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少林寺股票上市前的請柬。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好傢伙,你這一拳的力氣,雖然是碰著我的手臂,但是我怎麼感覺一震之力,血氣翻湧,好像把我全身的血和內臟都震得跳出來,現在的耳朵,還直閃金花。”

趙星龍和王手臂一砰,整個人就飛了出去,一個撞到牆上才停住了身體。

他起來的時候,腦袋裡面昏沉沉,眼前金星閃爍,五臟六腑都好像移動了位置,有一種想吐又吐不出來的味道。

王這一記“搬攔捶”給他的感覺就是:自己好像站在一面巨大的擂鼓面前,鼓聲震盪,氣勢蓬勃,聽聲音就血氣翻湧,眼冒金星。

“太極捶勁,就是要給人一種擂大鼓的味道。你看演義裡面李元霸的大錘,一捶拍出,就算敵人用兵器抵擋,也沒有用處,一錘接觸,連人帶兵器一起震飛,震散。用是就是一股震勁,真正的太極拳宗師打人,一拳之下,手臂接觸,勁從一點爆,瞬間散震開,波及到全身。你和我手臂拳腳交接,氣血翻湧,眼冒金星還是最輕的。”

王受拳,兩手散開,全身鬆柔,看似軟綿綿,沒有一點勁力,和剛剛捏手成捶,擂鼓一擊,威風凜凜的模樣大不相同。

“那重的是什麼。”趙星龍平息了胸中的氣血問道。

“重的是拳頭一碰,敵人全身的骨頭都被震得粉碎,力一點,散遍全身。”

王走出了屋子,來到武館院落中間的一個養魚的大水池面前,指著平靜的水面,對趙星龍道:“太極大宗師捶擂人,是從來不管什麼要害部位的,因為以他的捶法擂勁,不管打到什麼部位。力量都會一震散佈出去,從而使你全身都受損。”

說著,王俯下身去,揀起一塊小石子,指頭一彈。擊在水池的中間。噗通一聲。以石頭落水的一點為圓心,水波漣漪一圈一圈飛快的散開。

就是勁地道理。但是武功不到境界,是施展不出來的。真正武功到了境界,雖然哪裡都是要害。我打你的手,你全身的骨節也會跟著被一下震碎。”

“太極打法的圓,並不圓柔地意思,而是一震散圓。勁有柔勁,剛勁。圓也有剛圓,柔圓。琴音散,令人悅耳,心情舒暢。那是柔圓之音。大鼓擂動,令人氣血翻湧。霹靂一響,令人膽顫心驚。那就是剛圓。太極拳打法,要打出這個剛圓地意思來。”

王眉頭皺了一皺。臉上顯現出一絲可惜的神色:“太極的打法為炮捶,炮勁一,心力皮毛一炸,能將人轟飛,但是真正的殺手,還是後面的捶意,捶意借炸力一震,就能真正將人地筋骨,氣血全部震破。太極的練法是養生,要柔圓。打法是殺生,要剛圓。練武的人,如果體會了這個勁剛圓之道,就可以拋棄一切變化,閃躲,攻擊要害的手段,和人對敵,無論是接觸到對方的哪個部位,都能打得對方全身潰散。李元霸打人,就是一錘,不管打哪裡,對方都要死。雖然是虛構的人物,但也說出了這個剛圓的道理。孫祿堂現學形意,八卦,武功高深,最後領悟剛圓勁,才明白真正的太極,所以將自己地拳術稱為孫氏太極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星龍聽著聽著,突然開口:“那依照你這麼說?天下武功,以太極拳為最高的拳術了?”

