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英國的希望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第45章 英國的希望

在教皇國完蛋之後,原本保守黨英國教會很快就被有樣學樣的英國王室掌握在了手中,作為最後一個獨立的西歐國家,征服者威廉建立的金花雀王朝的中央集權程度比西歐的德法意三國要強多了。

英王愛德華死後無嗣,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於1066年率軍入侵,同年10月進入倫敦,加冕為英王威廉一世,史稱"征服者威廉",諾曼王朝由此建立。諾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開始的封建化過程,封建生產方式基本確立。威廉征服英國後,宣稱自己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沒收盎格魯-撒克遜貴族和自由農民的土地,把全國可耕地面積約1/6和山林面積約1/據為己有,其餘的分給他的諾曼親信和隨從,並根據分封土地的多少,授以貴族爵位。教會也由諾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將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塊,分賜給自己的附庸。透過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嚴密的封建等級制度。威廉不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對他效忠。

穿越眾來的前兩年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國進行調查,編成土地調查書(亦稱土地清丈冊),詳細記載每郡多少土地屬於國王,多少屬於領主,各領主又有多少附庸,每個莊園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農民、依附農民、奴隸,多少森林、草地、牧場、磨坊、魚塘等,領地上有多少貨幣收入。編制清冊的目的,是為了讓國王詳細掌握封臣的財產狀況,從而要求他們嚴格履行封建義務。人們害怕這種調查,感到象是面臨末日審判一樣,因此調查清冊被稱為《末日審判書》。據這次調查,英國當時的人口約150~00萬,貴族約佔4%,自由農民佔1%,農奴及其他依附農民佔70%以上。

這表明諾曼征服後,農奴制迅速發展了。在地方上,國王的權力主要透過各郡郡長貫徹。郡長由國王任命並直接管轄。為商討國家大事,國王組織樞密院,該院當時又稱元老院或國王法庭。諾曼王朝透過以上措施,建立起比法國更加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這是英國封建制的一個重要特點。強大的王權得到中、小封建主、教會和富裕市民階層的廣泛支持,他們要求得到王權的保護。大封建領主反對王權過於集中,但他們封土分散,難以割據一方、同王權對抗。

諾曼征服後,在分封的領地上到處都出現封建莊園。封建莊園是英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領主是莊園裡握有全權的最高統治者。莊園土地通常包括領主直接領有地、農奴份地和森林、牧場、池沼等公用地部分。勞役地租是主要剝削形式。大部分農民淪為真正的農奴。農奴在英國叫做維蘭,擁有15~0英畝份地,為領主服勞役;此外還有邊農、茅舍農和奴隸。英國社會封建化的過程是漫長、緩慢、不徹底的,保留了較多的前封建殘餘。莊園裡還有不少自由農民。大封建領主的勢力不如歐洲大陸一些國家封建主勢力強大,封建制度的解體也比其他國家早。這是英國封建制度的又一特徵。

未來的英法百年戰爭的起因就是王位繼承權引發的糾紛。英國國王因為同時是法國諾曼底公爵,娶了法國公主,那麼就有在法國卡佩王朝絕嗣之後繼承王位的合法性,卡佩王朝的遠支親戚瓦盧瓦伯爵也有同樣的繼承權,因此爆發的爭奪統治權的戰爭也就無可避免了。

在教皇指望英王亨利一世挽救教皇國命運的時候,亨利一世就看到了教皇國不可挽回頹勢,沒有落井下石的直接接受教廷的財產就足以說明他的虔誠和謹慎了。雖然此時的英國仍然據有諾曼底和安茹等法國大封建主的領地,但是在法理上,亨利一世還是法王路易六世的封臣。當教皇國下令讓亨利一世帶領軍隊前往羅馬救駕的時候,亨利一世僅僅帶了不到1000人的軍隊親自前往威尼斯集結。

這一舉動不禁沒有觸怒路易六世,也沒有人可以指責他不虔誠。因為這一千人都是騎兵,沒有侍從的騎士也是騎士,戰鬥力也是有保障的,但是很難再有可能爆發的羅馬戰役中發揮實力守住城牆,親身赴險更是讓教會沒有話說。

