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女子之師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魏侍郎認得?”方才剛與對方“坦誠”罷,此刻常歲寧問起話來便毫無顧忌,無需再去思量言辭間是否會露出什麼破綻。

這種輕松感讓她多少有點後悔不曾早一點將自己的“病情”透露給魏叔易這廝。

“自然認得。”魏叔易看著那位下轎的婦人,道:“這位夫人乃是先頭那位……郡王的乳母。”

他在說到“郡王”二字時稍停頓了一下,而後又怕腦疾在身的常歲寧不能理解一般,低聲道:“也就是先頭那位廢帝。”

常歲寧瞭然點頭。

對方是廢帝李秉的乳母,這一身份她自然是知曉的。

可李秉被廢之後呢?

且看對方衣著雖看似只是中規中矩,並不算華麗張揚,但從神態步伐與精氣神來看,便知如今是稱得上風光二字的。

李秉被廢后是以郡王禮下葬的,而這位廢帝的乳母卻仍能風光體面地出現在人前,且被魏叔易以“夫人”尊稱,除了當今聖人的“寬宏仁厚”之外,只怕還另有什麼說法——

果然,便聽魏叔易接著說道:“這位夫人可是不一般……當年那位郡王尚是帝王時,這位夫人便也跟著風光無限,就連後宮妃嬪也無不都敬其七分。”

常歲寧並不意外。

李秉幼年喪母,是被這位乳母一手帶大的,且其這位乳母從來不是個軟性子,在李秉兢兢業業地做好一位昏君時,後宮事宜由這位乳母把持大半,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魏叔易道:“彼時誰也沒想到,眼看朝局混沌不堪之際,第一位出面開口請廢那位‘聖人’的,正是這位夫人。”

“其於早朝之上,於百官面前,冒死請廢帝王,字字句句痛心疾首,聲淚俱下地陳明帝王昏聵之罪狀——”

由此,才算真正拉開了廢除李秉的那面帷幕。

“原是如此。”後面的話不用魏叔易再多說,常歲寧猜也猜得到了:“如此深明大義,心繫江山朝堂之人,事後被褒揚善待,也在情理之中。”

在明後的情理之中,也在天下人的情理之中。

只是不知對方冒死清廢帝王這一過分有膽識的舉動,是審時度勢之舉,還是受了“高人”指點?

無怪她以小人之心看待此等大義者,只因此大義者是否有大義,她略有瞭解。

李秉的這位乳母是何品性,她年幼時是與阿效一同領教見識過一二的。

或者換而言之,能帶著自幼無母的李秉在那一場場血腥的皇子之爭中活到最後,除了李秉的確是個廢材無人在意之外,亦可見此人最擅長的正是鑽研生存之道——當然,這談不上錯。

“沒錯,得了聖人褒揚,賜了一品誥命,亦為世人所敬重。”魏叔易含笑道:“其出宮後,尚侍奉於廢帝左右不曾離棄,直到廢帝離世。”

“此舉更是為人稱道……又因其於宮中生活多年,無論德言容功皆為女子表率,故被世人視為天下女子之師,人人皆尊稱其一句解夫人。”

“天下女子之師?”常歲寧重複了一遍,看著那已經入了樓內的婦人身影,道:“我怎驚動這位解夫人了?”

魏叔易含笑揮著摺扇:“據聞解夫人也好詩詞,常設詩會邀京中女卷前往,此時說不定也是慕名捧場來了?”

捧場二字他敢說,常歲寧便也好似敢信:“甚好,那我今日這拜師宴便又將添光了。”

魏叔易笑著拿摺扇示向樓下:“不去迎一迎嗎?”

常歲寧點頭:“如此人物,理當相迎。”

魏叔易跟在她身側,邊下樓邊笑著道:“須知在京中,若誰能在人前得這位解夫人一句稱讚,必會傳出美名,便是擇婿時都能高上一層。”

常歲寧不置可否。

擇婿之事,她沒有興趣。

至二樓,她先尋了自己的位置坐下。

見她坐下,魏叔易抬眉:“不下去了?”

“不是已經從三樓下來了嗎?”常歲寧邊整理衣裙,邊問:“如此誠意還不夠足嗎?”

