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哥舒翰淵(傳·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門閥。

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士族、勢族、世家、巨室等。

從漢代開始,至三國、兩晉十六國,南北朝——累世公卿,經學世家、豪強世族,地主階層把持著政治中心,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典型門閥制度。

這種制度,在東晉達到鼎盛。

這種制度從確立,直到隋唐,才逐漸被以個人文化水平考試為依據的科舉制度所取代。

另外說下,寒門,亦是門閥,指沒落的士族與大族。

並非我們認知的庶民階級。

只是如今,衰落了而已.......

但說白了,寒門也是門。

即便沒落,也並非什麼平頭老百姓,可以相比的。

至於哥舒,一個漢化的異族,又是舉家逃難而來,又是如何能做得淮泗派的首領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就不得不說淮泗派的由來。

最早的淮泗集團,是指三國時期,跟隨孫策進入江東的江北勢力。

孫吳政權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對早期跟隨起家的淮泗集團與本地江東士族之間的權力配置有所側重,但是隨著三國鼎足之勢已成,北伐難以突破,東吳政權內部的權力配置不能不朝著有利於江東士族的方向發展。

作為淮泗集團背後靠山,孫策的弟弟孫權,不願看到江東士族過度坐大,便利用各種機會打壓江東士族的崛起。

儘管孫權在位時尚能憑藉權威把握好淮泗集團與江東士族之間的權力平衡,安撫江東士族的不滿情緒,但是,隨著西晉大軍南下江東之際,江東士族並沒有作堅決的抵抗,而是選擇躺平。

由於遠離權力中心,這淮泗集團和江東士族則逐漸衰弱成‘寒門’,直到西晉滅亡。

到了南北朝時期,華夏神州進入了南北分裂、對峙的階段。

隨著北方被胡族淪陷,大批士族門閥隨著東晉遷徙至江北淮南之地,又開拓閩、越、平俚洞,破牂柯,到539年共有一百零七個州。

東晉滅亡後,淮泗之人,又經歷了劉宋、蕭齊、蕭梁、南陳四個朝代。

然而,這些原吳地顯貴士族,都沒能實現昔日輝煌。

作為華夏神州最為混亂和黑暗亂的時代,大豪族尚且是朝不保夕,更何況是小豪族,為了生存,也為了宗族的延續。

原外戚、老淮泗集團後人、江東本土士族以及宗室私下商議,將淮泗集團分作三部,奔波於西魏、東魏、南陳三個大勢力之間。

這在現在看來,並非是多麼高明的手段,

無非就是商人們奉行的——永遠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正常操作。

然而,在那個各大家族,都抱團取暖的時代。

這一策略,可謂是亂世中的無奈之舉,但也是最管用的生存法則。

而當時,無論軍事、經濟,還是人口的西魏,皆不如北面的死敵東魏。

於是,那個西魏的實際掌權人——宇文泰便接納了這些外來之人,並極力聯盟拉攏,再將其中有真才實學的年輕人,與原六鎮鮮卑貴族之間通婚聯姻,以提高他們的地位。

數年後,這些淮泗年輕人在西魏混得風生水起,逐漸進入權力中心,甚至位列三公九卿。

從此以後,在西魏,沒有任何人,再敢看不起他們的這

一支勢力。

當然,這些淮泗精英們,也不是在宇文家吃白飯的。

他們逐漸開始召集,散落在外的族人,並公開全力支持宇文家,給予宇文泰兵馬,錢糧,人才。

當然,也少不了打壓朝中的元老勢力,並在機關中樞內,安插了本家族的子侄子弟。

面對這一股外來勢力,

有的門閥選擇妥協,主動示好。

有不服的,就被淮泗集團以各種理由剷除,打壓。

隨著淮泗集團逐漸變強,且家族子弟中,不斷出現有學識的高官及有戰功的武將。

終於,成為西魏第二大門閥。

甚至,有隱隱叫板第一大家族——隴川集團的聲音

這其中,又以隴川集團的老大——隴西李氏實力最強,為淮泗派之首敵

這個隴西李氏可不一般,前面介紹過,乃上千年的刀兵家族,是著名的武家集團。

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弘農楊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範陽盧氏、太原溫氏。

華夏十大家族,隴西李氏排在首位。

在秦漢時期,李氏族人便長期肩負著護衛邊疆,抵禦匈奴的重任,世代出將入相,地位尊崇,把持政權,甚至一度與皇權分庭抗禮。

而反觀宇文泰與淮泗集團:

一方是鬱郁不得志的沒落士族,

一方是出生六鎮流民,地位卑微的漢化鮮卑人。

一個是江東原始勢力,卻保不住江淮之地的寒門。

一個是名義上西魏政權的老大,卻不得不在各方勢力面前平衡遊走。

所以兩方之間是有著共鳴的,互相能感同身受。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淮泗派與宇文家越走越近,其根本的原因是,他們都有個共同要打壓的派系——隴川

