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章 第一縷曙光(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江陰。明倫堂。

明倫堂內第一次擺上了酒宴。

江陰內有名望的人都已在酒席之上,除了陳明遇和馮厚敦,還有貢生黃毓祺,中書戚勳,諸生許用,孝廉夏維新,陸楷和閻小玉夫婦,還有很多城內的出錢出力的富紳,以及守城的諸如衝鋒營季從孝、武舉人王公略、汪把總之類的干將們。當然,也少不了高旭。

眾人宴請的物件是以高老白為的前去清營詐降襲擊的耆老們。

這是生死別離之宴。

當陳明遇領著眾人向這些耆老以酒相酬時,只聽高老白笑呵呵道:“我們這些老頭子們偷生一世,總算等到這轟烈死義之日,不枉此生矣。”一等高老白說罷,眾耆老們同時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把酒杯一擲在地,滿堂皆是杯具的碎裂之聲。接著耆老們踏著滿地的碎片,頭也不回地走出了明倫堂。

置身其中,高旭看著那數十個毫無畏懼之色的耆老們,感受著這些江陰人的悲壯與慨然。高旭望著一個個佝僂著的背影消失在明倫堂的大門外,一種無法壓抑的情緒充斥著胸間。

在明倫堂外,那些耆老的子孫們跪在地上,盡是一片悽愴的哭聲。古人以孝為先,眼淨淨地望著尊長赴死,自然人人悲痛欲絕。有的耆老觸景生情,撫著兒女們也是欲語淚先流。有些性子火爆的耆老則是對著兒女大聲道:“吾輩出城玉碎,正是取義之時。爾等何以至此?莫不是想讓吾苟活城內,等那將來某日白人送黑人不成?”

一旁的老者聽罷強顏笑道:“今日倒是黑人送白人。大善啊。”

在清軍攻城的這些天,守城的青壯也是死傷無數,這些耆老們大都是經歷過喪子喪孫之痛。這些數十近百的耆老們其中不缺那些身體強健之人,他們開始抬起那些底部夾層中裝著火藥的銀桶開始出城。在這支詐降的敢死隊中,雖然大部分都是老者,但其中也有一些自願赴義相隨的年輕人,這些人大都是這些耆老們的後人僕役。

高旭看著這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人體炸彈隊伍,一時間也是感慨萬端。這些人在歷史上雖然寂寂無名,但這個民族危亡之際,他們的壯烈與無畏激勵著江陰城裡的十萬義民的誓死抗清。正是先有這些鄉賢耆老的慨然赴義,才有江陰在史上孤城喋血八十一天,拒二十四萬清兵於城下,使滿清連折數十大將,死七萬五千餘人,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投環,赴井,閤家**,倖存者僅老幼五十三人。

在這座城內的人們是懷著怎樣的一種血性?

高旭默默地望著耆老們那一張張蒼老的臉,望著臉上那些如同松皮一般皺褶的紋路。這些皺褶猶如一簇簇民族傳承已久的年輪一般,在這個存亡時代開始留下血的印記。作為來自後世的現代人,高旭每當看到銀幕上那南京大屠殺之中一張張麻木著等死的臉,心中總堵著一口氣。一個民族經過滿清王朝數百年的奴化,早已失去了脊樑。一個失去脊樑失去血性的民族,又如何屹立在世界之林之中?

要麼尊嚴地活著,要麼尊嚴地死去!

只要身在這個江陰城內,沒有別的出路。

高老白緩緩地走到高旭的面前,抹了抹眼眶裡的老淚,道:“旭兒,你自少頑劣,所幸的是你迷途知返,今日的高取義也是名副其實,真是我高氏之福。老頭兒今日雖死,亦是死而無憾。到了地下,面對高氏的列祖列宗,老頭兒必定喜訊相告。”

高旭肅穆地點點頭,一時之間也是不知該說點什麼。只是看著高老白轉身而去,領著敢死隊走向城門。

厚重的城門緩緩地開啟,城內兩側那些耆老們的子孫們忍不住熱淚相別。那些耆老在出城時有的則是昂著嚷著:人生自古誰無死……有的則是頻頻回頭對著子孫們道:王師北定中原日……

敢死隊出城之後,江陰城內開始緊張地籌備著。大批的搬運物資的人力再次地集中在城門內,等待船隊的到來。而那些家家戶戶的孩童們也在大人們的護送下來到城門。準備夜襲的江陰鄉兵也在城門下集結。夜襲的人馬主要以季從孝的衝鋒營為主,大約有三千多人。這三千多人集中了城內最血勇的鄉兵青壯。如果高氏船隊能經過水路直達江陰城下,搬運物資入城,運送孩童上船,都需要時間,需要轉移清兵的注意力。大略的突襲計劃早就定下,詐降敢死隊如果在清軍大營引爆成功,那麼,從小石灣、黃田港以及江陰城三個方向上向清兵展開夜襲,夜襲的混亂應該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高宅。

站在一面巨大的銅鏡之前,高旭打量著銅鏡中至今仍然覺得陌生的臉容。穿越以來,對於自己的附身之軀,高旭一直小心翼翼地適應著。從舍橋之戰後突的靈肉分離的後遺症,再到這個軀體衝出亞健康狀態之後與湯娘子如膠似漆的靈肉融合,高旭相信這個身體終歸是自己的了。在今夜,就算有激烈的戰鬥,他也再無任何的憂慮。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個道理在任何的時代亦然啊。

