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牟譏諷建信君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魏公子牟是誰?此人在古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大賢!其出身魏國世家,師從於老子的弟子莊周或提出“白馬非馬,形名離也”之論的公孫龍,也有說其是墨家的傳人。公孫龍是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辯論家,但是遊走各國,多屬務虛清談,未曾被重用。

公孫龍提出: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名形也。故曰:“白馬非馬”(所謂白馬不是馬,是說白是顏色的名稱,馬是形體的名稱;顏色不是形體,形體也不是顏色。大家說顏色時不應該和形體合併,說形體時顏色也不應該跟在後面,現在合起來稱為一樣東西,是錯誤的。)公孫龍在古代的擁躉很多,其本質是說惡人、善人都不是人,理想的治國之道是剷除善惡,以免相爭,只保留古樸守拙的人。這與孔孟在善惡之間取中庸的哲學是有一些不同的。公孫龍的觀念激進一些,孔孟之道十分虛偽。

魏公子牟的身世關係到一個古國中山國,公元前406年,魏文侯(前445-前96在位)伐滅古之中山國(太行山以東,燕國和趙國中間),由於魏國在南,中山在北,中間還隔著趙國,因此中山國無法併入魏國本土,只能成為魏國的北部屬地。趙國橫亙於魏國本土與中山之間,是魏、趙長期敵對的原因之一。魏文侯不得不先派長子魏擊駐守中山(《史記·魏世家》),三年後(前40)召回魏擊,立為太子,改封幼子魏摯為中山君。公元前96年,中山國被趙國奪取,魏公子牟流亡於魏國都城大梁。

《莊子·讓王》說:“魏牟,萬乘之公子也”,“千乘”謂侯,“萬乘”謂王。這句話,點出了魏公子牟地位之顯赫。魏牟正是魏文侯的四世孫,魏摯之曾孫,中山王魏釁之子,中山后王魏尚之弟。魏公子牟潛心致學,探討萬物窮理,死生之道,修身養性,本已經淡出了政壇。

.

且說魏公子牟這一次奉魏安氂王之命去探訪戰事相持趙國和秦國,是為拉攏住魏國這個“盟友”,趙孝成王親自出城去迎接他,建信君與趙王風風光光同車前往。魏公子牟見識到了建信君在趙國受到的恩寵,很不以為然。

公子魏牟同趙王回宮後,看見座前放著一塊漂亮的綢緞,原來是工匠正為趙王做帽子。工匠見有客人進來,就避開了。

趙王說:“幸蒙公子駕臨敝國,很想聽您談談治國的道理。”

魏牟說:“大王如果能象重視這塊綢子一樣地重視治國,那末您的國家就會治理得很好了。”

趙王聽了很不高興,而且表露在臉色上,他說:“先王不瞭解我無能,讓我來掌管國家大事,我怎麼敢這樣輕率地對待國家大事?”

魏牟說:“大王不要生氣,請讓我來為您說明。大王有這麼一塊綢子,為什麼不讓您的侍從(建信君)給您做帽子呢?”

趙王說:“我的侍從(建信君)不會做帽子。”

魏牟說:“如果讓他們為您做帽子,做壞了,對您的國家又有什麼損害呢?可是,大王一定要工匠然後才用他們。現在您對待治理國家的‘工匠’卻不是像對待‘制帽工匠’那樣,象這樣做法,國家就會被人踐踏成為廢墟,宗廟也就不可能再繼續祭祀。然而,大王卻不把國家大事交給真正能治理好國家的人,竟然交給了被您寵信的近臣。況且大王的先祖擁有犀首,馬服君(趙奢)這樣能謀善戰的大臣,足以和秦國爭雌雄,秦國相當也和趙國勢均力敵。可是現在,大王卻與建信君來來往往同車,而要與強秦爭雌雄,我擔心秦國會毀掉您趙國啊!”

趙王:請您說下去!

魏牟:“現在大王的國家,文臣武士雖不及先王時期顯赫(趙惠文王),但依舊是人才濟濟。大國之強盛,固然首先是致士,但更重要的是合理地用士。否則,賢能的人得不到合適的位置也是白費。建信君人長得天姿國色,果然是名不虛傳,我也聽說大王已經讓他涉政了。這樣,天下人都知道大王喜歡巧言、美色,重用身邊寵信的人,不顧其有沒有才學和德行。如此,賢能不往、雖往而不見用,趙國如何能強大呢?臣心直口快,大王勿要氣惱。”

趙孝成王心裡不痛快,臉色也難看起來,拿起那塊綢緞就扯成了碎片。

趙王說道:“先生知不知道魏國有龍陽君呢?”

龍陽君正是魏國國王的男寵,比建信君還要漂亮三分,但人家也是個隱形的江湖劍客。魏牟知道這是人家反唇相譏了,但他不漏聲色回答:“所以,我們魏國對抗秦國,只能與趙國合縱才能自保。如果趙國與秦國講和了,魏國也只能臣服於秦國。”

趙王急忙說道:“趙國不會與秦國單獨媾和,本王期待著與魏王在邊境的會盟。”

魏公子牟離開趙國去了秦國,秦相範雎本是魏國人,對待魏公子牟這位來自故國的大賢自然是尊崇有加。范雎也知道,公子牟此時到秦國,絕非是遊學那樣簡單,他一定是來探察秦國朝野的訊息,恐怕最重要的就是魏國將選擇與秦趙兩國之中的哪個國家結盟?

秦國也並沒打算與原三晉之中的魏國結盟,所希望的無非就是魏國不要援救趙國即可,而魏國所希望的也正是不與其中任何一個國家結盟!

范雎的幕僚建議范雎主動與魏公子牟提出秦魏聯盟問題,范雎不以為然,他說:“這不可能,其一,談判物件有錯誤,魏公子牟來自魏國,也有宮廷背景,但他是來秦國遊學的,並不是正式的魏國使節。其二,秦國要順利達到自身的目的,就不能依靠利誘,那樣反而會讓魏國感覺到秦國並沒有戰勝的底氣,反而會將魏國推向趙國一邊。秦國要做的應當是要讓魏國知道其援救趙國的危險,秦軍圍困大梁的日子不遠了。---只有這樣,才能讓魏國保持中立,至少不會借路給楚國兵援趙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秦昭王並未正式接見魏公子牟,只是派人給他捎了個口信,大意是說久仰魏公子牟的大名,秦國期待著幫助他從趙國手中奪回原中山國,幫助他復國。

見過或聯絡過秦國君臣之後,公子牟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確信:秦趙兩國不會媾和,它們一定會在長平繼續打下去!

魏國公子牟將要離秦東行,前去與秦國相國應侯範雎辭別。

應侯說:“公子就要離開秦國了,難道沒什麼要教誨我的話嗎?”

公子牟說:“即使沒有您的吩咐,我本來也有話要對您說。顯貴和財富沒有必然聯系,但是人一旦顯貴,財富就跟著來了;財富和美味沒有必然聯系,但是人有了財富,美味就跟著來了;美味和驕奢沒有必然聯系,但是人只知享用美味,驕奢就跟著來了;驕奢和死亡沒有必然聯系,但是人一旦驕奢,死亡就跟著來了。歷代以來,因此而喪命的人多得去了。”應侯聽完後說:“公子所教誨我的真是太深刻了。”

先是韓國設局,再是魏國推動,秦國與趙國的長平戰事逐步升級,終於發展成為一場彼此傾盡國力、曠日持久的空前大戰。(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東方遊樂行大魔法師異界遊少年鬥魔痴帝妖之妄想曲破壞專家入侵腦細胞陶花小事之泰安危情仙侶奇緣現代版幽冥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