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羅文筆寧靜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種使人沉靜的力量,而戈文在翻譯的時候也非常注意這一。當初為了保證能夠將梭羅文章中的意境表達出來,原著的某些文字,戈文並沒有直譯,而是透過用優美淡雅的詞彙來描述,可以他的這本譯著完美的繼承了魯迅、傅雷、巴金、蕭乾等老一輩文學翻譯家的觀念,那就是注重原著的內涵和文筆,而不僅僅是乾巴巴的直譯,這一遠比後世的一些所謂的翻譯名家強上許多。
現在的戈文就算是重回後世,論他的翻譯水平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
浮光掠影一般將整本書翻閱了一遍,戈文又再次返回到目錄前的編者獻辭,然後他就被這編者按的情懷所感動。
《走向未來》叢書和讀者見面了。
她凝聚著我們的心血和期望。
我們期待她能夠:展現當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日新月異的面貌;反映人類認識和追求真理的曲折道路;記錄這一代人對祖國命運和人類未來的思考。
我們的時代是不尋常的。二十世紀科學技術革命正在迅速而又深刻的改變著人類的社會生活和生存方式。人們迫切地感到,必須嚴肅認真地對待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千變萬化的未來。正是在這種歷史關頭,中華民族開始了自己悠久歷史中又一次真正的復興。
……
馬克思有一句名言:“思想的閃電一旦真正射入這塊沒有觸動過的人民園地,德國人就會解放成為人。”今天,照亮我們民族的思想閃電。就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精神和我們民族優秀傳統的結合。以及由此開始的創新!
……
我們懷著真摯的感情。把這段話先給《叢書》的讀者,希望廣大讀者關心她、批評她、幫助她。
讓她成為我們共同的事業。
這段獻辭,讓戈文依稀看到這樣一幅畫面:黎明的微光中,一群從廢墟上站立起來的人們,邁著幼稚蹣跚的步履,開始了面向未來的跋涉。
正是有了那麼多和三聯人一樣,為了理想和希望而認真努力生活的人們,才成就了這個偉大的時代!
八十年代。的確是一個連烏雲都鑲著理想主義金邊的純真年代啊!
輕輕的將自己手中的《瓦爾登湖》放下,戈文帶著一絲敬意抬頭去看蕭乾和龍紹。
蕭乾已經回到了自己書桌後的椅子上,他手裡拿著一本新書正慢慢的看著。龍紹卻坐到了蕭乾先前的位置上,見戈文看過來,他做了一個禁聲的手勢。
戈文無聲的了頭,然後就去看茶几上的其他幾本書。
《人的發現》、《增長的極限》、《激動人心的年代》、《geb--一條永恆的金帶》、《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現實與選擇》、《探險與世界》、《看不見的手》、《在歷史的表象背後》、《讓科學的光芒照亮自己》,想來這茶几上的十本書再加上自己的《瓦爾登湖》以及蕭乾老先生手裡的那一本,就是龍紹的“走向未來”叢書了。
戈文隨手拿起一本書,看了下封皮《激動人心的年代》,作者李醒民。副標題為“世紀之交物理學革-命的歷史考察和哲學探討”。
大體上翻閱了一下,這本書講的是19世紀和0世紀之交的物理學革命。作者對這場革命的背景、起因、經過和結局以及其中的重大事件和關鍵人物。運用翔實的史料做了生動、細緻的描繪。然後從哲學的高度對這場革命進行了中肯、獨到的分析和總結,並提出了一系列不同於傳統觀的估價和看法。
戈文前世便喜歡閱讀,天文地理歷史政治等各類雜書都看不過不少,穿越後尤其是在巴老家中的那段日子,他更是翻閱了諸多國內外的書籍。因此論起他的在歷史和哲學上的修養,可以在年輕一輩的同行中是出類拔萃、四顧無敵。可現在就算是戈文都不得不為《激動人心的年代》作者李醒民的才華所驚歎,這本書不僅在學術上有很多創新,便是思想上也不凡真知灼見。
由此也可見,三聯書店這套“走向未來叢書”的質量之高。
這套叢書一旦上市,想來定會引起巨大的轟動的。
戈文暗暗的想到。
此時的他根本料不到,這套叢書根本不是簡單的轟動二字所能描述全面的。這套集中了80年代中國最優秀知識分子思想的叢書,代表的是此時中國思想解放最前沿的思考。
在前世,這套叢書從1984年開始出版第一輯,每年都有新的一輯出版,一直持續到1988年,總共出版了74本。而這74本走向未來叢書是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一代青年人人生起的教科書,啟蒙了整整一代人。正是這套叢書把一代青年學子從過去對世界和歷史的單線條的公式化教中解放了出來,也製造了一大批激進和嚮往西方的年輕人。是的,八十年代後期甚至八十年代末的幾次事件之所以能鬧得那麼大,這套叢書中部分書籍裡蘊含的思想傳播恐怕也是因素之一。
而這也正是歷史上某一時期會將這套叢書設為**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這套叢書的編撰並不容易。首先要保證所選叢書要具備一定的思想性和創新性,其次還要有現實功能和普及性,這樣的標準根本不是短短幾年就能拿出來的成果。所以這套叢書後來逐漸出現了粗製濫造的現象,強行強上的結果就是讓這套叢書慢慢的變味,不僅沒有達到啟迪讀者的效果,更是造成了不好的結果。
如果戈文真的能夠預卜先知,恐怕他此刻哪怕讓自己的《瓦爾登湖》譯著不出版。也會請求蕭乾一定要嚴格稽核這套叢書的入選標準。又或者是直接停止出版這套叢書。
可惜。戈文並不是完人,對歷史進展的知悉也是浮於表面。
歷史的車輪依舊保持著時代賦予的巨大慣性,緩緩地,順著既有的軌跡輾過而過,背後是一串串深淺不齊的印記。
……
……
將茶几上的其他幾本書拿去翻看了許久後,戈文情不自禁的對著龍紹感慨:“這叢書編的太好了,有社會科學有自然科學,有外文譯作有原創著作。就像百科全書一樣,跨越了學科限制,跨越了古今中外,簡直就是思想的盛宴和學術的殿堂!”