這種奸猾和算計也算是一個合格的君主,比起他父親征服者威廉也差不了多少了。

此次香巴尼事件之後,英國看到了機會,如果富庶的尼德蘭能夠成為英國的盟友,那麼在有華夏帝國後臺支援下的卡佩王朝面前保住自己在法蘭西的領土就很有希望了。

英國此時算上諾曼底和安茹等地僅僅只有00萬人口,雖然面積超過了法國國王的領地,但是綜合實力還是一個弱國。卡佩王朝雖然定都巴黎,但是實際上最大的經濟來源是南部沿海地區的貿易稅收和里昂等自治城市地區的紡織品收入。名義上,法國的總人口有700萬左右,但是法國此時還沒有統一,王室領地四散在各地,大封建主就有十幾個。儘管卡佩在理論上是全法蘭克人的國王,宣稱對西法蘭克全境擁有控制權,但實際上他只是眾多諸侯中的一個,而對於像圖盧茲伯爵等其他遠離法蘭西島的大領主們而言,他們完全可以對卡佩王朝的發號施令置之不理。在10世紀、11世紀,一些諸侯透過聯姻或戰爭的手段進行擴張,在勢力上更加強勁。即便如此,這過程沒有帶來整個王國的統治者,只湧現出幾個較大的諸侯,如阿基坦和諾曼底的公爵,以及法蘭德斯、安茹、布盧瓦、香檳和勃艮第的伯爵等。他們控制著本地的貢賦、稅收與公共事業,掌握的實權並不比卡佩王朝的國王小。卡佩家族的幸運在於他們的世襲繼承一直沒有遇到困擾。家族連續41年生育出11代合法的繼承人,而且王位爭鬥很少發生。同時,卡佩王朝也處世有道,他們盡量避免紛爭,同教皇保持良好的關係,逐漸在能力範圍之內收回財富、權利與封土。卡佩王朝的君主腓力一世、路易六世和路易七世都潛心於對法蘭西島的治理,使其逐漸成為法國真正的心髒地帶。

英國最大的劣勢就是孤懸海外,不列顛島上的物產貧瘠,人口稀少,國力遠遠不是大陸國家的對手,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未來世界霸主的影子。唯一可以和法國這個名義上的上級領主抗衡的就是更加集中的權利和對境內大大小小封建主控制的力度。英國隊溫暖的南方的土地的渴望和維京先輩們是一樣的,直到最後,卡佩王朝收回了絕大部分的英國在法國領土,英國仍然竭力保持著對阿基坦這個法國西南角地區的統治權。

英國和歐洲大陸的關係要想理解清晰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同為島國的日本相比。島國封閉、文化落後、地理氣候不利於發展農耕經濟(日本颱風、地震、平原狹小土地貧瘠,英國緯度太高、氣候寒冷、陰雨連綿、人力匱乏),都是極其希望得到大陸的立足之地的。德法意在穿越眾橫插一手之後統一的速度極大的加快了,這也給了亨利國王很大的壓力。

在宣佈英國不列顛島境內教會為國教,自任教宗有權管理和任免所有主教和高階教職人員(包括修道院主和宗教大學校長等職務)後,王室領地進一步擴大了,這也給了亨利謀奪法蘭西更多土地的信心。實際上出謀劃策的高階智囊多數都是穿越眾派遣的暗間,表面上是為了亨利好,為了王室集權和英國的利益出謀劃策,實際上是為了讓各國君主出面充當擋箭牌和開路先鋒,掃平境內的割據分裂勢力和不願意加入自由貿易同盟的保守派封建主。

英國雖然比德法意三國國力更弱,但是獨特的地緣優勢也成為了穿越眾看中的歐羅巴戰略重要的一環。

亨利一世就算看到了這種陽謀,他也不可能抗拒這種誘惑,最終還是選擇了走上集權和戰爭的道路。耶誕1111英法戰爭正式打響,雙方遞交了宣戰文書和最終的目標,英國是為了徹底吞併法國去的,為了帶上兩頂王冠。法國則是為了徹底把英國趕出法蘭西,收回所有還在英國國王名下的封建領地。

雙反的焦點就是諾曼底地區和阿基坦。英國雖然沒有多少軍隊能調集到戰區的軍隊,但是法國也同樣抽調不出多少軍隊來收回這些地區。英國發明了英格蘭長弓,法國用上了全鋼式盔甲和馬甲之類的事情就無足輕重了,總共也就萬人的戰鬥,即使分出勝負也沒有多大意義。在穿越眾看來,這種小孩子過家家級別的戰役只能作為遊戲來看。但是在歐洲各國的觀察員看來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其戰術創新和慘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刺激了各國軍方。

幾乎在平原上損失了大部分辛苦培養出來的弓箭手之後,英國退回到各個封地的城堡,開始玩起了烏龜流戰術。從平原陣地戰變成堡壘防禦戰切換的很快,一個月後,法軍的攻城部隊也在層層防禦的箭雨下損失慘重,各地沼澤出產的瀝青和堆積的人畜糞尿發揮了巨大防禦作用,在城牆後邊被加熱到高溫區,在法軍蟻附攻城時沿著城牆倒下去,其粘附殺傷力簡直就是爆表了。攻城車和投石器的投入也讓幾個城堡陷入了危機,但是只要城牆不倒,守軍的頑強防禦始終在堅持著。即使攻破城門,門後的甕城也讓法軍將領傻眼過好幾次。終極城堡——稜堡提前出世了。英雄無敵裡面的各種城堡樣式雖然都在歷史上出現過,但是都不可能和這種樣式的城堡防禦力媲美。

