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過年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乾道六年的臘月走到了盡頭,三十那天,時人稱作“月窮歲盡之日”,又講“除夜”。

過年了,過年了,鵝湖村的孩童們細數著爹媽今日準備的“硬菜”,逢人便要誇讚一番……

今朝可累死了劉煥,他隨著老頭一起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正是忙得不亦樂乎。

可是到了祭祀祖宗的環節,老頭卻支走了劉煥。劉煥心底清楚得很,畢竟他與張老頭,只不過是兩個寂寞的人,在特定的時間碰出火花,大有文人一時躁動的意氣相投……

是夜,早早地吃完了年夜飯。忽聞得響聲震天,村裡孩童一片歡騰,家家戶戶以爆竹鳴響而迎新年。最為厲害的要屬永平了,畢竟是鄉鎮集市,人煙往來聚集之地,又距縣城鉛山最近,就中更是爆仗、鑼鼓聲、歡呼聲響徹天地,直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村裡的人站在自家門口,仰望著那歡騰的地方,老人們的眼中有些落寞,也不曉得這樣的日子此生還餘幾許;成年人則是多多少少有些遺憾和感傷,暗想為何自己不是生在那似錦繁華之地,卻在鄉野鄙俗間生了根,發了芽;唯有孩子們,眼眸之中盡是憧憬和嚮往,他們有的去過城市裡,有的只是聽說,有的卻從未涉獵過——那是什麼地方?是皇城麼,可有當大官的人坐鎮,裡面有沒有糖塊,裡面的孩子玩不玩泥巴,會不會踢渙哥發明的“足球”……

世界那麼大,誰不想去看看。只是很可惜,當孩子長成了少年,長成了青年、中年、老年……有的人,傾其一生,都沒能立足在那“歡騰繁華的地方”,仍是守著自己的籬笆房,伴著門口的那顆老槐樹蒼老一生……

停了,永平的爆竹聲終於停了,鑼鼓和歡呼雀躍的吶喊聲也停了。鵝湖村的人兒再也聽不到了聲響,忽地神遊歸來,陷入了往常的孤寂與落寞之中。除夜除夜,還不是在平平常常的日子中溜走。

農人回了家,把老少聚在了一起,爹媽窮困,實無多餘錢財,只為兒女買了糖塊、米糕。有些勤儉持家的漢子,一把抱起他的丫頭,給了一尺絲巾,扎在了丫頭的頭髮上。卻有小兒不服,母親溺愛地拿出耗費了許多心血做成的鞋子……

張老頭沒有給劉渙買衣服,倒是吃了一壺劉渙的“孝敬酒”,醉意蹣跚,翻箱倒櫃地找來一支狼毫,筆的末端鑲有玉石,顯得高貴端莊,典雅大氣。遞給劉渙時,再三提醒這是他最珍貴的東西,交給了劉渙希望他靠此筆飛鴻騰達。

劉渙欣喜地接過來,磕了頭,行了禮,暗道這老頭到底有良心。

其實讀書人大多寒酸得很,除去書籍和大小毛筆以外,又還有什麼值得看重的呢。老頭賜他珍藏多年的上等狼毫,卻是他的福分了。

直到夜色漸以深沉下來,老頭興致不減,吟了一首王安石的“元日”,卻是寫春節情形的詩句,道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劉渙也由得他折騰,與之一起備迎神香花等供物,以祈新歲之安……老頭交代了劉渙兩件任務,其一是要為除舊迎新寫一首詩,二是明日醒來之時,要看到門邊貼上的對子。劉渙都一一應允了,老頭才瘋瘋癲癲地睡去……

臨安府、皇城禁地,除夜呈大驅儺儀,並系皇城司諸班直,戴面具,著繡畫雜色衣裝,手執金槍、銀戟、畫木刀劍、五色龍鳳、五色旗幟,以教樂所伶工裝將軍、符使、判官、鍾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灶君、土地、門戶、神尉等神,自禁中動鼓吹,驅祟出東華門外,轉龍池灣,謂之“埋祟”而散。

爆竹聲一響,傳於街巷之間,經久不歇,火光直把夜空都給點亮,如同白日。士人們圍爐團坐,酌酒唱歌,擊鼓而合,謂之“守歲”。

今時此夜,臨安是一個樣,信州是一個樣,永平是一個樣,鵝湖村是一個樣兒,雖有天差地別,但都沉沁在年關的幸福之中。富貴人也好,貧賤者也罷,再無半點階級隔閡,共同矚目著新歲的到來,所謂舉國同慶,大抵就是這個意思了……

劉渙沒有停歇,乘著夜色燒了水,揉起麵糰,包上了肉沫餃子。

其實他並不曉得這時候的人們有沒有吃餃子的習慣,但其心中思念“故土”,那後世千百年的積澱與傳承,不是在朝夕之間能夠改變的。

對於這吃餃子一事,後世傳言“初一餃子初二面”。大年初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自有他的原因:古代習俗,餃子是過年祭祀後食用的食品。過年時,講究守歲時包,辭歲時吃,即到子時吃,此時為兩年之交、迎新辭舊的時刻,具有特殊意義,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預示新的一年裡交上好運。再者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餃子又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等到次日清早,老頭從夢中醒來,習以為常地接受了劉渙的“服侍”,梳洗完畢,往家門口一看,但覺得院門上、窗臺便、正門處,貼滿了對子。有道是“開門迎春春滿院,抬頭見喜喜事多”、“春紅柳發歲更新,爆竹花開燈結綵”,又有“展鴻圖興旺發達,創大業萬星生輝”一幅,正是貼在了劉渙的窗戶邊。

