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邊防已破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第14章:邊防已破

第14章:邊防已破

襄樊之地,素被稱為“天下之腰脊”,一肩挑南,一肩擔北,北通河南,西抵巴蜀,南達湖廣,東進江淮。自古南北相爭,襄樊先受其兵。襄樊失陷,大宋邊防被攔腰截斷,江漢千里,暴露於元軍的兵鋒之下。

雪融冰消,天時漸暖,至元十一年匆匆來到,依照宋歷,是為鹹淳十年。年初,忽必烈傳旨征討大宋。不料三月間,史天澤夜巡軍營,偶感風寒,竟然一病不起。他年過古稀,氣血早衰,挨了兩天一夜,便撒手而亡。

伯顏率眾將祭奠一番,安慰過史氏家人,方才告別。梁蕭隨眾出了史府,心中懨懨不樂:“土土哈、李庭嚷著建功立業,便如史天澤一樣又如何呢?功名利祿,難道能帶入泥土麼?”正自尋思,忽聽伯顏道:“梁蕭。”梁蕭抬眼一瞧,卻見伯顏目光炯炯,說道,“你隨我來。”抖韁疾行,策馬直奔城門,梁蕭莫名所以,悻悻跟在後面。

到了城外,四野荒蕪,寥寥幾個農夫,面目愁苦,在田間慢慢行走。襄樊十年大戰,城內城外十室九空,萬頃良田盡皆淪為了戰場。

忽見一隻野兔跳出草叢,撒腿狂奔,一隻黃狼銜尾追出,前爪按地,凌空撲向野兔頭頂。此時忽生異響,一支鳴鏑掠至,從黃狼頸上沒入,射入野兔背脊。

伯顏吐了口氣,正要放下強弓,忽聽半空傳來清亮雁叫,側身引弓,但見一隊大雁,排成人字向北飛去。伯顏張弓良久,卻沒放箭,凝望雁陣遠去,弛弦嘆道:“梁蕭,你射過大雕麼?”梁蕭搖頭。

伯顏長笑道:“怒馬騁大漠,驚弓落猛禽,那才是真正的暢快。可惜,大宋未滅,難以北還啊!唉,不知這一仗打到什麼時候?”梁蕭聽了這話,才知伯顏引弓不發,竟是生出故鄉之思,不覺心口一熱,說道:“不打仗最好!”話一出口,又覺不妥,心想:“若不打仗,怎麼報仇?”

伯顏看他一眼,笑道:“梁蕭,我上次下令打你,你還嫉恨我嗎?”他見梁蕭擰眉不語,心知他怨氣未平,不由笑道,“算我不好,但你以下犯上,也做過頭了。當時若不打你,只得砍你腦袋了。”梁蕭也知他說得不錯,不由微微苦笑。伯顏一抬眼,鞭指一座古廟道:“咱們去那裡看看!”

二人到廟前,只見牆垣頹敗,門前立著一方石碑。伯顏翻身下馬,屏退左右,手撫碑頂,沉吟不語。梁蕭見碑下有石龜馱負,上鐫許多文字,斑駁脫落,似乎年代已久了。

伯顏忽說:“梁蕭,你知這石碑來歷嗎?”梁蕭搖頭。伯顏手指前方土廟:“這是羊太傅廟,用來祭祀晉人羊祜。這羊祜是漢人中的名將,當年司馬氏滅亡東吳,一統三國,都是出自他的主意。可惜的是,這人想好了消滅東吳的計謀,卻沒有活到平定天下的一天,生前幾度上表伐吳,都被皇帝回絕。他壯志難伸,每望南方都落淚不止,故而這碑又叫‘墮淚碑’。”他沉默時許,看了梁蕭一眼,“你可知天下為何會有戰爭?”梁蕭一怔,如實道:“我不知道!”

伯顏道:“說來也簡單,只要數國並存,便免不得戰爭。”梁蕭奇道:“數國並存?”伯顏笑笑說:“想當年,我蒙古諸部紛爭,千餘年戰火不息。直至太祖出世,憑天縱英明,武略神機,經歷種種艱難困苦,始將蒙古人合併如一,令其再不爭鬥。你也想必知道,漢人鬥得最狠的時候,都是諸侯割據的時候,上有春秋戰國,下有三國兩晉,唐代之後,朝代興替更如走馬,先是五代十國,後有宋遼交鋒,再後來宋、金、夏、大理、吐蕃五國攻戰,殺戮極慘。現如今,金、夏、大理、吐蕃雖滅,卻有宋元爭雄,可說四百年紛爭從未平息。”

梁蕭忍不住問:“這麼說,定要天下一統,才無戰爭麼?”伯顏道:“這話說得對!自古以來,有識之士莫不想廓清海內、混一天下。唯有四海如一,方可致以太平。這羊祜墮淚,哭的不是一人榮辱,而是天下蒼生!今日的大宋彷彿當年的東吳,一日不平,南北必然征戰不息,既有戰事,最先吃虧的,就是兩國百姓了。”

梁蕭皺眉道:“幹嗎非得打打殺殺?和和氣氣豈不更好?”伯顏擺手道:“你見過不吃綿羊的老虎麼?我們厲害,可打漢人;漢人強了,也會打我們!漢將霍去病就說過:‘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大漢雄強了,北擊匈奴;大唐昌盛了,征服突厥,攻打高麗;大宋太宗,不也打過契丹麼?嘿,只怪他不自量力,打不過人家罷了。”

梁蕭沉吟道:“這麼說,有國家之分,便有強弱,有強弱之別,便有戰爭!”伯顏並不正面答他,話鋒一轉:“聽說你夥伴死了?”梁蕭默然點頭。伯顏嘆道:“你為人講義氣,那是很好。不過,一人性命與億萬蒼生相較,孰輕孰重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梁蕭一怔。伯顏走了數步,忽地轉過身子,厲聲說道:“所謂人生苦短,堂堂七尺男兒,當挽強弓,跨烈馬,平定天下!便如羊祜一般,千年以後尚有美名流傳。若為一個人的生死,成日傷心滿懷,唉聲嘆氣,試問百年之後,誰還記得你梁蕭呢?”他手指田中農夫,“你和這莽漢村夫,又有什麼分別呢?”

