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監視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十月十六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母港佐世保海軍基地以南十五海里。

“東南海域發現軍艦。”

“緊急下潛!”

“所有人下至艙內,關閉艙門。”

噔噔噔~~

十來個人包括觀察員,來透氣的,艦炮操作手,有條不紊的跑進艙門,等最後一人進來後,艙門被緊緊的關上。

“下潛至潛望鏡深度。”

“升起潛望鏡。”

“啟動發電機。”

船長黃帥熟練的下達著命令,船員們也有序的進行著各項工作,絲毫不見慌亂。

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了,作為魷魚號潛水艇的艦長,在這片海域已經呆了好長一段時間,監視日本海軍動向。

這裡船來船往的,雖然日本不怎麼出動大型軍艦,但是小型軍艦執行巡邏任務還是很多的。

這段時間,魷魚號已經經歷了多次這樣的緊急下潛,已經車輕路熟了。

“距離7800,航速十二節,轉向,船頭朝向071陣位。”黃帥盯著潛望鏡,輕聲下命令。

潛水艇開始慢慢轉向,用船頭對準日本軍艦的航行方向。

也就到此為止了,黃帥沒有繼續下去,畢竟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觀察監視,不是打草驚蛇,這只是一次模擬。

類似的模擬做多了,他習慣性的做一做。

“記錄,築摩級矢矧號,上午九點離開港口,下午四點返回,離開和返回航速約十二節。”

“另外,建議司令部檢視日本燃煤儲量,近期日本海軍軍艦活動減少了不少,航速也都減慢了不少。”

“此次矢矧號航速只有節,煙囪冒出的濃煙卻遠超過之前築摩級平戶號巡洋艦十八節的濃度。”

黃帥說著,讓出了潛望鏡。

他們基本上每天都要緊急下潛幾次,特別是在八月時,日本海軍因為主力艦維修進度不夠快,大量撒出小型軍艦,就怕南華海軍偷襲。

那段時間,黃帥是最煩的,基本上一天快速下潛四五次。

直到九月末,日本海軍的出勤頻率突然低了下來,軍艦航速也慢了下來。

等矢矧號慢悠悠的離開了這片海域,魷魚號重新觀察確認周圍沒有什麼敵艦後,才重新浮了上來。

“換人上去透透氣,注意觀察敵情,把天線放出來,例行彙報。”黃帥擦了擦汗水,走向電報室。

魷魚號不是戰鬥艦艇,她雖然也有三具魚雷管和六枚魚雷,但是她是遠洋偵查潛艇。

南華海軍部在1913年論證時,提到需要一款監視用的軍艦,要求大航程和隱蔽性強。

主要目標是監視英美軍艦的動向,在紅海、印度洋、太平洋上行動。

起初,南華海軍部將目標放在快速戰艦上,但是遠洋快速戰艦不能很好的平衡隱蔽能力、生存能力、大航程、經費,計劃陷入僵局。

這時候,顧凡注意到了潛艇,提出建設遠洋潛艇,其他可以捨棄,提升航程和隱蔽性,並配備大功率電臺。

於是,魷魚號橫空出世。

這是遠洋偵查潛艇的實驗型號,不同於其他實驗型號瘋狂堆新技術新裝置新理念,魷魚號全部使用成熟技術。

使用成熟技術能降低故障率,降低成本,提升穩定住等等優點,缺點是,效能畢竟“平庸”。

魷魚號水面排水量一千二百四十噸,水下一千四百八十二噸,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潛艇。

配置兩套柴油機和一套電動機,四組動力電池,水面航速十六節,水下航速七點五節。

水面航程一萬五千海里,水下航程一百八十海里。

魷魚號還進行了專門規劃,潛艇後端還有一個艙門,開啟之後,能夠用補給船直接進行各種物資補給,包括燃油,以提升作戰範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以上引數準時令人驚訝,不少指標已經是三十年代之後的設計引數了。

