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新的貿易帝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第65章 新的貿易帝國

每年從遙遠的帝國本土輸送到高速擴張的赤洲西部太平洋一側的各種商品數量也只能看看滿足殖民點和淘金客的需求,跨太平洋的運輸能力增長被帝國本土沿海增速驚人的海運訂單擠兌的只有一位數,即使是在令人瘋狂的淘金大潮進入鼎盛的兩年後,運力緊張也才稍稍緩解,運力增幅堪堪超過兩位數。

而大西洋航線就牛叉了,得益於歐洲充足的人力和造船原料(中歐東歐北歐的大片針葉林和優良的造船木料儲備)和直布羅陀的巨大吸引力,每年的船舶新增噸位都保持了0%的高速增長,由於歐洲可憐的本土經濟規模和農業社會緩慢的增速無法消化這麼多的運量,加上巨大的貿易逆差需要平衡,各個國家都將造好的船隻作為唯一能平衡逆差的拳頭出口品大力支持和發展銷售。

在北大西洋航線新開闢的橫跨大洋航線綠角港到卡宴港再到赤洲東海岸各個港口漁村部落貿易的新三角貿易(老的三角貿易是古老的宋、遼、日韓之間的錢幣、紡織品、皮草、藥材和工藝品貿易)出現之後赤洲的貿易就爆發了。加勒比群島也被帝國命名為王安群島(第一個繪製了群島詳細海圖並上報獲得侯爵爵位的探險船隊出資人兼船長),這片海域也被成為王安海,沿海各個地方的特產在帝國本土的價值高的驚人;可可、靛藍、砂糖、翡翠、黃金、白銀、珊瑚、胭脂紅、綠寶石、名貴紅木、菸草、辣椒都是本土和歐洲供不應求的暢銷商品。

各個大陸沿海地區和海島上的印第安部落和瑪雅人一樣需要帝國本土和玄洲出口的各種紡織品、金屬制品(武器刀箭和小五金件、鐵鍋、斧頭、鐵釘之類)、糧食、食鹽、大型牲畜和建材。半年之內歐洲多餘的船隻和滯銷的各種和帝國本土紡織品相比毫無競爭力的粗劣亞麻布都被訂購一空,很多聞風而動的玄洲代理人和大商人在得知中瑪建交和帝國立法已經不限制和赤洲貿易往來之後,傾家蕩產的組織貨源和船隊希望到新大陸大賺一筆。

公開的全球地理刊物、各大報紙和帝國皇家地理學會指定刊物——世界地理全面詳細的介紹了赤洲的已知情報,幾乎解密了情報局掌握的80%的赤洲情報司檔案。太平洋航線自然沒有帝國以外的異國商人能參與進來,西太平洋最有可能參與跨洋貿易的南中國海周邊的室利佛逝和大越、佔婆國顯然不可能有這種能力。而大西洋同樣也被帝國商人壟斷了,因為只有一條公開的橫跨大西洋的航線,起點是帝國控制的綠角港,終點是瑪雅的圖倫港,沿線各處都是在帝國的控制之下,沒有任何異國商人能在不獲得帝國外貿部和玄洲總督批准的貿易證的前提下進入這個航線。

準備充分的人自然之道傳染病的利害,除了貨物和補給品,船上最多的就是疫苗和藥品,這些都是換取貿易證的必須物資,為了防止這些商船為了利益最大化而帶給赤洲土著毀滅性的的傳染病無法控制,每次貿易證的次數都是用一次少一次的,只有出售給各個貿易點殖民機構和當地醫療機構足夠的平價藥品才能發放新的貿易證。

