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零章 臨行事宜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十一月十四,一騎快馬在嚴寒之中抵達居巢縣縣衙。不久後,

鄭記茶館裡,熱氣騰騰的大堂之中,在此喝茶吃點心的眾人炸開了鍋。因為有消息靈通人士告知他們一個爆炸般的訊息。

“諸位,聽說了麼?李縣令要走了。要離開咱們居巢縣前往別處做官了。很快就要離開咱們居巢縣了。”

“什麼?”

“這怎麼可能?”

“不是要待三年麼?怎麼突然要走?”

“到底怎麼回事?定是胡說八道,李縣令當縣令好好的,怎麼會突然離任?”

“嗨,你們這幫人,跟你們說了還不信。訊息千真萬確,那可是縣衙裡的人傳出來的。早上朝廷的任命已經到了,騎馬來送的那個便是京城來的人。那個郭大壯你們認識吧?他是李縣令身邊的人,他親口說的。那還能有假?”

“……”

“……”

“這下可完了,李縣令一走,我們怎麼辦?好不容易有個好官,我們剛剛安生下來,這下可如何是好?”

“是啊,李縣令這一走,還不知來個什麼縣令,我們搞不好苦日子又要來了。”

“這李縣令說話不算數,怎地說走便要走?當官的都一樣,根本不管我們百姓的死活……”

“呸,你這狗娘養的,說話摸摸良心。人家李縣令為咱們拼了性命,咱們得他多少恩惠?你居然還辱罵他。說不定李縣令便是因為你這樣的忘恩負義之徒辱罵於他,才寒了心的。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就是,上回罵李縣令的那麼多人,都是些沒良心的。李縣令定是寒心了。之前他還常常在街上走動,跟咱們照面說話。自從那次之後,他都不和我們照面了。任誰也寒了心,丟菜葉,圍堵辱罵的,真不是人啊。”

“哎,現在說那些有什麼用?訊息當真屬實的話,我等要趕緊去挽留才是。不能讓李縣令走啊,他一走,我們該如何是好?不管罵沒罵過李縣令的,咱們現在都要一條心,留下李縣令才是啊。”

“對對對,我們去縣衙門口懇求李縣令留下來,大夥兒一起去。他不肯,我們便不走。”

“對對對,走走走。”

“走走。”

“……你們這些人,別瞎折騰了好麼?人李縣令是高升,聽說要調往京城去為官。咱們難道要擋了他的路?那豈不是更沒人性?李縣令為了居巢百姓做了那麼多事,你們還要擋了人家升官的道?你們為了自己便可以這麼做麼?真是服了你們這些人。豈有此理,你們也太自私了吧。”

“……”

“是啊,咱們這不是擋了李縣令的道麼?咱們不能這麼做,那也太沒良心了。不能這麼幹。李縣令高升,我們該替他高興才是。”

“可是我們怎麼辦啊。萬一李縣令一走,大族將田畝收回去,再來個縣令不頂事的,我們怎麼辦?”

“那也沒法子。總不能叫人家一輩子在這裡當縣令吧?還有,李縣令為了大夥兒的糧食,跟桓太守都鬧翻了,上次死了那麼多人,有人刺殺李縣令。居巢縣他還能待麼?遲早要出事。你們不會希望看到李縣令死在居巢縣吧?”

“哎呦,這倒是真的。有人要害李縣令啊,李縣令走了是好事啊。”

“所以,我們不但不能阻攔,反而要歡送才是。至於李縣令離開之後,我居巢縣的事情,我相信李縣令不會不管的,定會安排好的。”

“……”

鄭記茶館的議論只是冰山一角,很快整個縣城的大街小巷都開始議論此事。人們不顧天氣寒冷,來到街頭巷陌之中聚攏議論。擔心者有之,惋惜者有之,為李徽高興的更多,當然也有慶幸李徽離開的。

僅僅不到兩個時辰,在李徽親自將送信之人送出縣衙的時候,整個居巢縣都已經像是一鍋沸水一般沸騰起來了。大街小巷,所有人談論的都是李縣令要離開的訊息。

……

訊息是準確的,前來的是大晉尚書省吏部部吏,送來的正是一份吏部調令。調令上要求李徽於年底之前交接居巢縣事務,前往京城任職。不過具體的官職倒是沒說清楚,也無所謂升職或者降職之說。

李徽沒想到,這份調任的命令來的如此之快。雖然自己已經從謝玄的言語中有了預感,但沒想到只過了半個月,這份調令便已經送達。

若說心情不激動,那是不可能的。那意味著王謝大族終於決定對自己進行庇護,自己不必在居巢縣擔心隨時可能到來的報復。那意味著終於可以走上一條自己想要走的路,來到歷史正確的軌道上來,不必選擇同逆流為伍。

