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洗罪銀,為民請願!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縣衙大堂上肅殺威嚴。

項燕坐於案牘之後。

那位姓李的官員如同在給自己心裡打氣般,傲然立於堂下。

項燕低頭看著李老管家剛呈上來的各種材料,然後突然開口道:

“李大人是江東這邊的官員,開元三年考上的進士,於次年回鄉做官的是吧?”

李姓官員脖子一硬:

“是,那又怎樣?”

“哦。”項燕道,“沒什麼,我的意思是說,既然是進士出身,那想必對大周律法也很是精通了。”

“我這邊就想請問一下,在大周律中,殺人罪分為幾種啊?”

李姓官員顯然不知道殺人罪竟然還分型別,頓時露了怯,愣在當場答不上來。

項燕也不嘲笑他,認真做起科普。

“在先秦時期,將殺人稱之為賊,舜時有‘殺人為賊’的記錄。”

“《左傳 ●昭公六年》說:“殺人不忌為賊”。在當時,殺人將被處以極刑。”

“到西周時,殺人不僅要被公開處死,而且要陳屍三日示眾。”

“秦律則根據殺人的具體情節,將殺人罪區分為賊殺(故意殺人),盜殺(因盜殺人),擅殺(尊殺卑,主殺奴),鬥殺(過失致人死亡)等,並根據不同的情節來分別量刑,體現出較高的立法水準。”

“而到了大周,則進一步區分了犯罪既遂,未遂,單獨犯罪與共同犯罪。”

“把人類政權有關殺人的法律規定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啊。”

項燕說完,再看李姓官員,只見那人臉色陰晴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項燕便問道:

“李大人啊,我這邊查到記錄,七年前入你府中下人二十三人,而現在卻只剩十六人還在任職,請問那消失的七人,該對應大周律法中的哪種殺人型別啊?”

李姓官員咬死不承認:

“你憑什麼說是我殺的人!他們只是離開了本府去其他地方就職了而已!”

項燕便笑了,但笑的聲音卻是很冷:

“呵呵呵……埋在城東的趙氏兄弟三人,埋在你家後院菜地中的朱十八,被棄屍於江水中的李三二,以及目擊者一十三人,他們肯定都會相信你這個說法的。”

“哦……對了,我們還找到了一個從你府中逃走的下人,名為李六七,不知道當初是在你府中任何職,或許可以把他叫過來,看他願不願意指證一下你啊……”

項燕言及此處,李姓官員一下子就跪了。

聲淚俱下:

“大人、大人!我那是一時糊塗啊!”

“而且大戶人家中,哪個不會打死幾個下人,請欽差大人明鑑啊!”

“我願意上繳洗罪銀!”

“我願意按大人您制定出來的標準上繳一切還繳款項!”

項燕冷哼:

“今早就已經張貼公告,現在都已經黃昏了,為何不主動來繳,我現在傳喚你了又想起來要繳納洗罪銀了?”

“哼,晚了!”

“我今天傳喚你就是為了告訴所有人!”

“主動認罪者交了錢就可以既往不咎,而等到我傳喚你們的時候,就沒有任何情可以講了!”

“拉下去!斬!”

李姓官員例子在前,江南官場紛紛開始爭相踴躍上繳款項。

而這件事所涉及數額巨大,所以項燕也是親自主抓這項工作。

“張大人,專案對不上吧?擅殺罪的銀子繳了,那你鬥殺罪的銀子呢?”

“怎麼?想抵死不認嗎?要不要我升個堂啊。”

“升了堂就算是我傳喚你了,不能再當作主動認繳了哦。”

“這就對了嘛,我們都要互相體諒對方工作中的難度不是嘛。”

“什麼?沒錢了?賒賬?那你的腦袋也暫時賒在我這裡,等你湊夠了錢再來贖行不?”

“沒錢了不是有補充條款嗎,拿田地來抵!”

“王大人,你這錢交夠了嗎?要不你再想想?”

“什麼?想不起來?那我提示一下你。三年前,秦淮河畔,怎麼?想起來了嗎?”

“想起來了?哎,我說王大人,老這麼記性不好可不行啊,你這萬一讓我誤會了你想抵死不認,明天萬一傳喚你了不就不好了嘛。”

“對了,怎麼沒看到向來和你走得近的司馬大人啊?你看你這不就不對了嘛,作為朋友,要多拉拉人家一把嘛。”

“你回去勸勸他,做過的事還是早點認了得好,不要心存僥倖心理,要知道這個世上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啊。”

“行,那你趕快回去做做他的思想工作吧。”

“喲!馬大人!稀客稀客”

……

“岳父大人在上,見字如面,小婿百拜。”

夜晚,項玉月看到項燕回來後就一直埋頭在書桌上寫著什麼。

湊過去一看,原來是在寫給皇帝的奏摺。

“江南之事已到尾聲,幸有聖明的君父做我堅實的後盾,才能讓小婿排除萬難,將江南之事做出點東西來。小婿在這再拜,以謝皇上聖恩。”

“但此番上奏除謝恩外還有一個目的。”

“臣想為民請願,江南之民先歷天災,後經人禍,民生凋零,恐怕無一兩年恢復不過來。”

“特此臣奏請免除江南賦稅兩年,以給民休養生息。”

“另再彙報一項工作進度。”

“洗罪銀一事推行十分順利,獲得大量現銀田產。”

“田產自然是設立為公田,臣之後會主持公田租賃於民之政策,這也是臣在江南最後做的收尾之事。”

“至於現銀。”

“工部前些日子來信,您讓臣協助農具改革之進展。”

“臣認為農具改革不但勢在必行,而且應該持之以恆,不能做出一定的改進便停滯,應該一直改革下去,畢竟學海無涯,知識沒有邊界,工具也就不存在永遠之先進,唯有一直改革,才能一直保持先進,此乃世界之客觀執行之規律。”

“故臣建議,將江南所獲之洗罪銀設為改革金,專為農業之事。”

“農事不單在於農具,種子肥料等領域依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日後改革之工作,也不必侷限於農具一項。”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隨身空間之小資女人俺尋思這挺合理的空降熱搜!玄學大佬爆紅娛樂圈玖紅塵大景敗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