有一些運量屬於強制性訂單,為了短時間內將瑪雅拉進全球分工和世界市場,提高瑪雅的經濟規模和被帝國貿易剪刀差剪羊毛的效率,很多運輸噸位都是強制性政府訂單,運輸的都是工程器械和建材等利潤相對於赤洲需求量很大的各種消費品(鹽糖酒煙和紡織品)低了很多的大型物件。中瑪建交之後,可可姆家族一下子就透過壟斷對華貿易成為了瑪雅眾多貴族和城邦奴隸主當中當之無愧的皇族,原本只是一個小酋長的家族一夜暴富自然是穿越眾大力扶植的傀儡了。這種壟斷是完全依靠帝國給予的,隨時可以轉移給其他的瑪雅貴族,不怕可可姆家族不聽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種全方位的控制相對於其他的帝國盟國和建立外交關係的僕從國都要深入,最深入的控制滲透到每個城邦和角落。每一個瑪雅人使用的消費品都打上了帝國的標籤,每一個瑪雅城邦議會透過的決議和法律都有著鮮明的華夏帝國母本和利益集團的影子。相對於歐洲和印度的諸多盟國和藩屬國而言,這個國家受到華夏帝國的影響更加深入基層,一兩年之後除了0%的玉米和0%數十種經濟作物的產量屬於瑪雅人貴族新封建主,絕大部分的土地和不動產被急需外匯的瑪雅抵押給帝國各個銀行換取龍元外匯進口各種消費品和藥物了。

當初穿越眾決定要和瑪雅建交也不全部都是為了看瑪雅人在饑荒和赤貧中掙扎可憐他們才做這種佈局的,既然下定決心建立覆蓋全球的世界秩序和社會分工體系就不會為了少數人的意願而為某個民族開放特權和小灶。瑪雅人能夠得到遠遠超過歐洲各國和印度諸國的大力援助也是付出了遠遠超過歐洲和印度諸國的代價的,更徹底的投靠,更廣闊的開放各個行業和地區,超過歐洲印度數倍的貿易利潤和更加地廣人稀的殖民點,更加依賴華夏帝國輸入的藥品和糧食等必需品,更加原始落後自然更無力抵抗先進文明意識形態輸入。

整個赤洲沿海地區的殖民點推進是以熱帶地區為中心的,北赤洲的廣闊草原森林和山脈雖然也有不少印第安原始部落,但是巨大的生存空間和遊獵和遷徙的生活很不利於傳染病的傳播和擴散,這些遊獵部落的原住民體質也比長期處於饑荒和營養不良的瑪雅人好得多,反而沒有收到多少傳染病的威脅。太平洋一側又多是不毛之地的沙漠和不利於大規模農業墾殖的森林和山脈地區,所以,華夏的移民還是以幾個出產金礦的港口為主要目的地。規模擴張的遠不如當年發現南洲的那麼快。

瑪雅人自然就成為了華夏帝國在赤洲中部開闢遠遠超過北部那些皮草、金礦和木材生意市場的種植園、石油氣田和礦山等上下游更長的生意商人熱衷的新興投資熱土上的重要勞動力和合作伙伴了。瑪雅人雖然總體處於奴隸制社會,在基層都是文盲的情況下照樣發展處輝煌的文明。華商帶來的不僅僅是商品和先進的制度,也給那些已經懂得能將曆法精確到超越二戰時期水平的高等數學知識的瑪雅祭祀和上層人士帶去了大把的商機和致富的機會。

以可可姆家族為例,不過是一個掌握了基本計算能力的普通貴族,憑藉著壟斷整個瑪雅地區的進口商品的壟斷地位(帝國所有出口商在瑪雅聯合王國的唯一對手交易方),在所有進口商品的進價上加了10到50個百分點的價格再轉賣給其他城邦的各級分銷商就聚斂了超過國家0%的國民財富(在奴隸制社會,最上層的1%的人口佔據80%的社會財富很正常,解放奴隸從奴隸主變成封建主的過程中,各個城邦的貴族都榨取了大量的財富,這些剛剛獲得自由的奴隸不得不付出幾十年的辛勞收入來償還和贖買由可可姆家族支付的自由贖買款和份地錢,這一招學習的是舊時空的沙俄解放農奴)。

