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節 歐洲之外的影響力(2)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第150票更加。

————————————

隨著鋼的普及,一些載重鐵路、大型鋼橋開始使用鋼材。最大的價值,依然在軍事上,軍隊終於淘汰了用了半個多世紀之久的鑄鐵大炮,開始普及鋼炮。現在的炮管,已經不是鑄造出來,而是直接在一整根鋼棒上鑽出來的。同時新式步槍,也開始採用鋼材,用專用鑽床將鐵棒鑽成槍管。

軍用開始全面鋼材化,民用也開始普及化,讓鋼的產量激增。儘管澳大利亞因為勞動力緊缺,採礦又是一種向來不太受歡迎的工作,因此澳洲鐵礦的開採成本極高,這裡的鐵礦坑口價格,是國內的十倍以上。但依然受到歡迎,因為新的冶煉方法讓鋼的生產成本下降了十倍,鋼鐵行業完全可以承擔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因為生產成本中,原料成本只是一個部分。在其他人工成本、裝置成本都不變的情況下,其實最後的鋼材成本上漲在五倍一下。這讓新式鋼廠可以以一半的市場價格銷售產品,且能做到盈利。

澳洲礦工享受到了新技術帶來的利益中的最大一塊,讓澳大利亞的工資水平,迅速超過了北美洲,成為全世界平均工資最高的地區。高工資迫使資本家大量採用新技術,讓一個工人的生產率大幅度提高。許多世界上最新的採礦機器和裝置,被引入澳洲,而且他們自己也在快速改進和發明新技術。

礦業帶來了澳洲的工業革命,同時高工資也吸引來了大量自由移民。澳洲的人口增長速度開始超過美洲地區。

以澳洲為中心,中國牢牢控制著南太平洋上有價值的土地,包括紐西蘭都納入了統治。但周邊小島實在是統治不過來,當地有較為強力土著部落的島嶼,則跟其簽訂保護協議,成為中國保護國,有通商條件的,直接去通商,沒什麼通商價值的,委託給澳洲公司管理,他們定期去巡航一下,宣示主權即可。這些島嶼,即便不納入統治,也不能讓西方勢力立足,讓他們在太平洋擁有基地。那些沒什麼人,但又有開發價值的土地,招商開發,將其租給一個個商業公司開發。有的島嶼或者有鳥糞,有的島嶼或者有礦藏,多少有一些經濟價值,甚至島嶼本身就是價值,那些租借了島嶼的公司,就控制了一處法外之地,形成了一個個公司領土。

這些年在某些島嶼上曝光出一些醜聞,有將有人居住的島嶼,勾結澳洲公司,登記為無人島嶼,然後騙取開發權。有的跟黑幫勾結,做一些非法拘禁的事情,騙人到這裡做奴工。有的使用黑奴,有的抓捕南洋一些土著。各種見不得人的事,都可能在這些法外之地出現。隨著暴漏的事情越來越多,開始引起了公憤,一開始官府是責成澳洲公司嚴加管理。後來矛頭都指向了澳洲公司這個海外巨頭,要求將澳洲公司領土收歸官府管轄的呼聲越來越高。

歐洲公司的總督,這些年一直在周官家族流轉,已經傳到了老周官的孫子手裡。周家在公司根深蒂固,公司的利潤也越來越可觀,他們自然不願意失去這些領地,進行了大量的公關工作。

相比澳洲公司,非洲公司的名聲反而要好一些。這家公司連續五十年,在非洲經營,一方面得到官府的支援,幫政府持續管理流放事務,向非洲輸送的流放犯人總計超過五百萬,平均下來每年都有十萬人。其中四百萬流入了南非帝國,一百萬流入了後來才納入公司領地的剛果河和尼日爾河流域。但非洲公司早期掌握在謝清高手裡,此人不是一個重利的人,他提拔的官員大多也是這種型別的人才,他們熱衷於探索而不是獲利。

這些年非洲公司探索了非洲的各條河流,論起對非洲的瞭解,全世界無出其右者。而他們經營非洲的手段,一直都是商業管理,加農業開拓為主。對待當地土著較為寬厚,在非洲興建了學校和醫館,建立了無數的城市,教會了許多十分原始的土著部落農耕生產,這種文明輸出被看作是教化蠻夷的仁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名聲好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有對比,相比澳洲天高皇帝遠,澳洲公司一家獨大,在非洲除了非洲公司在經營之外,歐洲許多公司也在開拓,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四大實力在這裡經營,英國人廢除了奴隸貿易,但英國政府採取的壓榨政策,讓他們不願意多投入改善土著的生活,更沒有興趣數十年如一日的教化土著,他們扶持土著首領,作為他們的傀儡,幫他們管理土著居民,壟斷土著商品貿易,謀取暴利;法國人做的也不好,法國是一個小農國家,他們這些年在非洲建立了兩百五十萬個農業中心,其實就是殖民點,法國移民了五百多萬人,興建了數百萬座農場,這些農場比美國的農場為小,但比國內的農場要大。法國人看重的是土著的土地,因此存在著大量驅逐土著部落,掠奪土地的現象。西班牙和葡萄牙甚至還在偷偷走私黑奴,將黑奴送到加勒比海一帶,然後再走私進入美國。

