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另闢蹊徑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孫延平站在董良的身後,作為暗部的總長,他要留在董良的身邊,將各地傳遞過來的訊息報告給董良。

他能夠看到董良眼中的自責。不同於其他的上位者,董良對普通百姓依然保持著一顆憐憫之心。

這既是好事又是壞事。

憐憫這種情緒其實並不適合上位者。但是孫延平卻又非常欣賞董良的這種性格。

如果董良不是這樣的人,他孫延平會選擇追隨董良嗎?

孫延平在董良身上看到了陳慶真的影子。

“亂世不僅僅會出現英雄,還會出現禍亂天下之惡人,歷朝歷代,哪一次進入亂世不是人頭遍地。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結束這亂世。”孫延平道。

董良看向孫延平,微微點頭。

平叔說的沒錯,中華民族的治亂迴圈就是這樣,每次到了王朝更替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一次人口大屠殺。

人口從高位到低位,土地的矛盾迎刃而解。新的王朝透過分配土地獲得百姓的好感。就連地主對待緊缺的佃農都是異常的寬容,整個社會漸漸進入所謂的政通人和的盛世。

然而這一切都是表象,盛世帶來的結果就是大家可以養活更多的孩子,那個時候人們生多少孩子完全就是看自己能夠養活多少。

經過幾代人的繁衍,人口增多,土地再次變少,於是開始向周圍的草原地區擴張,與遊牧民族的矛盾隨之增強。

沒有一個王朝將目光投向廣袤的海外去,從上層到下層到都認為那是番邦和蠻夷之地,沒人願意走出去。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從思想上將自己封閉在東亞這塊土地上,這也是治亂迴圈的原因之一。這裡就像是一個封閉的小生態圈,將東亞文明的發展給限制死了。

董良知道華族想要更上一個臺階就必須要跳出這個圈子,去與西洋文明爭奪這個世界。

而華族相對於西洋的優勢有兩個,一個就是華族有大量的人口基數,如果要進行文明的擴張,這些人口就是最好的助力。假如昂撒人有幾個億的人口,可能他們已經完全統治全世界了。

另外一個就是有一個相對統一的文明,一個強勢的文化。

滿清包括其周圍的一些藩屬國,此時在文化上相對統一,此時的中華文化還比較強勢的,依舊在向周圍的國家輸出。

到了後世,華夏周圍的國家基本上已經被西方文明同化,就連華夏文化本身都受到西方思想的滲透,上層的知識分子中出現了大量崇洋媚外的人,就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在走弱。

因此,董良並不希望華族創立的過程中死太多的人,這些人都是華族未來的一份子,董良更願意將多出來的人口遷移出去,去擴充套件華族文明,而不想他們在內戰中卑微地死去。

因此在與滿清的戰爭中,即使是那些負隅頑抗的敵人,董良也不會進行屠殺,頂多就是將他們編入勞改大隊,送到偏遠的島嶼上去。

“平叔,話是這麼說,但是我其實還是可以做的更好的。”董良自責地說道。

“元首……”孫延平還想說些什麼,但是終究沒有講下去。

不過董良還是自己從這種哀傷中走了出來,我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

“平叔,福州的清軍有什麼動向嗎?”董良問道。

復興會在福州的勢力不強,但是因為琉球館的提前佈局,還是有一定存在的。

“正要跟您彙報這個事情,王懿德徵募了兩萬兵馬,由提督顧飛熊統帥已經到了興化府。另外副將張從龍帶領五千兵馬在高蓋山紮營,兩支軍隊相互呼應,似乎是想將我們向南趕。”孫延平不僅僅將情況匯報了,還加上了自己的分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董良沒說什麼,只是看向了王資雨。

王資雨趕緊拱手道:“元首,王懿德這麼短時間肯定聚集不了兩萬五千兵馬,這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是民團充數,清軍民團沒有軍餉,其戰鬥力參差不齊,總體水平跟我們民兵不相上下。”

“顧飛熊乃是浙江諸暨人,這個人勇武有之,智謀不足,卑職覺得他會仗著自己的兵力直接殺來。倒是張從龍老成持重,王懿德讓其為偏師,估計是為了彌補顧飛熊的不足。”