王搖搖頭:“此太極非彼太極。只要勁剛圓,都是太極。你看我也沒有練過太極拳,只是借了五個捶拳地架子,也一樣能勁剛圓,一擊之力,散遍全身。孫祿堂也沒有真正練過太極,只是借了郝為真的武式太極拳地拳架子。”

“你現在地拳術,已經到了孫祿堂那樣的大宗師境界。”趙星龍一臉不可置信。

王失笑一下,“怎麼可能,領悟是一回事,打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以捶拳剛圓之勁,也就一擊之下,能震得你全身氣血翻湧,倒飛出去,還不能震得你全身筋骨脫節。當然,你是練家子,筋骨強大結實,要是換個普通人,今天這一拳,已經是全身地骨節都錯脫了。像楊露蟬,孫祿堂這些人勁,不管你筋骨多麼強悍,一拳接觸,你全身的骨節都要被震散,內臟血液被震出,七竅流血。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我的功力還淺。”

“手臂拳頭接觸,就能波及到敵人的全身筋骨,內臟?這樣的勁,誰能和你硬碰?確實不需要擊打要害。”趙星龍驚訝道。

“這就是化勁中最上層巔峰力量,明勁用炸,暗勁用震。剛圓之力。可惜,我現在只是兩隻手能打出這個勁來。而且功力還不強,說起來,也只是六分之一的化勁而已。”

“那陳艾陽號稱太極大師,他的剛圓之勁用得怎麼樣?”趙星龍又問。

“陳艾陽路子和我走的不同,他的釣蟾勁是練氣呼吸的法門,先練內臟,然後再強化筋骨。我走的筋骨先迸雷音,強化骨髓,內外接引的路子。他的太極拳打法,以鞭手為尊,也就是劈勁抽打,還沒有到達剛圓勁這一地步。不過我現在的太極捶勁,剛圓之力,和他對碰,還撼動不了他的筋骨,如果和他較量,還是要老老實實的施展身法撤解,打擊他的要害。”

這些天,王在海底抱著鉛汞大球旋轉,尤其是暴風雨中,水底暗湧巨大,任憑海水衝擊全身,雖然因為時日的短淺,沒有能夠把暗勁練到臉上和下陰。

但是,王卻因為水流的力量,體會到了剛圓震盪的力量,於是這些天,拋棄了一切複雜的拳術,藉助太極五捶的拳架子,練起這個勁力來。

能領悟到剛圓震盪,一點力,遍佈全身的拳勁,王還是得益於唐子塵和陳艾陽比武的那場錄影。

那一場比武。陳艾陽以鞭手抽打,唐紫塵用炮捶硬接,每一拳一腳,都呈現出壓倒性的優勢。

事後,陳艾陽告訴王。說自己當時的感覺。是每一拳相交,對方地力量都震得自己耳朵轟鳴,眼冒金星,骨節錯位,氣血翻湧。

這樣的情景。就好像是人被裝在一口大鐵鐘內,別人在外面使勁的敲打。

如果再打下去,陳艾陽說懷疑自己會不會活生生的被拳腳勁力震死。

雖然是手腳相碰,但是勁卻滲透到敵人身體的各個部位。這就是剛圓炮捶之力,也是化勁拳力地巔峰技巧。比所有地勁,都要厲害。

剛圓太極拳勁,練到最高境界,不論敵人是什麼高手。筋骨如何強大。不打要害,就是單純的手腳碰撞。也能以一捶震盪之力,將敵人震得全身骨骼破碎。血從七竅中翻湧出來。

不過王現在雖然以太極五捶為架子。兩手體會到了這個剛圓太極拳勁的力,但功力不足。不能像李元霸那樣,只要是一錘拍了出去,不管什麼人,打到哪裡,對方都要死的境界。

也許只有等他將暗勁練到全身,雷音入內臟,最後功夫內外合一,骨髓,五臟六腑,筋骨,血肉,皮毛全部貫通。然後心意至虛,到不見不聞遇險躲避的境界,才能真正地打出剛圓太極勁的最大威力來。