一些和穿越眾合作時間最長的老家夥們也被新大陸的貿易利潤震驚了,原本興旺的東海三角貿易(日本列島的金銀、海產、工藝品銅、硫磺、硝石、生絲等土特產和包括東夷島在內的東南亞各國各個殖民地出產的稻米、香料、蔗糖、染料、木材、橡膠、水果農副產品與帝國本土出產的各種工業消費品之間的貿易,利用季風航行路線和傳統技術的商業利潤受制於越來越大的規模和新技術的應用下降的很快。)越來越難以吸引胃口不斷增長的商業資本大鱷們了,即使是剛剛上規模的針對歐洲和伊斯蘭世界大宗跨國貿易也難以同跨太平洋或跨大西洋貿易比拼利潤率。至於帝國和印度諸國的貿易則處於規模和暴利之間的平衡點上,擁有遠遠超過歐洲和伊斯蘭世界的規模,又因為印度幾乎不要錢的勞動力和資源成本有很高利潤的這種理想的市場早就被大鱷們瓜分一空,哪裡輪得到後起之秀和新興的商業家族插手。

說起暴利的貿易路線,接受過資訊社會垃圾資訊洗禮的現代人第一時間就會聯想到毒品、軍火和古董文物走私之類的對社會和文明會造成負面影響的傳奇貿易路線,實際上比毒品、軍火和古董文物走私更暴利的貿易品和路線多得是。以紡織品中的絲綢貿易為例,一匹雪白的普通素綢,在沒有染色和印花前只能在原產地的南中國諸多魚米之鄉當成比麻布貴一點的中檔紡織品,一平方米在帝國的蘇杭地區批發價拿貨不會超過1個大銀幣(5元錢),但是運到塞爾柱帝國的巴格達就能賣出10個金幣(500元)的價錢,配額少的可憐的各國對帝國絲綢的渴望簡直比黃金還急切,為了感受來自東方的氣息,東羅馬的奸商曾經直接將高價從巴格達商人那裡買來的絲綢拆成原絲和亞麻纖維混紡成具有西方特色的絲綢,染上色就敢賣一個平方40個金幣(真絲含量減半還價錢翻倍再翻倍,相當於比原產地漲價800倍)。當然這種暴利被直布羅陀的直接到岸價採購和友好通商條約摧毀了,但是中間商賺個0倍還是毫無壓力的。毒品能正大光明的從海關進出口嗎?能上規模而不跌成狗屎價嗎?能大批複製這種成功和催生以此為主營業務的貿易公司嗎?

說起赤洲的貿易暴利就不得不談到穿越眾規劃的世界貿易結構和產業分工佈局了,帝國成為世界工廠和銀行是必然的結果,但是這種結果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本土製造絕大部分的關鍵工業品和全部的工業品是決然不同的兩種概念,一種是追求利潤和各種資源(市場、原料、能源、勞動力)最高效率的最佳化配置,一種是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的自我追求安全感的努力結果。穿越眾顯然不會去選擇後一種,那麼自然要走市場化的道路。以暴利的瓷器貿易為例,泥土和釉料在高溫窯爐內的煅燒造就的技術結晶成為剪刀差的拳頭產品是漢代以來華夏的傳統,這種格局是不以某一個國家或組織的意志為轉移的,即使是強橫如同神靈一般的穿越眾也不可能改變。先進文明之所以是先進文明不是在於強大的暴力,而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和不管那些落後文明拿出吃奶的力氣都追不上的深厚文化技術實力。中華一直都是東亞的唯一核心文明,也是最強大先進的民族國家,在這個被穿越眾嚴重改變的時空早已經是當之無愧的超級大國了,兩億多的人口和00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基本已經囊括了世界經濟產值的90%。為了維持高速的增長和大規模投資消費產生的新經濟不被嚴重的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損害,穿越眾不僅僅保持了很高比例的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還挖了很多池子作為穩定流動性供需的緩衝器。其中最重要的池子就是高速增長的商業板塊藍籌股這個佔據帝國股票市場總市值四分之一的巨大叢集。