高旭把放置在桌臺上的鎖子鱗甲背心穿好,數百片精鋼的鱗片在燭火下散射著森冷的光。再蹬上水牛皮的靴子,腰間繫好皮腰帶,別上一把鏤紋的腰刀鞘,插進鋒利的長刀。然後,是護心鏡、肩甲、護臂以及腕扣,還有猩紅的斗篷在脖子上勒緊,讓下襬落在靴跟處,再戴好全鐵的頭盔,恰好遮擋到眉際。

高旭望著銅鏡裡全副戎裝的自己,一時間不由得又有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愣了好久,才確定這是現實,馬上就是置身古代戰場生死一線的殘酷現實。

最後,高旭又在脖子上系好一條白色的巾帶。這條白巾是在夜襲中分辨敵我的標識。當然,就算沒有這白巾區別,在暗夜之中,只要藉著星輝看到對方是光頭留辮的自然是敵人。無者敵,有者我。

房門被輕輕地推開,高旭轉頭望去,卻見湯娘子怯怯地帶著一股香風碎步而入。

高旭見罷溫言道:“你身上傷勢未愈,怎麼下了病榻?”

湯娘子一家三口剛剛讓高旭派人從陸家接回到高宅。事到如今,那閻小玉依著父命而行,不在小事上難為高旭。那湯娘子細聲道:“奴家腰背上有傷,躺著不適,不如起身。將軍出征在即,奴家心中掂記,所以……”湯娘子不待自己說完,隨身拿起一塊碎布,一拐一拐地走到高旭面前,輕輕地擦著高旭胸前護心鏡上的一處汙漬。她的眉宇之間時而帶著一絲痛楚,想必牽起了她的傷口。

高旭道:“別逞能了。去休息吧。呆會就要出城了。”

湯娘子強忍著傷痛,問道:“將軍與奴家一道出城麼?”

高旭搖搖頭道:“到時你乘船隨著船隊經水路離去,我必須領著人馬夜襲清營,在陸上牽制清軍對水路的堵截。在陸上打得越狠,越亂,你們在水路上的撤退才越安全。大約天亮之後,我們就能在小石灣會合了。”

湯娘子道:“無論如何,將軍如有不側,奴家也不欲獨活,請將軍切莫丟下奴家。”

高旭笑斥道:“這是什麼話。如果我真有不側,為了你一對兒女,你更要好好活下去。”

湯娘子只是低頭不語。

隔了半響,高旭托起她的下巴,只見她滿眼皆是清淚,那驚鹿般忽閃的眼神盡是一股惹人生憐的哀怨。

君山。清軍大營。

高老白領著敢死隊在大隊清兵的押送下來到清軍大營的營門處。

見耆老們抬著數十擔銀桶來降,清兵瞧著銀桶中那在火把下閃閃亮的銀錠時,人人吞嚥著口水。在營門口,營兵們藉著檢查之機,暗暗捎幾塊銀子入懷。除了銀子,江陰城還備有了一些其它的珠寶財物來請降。

看著這些檢查的清兵被桶中的銀子所吸引,沒有顧及銀桶本身的玄機時,高老白與其他的耆老們相視了一眼,松了一口氣。桶底夾層火藥的引線就貼在桶底上。如果被現了桶底的引線,那可就功虧一簣了。幸好沒有一個清兵摸到桶底檢查。

這時,一個師爺幕僚從營中走了出來。高老白一見就笑呵呵地迎了上去,那個綽號老狗才的魯無巧可是大名鼎鼎,高老白自然認得。

魯無巧也是客氣地向高老白拱手行禮,嘿嘿笑道:“白爺,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你老可終於來了。”

高老白抬頭望了一個夜空,笑道:“魯先生,那天上的星星無數,月亮倒真的不會有了。今日可是月底二十八啊。”

魯無巧沒有附和高老白的閒話,只是瞧著一桶桶的銀子珠寶,心中盤計著高旭賣弄什麼詭計。按魯無巧的眼光看來,以這江陰人留不留頭的秉性,要說他們會降,這母豬也會上樹啊。而且早不降,晚不降,這崇明的援軍一到,就不惜血本地獻著大批銀兩來降,這裡面分明有陰謀。而且魯無巧吃盡了高旭的苦頭,以他對高旭的瞭解,這個高取義絕對不會這樣輕易屈服的,何況清兵久攻不下,形勢大利於江陰的清況下來降。

事出非常即有妖。

魯無巧踱著方步,一個個地把銀桶看完。他轉頭看著高老白寸步不離地跟著自己,臉上帶著討好的笑,這種做大爺的痛快,老狗才可是好久沒享受到了。顯而易見,這桶裡的全是真金白銀,童叟無欺。難道那高旭真是乖寶寶,老老實實地獻銀來降?

魯無巧蹲著身子,無意識地用手指扣扣銀桶,琢磨著高旭使人來降的用意。如果這個“故人”真的是個乖寶寶,那未免太無趣了。就在魯無巧胡思亂想的時候,突然感到哪裡不對頭。當魯無巧抬頭的時候,卻見身邊的高老白雖然一本正經,但一旁的幾個耆老的眼裡卻閃過一絲緊張之色,餘光不停地掠過自己扣著銀桶的手指。

魯無巧低頭也是望著自己的手指,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啊。這些耆老緊張什麼?

魯無巧起身後,他明顯感到身旁的幾個耆老松了一口氣。魯無巧狐疑地看了笑呵呵的高老白一眼,剛剛邁起步子的時候,魯無巧突然雙眼一亮。不是自己的手指有問題,而是扣擊銀桶的響聲有問題!

這些銀桶之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下半部都是實心的!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網遊之逆龍傳說限制級醫生重生之王爺的奮鬥校花的誘惑重活之我欲為王末世法師神墓斗羅大陸龍魂劍士紫府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