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依舊料峭,卻多有微風般懶散的天氣,人處其時,那種舒爽中略帶愜意的和風感覺,似乎都能讓人呻吟出來。
跟這樣的天氣一樣,在所有人眼中,都不得不認為這家地處高檔小區、周圍環境異常幽雅的中醫診所,它的發展勢頭之猛,實在有些出乎意料。
一個簡單的資料就能說明一切,過去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裡,診所的病人就已經順利發展到了第七期。
近千例的癌症患者從這裡康復出院,實在是不得不叫人感慨一番。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出院的患者中,有些是完全痊癒的,有些則是被控制住了病情後,不用再住院,只需時不時的來診所進行複查就可以了。
個中原因,自是不言而明。
也許有人看到這裡會說了,二個月一期的療程,七期的話,不得要一年多了,怎麼可能才過去四個月?
的確,你沒說錯,不過我也沒寫錯,這個不是時間上對不上。俗話說人有貴賤,病分輕重,診所在給病人進行治療的時候,前後病人的醫療時間是可以迭加的。
就是說,治好一個病人空出一個床位後就能收治一個新病人,再加上有羅伯特那家中醫院的全力幫忙,四個月收治七期病人,在時間上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何況這已經是阿豆的老規矩了。
他在韓國華夏醫院的時候,就是這麼幹的。畢竟,這樣來錢最快不是?
診所逐漸成名的時刻,最叫外界感興趣的是,不管這家診所收治的病人是多麼嚴重、癌症是多麼的晚期,診所卻依舊保持著奇蹟般的零死亡率,用腳丫子想想就能知道,在絕症年代還能保持這樣的效率,該是件多麼神奇的事情啊!
不過在診所的醫護人員看來,以上這些都算不上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阿豆和李家倆姊妹之間的事情,在他們這些所謂的內部人員看來,卻多少是顯得曖mei了些。
現在,雖說在晚上睡覺就寢時三人是分開住在兩個房間了,這點自從杭州診所四樓被安排作員工宿舍的時候,就已經變成這樣了,想想也對,要是阿豆他們再象以前那般住在一起的話,估計那些個醫護人員就不會認為這三人間的關係是曖mei的了,而是鐵打般的年輕人同居了,並且這個同居還是叫男人們異常羨慕的一男二女三人同居。
要知道天天晚上能光明正大搞"人行"的,那可是舊社會才有的"福利"啊!
只不過,叫大家奇怪的是,這麼做居然不是李家姊妹要求的,而是阿豆自己主動搬出來的,這點,是在老爺子老班長他們來看孫子時,好奇之下問起才知道的,事實上,阿豆根本就不怕自己和李家姊妹之間的事情被大家知道,他是怕自己再這樣住下去的話,遲早這個世界上,就會少一個雛和二個處了。
曾經的,阿豆私下裡千百回的告訴自己,大家都還是未成年人,心不要太急,還是要注意點則個的。
按說都已經這樣了,事情也該完了吧?可那些醫護人員為什麼還是認為他們之間的關係曖mei呢?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自打四樓變成宿舍後,在早上的某些時候,當大家打著哈欠準備上班的時候,就會很驚訝的發現阿豆居然也打著哈欠從李家姊妹的房間裡走出來,或者是李家雙胞胎伸著懶腰從阿豆的房間裡出來。
一段時間下來,診所裡的人知道,這對雙胞胎,大多時候是會粘在一起的,所以她們要麼不出門,要麼就是兩個人同時從阿豆房間走出來。
叫大家更奇怪的是,診所裡那些有幸到過阿豆和雙胞胎房間的人發現,他們各自的房間裡居然都擺有三張床,並且還是非常小的——只能睡一個人的那種。
難不成阿豆和李家姊妹間的"三人行"都是在地上搞的?
仨人間的種種怪異,不得不讓那些個剛出大學門的醫護人員感慨自己終於開眼了,現在這年頭的男女關系,要麼乾脆住在一起,要麼就分開,居然還能出現這樣的怪事情?