王資雨在總督府做了多年幕僚,對福建的官場可謂是瞭如指掌。

“這個王懿德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他是個知人善任的。”董良微微一笑。

“是的,王懿德確實比較務實,而且此人不貪。”王資雨道,不貪原本是對官員最基本的要求,現在卻成為了少見的美德。

“我們的軍隊,到哪裡了?”董良轉向趙烈文問道。

各軍的情況都會在趙烈文手中彙總。

“元首,中路的三支隊已經到了仙遊,右路的五六支隊到了興化府黃石鎮。左路七八支隊已到延平府。”趙烈文報告道。

炮兵大隊因為速度慢於教導隊跟在董良的身邊。

董良在腦海中飛速運轉。

“清軍看樣子是想要在興化府與我們決戰。”董良道。

“元首,我們要不將西路軍給調回來吧。”王資雨道。

“西路軍是要回來,不過不是為了與清軍在興化府決戰。”

董良現在掌握了主動權,怎麼可能按照清軍的節奏去做呢?

趙烈文的腦子在飛速地運轉,生怕自己跟不上董良的節奏。

一路上王資雨給董良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議,甚至還單槍匹馬說降了惠安縣。

這給趙烈文帶來了一些競爭壓力,也激起了趙烈文的鬥志。

“元首準備另闢蹊徑?”

董良的話中意思,很明顯就是不準備走尋常路了。

“跟清軍在興化決戰,我軍確實有勝算,但是我們擊敗了清軍,他們可以向北退,王懿德在福州很快又會招募到軍隊,他甚至可以從浙江調兵,現在第二艦隊北上,我們沒有兵馬去威脅浙江。”

“那麼我們北上就得闖開王懿德設定的一道道關隘。”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新兵不耐苦戰,我軍有八成都是新兵。”

董良嘆了一口氣:“唉,華族還是根基太淺啊。”

剛才孫延平說的不錯,要想減少傷亡就要儘快結束亂世,要是董良現在有幾十萬訓練有素的護衛軍將士,他一定毫不猶豫地拿下整個南方,甚至是直下京城。

但是,他手中真正核心的護衛軍只有不到萬人,而且按照董良的標準,根本就算不上訓練有素啊。

他希望護衛軍是一支有文化、有思想,意志堅定,戰技嫻熟的軍隊。

而現在的護衛軍完全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另外,後勤補給也限制了護衛軍的擴張和進軍。

像是西路進軍延平府的護衛軍,就已經有些後勤不濟了。

董良要儘量沿海行動,就是方便透過海上進行補給。

雖然在漳州泉州繳獲不少,還是有一部分後勤補給需要從東番島運來。

“惠甫,浙閩之間有哪些重要的關隘?”

這個問題對趙烈文來說再簡單不過了,不要說浙閩之間,全國各地的關隘,只要是書上有記載的都在趙烈文的腦子中。

“回元首,浙江進入福建主要有兩條通道,一是浙西江山仙霞嶺經二十八都鎮進入福建南平浦城,另外一條就是經過平陽通福門過分水關進入福建福鼎。仙霞關在西,西邊還連線江西,分水關在東,東面有海防蒲門所。”

趙烈文說完,幾人基本上已經明白董良的用意了。

“惠甫,你留下來統軍如何?我將三大隊、七大隊、八大隊納入你麾下,你可有把握守住仙遊一線,擋住清軍的進攻?”

趙烈文有些不可思議地看向董良,元首竟然將他留下來領軍作戰?

“惠甫,你不可能總留在我身邊,有沒有興趣成為一名儒將,羽扇綸巾,檣櫓灰飛煙滅?”見到趙烈文愣神,董良補充道。

護衛軍中的幾名大隊長,在戰術上勉強過的去,但是他們脫離泥腿子的身份,只有短短一年多時間,要想成為一名統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趙烈文早就已經有了足夠的知識積累。

而且他一直跟在董良的身邊,董良也刻意栽培他。

董良覺得趙烈文這樣的性格更加適合統軍作戰。

多給他一些機會,以後興許可以成為獨當一面的元帥。

“多謝元首栽培,若是防守,當無問題。”

“哦,那你說說你將如何防守?”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光陰之外神秘復甦7號基地明克街13號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重塑導演人生團寵!末世大佬穿書後,靠千億物資躺贏了!我的無限穿梭戒指海賊裝逼:開局俘獲女帝逆天萌寶:寡婦孃親巧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