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亂法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這幾日的長沙城很熱鬧,州府往來之人更是絡繹不絕,但都不是來找劉渙的,他們是去找劉珙和張栻,想請這兩個人去說情,保住他們的土地。只是很可惜,誰也不敢充當這些個地主和大戶們的保護傘。

劉珙說了,大人有令,凡阻擋“土地變革”之人,殺無赦!他也沒有辦法,劉大人是得了皇帝特批,手中有天子之劍,任是誰來說情,都是處不通的。

通判沒有辦法,安撫使更沒有辦法,所有潭州的“有錢人”灰頭土臉、垂頭喪氣地回家去了。到家以後,趕緊把自個兒的資產全隱藏起來,這新任的知州連土地都敢動,保不準哪天就把他們的家也給抄了。

市井之間也在傳言,而今所有的窮人和寒士子來勁得很,都在揚言劉大人挾天子之劍,來給他們做主了。黑,放眼古今,如他這般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官吏,可不多見喲。

訊息很快傳到了嶽麓書院和南城書院,所有崇拜劉渙的學子們沸騰了,他們覺得,劉大人的土地變革,是想要“天下大同”。對的,就是天下大同,這是劉大人給他們講過的觀點。

但對於劉渙而言,他心底很清楚,人心這東西可不好操持,有人擁戴你,必定就會有人罵你。他劉渙不怕被人罵,更不怕被身處的時代所唾棄,他要的只是結果、只是“分產到戶”以後帶來的利潤、只是看著大家幸福,然後他也幸福。到時候把成績擺出來,官家也無話可說。

他也深知,要在一個封建集權的時代去動“天子的土地”,無疑是把腦袋掛在褲腰上耍,耍得好,雞犬升天;耍不好,滿門完蛋——人生有時候是一場賭局,押大押小總得去押,成不成功,一要盡人事,二得聽天命!

終於,山雨欲來風滿樓,這潭州的狂風巨浪,不合時宜地在乾道九年的二月間興了起來。唯有快刀斬亂麻,方能推動並挺立歷史之潮流;也唯有力挽狂瀾、獨步古今之大能者,才能掌控住局面!

劉渙要做時代的巨人,官家且不予多言,時人更是無可無奈和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劉渙要變革、要奪了地主和大戶的土地,這更是沒有辦法。沒見到他從信州帶來的那些兵馬麼,凶神惡煞、冷血無情,好不駭人。

到了二月的末尾,知州大人的一號大令附著官文,印上了官府列印,傳遍了潭州的犄角旮旯。

大體意思是說:凡潭州所有之田地,全盡重新丈量,丈量完成以後,不論地主或是貧民,皆按照戶籍與戶口來分撥,官府給每戶分到土地的人發放土地使用之憑文,土地到手後,由各家自耕自作,到了收成之時,五成留給各戶人家,五成上繳朝廷,不在實行夏稅和秋稅,每年的十一月間為年終稅收。有一點很重要,所有人只對土地享有使用權,只可以耕作,不能變賣、轉讓、和贈送;土地永遠是朝廷的、是官家的……

這驚天動地且大逆不道的政策,一開始便難以執行下去,受的助力頗大,罵聲一片,反對者都是些顯赫之家、錯綜複雜的官宦之後、以及地主大戶,雖說這些人佔了少部分,但他們歷來是“人上人,窮人懼怕他們已然成了習慣,一時間奴隸的奴性使然,全做了沉默鬼。

劉渙怒了,他親自帶隊,挑選出十來個直言反對的帶頭之人,當眾砍了腦袋,並把砍下來的頭顱掛在潭州十一個縣城的城門上。這心狠手辣的一幕,終於震懾住了大部分反駁之人,他們沉默下來,窮人們則開始歡呼起來。

最後又在兩千禁軍的的監督下,潭州的土地變革終於火急火燎地歷時一月,堪堪分發完畢。

但這還沒完,劉渙以再以知縣為首領,將兩千禁軍分成十一部分,下去監督耕作一事,誰敢再動歪心眼,禁軍者有先斬後報的權利……

老百姓們剛開始不習慣,大多顫顫巍巍地耕作著,可後來見得官府撐腰,地主家不再有人出來阻攔,時人也樂呵起來,慢慢地,便成了習慣。

“哎喲,我家的土地,總算全部翻耕完畢了,來年準是個好收成!”

“你倒好,你家是有種子的,我卻苦了,一家五口分得二十畝地,然一直在為種子的事情發愁,哎……”

“喲,你這木頭,劉大人不是說了的麼,但凡沒有種子播種者、沒有耕作基礎者,可以去給州府‘借’,也不急著還,但年底納稅時,必須繳六成!”

“你可不要謊我喲?”

“嘿!哪個慌騙你了,官府出了補充之公文的,大街小巷都貼滿了告示,可惜你不識字,哈哈……”

劉渙開了一個頭,便沒有再去瞎摻合,他曉得有些時候,專門靠官府的力量,是難以成就大事的。世間的觀念,恰如一把易燃的稻草,你給一個火種,它會慢慢燃燒起來。要想火勢旺,只差借東風。這火,劉渙點了。這風,他也吹了,到底能不能成,看來年就是。

這片土地上的人,從來沒有這般積極過,從來沒有!只因以前種的都是別人家的土地,到頭來的收成,十有八九給了僱主,剩下的,養家餬口都成問題。

老農們腰桿硬了,底氣足了,當即你追我趕,不甘落後。這土地他們世世代代都在種,靠著對天氣的把握和對泥土的熟悉,甚麼時候該做甚麼,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又說渙哥兒呢,在褒貶不一的議論之中,帶領潭州湘軍和兩院學子,整日都在築窯燒磚,又在森林中砍來成年的木頭,湘江邊上堆積如山,不曉得他要這許多的磚瓦和木頭幹什麼?