其實,在古代,所有王朝的建立,都離不開軍閥與財閥。

而軍閥與財閥之間的關係,就好比夫妻。

軍閥是丈夫,財閥是妻子。

丈夫帶軍出征,所需的兵馬錢糧,便要向妻子所在的勢力門閥提供。

相對的,丈夫打下錢糧、土地、奴隸等等,自然要優先分配給妻子娘家人。

這種平衡,本來也沒有任何問題。

但往往壞就壞在,咱們華夏神州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既然丈夫打下了新土地。

那麼,這片新土地上原來的士族門閥們,自然會提供新的小妾(其他勢力門閥)來支援丈夫。

這個時候,一旦利益分配不均,無論是妻子還是小妾,肯定都對你這個丈夫不滿。

你打壓正妻吧,妻子所在家族的利益團體肯定不幹,甚至在背後玩陰謀,算計你,幹掉你,毒死你,從你的親族中找人來換掉你。

可你讓小妾吃虧吧,小妾會認為你欺負她,說不準立刻就背叛你,甚至借用你的敵對勢力來幹掉你。

並且,隨著你的地盤越來越大,你的小妾們(各方門閥勢力)也越來越多,你糟心的事情肯定也越來越多。

甚至私底下,小妾們也紛紛開始通婚聯姻,歃血為盟,綁在一起,組成了更令你頭疼的士族聯盟。

那時候的你,估計腦闊

恐怕更疼了。

作為一個丈夫,要努力維持這個家不散,還要平衡各方利益,怎一個‘難’字了得。

而萬一,丈夫有天突然死了。

那麼,這個爛攤子,就會留給了繼承人。

處理的好,這個政權還能維繫,還能生存。

一旦處理的不好,恐怕這個家,便要散了。

就好比紫塞大都督這個爛攤子——手握十萬重兵,震懾草原各部,掌管西域互市,監視六鎮五胡的香餑餑。

無論是隴川集團,還是淮泗集團,甚至宇文家的宗室元老,都虎視眈眈,志在必得。

表面上看,似乎怎麼都輪不到哥舒——這個異族出生的賤民來執掌

即便他戰功赫赫,即便他威震西域,即使太祖賞識他,文帝愛惜他,武帝敬佩他。

但,那又如何呢?

他是一個賤民,一個異族,一個連寒門都算不上的兵痞。

但偏偏,他,哥舒,就做到了。

他成為了紫塞的統帥,成為了淮泗集團的首領。

為何?

就因為他,哥舒翰淵,出生柔然,既不完全受隴川集團控制,也不完全為淮泗派所用。

既是太祖宇文泰破格提拔的,又是維繫柔然皇族與西魏(北胤)王朝的中間人。

他中年時,周旋於隴川、淮泗和宇文家之間,相互動得。

這三方,雖說相互對立、傾輒。但,唯獨對哥舒,頻頻示好。

他同時,在隴川派系的將領麾下為將,但旋即又娶了淮泗集團楊家的閨女,可謂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瓏之人。

他治軍極嚴、廉潔幹練、愛護軍士、履歷戰功,有犯軍令者立斬之,無所寬貸。

幕僚譚敘,經常謂之:“哥舒,其性清勤嚴猛而敢誅殺,雖親戚犯法皆不撓避。”

他斬殺的兵將士卒,有時不分派系,不理親疏。

但有時,也會包庇疏通,私放私縱,兼而有之。

他命令節制麾下士兵,不得劫掠紫塞百姓,違令者斬。

可是,他所制定的軍紀中,卻唯獨沒有“搶掠私財者斬”這一條。

而且,他手下的近衛驍騎營,個個都是打劫的好手,劫掠的好漢。

當年潁朔之戰,他麾下近衛驍騎千里奔襲,一戰即破,克堅城,陣斬拓跋酋首於幽城。

入城後,斬數萬胡首,築京觀於城南,一時間,家家流血如泉沸,處處冤聲聲動地。

他還號召兵士,大肆劫掠一番,將金銀銅鐵,牛馬羊狗,胡人少女全部裝車,四分之一交國庫,四分之一送至淮隴兩派的大員府上,四分之一則是交紫塞各級官員用於賞賜,最後四分之一才由紫塞將士們平分。

而他自己,則分文不取,半物不收,女人不要。

有人認為他志不在小,別有圖謀。

有人認為他精忠貫日月,壯志垂山河。

當然,也有的人認為他狼子野心,早該罷黜殺之。

可無論如何,他,哥舒,在仕途上,從騎都尉逐級晉升至——‘紫塞都督’、‘大將軍’、‘西北總兵官’、‘三邊巡撫’........

楊霆風評價其日:“老帥,縱橫天下三十載,人人皆畏之、敬之,可見其能!”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光陰之外深空彼岸7號基地宇宙職業選手唐人的餐桌神秘復甦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穿進語文書,從刺猹開始功名從小鎮做題家到一省之長!官途:從小鎮做題家到一省之長降魔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