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權力之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船隻經過風暴,受損情況已經查清楚了,有幾處裂痕都不算嚴重,但三根桅杆中的最後一根斷了,必須經過維修才能繼續起航,否則船速將受到很大影響。

哈拉爾告訴周琅,如果能找到合適的港口和船廠,那麼三五天就能修好,可如果運氣不好,附近都沒有合適的港口,恐怕十天半個月都無法起航。

周琅倒是要求哈拉爾強行開船,先往澳門走,可哈拉爾拒絕了,他是船長,在船上擁有毋庸置疑的權力,哪怕是周琅這個僱主也不能命令他,這讓周琅非常憤怒,卻又無可奈何,因為他知道,哈拉爾是對的,只是這有可能耽誤他的大事。

派出去檢視的小船下午就回來了,他們帶回來一個訊息,往北三裡外就有一座海港,這是很幸運的事情,只是那座港口很小,他們這艘八百噸的大船只能趁著漲潮入港,而且沒有可以停靠的碼頭,好在這座港口是一座由海岸瀉湖形成的港口,吃水淺但海底是柔軟的海砂堆積而成,可以直接將海船擱淺,在沙灘上修理,修理後拖入海中即可。只是一來一回,加上修理的時間,大概得十天。

十天就十天,總比沒有期限要好,周琅自認為心理素質很好,此時也不免焦躁。可這種感覺偏偏讓他冷靜了下來,因為他追求的人生從來不曾平靜,這種感覺時常遇到,可每一次他都成功化解,反而讓他的成功顯得更為難得一些。

冷靜下來後,他不免開始回想這一次的計劃,跟自己過去做的每一次計劃書一樣,都有曲折和阻礙,但這一次彷彿格外不順。反倒是一開始很順利,讓他放鬆了心態,直到東印度公司介入之後,麻煩就接連不斷,最後還遇到了海浪,才讓周琅的心態失衡,甚至跟船長發生了爭吵,這在任何一次商業開拓中都不曾有過,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條原則,那就是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他作為創始人只需要負責監督,不需要干涉專業人士的工作。

想到這些之後,周琅的心態再次開始穩定下來,而且變得更加冷靜,如同一臺超級計算機一般再次高速運轉,他明白最大的對手並不是那些意外,不是遭遇的風暴,不是壞運氣,而是東印度公司。

也正是因為這個對手太過強大了,所以他才執著於藉助馬嘎爾尼的東風,可回頭一想,即便沒有馬嘎爾尼訪華這件歷史事件,難道他的計劃就沒有可行性嗎?不管是他拿給那些股東的商業計劃,還是他內心深處的野心計劃,都是經過周琅深思熟慮後的結果,都具備邏輯上的可行性。

排除雜念之後,周琅再次開始工作,這次不是干涉船長的工作,而是提出了一些建議,他不干涉專業人士的工作,但是提出合理化建議還是很正常的,甚至有時候是他必須提出要求,然後由專業人士負責去執行,這樣才最有效率。

爭吵之後,周琅主動找到哈拉爾船長,跟他進行了溝通。船長的意見是,派人立刻前往海港,跟港口取得聯系,讓他們允許東方曙光號進港,並且向他們請求援助,當然必要的費用是必須自己支付的。

周琅認為哈拉爾的思路已經很清晰,不需要自己補充太多的內容,畢竟對方應對風暴的經驗極為豐富,這種事恐怕不止一次遇到了,不過對方對於中國的風俗習慣還不太瞭解,所以周琅建議多帶些錢,拿錢開道在這個國家比放低姿態的請求更有用。

一行十二人很快出發,他們駕著救生艇,其中四個士兵,八個水手,帶著一箱三千個銀幣,去港口聯絡救援。

商船則在瀉湖外拋錨,等候使者傳回好消息,但直到天黑也沒見到他們回來,至此大家也沒覺得意外,哈拉爾卻發出警告,認為可能情況不妙。倒是周琅覺得不應該,這些人帶著不少錢去辦事,即便遇到奸商,大不了被人欺生,狠宰一筆,應該不會出現意外。