不管是辰基集團還是合作伙伴的商業公司的股票都需要保持高達1%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否則很快就會被暴利的諸多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的公司奪走股票市場龍頭的位置,不光市值會因為分紅能力下降而減少,其股票衍生的大量期權、債券、基金和槓桿衍生品的利益會損失慘重,因此尋找新的利潤點,保持社會最高的行業平均利潤率就成為了每一個上市公司董事會的主要工作。 要知道,原材料的價格一點穩定性都沒有,收到市場上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十年的時間內最高點和最低點相差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都有過。為了消滅這種不穩定對經濟的衝擊和損害,除了帝國本土的戰略儲備和強大消費能力能對工業原料價格起到穩定作用之外,辰基集團的儲備體系和內部供求產能調節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在建立起常平倉和物價報(華夏帝國戰略物資儲備體系和各地物價公開資訊週報)之後還建立起期貨系統和完善的保險制度,讓帝國絕大部分必需品和日用品的價格維持了基本的穩定和供求平衡。因此要想在物價透明和規模有限的基礎上獲得超額的貿易利潤就要離開帝國本土和周邊地區,到遙遠的赤洲和大西洋沿岸去做三角貿易來實現了。

赤洲這塊新開發的白紙就成為了新老商業家族爭奪的焦點,陸家看中了北赤洲的風水,決定在高緯度的這片看不到邊的廣袤荒原上建立世代相傳的家業,穿越眾自然不會和學生們爭奪舊時空加拿大西部的地盤,但是早就看中的這些太平洋西海岸精華之地的金門灣和洛杉磯等天然良港絕對不會錯過。剛開始的圈地運動至少要三四十年才能將整個赤洲劃分完畢,所以佔據了各個未來必然發展處核心城市的要害精華之地的穿越眾留下殘羹冷炙給其他人爭奪的頭破血流,自家在一旁看戲的惡習和傳統自然還是要保持下去。

赤洲諸多新土地的開發和新商品的引進就是一個延續帝國商業傳奇的契機。赤洲不光有世界上最大的黑土平原和原始雨林,還擁有最大的山系和無數的獨特物種,玉米和菸草等作物雖然被穿越眾開掛提前引進了舊大陸,但是赤洲本土能夠大量出口的暴利商品更多。和印第安諸部落貿易的來優質的紅衫木鐵杉木、松木華麗的皮草、從大平原上的牛群中搞來的牛角、牛皮、牛骨粉、牛肉、牛毛編制工藝品等等都是暢銷貨。赤洲近海盛產鮭、鰈、鱈、鯖、鰻、鯡、沙丁、比目、薩門等魚類,在鱈魚島(紐芬蘭)邊緣海區還產鯨、北部沿海有海象、海豹以及北極熊等。廣闊的赤洲中北部的闊葉林中還藏著難以計數的糖槭所出產的楓糖,當年舊時空的拿破崙寧願放棄廣闊的路易斯安那也不願意放棄一個海地島除了爭一口氣不想輸給黑人奴隸反抗軍之外就是海地出產珍貴的蔗糖而路易斯安那沒有什麼經濟價值。這裡的印第安部落的勞動力極為廉價,廉價到基本的口糧和食鹽等物資能夠換取大批勞動力密集型的工藝品和極為花費時間才能得到的珍稀物品。

劉氏貿易公司就是一家從事轉口貿易的小公司,在帝國建立之初就從事日本生絲和國內藥材的貿易,在第三代當家劉珏的帶領下積極開拓赤洲市場,轉為經營赤洲出產的皮草進口業務,一下子就從諸多從事近海貿易的諸多同行中脫穎而出,一口氣吞併了四十多家海外進口業務的同行公司。劉家的子弟敢於急速擴張的原因就是發現了皮草貿易的暴利,例如普通的海豹皮在很多寒流影響的海岸只是賤如泥土的普通貨物就像一般的漁港出售普通的鮮魚一樣按噸計價,好一點的一級貨色一噸也不過幾千元,