這套走向未來叢書的編委會便是三聯書店的編輯們,戈文看到上面不僅有蕭乾和龍紹的名字,便是土長申的名字也赫然在列,這裡也能夠看出這套叢書編撰的時間之久。
“你們三聯人的氣魄就像**的那樣‘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宏偉之極!”
“呵呵,這才是第一輯而已。”聽到戈文的認可。龍紹很是高興,“我們的計劃可是要將這套《走向未來叢書》出夠一百種哩!”
“一百種?那要多少年才能完成?”聽到龍紹的介紹。戈文一愣。這套叢書就算每年出版二十本的話,也要五年時間才能全部出完。況且如果這套叢書的編撰標準都如《激動人心的年代》這樣富有真知灼見的文集,那需要的時間絕對是一個漫長的歲月,要知道現在擺在茶几上的走向未來叢書第一輯總共才1本作品而已。
“人要認真的活下去,除了不能假話,還要有信念和理想。我想,隨著中國越來越開放,像戈你這樣傑出的年輕學者會越來越多,走向未來叢書的作者會越來越多的。”蕭乾剛好看完手中的那本書,聽到戈文的驚歎,笑眯眯的道。
“沒錯,我有信心在十年內將這套叢書全部出版!”龍紹向蕭乾立下了誓言。
“龍叔,我那些大國崛起的系列文章不是被《閱讀》雜誌社買下出版權了嘛,你和土長申,叢書第二輯編撰的時候把《大國崛起》也編進叢書裡吧。”聽到龍紹的話,戈文也是心懷激盪不已,想到昨天聽的廣播,他向龍紹建議道。
“好啊,你的《大國崛起》討論了發達國家的發展問題,從某一方面為咱們中國的崛起提供了可以借鑑的歷史資源和文明資源。非常的符合走向未來叢書的主體啊!”龍紹眼睛一亮。
“呵呵。”蕭乾讚許的了頭。然後問道,“戈,你昨天聽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沒有?就是關於大國崛起的節目。”
“嗯,聽到了。”戈文了頭。
“感覺怎麼樣?我可是參與了廣播節目的校稿工作的。起來,這節目還有我的一番心血哩。”
“啊?”
“國慶前,******的賀敬之同志決定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大國崛起》作為國慶獻禮特別節目,當時組織了北京的很多專家對你的文章進行了政治稽核,我是其中的一個……”看到戈文疑惑的樣子,蕭乾有些奇怪的問道,“難道你沒有收到賀敬之同志的信?”
“沒有啊,要不是聽您老,我還一直奇怪廣播這事呢。”
“這個……估計是信件在路上耽擱了吧。”
一面抱怨中國郵政系統的落後,一面蕭乾開始向戈文詳細的述事情的原委。
三十五周年的國慶閱兵意義重大,全國各地都準備了各種向黨和人民獻禮的活動。早在戈文發表《大國崛起》之初,賀敬之老先生便與甘肅的《讀者》編輯部聯絡,後來在得到《大國崛起》的所有稿件後,他更是決定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大國崛起》的廣播。錄播前,賀敬之老先生還召集在京的一些歷史專家和文化學者對《大國崛起》進行了校對,蕭乾正是其中一員。所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不是戈文所認為的侵權,賀敬之老先生早已發文給《讀者》通知過此事,還專門給戈文寫過一封信。或許是路途遙遠,且戈文又從上海來到了北京,信件耽擱了。(未完待續。)
ps: 懇請大家能支援正版!
沒有訂閱的書友來起訂閱一下,最好是能全訂。
叛兒會好好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