但哈拉爾卻警告說,這幾個人很可能遇到了意外,並表示他遇到很多次這種事情了,在非洲、太平洋海域,經常有船員上岸後被土著殺死,還舉了許多航海前輩的例子,比如麥哲倫死於菲律賓。

周琅卻不認為這樣,怎麼能拿中國人跟那些部落土著相比呢,而且他很確信,此時的中國人絕對比21世紀的中國人更加恭順,這時代的中國人才是真正的順民,就是把刀子遞到他們手裡,他們也未必會動手。

哈拉爾認可周琅的話有一定的道理,他來過中國多次,有過衝突,但對方還算講理,他也覺得印度、波斯和中國這樣的古老文明國家,是有道理可講的,所以才敢派人去聯絡,如果真是非洲的話,就不是派幾個人去聯絡,而是帶兵上去了。

哈拉爾的話也讓周琅也開始反思,他突然想到這個時代的臺灣還有不少土著部落的,如果幾個人真的意外落入土著部落的手裡,恐怕結果也不會好。但是之前的偵查明明發現前面是一座港口啊,土著又不可能建造港口。

十二個船員失蹤,身處陌生的海域,讓整艘船上的氣氛都變得緊張起來。哈拉爾讓全員做好準備,科林集結了剩餘的士兵,全部武裝起來,並且輪流值夜。三人在船長室開了一個碰頭會,都同意第二天天亮後,馬上派探險隊登岸,尋找失蹤的船員,十二個人的生死不是小問題,就算他們死了,也得找到原因,給其他船員一個交代,高層對底層船員的生死不聞不問,在海上引起反叛的事情多了去了。

不過疑惑在他們派出探險隊之前就被揭開了,因為那十二個船員回來了,他們毫髮無傷的回來了,而且帶回來了好消息,對方答應盡力幫助修復船隻,還保證說他們有修復桅杆的備貨,只要船上了岸,他們很快就能修好。但是對方開了一個高昂的價格,他們留下了十二個船員帶去的三千枚銀幣,說是作為定金,要求商船再給他們七千枚銀幣,他們才願意幫忙修船。

這算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錢不是問題,一萬枚銀幣,價值七千多兩白銀而已,相比一趟航海的利潤,值得投入,只是船員描繪的他們跟岸上中國人溝通的情況,讓周琅起疑。

船員解釋他們之所以在岸上待了一夜,是因為跟岸上的中國士兵發生了誤會。他們上岸之後,在船上唯一的一個中國人,也就是在馬六甲招募的那個華人廚師,帶著他們去港口上的船廠探尋,這只是一個小船廠,而且是當地唯一的一個船廠,主要業務確實也是修船,可是他們沒修過大船,平時修的大多都是漁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船員們的目的其實也不是為了找人維修,這種小船廠的裝置也完全不達標,最後維修都得靠人力,船上配有專業的木匠,因此需要的其實主要是材料,他們需要一顆可以用作桅杆的原木,以及一些填堵裂縫的麻線、桐油和板材,這些原料船上本來是有的,但誰也沒想到船體會出現裂痕,因此有些不敷使用,像這種基本原料再小的船廠也應該是必備的。

只是船廠沒有他們需要的桅杆料,船廠主人也是木匠師傅建議他們去城裡找找,看看那裡的木材商人有沒有,實在不行就只能僱人去山上臨時砍伐了,雖然沒有陰乾的新料耐用,但臨時替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那城叫什麼名字?”

周琅突然插話。

“他們說叫左營。”

廚師一口閩南話,在臺灣倒也算到對了地方,反倒是跟周琅交流起來有些費力。

左營兩個字周琅聽清楚了,不由皺眉:“是軍營嗎?”