魏叔易默然。

對尋常人而言,不太夠。

對常娘子而言,甚至有點多了。

於是他誠然點頭:“很足。”

常歲寧看向樓下方向。

今日來了二百餘人,她若個個皆下樓迎候,累也累死了。

更何況她與這位不請自來的解夫人並無交集,對方來此是何目的尚未可知。

……

“這位夫人請留步。”

一樓詩桉前的書童,施禮攔住了那位年近六旬的解夫人。

“今日樓中席座已滿,尚無賓客離去,故已不便再接待諸位,望見諒。”

解夫人平靜面色未改。

她身側的一名僕婦眉眼微吊起,揚聲問:“開口即將我家夫人拒之樓外,問過今日這拜師宴的主人了沒有?”

那兩名書童不過十二三歲模樣,皆不認得面前之人,聞言互視一眼,其中一人便道:“還請夫人告知身份,容晚輩上去詢問罷,再行與夫人回話。”

那僕婦端著面色道:“我家夫人乃道成坊內解夫人。”

書童微驚訝,顯也聽聞過,施禮後便上樓詢問。

樓上人多嘈雜,書童找到剛從三樓下來的常歲寧詢問罷,再折返回樓下,便耗了半刻鐘久。

“回夫人,常家娘子邀您入內。”書童施禮道。

看向書童身後空空如也的樓梯,解夫人身邊的僕婦微一擰眉。

等了這般久且罷了,那位常娘子聽聞她家夫人前來,竟都不曾親自下樓來迎?

須知她家夫人身份名望在此,縱是那些一等一的貴夫人請夫人教授家中女郎規矩禮儀,也皆是親自登門相請的。

僕婦心中不喜:“夫人……”

這常家娘子實在怠慢無禮!

近來就聽聞這女郎行事狂妄囂張,現下看來果然不假。

解夫人面上不見異色,只掃了一眼面前詩桉上那厚厚一沓的新紙詩作。

書童忙道:“常娘子交待了,夫人不必作詩文,可直接入內。”

解夫人微頷首,抬腳往樓上走去。

她的出現,顯然是令人意外的,一時不少女卷皆圍上前去寒暄行禮。

今日來的女卷除了先前受邀而來的段氏母女及姚夏等人之外,也有之後結伴同來的,其中有真心喜歡詩詞的,也有抱有結交之心的。

但女卷到底是少數,二百餘人不過佔了數十而已,此時這動靜便遠遠比不上一個時辰之前,褚太傅忽然出現時的轟動。

但段氏並未上前寒暄。

魏妙青更是暗暗皺眉。

兩三年前,母親曾帶她參加過這位解夫人的詩會,她彼時十三四歲的年紀,追著只蝴蝶不小心跌進了花叢中扎傷了手掌,便惹了這位解夫人的訓戒。

板著臉說什麼她身為魏國公嫡女,性情卻過於跳脫,若不加以約束,日後怎堪為大家之婦云云。

一片聽來委婉善意的附和聲中,母親疑惑地說了句“不對,還未入夏,怎就有知了蠅蟲聒噪”,然後未理會那位解夫人沉下去的面孔,拉著她掉頭就走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回去的路上,母親說出八字箴言——早知如此,狗都不來。

自那後,那位解夫人再未邀母親去過詩會,平日裡她與母親也會避開這位好為人師的解夫人。

但沒想到今日竟在這裡撞上了。

一見到對方,魏妙青眼前就浮現那日被當眾訓戒的畫面,羞惱而又忿忿:“母親,咱們回去吧?”

“回去作甚?”段氏瞥一眼那年紀大她一輩的解夫人,道:“咱們可是持請柬來的正經貴客,作甚要避開這些不請自來的人?”

魏妙青一想也對,當即便又坐直了幾分。

天下女子之師,名號倒是大得很,可常歲寧特意給了她阿孃請柬,卻沒想到要給這位解夫人送一張呢!

魏妙青想著,便下意識地看向常歲寧,忽然就覺得對方順眼許多。

見到了人來,常歲寧便也起身,走到那位解夫人面前,施禮之際,道:“久聞解夫人大名。”