老頭還未讀及,單單看到嫣紅如豔的宣紙,心情已然大好無邊。這些對子雖略顯俗氣,但卻是為迎合新年新景,倒也無可挑剔了。

劉渙並不想,在這等喜慶的日子中,還要談一些大道無垠的鬼話。雅俗共賞,才是生活的高境界呢。

老頭又問他作的詩。劉渙往正堂右側的牆上一指,卻已經寫好,掛在牆上晾了許久,墨跡都已幹了。

正是:

共慶新年笑語譁,靖康英烈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臨安歌舞迎佳節,遙視東京景物華。

老頭讀了許久,覺得自己一時間年輕了起來,體內的熱血又開始沸騰,他要戰鬥,要從南至北,一路殺回去,殺到河南開封,殺往女真族地……

吃完了餃子,老頭笑呵呵地道:“都言君子遠庖廚,沒想到你是男兒當女用,真不知是好或是不好了……”

劉渙沒有理他,傻笑著又吃了一個餃子。

楊三家的丫頭大早上地穿起了劉渙給他買的衣服,又扎上母親置辦的頭巾,催促著他母親,來看望張老頭。

“大伯在家呢,您老新年康泰喲。這是我前幾日做的豆腐,給您老和渙哥兒拿一些過來,權當是拜年了。”

“渙兒嬸子,這倒是感謝你了,楊三那崽子還沒起來麼?”

“哪裡起得來,昨夜像個餓死鬼投胎,一口氣吃了四斤酒,還死在床上呢。”

李嬸還在和張老頭寒暄,丫頭已經嘰裡呱啦地和劉渙聊了起來……

後來,來給張老頭拜年的人越發多了,老頭心想往年卻無這等美事,今朝確實是沾了劉渙光。他寒暄不已,找不到話說,便指引人家看劉渙寫的新詩和對子。

這下倒好,老頭“禍水東引”,全部人都將目光轉向了劉渙,向他討要新年的對子。

“渙哥兒,那‘肥料’的製造之法何時開始啊,到時候你得到我家去親自指點啊,嬸子給你做好吃的……”

“那沼氣池,我家也要建設一個,我可是你三叔,你得先答應了,否則哪裡算得家門親戚。”

“對了對了,那辦學一事你想好了沒有,我家娃整日跟著你學,永平的學堂他是再也不去了的。”

“聽說撫州的陸家給你寫信了,渙哥兒名聲真是越傳越大呢,得好好待我家那笨呆子。”

“渙兒別聽他們胡說,四叔看準了的,你將來一定做官,得是做大官呢,那時候,你可不要忘記四叔喲……”

眾人磨磨唧唧,吵鬧得劉渙寫字的心都不靜,他揮揮手,索性由正楷變成了行書,直到後來變成了草書時,人們才止住了嘴巴。

“哎喲,渙哥兒,你給他們寫得都是規規整整的好字,怎地給我的盡是鬼畫符,我不要我不要。”

“三伯,這是草書呢,和那規規整整的一樣。”

“草書?哎呀,娃兒啊,三伯不懂,但這草書也太難看了,你……你重寫一副。”

劉歡無賴,只有一碗水端平,皆以正楷仿宋而寫,工工整整地完成了上百幅對子。頭也暈,手也抖,這可是個長期練刀法的人,盡然用筆時長也會手感乏力。

蒼天!他是被那七大姑八大姨攪得心煩意亂,早想憤怒,又一直壓制怒火,時間一長,哪有不乏力的。

好不容易送走了一大堆瘟神,他難得清靜,又被黑娃等效忠他的死黨吵醒。

“渙哥渙哥,丫頭說你與黑娃要做大事,怎地不帶上我們,我們哪裡不如黑娃了?”

一陣質問聲中,劉渙帶他們來到了“秘密基地”,吩咐眾人砍了上好的竹子,除去枝葉以後,斷成小節小節的堆放起來……

小孩子們這才恍然大悟,怎地這所謂的大事便是砍竹子麼,好生無聊。

他們有的打起了退堂鼓,要去找劉渙理論,誰知盡找不到“帶頭大哥”的身影。

呵,他們不過孩童年紀,劉渙有意想躲,又哪裡找得到。

那小子此時正處在師父教他武功的山巔上,俯視整個永平,但覺得四周青山環抱,東有麒麟山,南有鳳凰山,西有駝峰山,北方便是他矗立的鵝湖山,鵝湖山倒影於西湖,臨江如劍劈而出清風峽谷。

這便是永平,這便是鉛山,便是信州,便是南宋,便是江山如畫……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明克街13號7號基地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光陰之外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至強神帝成為大佬從撿到一條小白龍開始獸世甜寵:小雌性她軟又甜郡主嫁到仙藥空間:團寵小郡主桃花多重啟南宋精靈寶可夢之開局獲得副本系統界域村長重生八零:村長老婆是殭屍攝政王獨寵俏農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