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香囊的問世,可說是真正開闢了青龍鄉的發展"錢"途。
這東西,除了技術含量高了點外,其餘的根本不算什麼。比如說竹管內的藥材,就是採納了當地最常見的藥材,再加點樟樹皮、甘草之類的,其成本幾乎低廉到了一個令人抓狂的地步。技術含量高,是指藥材的配製技術,阿豆配製出來的香囊,香味純正而持久,要是不說的話,恐怕沒多少人能知道,這樣的香味,就是十幾種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後散發出來的。
而且,也不怕被別人仿製,反正藥材碾碎後也看不出來。至於盛放藥材的大小竹管,這裡有的是竹子,再加上加工廠留下的頭、尾廢料,它的成本也高不到那裡去。
別看成本不高,銷售價格卻高得離譜,尤其是外銷的產品,最起碼也要數十美元,最貴的,甚至達到數萬美圓。用阿豆的話來說,"反正現在是中藥材正熱的時候,價格高點也無所謂了,再說了,因著人手的關係,竹香囊的外觀質量很好,產量卻並不高,要是不賣貴點的話,怎麼能賺到錢啊?"
試銷之後,就是真正的上市了,首批一萬個竹香囊很快就做出來了,除了留下少數自用外,其餘的全部送到了海外的診所集團總部,也就是瑞士中醫院的林剛大院長那裡。
這個時候,阿豆已經顧不上別的了,一心想要把竹香囊在國際上開啟局面(主要是被李家姊妹給逼的)。林剛大院長也不含糊,直接把這些老大交代的稀罕玩意,送去了集團在各大商場的櫃檯。要知道,診所集團有著屬於自己的中藥護理專櫃,馬馬虎虎的,竹香囊也能算是保健產品,放在這些專櫃銷售,實在合適不過了。
很顯然,竹香囊的問世,再次吸引了外國人的注意力,相對於診所集團的其他護理產品來說,竹香囊的價格並不算貴,兼且其精緻的外觀,純正而綿長的香味,無論是送禮還是自用,都是很不錯的。就連林剛大院長看到這些小玩意後,亦是忍不住的自掏腰包,買了十來個給自己以及老婆用。
事實證明,竹香囊的價位非常正確,別看它的成本不高,可要是沒人知道這點的話,光是它的保健功效,就能讓人掏腰包購買了,就更別說,竹香囊的外形還非常的漂亮。
竹雕藝術,在中國由來已久,最開始的時候,竹管都是用來裝茶葉用的,外形好看了,茶葉賣的就好。
青龍鄉生產的竹香囊,外觀上也是有各種雕刻紋路的,就連手指頭般大的隨身型竹香囊,都有精美的雕刻圖案。至於放在衣櫃裡的那種個頭很大的竹香囊,更是被雕刻上了中國特有的神話故事。最大的竹香囊,個頭甚至能達到一米多,採用幾節中間打通的竹子,精心炮製而成,賣得最貴的,就是這種竹香囊。
在青龍鄉,有著很多的民間雕刻藝人,除了少數採用石頭以及木頭做材料,多數的藝人,都只會在竹子上進行雕刻。這之前,他們雕刻出來的東西,大多是由竹編廠收購的,然後和竹編工藝品一起進行銷售。現在就不一樣了,鑑於竹香囊的高價,連帶著雕刻上的圖案,其附加值也高了不少,很快的,阿豆就拉來了一批固定的雕刻藝人,採用全手工的製作方式來給竹香囊新增圖案。
或許在國人眼裡,手工做的東西算不了什麼,但在外國人眼裡,越是手工做的東西,就越是賣得起價格。這是沒辦法的,誰讓我們國家的勞動力就是比別人廉價呢?不過,阿豆卻不想承認這種倒黴事,在他的策劃下,有雕刻的竹香囊要比沒有雕刻的竹香囊,在價格上,足足要貴上幾倍之多。
偏生的,外國顧客還非常理解阿豆的這種舉動,對於他們來說,手工的就是要比機器的貴。在這樣的前提下,竹子廠的廠長,也就是司機大哥認為,是不是可以把涼蓆也這樣加工一下,然後出口到國外進行銷售?阿豆把方麗等人叫來開了個會議,覺得這樣的做法並無不當之處,隨即同意了司機大哥的建議。
就這樣,雕刻著各種圖案的涼蓆,隨著竹香囊一起,順利進入了國際市場。地球是圓的,這一點地球人都知道,在生意場上,這又代表著什麼意思呢?那就是沒有銷售淡季之分。目前北半球這邊,也就是國內,正處於寒冬季節,但在南半球那邊,卻是夏日炎炎的酷熱,正是涼蓆銷售的大好季節。
"則個,應該就是所謂的季節差了吧?"