梁蕭從來胸無大志,行事只憑意氣,從未想過什麼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聽了這番言語,微覺茫然。伯顏眼中神采飛揚,朗聲道:“最好的牛皮鼓,輕輕一碰,就能發出雷一樣的聲音。最聰明的人,不用我說太多的道理!你流著成吉思汗的血,你的才幹讓世人妒忌。”他手臂一揮,冷笑道,“劉整區區降將,又算得了什麼?”

梁蕭年少血熱,聽得這話,脫口道:“大元帥……”嗓子一哽,竟說不下去。伯顏擺手笑道:“你明白就好,不必說出來。如今史天澤死了,我將他的兵馬交給你統帥,你敢接手麼?”梁蕭愣了一下,微微笑道:“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伯顏打量他一眼,笑罵:“你這小子,倒是大言不慚。”他目光一轉,忽又遙望南方,“只願這次一統天下,千秋萬代,永無戰爭。”梁蕭聽到這話,心頭劇震,喃喃道:“千秋萬代,永無戰爭……”他念了兩遍,不勝嚮往,凝視遠方曠野,不覺一時痴了。

是年七月,宋度宗趙基心力交瘁,病故於臨安。同年,賈似道立年僅四歲的趙顯為帝,一手把持朝政,封鎖前方訊息。大宋朝野惶惶,風雨飄搖。伯顏得細作稟報,心知時機成熟,率大軍二十萬,順漢水南下。其間靳飛、雲殊屢興義軍,但宋軍將庸兵弱,義軍拼死作戰,也是杯水車薪。

當年冬天,元軍渡過長江,伯顏率兵夾江而進。大宋兵部尚書呂師夔,殿前指揮使范文虎等重臣大將紛紛投降,獻媚取寵,醜態百出。

襄樊陷落,賈似道始終封鎖消息,不料前方一敗塗地,再也掩蓋不住。訊息傳到臨安,大宋舉朝震驚,力請賈似道親征退敵。賈似道被逼無奈,命夏貴為副帥,統領水陸大軍二十萬,戰船三千餘艘,逆江西進,與元軍交戰於魯港。

兩軍對圓,十餘萬元軍齊聲發喊,如江上驚雷,順流而下。宋人陸上兵馬雖弱,但精熟水戰,逆流奮擊。雙方久戰未決,夏貴心中發虛,忽趁眾人不覺,掉船就逃。這時間,賈似道摟著酒杯,靠著愛妾香肩觀戰。他對軍陣一竅不通,眼看雙方廝殺激烈,也不知誰勝誰負。乍見夏貴經過帥船,忙叫:“勝了麼?”夏貴嚷道:“抵不住了!”賈似道大驚失色,他本是潑皮出身,再也不顧斯文,跳腳大罵:“賊廝鳥,也不早說?”匆匆拉著愛妾,“撲通”一聲,跳上了早已備好的快船,咬著夏貴的屁股,一前一後,飛也似逃了。

有人瞧見正副統帥先後走脫,大聲叫喊起來,前方宋軍聞聲,鬥志煙消。軍中將領紛紛逃走,一時間,軍中自相衝突,亂成一團。元人趁勢進擊,宋軍兵敗如山,降者十餘萬,糧草輜重全部失落。

魯港敗績傳到臨安,大宋朝野怒不可遏。謝太後命將賈似道革職拿辦,流放循州,這時賈似道眾叛親離,束手就擒,押解中途為官差所殺。

魯港戰敗以後,江淮宋軍鬥志全無,或逃或降,鮮有抵抗。元軍兵分三路,梁蕭沿江南東進,不日抵達京口,忽得伯顏將令,命他返回揚州。

梁蕭抵達揚州,伯顏召集諸將,會於中軍大帳。伯顏神色陰沉,說道:“聖上有旨,命徵宋大軍暫停南下,準備西巡。”梁蕭奇道:“為何西巡?不打大宋了麼?”

阿術沉著臉道:“西北出了亂子!窩闊臺的孫子,葉密立的海都乘我大軍南征,西北空虛,糾集西北諸王,在塔那思河邊結盟,認為聖上施行“漢法”,踐踏了太祖遺訓。諸大叛王集結鐵騎二十餘萬,以海都為首,越過了阿爾泰山,直逼舊都和林。”

伯顏皺眉道:“海都足智多謀,善於用兵,乃是聖上的勁敵。聖上如今猶豫難決,讓人傳話說:‘朕兩度攻打,兩度無功而返。眼看伯顏此次成功,海都又來生事。若為南方沼澤之地,丟了北方大好基業,好比得了羊,丟了牛,得不償失。’是以命我與宋廷議和,劃江而治。”(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謀定三國五行術士之快意人生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升龍道狂神修神傳天地任逍遙光之子大唐雙龍傳天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