但是代價也是不小,此時的潛艇,特別是德國潛艇,安全下潛深度幾乎都超過百米,而魷魚號只有八十米。

以及,為了騰出足夠的空間裝載物資,不得不縮減武器的配置,侵佔武器的空間,導致武力薄弱。

以及,大航程要求的大噸位帶來的副作用——下潛速度慢,轉向不靈活。

攜帶大量燃油的情況下,魷魚號快速下潛必須用螺旋槳輔助。

快速下潛時,潛艇前部的水艙首先注水,無關人員也必須呆在前部艙室作為配重,注水二十秒後,啟動螺旋槳,把潛水艇往水裡推。

噸位大,為了儘可能提升自持力,造型也不是很符合流體力學,水下操作並不靈活。

魷魚號的優點是,航程遠,水下待機時間長,配置了氧氣發生裝置,能支撐潛艇在水下呆四十個小時。

加上空氣中原有的氧氣,加起來呆四十八小時沒問題,即便被發現了,也能以耍無賴的方式保證安全性。

這些對於海軍來說,已經夠用了。

反正,他們需要的就是一個隱蔽的監視器。

魷魚號上裝上了一臺大功率電臺,伸縮天線收在艦橋內。

魷魚號在佐世保,可以直接聯絡到琉球海軍基地,上報結果。

除太平洋外,其餘地區魷魚號也能在主要航線上直接向陸地電臺傳送訊息。

“船長,司令部回報。”沒一會兒,他們就收到了回信。

這無疑是幸運的,因為潛艇需要時長躲避往來船隻,時不時就要下潛,有時候會錯過訊息。

如果沒有及時收到回信,只能下一次上浮時再建立通訊。

潛艇在水下,是收不到訊息的。

“司令部命令我們繼續偵查,日本人可能會有大動作,如果日本艦隊主力出港,擇機跟上。”黃帥思索了一會兒,有些興奮。

馬上三個月了,終於要有變化了嗎?!

…………

時間往會退一週,在集中全力搶運了一個多星期物資後,日本人終於在朝鮮集中了四十萬人。

這四十萬人中,只有三個常備師團,另外兩個常備師團被軍部調了回去。

物資也足夠七十萬人戰鬥一個月(日軍認為。)。

剩下的物資還在運輸,只是運輸船因為燃煤不足,不得不採用劣質散煤甚至煤渣,熱值不足,運輸效率下降了許多。

日本已經整個國家陷入了物資緊缺的地步,不僅僅是船用優質無煙煤,普通船用動力煤也已經所剩不多。

新生產的煤除了要挑最好的送給海軍,還要分配給日本各個企業。

此時,除了美德兩國華夏南華地區,大部分地區都是使用蒸汽機作為工廠動力來源,蒸汽機需要燒煤。

日本許多工廠因為缺乏燃料,已經開始燒木炭甚至木頭了,只能說能燒,但是熱值較低,還不持久,價格相比起來還昂貴不少。

十月十日,日軍以兩個特設師團配一個常備師團的方式,組建了三個軍級單位,並將一個重炮旅團拆分為三個加強重炮大隊,加強進去。

正常來說,日軍一個軍級單位,會單獨配置一個野戰重炮聯隊或野戰炮兵聯隊,甚至會根據作戰難度,單獨加強一個野戰重炮旅團或獨立野戰重炮旅團。

野戰重炮聯隊一般裝備150毫米大炮二十四門,野戰炮兵聯隊則裝備120毫米榴彈炮三十六門、75毫米野戰炮十二門。

野戰重炮旅團裝備36門150毫米加農炮,十二門150毫米榴彈炮,以及數240毫米榴彈炮20門。

朝鮮只有一個野戰重炮旅團,歸屬朝鮮駐屯軍直接指揮,這次七十萬大軍理論上也在朝鮮駐屯軍的指揮下進行戰鬥,不過目前只過來了四十萬。

但是,此時的日軍,並不正常。

像留下的三個常設師團,完全是山地師配置,也就是重武器配置為三十六門75毫米山炮加十二門75毫米野戰炮。

特設師團也是按照山地師配置,重武器還沒配置齊全。

調走的兩個常設師團是平原師配置,三十六門75毫米野戰炮加十二門120毫米榴彈炮。

平原師團大隊級配屬的支援武器也是75毫米野戰炮,山地師團配屬的就是75毫米山炮,依舊沒到位。

答應送來的8門攻城炮倒是送來了,日俄戰爭時期使用的280毫米攻城炮,當時日本人從海岸炮臺拆下來改的。

新式的240毫米攻城炮運輸更方便,射速更快,甚至威力也更大,但是沒送來,全放在了日本。

另外,這次進攻,朝鮮駐屯軍的對手是華夏三省邊防軍,自發動革命以後,邊防軍就在邊界大興土木,在原有北洋軍興建的工事上,加強了防禦。

也許比不上馬奇諾防線,但是比列日要塞要強,畢竟列日要塞是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東西了。

日本作為進攻方,最需要加強的就是野戰炮和攻城炮一類的長身管加農炮,但是送來的都是山炮,甚至還有日清戰爭時期繳獲淮軍的克虜伯過山炮。

日本本部可以不關心這些人的死活,反正他們的作用是開啟這場戰鬥。

但是朝鮮駐屯軍不行啊!要是輸了,這不是背鍋嗎?

不得已,將獨立重炮旅團分開成三個加強重炮大隊,加強一下軍級的攻堅能力,手裡只握著攻城重炮旅團。

十月十二日,配屬完畢。

“喲西,進攻!”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我有一座洞天世界擁有學習面板的神豪八荒雷帝天雷戰帝滅世雷帝全民逃荒,我的物品能合成長生從娶妻開始領主,我是蜥蜴人精靈至上主義鑑寶,從我的廢品回收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