歐洲人在非洲的開發,普遍形象不好,甚至比澳洲公司猶有過之。相比之下,歐洲人自己也在誇獎非洲公司的行為,更何況中國呢。

美洲公司在南美進行的則是大農場作業,沒什麼大惡,也沒有大善,就是一個典型的殖民開拓公司。

以除了歐洲公司之外的三大海外公司的擴張,讓中國在歐洲之外的美洲西岸,建立了絕對的影響力;在太平洋地區,處於統治地位,澳洲、紐西蘭和婆羅洲、新幾內亞等南太平洋島嶼處於直接管轄之下,夏威夷等島國是中國的保護國;在非洲地區,南非王國這些年在花沙納這個文人國王的統治下,文化發展很快,但軍事持續衰微,擴張無力,甚至全靠非洲公司支援才能不被邊境地區大量的僱傭兵勢力顛覆;非洲中部則是公司直轄領地,在赤道兩邊建立起了面積廣大的熱帶種植園基地,讓非洲人從原始時代,奴隸制時代,一躍進入資本商業時代;歐洲公司對埃及的影響力巨大。

遍覽全世界,歐洲地區之外,只有美洲東部地區、印度和南洋,屬於中國和歐洲勢力的爭奪地區。

美洲東部,北方有美國這個獨立的歐洲文化國家,有加拿大這個英屬北美殖民地,有法國統治的魁北克;中美洲加勒比海上,則基本上都是西班牙殖民地,英美共同支援西班牙維護這裡的統治;南美地區,也主要是西班牙殖民地,這個歷史上,除了巴西之後,南美的獨立運動徹底失敗,被西班牙鎮壓之後,由西班牙政府和卡洛斯反對派勢力瓜分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這兩個勢力的爭奪,可以看作是中國和英美在美洲爭奪的影子。

印度地區,以恆河為界,恆河以北、以東,印度河流域屬於非洲公司,基本上形成了中國控制後世的巴基斯坦、孟加拉東部和恆河以北和喜馬拉雅山之間地區。非洲公司勢力對英屬印度形成了包圍之勢。

由於非洲公司經營不重利,他們在印度做的,更多的是文明的輸出。主要是政治文化的嫁接,在這裡建立了中央集權式的行政體系,採用科舉的辦法選拔官員,除了總督之外,絕大多數官員都是從印度人中挑選。

印度的財富,尤其是農業財富,絕大多數落入了印度人的腰包。而且公司逐步開始進行壓制豪強的政策,讓財富更平衡的分配到底層民眾手中,在公司勢力強大的時候,豪強很難反抗,漸漸形成了中國式的小農經濟。小農經濟的效率不高,但相對平均,這讓廣大底層民眾更容易生存,造成的結果就是人口持續增多。由於有效的管理,規避了英屬印度出現的大量瘟疫高發、饑荒不斷的情況,在英屬印度人口從1億8千萬緩慢增長到兩億的同時,印度河流域人口從四千萬增長到了六千萬,東孟加拉地區人口也增加到了兩千五百多萬,北印度平原地區,兩千萬人以上,總人口超過了一億人。

非洲公司在統治區內,建設了大大小小無數的灌溉水渠,新增了數億畝良田,總耕地面積超過了十億畝。以印度的水利條件,養活一億人口是不成問題的,但是人口到了上億的層級,貧富分化不可避免的出現,大量社會問題開始爆發。當然比英屬印度要好的多,而且非洲公司也沒有採取限制性政策,限制印度的的工業發展。而且他們管理印度的商業,大量中國公司湧入這裡,帶來了技術、資本和管理方式。基於豐富的農場品生產,這裡形成了碾米業、麵粉工業、紡紗、造紙等一大批擁有競爭力的工業。儘管只是一些初級工業,但相比近鄰英屬印度,已經不是一個社會發展階段了。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
相關推薦
影子人這個秘書不好惹我在西遊鎮守天牢天書封神傳我的物品能進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