他對軍事太敏感了,此時還不是他跟滿清政府衝突的時候,而且聽到“營”字,他心中頓時就有一些不好的預感,他確信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可能比後世更加的恭順,是真正的順民,但他同時對這個時代的士兵十分不放心,這時代的士兵是真正的兵痞。

“就是一座城,城不小,人不多。南北有山,東邊有湖,西邊望海。”

廚師說道。

周琅點點頭:“你繼續說你們在城裡的事兒吧。”

廚師道:“我們進了城,南北都有山,倒也有木行,但他們也沒有大料,說是大料沒有現成的,得等。我們問上山現斲得等多久。掌櫃的說運氣好兩三天,運氣不好就沒準了。我們問過之後,拿不了主意,本想原路返回,誰知道這時候有人找上了我們,說他有料。說官府本來讓他們修城西的文廟,誰想最後又不修了,備下的料子都放了五年,早就陰乾了,適合我們做桅杆。我們就跟那人去了,結果被他帶到城西湖邊的孔廟裡,二三十個綠營兵就圍了上來,說我們是海寇。”

“他們動手了沒有?”

周琅插話道。

“沒有,我好言跟他們講明白了,說我們是天竺國的商船,遇上了風暴,桅杆折了,來這裡找修桅杆的大料。他們就問帶錢來了沒,我們就說帶了。最後他們真的給我們看了他們的料子,廟裡確實備著不少的料子,有我們能用的大椽子。最後他們就說錢不夠,要我們再拿錢,當時天黑了,他們就留我們住了一宿,今天一大早放我們走的。”

聽完廚師的話,周琅總覺得其中有古怪,他甚至認定岸上的綠營兵痞給他們設了個局,打算引誘他們上岸謀奪財物。

抱著這種想法,周琅很快就跟哈拉爾、科林三人碰了個頭。

另外倆人也在各自詢問自己的人,因為派去聯絡的那十二個人中,不但有懂閩南語和客家話的廚師,也有水手和士兵,周琅問詢廚師,船長哈拉爾問詢自己手下的船長,科林則問詢自己手下的士兵。

三人問到的事實基本一致,可是對此的判斷卻產生了分歧。

“必須走。這次一定要聽我的。我們的船就是少一根桅杆依然能夠航行,可要是在這裡跟當地軍隊發生了衝突,損失太大。”

周琅認定岸上的綠營兵沒安好心,他覺得冒這個險完全不值,他們一艘破船,百來個船員,只有一半是合格的武裝人員,可對面是未知人數的滿清綠營,戰鬥力不確定,但人數絕對比自己這邊多,而且他們的後備是源源不斷的,因為一旦跟他們發生衝突,意味著是跟滿清政府發生衝突。

“對方沒道理放著發財的機會不要,您過於謹慎了。”

哈拉爾卻覺得對方只是想做生意,堅持要上岸完成這筆交易,因為他的人十分確定的看到了那些木料。

周琅人覺得恐怕是哈拉爾的水手不懂閩南語,肯定沒有自己瞭解的更清楚,對中國綠營兵的道德水準也太沒有警惕性了。

周琅堅持自己的考慮:“也許他們只是想發一筆財,可誰敢說他們不會有陰謀,我們冒不起這個風險。”

哈拉爾同樣堅持:“是的,上岸可能有風險。可是任何陸地上的風險,永遠都無法跟大海上的風向相比。我們不做任何維修冒險出海,遇到的風險只會更大。”

周琅實在是無法理解哈拉爾的堅持,他之前明明諮詢過哈拉爾,如果實在無法進行維修的話,哈拉爾保證即便無法維修,也不影響船繼續航行,只是速度會下降很多。可現在哈拉爾卻認為出航的風險很大,這要麼是之前說謊,要麼就是現在說謊。

周琅這幾天跟哈拉爾的關係並不好,因為之前就發生了一次爭吵,因為之前周琅急於趕往澳門,哈拉爾堅持先修船。或許是因為情緒的原因,導致哈拉爾此時堅決反對周琅。

這種創業型企業的內部衝突遠比成熟公司多的多,因為創業型企業總有快速發展或者快速崩潰的特點,又缺乏長期以來形成的固定組織架構,相對更不穩定。而內部衝突最多的原因基本都是因為意見不合,有的創始人要做長線,要完成ABC輪融資,然後上市,有的創始人則希望儘快變現,甚至願意儘早高位拋售了公司套現。有的認為應該儘可能多的引入有能力的投資者,有的則堅持要將控制權握在手裡。各種各樣對發展不同的判斷,導致大量創業公司早早失敗。