同樣的面積,其周長是圓形城堡的幾倍,這是分形科學最新的軍事應用,也是一堂生動的教育歐洲貴族們科學力量的實踐課。

一旦進入戰時狀態,來自東方的軍事顧問就開始當起了老師,英國不但發行了數倍於財政稅收的戰爭國債來支援購買來自東方的廉價軍火,還建立初級的全國動員體系和深入基層的民兵體系。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建立起來的軍官團和軍事院校也極大的削弱了傳統封建貴族的軍權。雖然自備乾糧武器的貴族武裝也積極參與到這次舉國大戰中,不過那是被逼迫的。如果不舉家負債購買軍火披掛上陣,這些英國貴族就會迅速的被邊緣化,永久的失去軍事上的發言權和擁有 武裝的權利。

在拳頭說話的英國,在沒有憲法和三權分立的基本秩序框架下的歐洲,失去軍權的後果就是文盲貴族也是知道的。一年之後,實在受不了的法軍終於開始要求華夏帝國介入了。法軍在這種變態的血肉磨坊戰爭模式下死傷巨大,法王直轄的領地青壯年只有100萬左右,極限動員能力只有0萬,如今已經消耗了15萬,幾乎都快到了壓制不住國內大封建主的蠢蠢欲動了。

說實話,英國的這麼難啃也超過了所有軍事觀察員的意料之外,在這種局勢下,英國獲得了難得的低消耗把法國卡佩王朝拖死優勢,也看到了維持住自己在大陸的領地的希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分割線————————————————

"什麼,為什麼英國可以在佛羅倫薩的歐洲國債交易所發行700萬弗洛林的國債,我們現在發行80萬都沒有承銷商願意接受?"

財政大臣解釋道"陛下,英國的實際控制面積是我們的四倍,現在還有很多戰爭潛力和人口能堅持下去,我們已經快要撐不下去了,這種危險的局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去年發行的60萬弗洛林國債眼看就快到期了,眼看我們還不上這筆錢,哪還有承銷商願意出來給我們拆借週轉?要是我們這次不能打個勝仗提振人心,我們的國債跌到谷底的話就完蛋了。"

經濟參贊建議到"陛下,看來只有簽訂那份自由貿易協定了,堅持不籤也沒好處,簽了之後就能得到華夏帝國的貸款和援助,還能開啟貿易稅收的渠道,何樂而不為呢?這個協議又不是要您成為華夏帝國的臣屬,沒有多少政治義務和條件,簽訂之後就能平等的享受最惠國待遇和大量的海外投資,您就不要再堅持了吧!"

"就是不能籤,我寧願死在戰場上,也不會簽訂這種協議,到時候不僅僅所有的莊園都會破產,我們的世襲封地都會被強制拍賣的,到時候哪裡還有我們這些只會拿槍桿子的武夫貴族活命的機會?"路易六世堅持不籤這個協議的原因除了自尊心之外就是看到眾多早早簽了協議的德意志小邦國和貴族領地承受不了來自華夏帝國的傾銷,農民都在廉價的穀物和進口農副產品 的衝擊下破產的悲劇,大量收取實物租稅的貴族被迫而走上抵押地產和祖產的道路,最後不得不失去土地悲慘結局也讓路易這個慢一拍沒有簽訂的傢伙堅定了決心。

他沒有看到的是不少貴族在地價下跌和地下佃農破產之前就轉變了產生方式,種植沒有前途的穀物變成了少數,大部分都轉為生產副產品,比如比較有優勢的奶製品、羊毛、蜜蜂、飼料作物和木材。很多風車和磨坊都成為了提供工業動力的作坊。那些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業發展也都是高階的出口型的呢絨業和玩具產業。歐洲的離開土地的破產農民要不就是被高價僱傭到華夏帝國極其缺乏勞動力的海外殖民地做農民工,要麼就是到開發歐洲大批原始森林的擴張之路上去了,根本沒有法國國王想象的那麼慘。失去土地的貴族還是貴族,還有政治權利可以作為生存下去的力量,不是當上了作坊的股東就是成為了德意志地方的新式貴族議院議員,拿上了穩定的年金和國家津貼。

英國雖然是最晚投入華夏帝國歐洲大國,但是卻是發展最快的一個,無他沒有地方割據的拖累,統一貨幣、度量衡、關稅、物價、意識形態和制度的效率比德法意三國快十倍。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之後就像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墨西哥一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不僅得到了來自華夏帝國的大批投資貸款和技術援助,還開啟了國內海產品、羊毛、木材、煤炭、礦產和各種初級產品的大規模出口市場。每年的進出口額和稅收不停的增長也給發行戰爭國債的承銷商很大的信心。(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劍聖臨天下機降傘兵無限之最終惡魔科技天才異界縱橫龍血戰神風雲出我輩洞庭湖英雄傳日沉東海奇蛇異巴不死龍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