……

城中百姓的反應,李徽很快便知道的一清二楚。他知道百姓們心裡想著什麼,他們擔心著什麼。但是李徽無法為他們停留,在這裡,他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甚至幾乎數次搭上性命。

或許李徽無法對任何人說出問心無愧四個字,但對於居巢縣百姓,李徽可以說出這四個字。自己盡到了職責,但不能被困在這裡,自己當然要去追尋自己的道路。

當然了,李徽也並非就此置之不理。新任縣令不久後即將到來,在交接事務的時候,李徽定然要向新任縣令交代一些事情,最好能夠延續自己的政策。

在居巢縣的發展和建設方面,李徽心裡還有許多想法沒有付諸實施。趁著這段時間,李徽決定靜下心來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留給繼任者。希望對繼任者有所幫助。

如果繼任者也是一個想為居巢縣百姓造福的人的話,他一定不會無視自己的意見,就像當初自己得到了前任縣令黃庭柏留下的那些珍貴的資料和資料,以及第一手的縣域資料時,覺得獲益良多一樣。

當然,無論繼任者是怎樣的人。是想要造福百姓,還是只是庸碌之人,李徽也無力改變。自己只能做到盡力去勸說他,留下一些好的建議給他參考。除此之外,卻也無能為力。

李徽靜下心來開始撰寫針對居巢縣目前現狀的一些想法和措施。

首先,除了延續眼下的田畝租種的協議之外,居巢縣一些荒地的開發需要在這兩年之內完成。在圩區之外,依託當地的水塘河池系統,修建幾處蓄水的水庫以及灌溉系統。這可以解決圩區之外開墾荒地的灌溉問題。之所以要開墾荒地,是為了讓居巢縣的百姓不被大族的莊田所束縛。三年租期到的時候,百姓們有選擇的權力,而不至於被本地大族用莊田所要挾。

土斷屯田的政策也允許入籍的百姓進行開墾,所以在往後的兩年裡,進行墾田養田,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便是防洪的問題。防洪堤壩需要加強,洩洪區的分流政策需要堅持。水患的問題其實是居巢縣的重中之重。如今年那般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未必再有,但是加固圩區堤壩,做好提前的應對是極為重要的。分段加固堤壩,利用一些時間去做這件事絕非無用功。

後續繼任的縣令在這一點上是不能有僥幸心理的。

為了方便繼任者行事,李徽甚至畫了焦湖的幾大圩區和洩洪區,保護的莊田和百姓田畝的地形圖,以作為繼任者更加方便的參考資料。在需要加固的地段也重點標註,標明堤壩的位置高度,以及未來需要加固到的高度,以直觀明示。

另外,李徽也記錄下了居巢縣百姓的增收的一些建議。

比如,焦湖周邊大片蘆葦的利用。這是李徽早就想做的一件事。本來是覺得可以編制一些蘆蓆變賣,但覺得這東西賣不出幾個錢來,價值並不高。

後來,李徽終於找到了利用之處。蘆葦輕薄,是做花燈孔明燈,編制節日彩燈的最好用料。居巢縣本地就有做花燈的,用的便是蘆葦。這完全可以成為產業。本地的銷量雖然不高,但其實江南富庶之地是銷量很好的。蘆葦還可編織蘆葦簾幕,輕薄透氣,大戶人家也是用的。只是手藝上需要精進。

但李徽認為,居巢縣老弱人口不少,這完全可以作為老弱人口的掙錢的辦法。編織這些燈盞簾幕蘆蓆等製品,既利用了本地的資源,又能增加收入。

而居巢縣本地的特產也是可以賣出大價錢的,銀魚蝦米大白魚,這些珍貴美味的湖中特產,本地人消費不起,大可往南方銷售。利用焦湖水路通達長江的優勢,是可以做到增收的。

這都是簡單易行的手段,李徽認為,這些都是基於本地的特產,無需需要太多的技術便可以增加的收入。是完全可行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想法和建議,李徽也都一一列舉出來。花了三天時間,寫成了一本薄薄的圖文小冊子,算是作為最後留給居巢縣百姓的禮物。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光陰之外7號基地深空彼岸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明克街13號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離婚後,我被女神倒追先婚後愛倒插門離婚不離家:腹黑老公小萌妻極品女助理:傍個巨星當老公
作者大蘋果其他書
大明風流 南宋大相公 大周王侯 錦衣風流 晉風 躍馬大唐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