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下策是劫持皇帝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子豪,吾聞汝事蹟,從來都胸有成竹,何故弄險如此,此乃下策,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這次何顒終於忍不住皺起眉頭,直接對葉林說的下策嗤之以鼻。

歷來裹挾皇帝都是在刀鋒上行走,稍一不慎就是萬劫不復,且身敗名裂成亂臣賊子,

若能隨便就搶了皇帝走人,何須葉林派什麼勇士混入雒陽行事?

何顒自己這個丞相府長史,和三公府中部曲護衛便能去做,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何況搶人的過程中,萬一失手小皇帝中了賊人的流失掛掉了,這大漢就要天崩地裂好吧!

再說葉林這個下策,說好聽叫護住皇帝,說難聽就是劫持皇帝,葉子豪當大家都是傻的嗎!

“何公所言極是,主公,子豪這個下策,萬萬使不得,皇帝乃是董卓所立,又是董太後撫養長大,若無皇帝點頭,此事斷無可能。”

許攸緊接在何顒之後,對葉林的下策大加鞭笞,好不容易逮著葉子豪一個疏忽短處,不能就這麼錯過上眼藥的機會。

“子豪,汝這個下策,這個下策,恐很難實現……”

袁紹有點犯難,葉林說的上中下三策,如今看來,

上策確實最簡單但政治後患大,中策則最讓人期待卻要假手於人,很有點靠不住,

至於下策,倒像是個釜底抽薪殺伐果斷的意思,只是因為實現起來千難萬難,所以才是下策?

袁紹其實對葉林出的下策,隱隱動心,董卓掌控中樞和朝廷,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董卓如今掌握著皇帝。

何為挾天子以令諸侯?那就是大義名分,如今少帝和何太後已經被董卓殺了,關東諸侯會盟討董的大義名分,就被釜底抽薪削弱了一多半。

原本關東諸侯的口號是驅除董賊,恢復弘農王劉辮的帝位,如今少帝一死,關東諸侯討董的口號,只能落在清君側上了。

也就是說,弘農王未死之前,關東諸侯討董的出發點乃是不承認董賊扶持的偽帝劉協,只承認靈帝嫡長子劉辮為大漢皇帝。

如今,只剩新皇帝劉協是靈帝骨血,所以關東諸侯事實上,只能捏著鼻子承認劉協就是大漢皇帝,而劉協本身又是董賊扶上帝位的。

正常來說,劉協對董卓應該感激涕零,倚為長城才是做人的道理。

不過天子非凡人,當初劉協的老爹靈帝劉宏,就是外戚大將軍竇憲一手扶持上位的,

結果十歲皇帝一轉眼,就坐視竇憲、陳蕃被宦官集團滅了族。

說坐視都是輕的,用過河拆橋借宦官收拾權傾朝野的權臣恐怕更接近歷史真相。

既然有老爹劉宏收拾扶持自己登上帝位的大將軍竇憲的前例,

作為劉宏的庶出次子,小皇帝劉協到時候會不會對董卓過河拆橋,這麼想想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董卓如今殺了雒陽袁氏滿門,太傅袁隗、太僕袁基的腦袋都還掛在雒陽城門上頭呢!

所以袁紹無論如何,都要報仇雪恨,跟董卓勢不兩立,因此和董卓談和罷兵,即使是權宜之計,袁紹也不能答應!

董卓掌握中樞和朝廷,一旦談和罷兵,等於是關東諸侯被朝廷招安了,今後還怎麼二次討董?!

說實話,當初弘農王被殺的訊息傳來,關東諸侯的心氣都散了一多半,袁紹和渤海軍在汲縣進退兩難便是明證。

若非天降子豪,吾何能至此!如今大好局面,豈能因談和而半途而廢,不行,絕對不能跟董卓談和!袁紹心中對自己喊道。

“主公,吾的三策便是如此,若三策俱不取用,卻也無妨,不知何公可有安邦定國的妙計?”

葉林輕飄飄的把皮球踢回給了之前給自己出題目的何顒何大人。

“伯求,汝可有良策?子豪說的策反呂布的中策,汝可行否?

吾只怕呂布狼子野心,為人善變反覆無常,這中策若萬一有失,雒陽震動,恐朝中大臣被董賊殺的人頭滾滾,吾又於心何忍!”

袁紹說著又唏噓淚目起來,倒和曹操劉備日後的做派頗有一拼,

在葉林看來,袁紹這特麼就是對何顒何大人使苦肉計和激將法呢!

帳中一時靜謐,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何顒何大人身上,半晌,何顒長嘆了一聲,終於點了點頭,

“本初,吾也不瞞汝,董卓扶持皇帝登位,給黨人平反,提拔徵辟重用士族名流,若他能保持初心,叛逆反賊的乃是汝關東諸侯,

且別與吾爭論,如今董卓出入宮中,要百官迎路拜揖,僭擬車服,乘金華青蓋,爪畫兩轓,時人號“竿摩車”,其服飾近天子也,

吾觀董卓早晚僭位要自己當皇帝,如此,大漢四百年江山豈不是淪喪於吾等之手,吾意已決,此番回朝,便找司徒王允,爭取策反呂布,殺掉董卓!”

何顒這麼一番表明心跡的話說出來,不由人不動容,袁紹、許攸俱都拱手行禮,葉林自然有樣學樣。

說實話,葉林不十分看好三公和何顒的倒董密謀,呂布和董卓之間如今還是義父義子,

董卓待呂布親厚,雖有西涼諸將置喙離間,遠沒有到呂布為了所謂大義能殺董卓的程度。

王允乃是呂布的幷州五原同鄉,論地位論交情,倒是去策反呂布最好的人選,但在葉林前世,

王允都不敢直接要呂布造反,而是用貂蟬使美人計,再加上西涼軍戰事不利,涼州兵馬歧視防備掣肘幷州兵馬,

最後各方面因素綜合下來,才讓呂布壯起膽子搞政變關起宮門,刺死了董卓!

至於呂布刺董時從懷裡掏出個卷軸,喊特麼“有詔討賊”,明眼人都知道必是喬詔。

但是成王敗寇,董卓一死,隨行甲士伏地頭銜,雒陽外圍西涼兵馬心灰意冷四散而去就很正常,

本來董卓的西涼人馬,羌胡騎都近半,這幫人都是馬背上的野蠻人出身,沒有太多的忠誠孝悌和信義可言,

唯有財帛才能籠絡此等胡騎的軍心,這也是西涼兵馬入京後,軍紀敗壞鬆弛,聲名狼藉的根源。

卻說何顒答應袁紹,回雒陽就去找王允策反呂布,袁紹行大禮謝過,沒等抬起頭來,

這邊何顒卻嘿嘿笑著道,

“本初,汝且莫高興得太早,吾這個使者,此番來,卻還肩負了替丞相策反葉子豪的重任!”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7號基地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深空彼岸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
相關推薦
丹神魄武極丹神最強重生之無敵丹神圓夢喪葬店,量身打造神級葬禮特戰僱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