周琅經歷過多次內部鬥爭,可無外乎都是因為根據自身利益對公司發展的看法不同而引起了,很少有像現在這樣的因為鬥氣而產生的衝突。

為了鬥氣實在不值,而且哈拉爾只是周琅僱傭的一個船長,頂多算是一個高階經理人,連合夥人都算不上,周琅覺得跟這個人鬥氣實在不值。

他強壓怒氣,主動跟對方溝通:“哈拉爾,我知道我們之前爭吵過。但我們應該理性的想一想,此時如果跟當地政府發生衝突,我們能夠承受嗎?”

哈拉爾有些不耐煩了:“我們為什麼要去跟當地政府發生衝突,我們只是維修船隻,還是花重金去維修,我不明白為什麼會扯到當地政府。”

周琅道:“我沒說一定會衝突,我只是說有這個可能,可我們冒不起這個風險。”

哈拉爾道:“停停停,讓我們停止這種無謂的爭吵。我是船長,好嗎。我得為全船的船員負責,我不能讓我的船在沒有維修的情況下,貿然駛入不熟悉的大海。”

周琅道:“好吧,既然如此。我必須糾正一點,船是我買的,你是我僱的,所以你必須聽我的。”

哈拉爾沒有說話,看著周琅的眼睛片刻,露出一個失望的眼神:

“只要在大海上,我就是船長,這就是我的船,所有人都得聽我的。”

周琅這次真的憤怒了,直接指著哈拉爾的鼻子:“等回到加爾各答,我一定要求公司解僱你!”

哈拉爾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

周琅異常氣憤的推門而出。

科林跟了出來,在後面喊著:“周!”

他是做和事佬的:“不過是幾個兵痞想發財而已,這種事不值得大驚小怪。我相信沒人會真的想搶荷槍實彈的歐洲士兵的。”

周琅只能點點頭:“這次確實應該全副武裝了。”

上次因為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上岸的人都沒有挾帶重武器,只是幾個士兵藏了手槍,這次繼續交易的話,必須全部帶上武器,震懾住對方的話,也許能避免麻煩。

說完周琅徑直走進自己的艙室,一個原本是大副的臥室,遠沒有船長室寬敞,只有一張床和一張桌子,而船長室中甚至安裝了沙發。

他不知道那邊科林轉身就又走進了船長室。

更不知道哈拉爾的脾氣還沒發完呢,衝著科林一通抱怨。

“法克!老子跟法國士兵做過生意,跟英國軍隊做過生意,跟美國軍官做過生意,也跟印度的王公做過生意。跟中國人我也做過生意!”

哈拉爾喊叫著伸出兩根手指。

“兩次!”

接著道:“就在澳門,跟他們的海軍士兵,賣給他們鴉片!”

強調道:“還是走私!”

“放鬆,你應該放鬆一些。”

科林建議道。

哈拉爾哼道:“還要解僱我,老子才不稀罕給他幹呢,要不是老子的船去年沉沒了,會給他幹?船是他買的,船上的人都是老子的!”

科林和哈拉爾在船長室交流,周琅卻在大副室沉思,事實上他並沒有剛才表現出來的那麼憤怒。

他心裡想的是,自己跟船長發生了明面上的衝突,如果科林真的是東印度公司派來監視他的間諜,那麼對方一定會放心了吧。

但是跟哈拉爾的爭吵卻是真的,船上的權力分割,也確實讓周琅現在很被動,他是真的失去了對東方曙光號的控制,至少是被架空了。

哈拉爾要去左營修船的決定更改不了,周琅現在能做的就是儘量補救可能發生的危機,他需要進行風險分析,準備一份可行的危機預案。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
相關推薦
影子人這個秘書不好惹我在西遊鎮守天牢天書封神傳我的物品能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