那個時候,他的全身都能勁,隨便一個肩撞,頭頂,臀打,腰擊,胯打,都能打死敵人。

就算用自己的腰,去撞敵人的手,對方也一樣會震得骨節粉碎,七竅流血。

甚至目擊,都能震懾住敵人。一眼看出,叫敵人的膽氣瓦解,不戰自潰。“你們在討論些什麼?”就在王給趙星龍敘說剛圓拳勁道理的時候,林雅楠走了進來。

王一看林雅楠進來,就知道肯定又有事情。

自從那天從新加坡回到山東後,朱佳因為假期到了,回去央視頻道錄製節目,只是時長和王保持聯繫。

王這個在嶗山的武館,也辦得火熱,鋪天蓋地地宣傳,有很多人來學藝,林雅楠也到青島市裡面,開了分支機構。

不過這個武館,現在雖然是王為名義上的館長,但他從來沒有出面教過徒弟。

武館地師傅,全部都是高薪聘請的一些民間拳師,還有地從山東國數術館,挖牆角挖來地一些高手,甚至林雅楠還有從跆拳道,空手道館挖過來了一些人才。有的時候,趙星龍也客串教練。

現在嶗山內家拳館,一切都向著正規化,商業化展。完全學著地是少林寺的那一套經營策略。

“你看看,這是什麼?”

林雅楠手一翻,多出了一個燙金大請柬。請柬上面,一眼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大的

王隨手翻開,只見上面寫著少林寺集團公司上市前夕,邀請各位武術界同行,敬請王師傅。”

裡外翻了一翻,王看不明白,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林雅楠笑了笑:“事情上面寫得清清楚楚,少林寺的股票要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是上市的前夕弄的一個宴會,擴大影響力,還有炫耀的意思,它邀請武術界的同行,這是給你的請柬!”“少林寺要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陡然聽到林雅楠這樣解說,王大吃一驚;“這個訊息,可是驚天動地的啊。”

林雅楠不以為然的道:“這有什麼,少林寺本來就集旅遊,辦學,生產佛門裝飾品等產業為一體的大型集團公司。這些年,他們也開始向影視界展,美國的好萊塢大片,有很多武打動作巨星,都是少林寺出來的。更何況,他們上面也有人支援,你當少林方丈的全國人大代表是白當的?”

“這裡的山東國術館,就是少林寺集團公司的一個子公司,這些天,我們辦的拳館,搶了他不少生意。”趙星龍道。

“我們搶了他的生意,按照道理,肯定會有人來踢館。為什麼這些日子,還是平平安安?還請柬來邀請?”王也知道,山東有名的武館,山東國術館是少林寺集團的一個子公司。

“你現在的名氣已經傳了出去,逼得張威跳海!打死了日本武術界的天才葉玄。這些訊息,早就已經在武術界傳了出去,你以為你自己還是沒有名氣,默默無聞的人啊。誰敢過來踢館?自己找打?你現在是武術界的大師傅了!”林雅男一語點破,王陡然覺得,自己已經在武術界出了名,已經是大拳師了。

“這次少林寺上市,也是有上面的人活動和支援。不過少林寺這些年,和美國方面的交流很是密切,雖然是一些商業上的交流,但其中的很多關節,值得推敲。組織上要查清楚。”林雅楠道。

王點頭表示理解。少林寺既然在美國好萊塢開始展影視商業,肯定要和國外的企業合作,不然插手不進去。這其中一合作,就肯定有很多蹊蹺,現在突然要股票上市,還真是有很多疑點在裡面。

“一同受到邀請的,還有廖俊華,戴軍。廖俊華的師傅是朱洪智的訊息,已經傳了出去了。”

王問:“還有些什麼人?林雅楠道:“人就多了,反正又名沒名,牛鬼蛇神都可能去,只要是武術界能打,有點名氣的。”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唐人的餐桌深空彼岸光陰之外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7號基地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比蒙傳奇劍噬天下穿越之魔焰滔天流氓高手II天王禁血紅蓮大魔王惡魔法則極品獸醫網遊之大話永恆
作者夢入神機其他書
點道為止 佛本是道 聖王 黑山老妖 龍符 拳鎮山河 永生 陽神 星河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