絲毫不懂季節差究竟是什麼意思的阿豆,得意洋洋的對著李家姊妹吹噓道:"怎麼樣,老公我的點子還不錯吧?"
看到臭小子這麼開心,李家姊妹到是很喜歡這樣的阿豆。怎麼說來著?總歸要比那種態度淡淡不拘言笑的傢伙強吧?說實話,李家姊妹對於修煉一直有那麼點說不清道不明的小小牴觸,生怕阿豆的修為高了之後,也會出現情緒上的變化。
比如老道和叔祖他們,修為是夠高了,但他們那種不冷不熱的情緒,李家姊妹就很不喜歡。
說到這裡,李家姊妹確實有點冤枉老道和叔祖了,天知道,他們只在對著李家姊妹的時候,才會表現出這樣的態度,平常的時候,完全就是兩樣。主要是兩位老頭想在徒弟(徒孫)媳婦有個做長輩的樣子,可說是迫不得已才那麼做的,要是知道李家姊妹會那麼想的話,估計倆老頭早就恢復玩鬧的本性了?!
...
竹香囊的銷售勢頭,不是一般的猛,可惜出口的東西就那麼多,數十個國家隨便分分,老早就沒有了。知道訊息晚了的顧客,只能眼巴巴的等著下一批的貨物。
看到這樣的情況之後,阿豆他們不但沒有加大生產,反而是把一部分的竹香囊給庫存了起來。不但如此,他們還把竹香囊的銷售形式,從代銷改為了先預付貨款,然後再提貨的方式,這一進一出的,短期內的利潤,可說是成倍的增加了。
要不是阿豆不允許林剛插手,說不得這傢伙就要在竹香囊的銷售上橫敲一筆了,不是敲阿豆老大的竹槓,而是敲顧客們的竹槓。誰叫現在有很多商場,都在求著林剛把竹香囊的特許銷售權交給他們呢?倒不是阿豆有什麼意見,而是李家姊妹以及方麗她們有著自己的做法,那就是把涼蓆搭配在竹香囊的供應之中,也就是說,只有銷售完了一定的涼蓆份額之後,才能配給到一定數額的竹香囊。
如此一來,涼蓆的銷售數量,也就不可避免的直線上升了。
有時候,一件東西放在商場賣,本身的品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得看商場的重視以及廣告程度。一旦被商場看重了,哪怕再滯銷的產品,照樣能賣得熱火朝天。就這樣,原本是涼蓆銷售的淡季,被商場重視之後,直接轉變成了旺季。
順理成章的,竹香囊的銷售權也被交給了各大商場,不是阿豆不想在診所集團的中藥護理專櫃進行銷售,而是想要成立單獨的竹產品專櫃。
到了這個時候,青龍鄉這邊的竹子加工廠,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銷售的產量了,考慮到當地的生態平衡,阿豆並沒有及時的加大產量,反而維持著一個中等水平的生產量。求大於供,引發的後果就是銷售價格的進一步上漲,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國內賣五十人民幣左右的涼蓆,到了國外後,價格直接上漲到了一百多美圓,有的黑心商場,甚至直接定了數百美元的價格,居然還能賣得脫銷?!
當然了,出口的涼蓆,多半是雕刻有圖案的,算成本的話,還得算上手工雕刻這一項,即便這樣,它的成本也不會離譜到哪裡去。
竹香囊以及涼蓆的出口,最直接的受益人,還要數當地的村民們,除了工人之外,竹材的收購以及雕刻,都能為當地的閒置勞動力帶來利益。就拿雕刻來說,複雜的有難度的圖案,一般人確實雕刻不出來,但是簡單的圖案,卻是誰都能雕刻的,只要經過短暫的練習,就能雕刻出活靈活現的圖案來了。
有句老話怎麼說來著?熟能生巧嘛!
別小看這樣的活,勤快點的話,幾乎能達到竹子加工廠普通工人的月收入,至於那些手藝好的雕刻藝人,竹子加工廠不求他們快,只求他們雕刻得再精細一點,越是精細的作品,就越能得到竹子廠的額外獎勵。其實,這些雕刻藝人每雕刻一件產品,除了議定的酬勞外,總歸是能得到一定的獎勵,區別只在多少而已。
在阿豆的指點下,經過雕刻藝人加工的產品,不管是涼蓆還是竹香囊,都能在國外賣出大價錢來。竹香囊就不用說了,最離譜的,還要數手工雕刻的涼蓆,最貴的一種,居然賣出了數萬美圓的價格,實是叫人想不到啊想不到!
銷售的同時,手工雕刻的長廣告也已經拍攝完成了,廣告並沒有拿去電視臺播放,而是放在了商場的專櫃內,長達幾個小時的雕刻廣告,最直接的體現出了雕刻藝人們的辛苦。有了這樣的活廣告,再有了商場的重視,來自青龍鄉竹制品的熱銷,也就順理成章了。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