當然,渙哥兒是不厭其煩的,一有空就給學子們傳道授業,甚麼“壓力與壓強”、甚麼“浮力與熔點”、甚麼“天道發展觀”……聽都沒有聽過。

有學子問他,說他這些學識是從哪裡得來的?他吹噓道,一靠觀察,二靠總結,三靠實踐。之後又說甚麼天地宇宙的大道理,時人聽得是雲裡霧裡。

可是說也奇怪了,那些個讀書人偏非也信了他的鬼話,幹起活來比廂軍雜役更賣力……

張栻年輕一些,也加入了燒磚的大部隊,劉珙年長,負責了後勤服務。

劉三從臨安府回來後,便沒有去其他地方,在一直在瞎轉悠,要找一塊風水寶地,以備幾個月後的建校之址。

潭州的舉動傳到了臨安府,有人去找趙昚彈劾劉渙,哪曉得趙昚頂住壓力,一笑了之。給得一句稍微滿意的話是——就算他劉渙大逆不道、罪惡滔天,現在還不是治他的時候……

他這話有點像打馬虎眼,甚麼叫做還不是時候,那何時才是時候呢?光說治,也沒給個具體說法,是貶為庶民,還是殺之後快,或者滅族抄家?反正是沒底,滿朝文武覺得陛下變了,盡去聽信一個黃毛小子的讒言。

江山社稷永遠是大事,一旦出了害群之馬,恐收拾不及,到頭來禍國殃民。

呵,這些個官吏曉得甚麼,趙昚一代帝王,熟讀古今,歷來想變法之人多不勝數,但敢於變法的又有幾個?成功的更是寥寥無幾。在他心底,他不希望劉渙是商鞅,不希望他是王安石,他希望劉渙是董仲舒。既然有此厚望,也說明他想做漢武帝。

是的,劉渙是躁動了一些,是輕浮了一些,是叛逆了一些,但劉渙懂得他,懂得他這顆帝王之心想要甚麼。君不見當年的魏徵何其之叛逆,也不見得就被李世民殺了。李世民沒殺當時的好多“叛逆者”,反而落得個千古明君,盛唐,一直是後來君王想去效仿和超越的朝代,除非你是一個昏君!

趙昚也明白,越是風口浪尖上的人、越是家國墮落之際,越不敢輕易去治一個人、去殺一個人。要殺人,只有兩種時候殺得最多,其一是戰事頻繁、家國動盪之時;其二是太平安定之秋。可這兩種情況,而今都還不是大宋的情況。身為天子,要懂得拿捏時機,看準浪潮!反正而今的大宋過於安靜了,波瀾不驚,萬馬齊喑。讓一個人去出出風頭、去搞點動靜,不論成不成功,都是好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劉渙才得以大刀闊斧去改革、去亂法的機會。

他這時事做得頗有爭議,可就潭州而言,擁戴他的人佔了十有八九。其也不免感慨,這個時代,到底是窮人多,到底是無產階級多。

哪一邊人數多,便要站在哪一邊,只有換得了大多數的支援,只有群眾基礎越發堅實,到將這些力量凝聚起來,擰成一股繩,假以時日,必定天下無敵!

甚麼******是天下?當然不是這些個蒼涼的土地和山川,更不是這些個江河湖泊。這天下呀,從來都是人,從來都是佔了大多數的人,是黎民、是百姓……

得人心者得天下!說得好聽,做起來難啊!

時人常說劉渙是亂法之人,劉渙說笑道:“古來俠者以武犯禁、儒者以文亂法。世人都說我劉渙亂法,看來還是當我為一個讀書人咯,黑,這也算是讚美了。”

劉珙笑道:“若天下人都在罵你,你還這般坦然麼?“

劉渙道:“哎……共父喲,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劉渙此事到底該罵還是該誇,等他個一二年後,便會大白於天下的。”

劉珙道:“那你是覺得時人罵你倒是罵得早了一些,對麼?”

劉渙道:“這是你說的……嘿,我自做我的事情,天下人愛怎麼說也由得人家,我有甚麼法子了。對了,共父,叫你召集的磚瓦匠人可有著落呀?”

劉珙道:“喲,倒還忘了此事了。大人放心,我這便去辦......”

看著劉珙蒼蒼遠去的背影,渙哥兒彷彿看到了這個時代一群人的縮影。是的,塵世間的兩種人,一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人,二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人。

劉渙不想做奴隸,更不想做奴隸主,他只想給世人講一個道理,搞一番舉動,然後還天下一個真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很可惜,歷來的風光偉績,在最最開始的時刻,總不被看好,等到做成之時,那帶頭的人恐怕早被遺忘在了歲月之中……(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7號基地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至強神帝成為大佬從撿到一條小白龍開始獸世甜寵:小雌性她軟又甜郡主嫁到仙藥空間:團寵小郡主桃花多重啟南宋精靈寶可夢之開局獲得副本系統界域村長重生八零:村長老婆是殭屍攝政王獨寵俏農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