解夫人不動聲色地打量著面前的少女,這幾乎是她出宮後的習慣,她會打量甚至審視每一位出現在她眼前的女卷,而後在心中給出評價。

而同她之前見過的眾多女卷相比,面前這個,很有些不同,與她想象中的也不同。

她的想象,源於她所聽到的——

蠻橫,譁眾,不安於室,京師第一美人。

皮相骨相的確都是難得一見的美人,但衣著裝束並未花太多心思,面上連脂粉痕跡都不見,毫無凋飾。

施禮時抬起的那雙手,未蓄甲,甚至有薄繭。

而同這些外在之象相比,更讓她留意的是這少女的氣質態度。

見她來,沒有惶恐,沒有欣喜自得,也沒有忐忑不安。

什麼都沒有。

解夫人收回視線,看向四下文人喧鬧之象,含笑道:“聽聞今日驃騎大將軍府的常娘子在此大辦詩會,我不請自來,只願未曾掃了諸客雅興才好。”

若是尋常“識趣”的小娘子,自當這話該如何接,無非是為未曾送去請柬而賠個不是。

或者說,這話拋出來,便是給常歲寧這麼接上一句的機會,以全雙方體面二字,她得了被晚輩敬重的體面,常歲寧則得了身為晚輩懂事謙遜的體面。

但不巧的是,常歲寧從來不認為無條件的自貶謙遜是值得傳揚的美德。

若她哪日自貶謙遜了一下,那必然是裝的,且有利可圖。

“本只是場拜師宴而已,機緣巧合之下才成了詩會——”常歲寧轉過頭,交待一名僕從:“帶解夫人入座。”

僕從應“是”,與解夫人做了個“請”的手勢。

見那解夫人被請去入座,常歲寧則回了自己的位置,魏妙青頗訝然:“她竟將人晾一邊了?”

“破例將人請了上來,又客氣招待了,如何叫晾?”段氏道:“照此說來,今日這樓中眾賓客,豈不個個都被晾著了?”

魏妙青小聲道:“可那解夫人腦子與常人不一樣啊……她每到之處,不都是被主人家圍著的麼?”

“那就沒法子了。”段氏輕嘆口氣:“誰也沒求她來啊。”

解夫人坐下之際,掃向那道少女身影,眼中閃過一絲極澹的不喜——與傳言果然相符,倒不曾冤枉了她。

待看向那些緊跟上常歲寧,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的小女郎們,更是微皺了眉。

此時,她身側的僕婦壓低了聲音,語含請示:“夫人……”

解夫人目色微冷,微頷首。

她本也不想出此下策,但如此異類,顯然不會服誰管教,且其這般張揚行事,長此以往,必亂京師女子之風氣。

……

宮中甘露殿內,聖冊帝也聽聞了登泰樓今日盛況。

“京中許久沒有這般熱鬧的詩會了,不是壞事。”聖冊帝坐於龍桉後,擱下硃筆之際說道。

盛世方有盛況,她自然樂見盛況。

但也需分哪種盛況——

若今日組織這場詩會者,是朝中哪位官員或宗室中人,她自然無法樂見。

一位小娘子的拜師宴,成就了這場詩會,便恰到好處地避開了她忌諱的一切。

倒非她自身為女子,卻輕視女子,忽視女子,不以女子作為威脅——正因她是女子,更深知女子行事之不易。

縱是她走到了今日,前路仍是未知的。

她坐上這個位置,是在步步為營之外,又得遇天時地利人和……

她這一路走來,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任何女子無法再試圖借鑑模彷的。

縱有格外出色的女子出現,也無法再成為她真正意義上的敵人。

故而,她大可以讚賞的態度,去看待這場頗有包容之氣的詩會。

“眾文士齊聚一堂,實乃少見之盛事。洛兒便代朕去看一看,今日可有什麼好詩詞文章出現。”聖冊帝交待明洛:“不必聲張,亦不必以朕之名,以免驚擾諸士。”

明洛會意應下:“洛兒明白。”

文人手中的筆,時常可為刀。

姑母當初登基,便借用過這把刀。

用過的人,更知道警惕戒備。

詩會本是好事,但若傳出了有損天威的礙眼之物,便不能被稱之為盛事了——若果真有那等不識趣者,自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而促成了這場詩會之人,難免也會被牽連。

明洛掩下眼底思索後退出甘露殿,遂換去官服,出宮而去。

……

焰火已歇,登泰樓外,忽然響起了一陣哭喊聲。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全民轉職:萬倍增幅,我的技能全是禁咒壞愛情我成了天命之子的替身蒸汽之國的愛麗絲重生星際陣器師都市聖手神醫網王:我成了冰帝的怪物學長超神老鼠分身老鼠帝國俠客風雲豈惜哉
作者非10其他書
喜上眉頭 如意事 金夫 美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