而進口到本土之後加工成皮草大衣就能賣到數百元一件。《生態環境保護法》和《瀕危動物保護法》等法律限制國內對野生動物的捕殺,而富裕起來的人們又在高競等時尚界權威有意的引導下將消費重點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而不是土地和儲蓄上來,這種國內新興的中產富裕家庭對皮草的巨大需求促使皮草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當其他的貿易商發現皮草貿易的暴利之後,想從這個市場分一杯羹的時,他們才發現劉家已經成為了業內龍頭了,劉家透過和各個部落簽訂排他性的皮草統購統銷協議學習穿越眾的合作社模式之外還用極高的價格推動參議院立法將保護性法規應用範圍擴大到全球,新建立了一套捕殺野生動物獲取皮草的配額制度,一套組合拳下來,業內寡頭的地位便無可動搖了。除了皮草之外,赤洲還有很多其他的物產,大平原和西部山脈出產的牛肉、動物製品(骨、筋、角、牙)、木材、蜂蜜、松香、礦石和金銀從無數的印第安部落傳統貿易網路聚集到幾個大港口,換取帝國出口的硬幣、食鹽、糧食、工業品,每一個貿易行都能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在這個新大陸上的商機幾乎是無限的。超過5000萬的原住民和400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能夠提供的商機幾乎比一個人口超過8000萬的印度也少不了多少了。

為了友好的進行可持續的貿易榨取利潤,疫苗和藥材的輸入被放在首位,當然,壟斷這種核心貿易品上游供應的辰基集團給了每一個下游分銷商合理但不過分的利潤空間,雖然比不上皮草和其他赤洲土特產的貿易利潤率,但是也高於國內的近海貿易。強制性販運疫苗和藥材的貿易證時代很快就過去了,那些在品嚐頭湯的過程中賺取了新航線初期最大暴利的大佬們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之後也不可能繼續維持高額的壟斷利潤了,貨源充足的其他中小貿易商越來越大的呼聲迫使參議院開放航線,廢除貿易證的排他性。大勢所趨的前提下,經過了三年的有限數量的貿易證壟斷時代之後,赤洲迎來了貿易額井噴的新時代。不光原來的航線上航行的船隻數量增加了好幾倍,新開闢的十幾條新的航線也越來越繁忙。赤洲沿岸的數十個天然深水良港也被開發出來,成為了基本已經飽和的國內諸多港口建設公司的新興戰略發展要地。

除了連地中海和紅海都走不出去的法蒂瑪埃及和忙著內戰的穆拉位元王朝,所有的舊大陸國家都組建了新大陸貿易公司,就連處於戰爭狀態的英法兩國都派出了幾十艘船從北赤洲進口鯨魚和皮草等土特產。不管能不能佔據一席之地,各國的貿易公司積極參與也給原住民的生產生活帶去了極大的正面影響,不敢說產生了質的飛躍,但是提高到封建時代初期的水平還有可以保證的。一些富裕的部落甚至用上了產自帝國的玻璃和鋼筋來建築重要的公共活動產所了。

在這輪大潮中又誕生了不知道多少新的貿易公司,其中能發展成貿易帝國的想必也會有很多了,當年開發印度航線和伊斯蘭世界航線的時候造就的大公司早已成為帝國商業的巨頭,一個個掛著耀眼的集團公司的名頭領導著旗下的諸多產業源源不斷的從各地的市場為股東們每年創造鉅額的收入。那麼這些公司之中也許也會有數十家頂著某某新大陸貿易公司等字眼的傢伙更改為某某集團,成為跨行業混業經營的跨國集團,成為新的貿易帝國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神秘復甦7號基地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
相關推薦
劍聖臨天下機降傘兵無限之最終惡魔科技天才異界縱橫龍血戰神風雲出我輩洞庭湖英雄傳日沉東海奇蛇異巴不死龍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