黑旗軍。這處黑旗軍,恰好是步兵三營的官兵。他們之前沒立過什麼功勞,頗受一營、二營的歧視,早就攢足了勁要殺敵立功。

這群清軍自取滅亡,正好成全他們。

三營官兵不顧敵眾我寡,大開殺戒,把那些放下武器的俘虜也殺了。

讀者身份證-563743675

清軍雖然人多,卻大部分都是沒有武器的俘虜。長貴又非將才,只會帶頭衝鋒,不會排程人馬。

最終,長貴如願以償,戰死在北門下。另有兩百多個清軍跟著陪葬。

戰至黎明,黑旗軍已經完全控制了三水城。城內近兩千名清軍,要麼被俘,要麼被殺,鮮有漏網者。城外清軍見勢不對,連夜燒燬營壘,向城東北方向撤去。

第三天,楊烜率領後衛軍抵達三水,與黑旗軍主力勝利會師。

參謀長馮可欽、副司令薛昊先與楊烜碰頭,向楊烜介紹了二打三水的經過,特意誇獎了三營長張運賢。楊烜聽罷,笑道:

“黑旗軍二打大水,這一仗打得很漂亮。張運賢從此揚眉吐氣,不會再怪我們兩個偏心了。”

薛昊也大笑,把張運賢拉著他到司令部“走後門”的事說了出來。

楊烜深感欣慰,評論道:

“底下遇事不僅不推諉,反而爭著搶事做,這是好兆頭呀!清軍凡事推諉塞責,敗不相救,勝則爭功。我們黑旗軍與清軍不同,與天地會武裝也不同,跟天底下任何一支武裝都不同。”

薛昊年長,卻最會說話:“全靠司令治軍有方,咱們才能脫穎而出。別說清軍、天地會武裝比不上我們,日後就是英軍、法軍,也休想比得過我們。”

首發:塔&讀小說

這話未免誇張了。

馮可欽笑笑,向楊烜提出了自己的隱憂:“這一仗,咱們打死了高州總兵長貴。聽說此人是上三旗的人,與穆特恩同旗,頗受穆特恩信賴。

“長貴死了,穆特恩必定不會善罷甘休。咱們一佔三水時,已經刮過一次地皮了。前不久清軍駐防三水,又把三水鬧得雞犬不寧。

“因此,我的建議是,咱們不要在三水停留過多時間,儘快按計劃西進廣西。”

楊烜點點頭,認同馮可欽的觀點。薛昊一向是個好好先生,很少在大政方針上發表意見。

楊烜半開玩笑地說道:“冤家宜解不宜結。咱們跟穆特恩是結上仇了,怎麼解也解不開了。這個長貴,身為正二品的總兵,竟然戰死城內,比一般漢人軍官還要勇敢。

“這樣,讓人找到長貴的屍首,找口好棺材,好生收殮了。我抽空過去哭祭一番。再挑幾個合適的俘虜,讓他們護送長貴的靈柩,送給穆特恩。

“至於西進廣西,就按老馮說得辦,讓部隊做好準備,最遲後天就要開拔。不過,走之前,我們要開個營以上的軍官大會,統一好思想。請參謀部做好準備,時間就放在今天晚上。”

最後還有幾件小事,本來馮可欽專斷就行了。但既然楊烜來了,馮可欽也就順便請示了下楊烜。

一是俘虜問題。這次俘虜了八百多人,部隊行程太緊,沒法對這些俘虜仔細甄別。馮可欽建議釋放俘虜,只挑選那些意願特別強烈並且身體強健的人加入黑旗軍。

二是王師爺問題。王師爺原是三水縣的錢穀師爺,之前曾幫黑旗軍籌餉。事後,他被人揭發,被知縣關入大牢。王師爺走投無路,只得投奔黑旗軍,馮可欽建議接納他。

三是獎懲問題。黑旗軍連月轉戰,理應論功行賞,論罪行罰。但行程緊急,賞罰又是件慎重的事。馮可欽建議暫緩此事,先讓各營申報各自賞罰名單。

四是金田團營問題。黑旗軍攻下三水後,在三水獄中解救出兩個拜上帝會教徒。拜上帝會即將武裝起義,這兩個教徒奉教主洪秀全之命,邀請楊烜赴金田“團營”,不幸被官府捕捉。

馮可欽認為拜上帝會是異端,難成大事。之前,陳家堡整軍時,楊烜已經定好割據南寧的戰略。因此,馮可欽建議回絕洪秀全。

楊烜對前三個問題都無異議,唯獨對金田團營問題有些猶豫。

所謂金田團營,是太平軍起義前的準備工作。1850年6月初,洪秀全為準備起義釋出總動員令,令拜上帝會會眾在9月前趕赴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集中團營。

除此之外,洪秀全還邀請了部分天地會武裝參加金田起義,如艇軍中的羅大綱、黑旗軍楊烜。

楊烜明白,早期太平軍不同於一般的農民武裝,是一支紀律極嚴、綱領明確、政教合一、戰鬥力極強的新式武裝。

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等人一手推動的太平天國運動,是華夏傳統農民起義的頂峰,撼動了滿清統治根基,震懾了帝國主義侵略者。

華人在這場運動中展現出了決不屈服的鬥爭精神,鼓舞了無數的仁人志士。晚清革命黨廣為讚頌太平天國運動,以洪楊繼任者自居,最終推翻了滿清統治。

討論群563743675

當然,楊烜沒法把這些知識告訴馮可欽。他鎮定地說道:“把拜上帝會的使者請過來,我要親自和他們談談。”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幻界仙途霍格沃茲的劍仙九叔:屍甲天下大唐:家父玄宗,輝映千古大明:家父九千歲我在四合院不講武德變身文娛學霸從飛來咒開始的忍者生涯八仙全傳之轉生韓湘子九叔世界裡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