於是乎,阿豆院長和李家姊妹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就成為大家工作之餘一個異常熱忠的話題了。
其實,這件事情要是說穿的話,是一點也不希奇的,因為三人不是在一個房間的木地板上大搞什麼P之類的事情,而是阿豆在教李家姊妹練氣術,練氣是很耗費時間的,有時候不知不覺,教著教著就是一個晚上過去了,然後,誰從誰的房間裡走出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現在這個杭州診所裡,除了阿豆是院長、李家姊妹擔任了兩個副院長的名額外,還有兩個常務副院長,一個是大家熟悉已久的金花,心思細膩的她,主要負責藥材原料的聯絡與供應;另一個,則是那位外國語學院的MM了,也就是那個阿豆在診所初次施展針灸時被嚇了一大跳的MM,診所的網上中藥城、對外事物的聯絡(瑞士、韓國)以及診所所有藥丸子的出口就是由她負責的。
在阿豆眼裡,這兩位就象出納和會計,只不過她們經手的不是錢物,而是藥材。
隨著瑞士人羅伯特收購的那家中醫院順利開業,專門的醫護人員就顯得不夠了,為此,阿豆不得不要求杭州醫學院在現有的學員中緊急招收一批醫護人才,這個事情很簡單,叫其他專業的學員們改個專業就行了。
大學生找工作不容易,要是一個大學在自己學生們還未畢業的時候,就能幫他們解決工作問題,並且這個工作的待遇還非常好,那麼不管阿豆的診所提出什麼要求,這個大學多半是會照辦的,這意味著,來年學院在招生時又多了一張王牌。
杭州醫學院就是如此,一口氣的,這家薄有名氣的學院居然就多了四個班級近二百名學中醫的改專業學生,為此這家醫學院還特別修改了學院的制度,中醫班改成一個月在診所實習一個月在學院學習,學習期間,工資待遇不變。
儘管現在大學生就業難,不過一般來說,這個學醫的學員們還是不怎麼難的,依舊是處於找工作比較容易的那個年代,退一萬步說,就算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沒辦法留在杭州當地工作,回家找個小一點的衛生院,那也是綽綽有餘的,但是隨著診所的名氣逐漸變大,醫學院裡的學員們尤其是那些外地學員,幾乎可以說是爭先恐後的要求學院幫其改專業了,在他們看來,阿豆的診所不是只有名氣大,最關鍵的是工資超高福利超好,這樣的前提下,別說只是從西醫改成中醫依舊是學醫的專業,就算是叫他們改成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對大多數人來講,估計也是沒問題的
解決了人員的問題後,暫時的,阿豆不希望在自己控制的診所內主動開展愛滋消的推廣工作,因為他覺得這是政府的責任,而自己只是一個民營企業,當然了,政府可以透過愛滋消這種藥丸的進口運做,來控制和治療國內的愛滋病攜帶者。
愛滋病有母嬰傳播、血液傳播以及性行為傳播這三個感染的途徑,一般的握手、一起吃飯,並不會感染愛滋病,所以嚴格來說,中國國內的普通老百姓在機率上感染愛滋病的機率並不大,道德觀的不同,使得中國在愛滋病感染這個問題上,要遠遠低於世界上其他的發展中國家,在這點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並且經過幾年時間的"軟著陸"之後,最近四年來,更是達到了以前的兩位數增加,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高速發展,使得各地在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著各種各樣的錯誤,繁榮"娼"盛這個差不多被歪曲成事實的成語,似乎就已經說明一切了。
社會的進步、道德的淪喪以及人口基數的龐大,無可避免的,中國國內的愛滋病患者幾乎是以幾何速度膨脹起來的,所以在研究愛滋消的時候,阿豆覺得在國內,自己的醫學機構還不十分強大的情況下,這樣的包袱還是交給政府來完成的好。
畢竟,咱這是民營企業而不是國有企業啊!
如果就此說阿豆不愛國的話,那也不盡然。
當初在選擇瑞士成為生產基地的時候,除了能擁有大量的便利環境之外,阿豆還提出了一個協議,一個對於中國發展非常有用的協議,那就是在必要時由瑞士政府出面,私下裡要求瑞士銀行封鎖並且待事情查明後提供那些外逃貪官的銀行帳戶以及帳戶內的金錢。
當然了,這只是雙方的一個口頭協議,是一個不能寫進合作書內的協議,畢竟這件事情要是傳出去的話,將大大消弱瑞士銀行吸收那些灰色金錢的信譽,阿豆經過努力,並且許諾給以瑞士銀行一定的補償之後,一臉難色的瑞士政府最後還是答應了。
阿豆也不怕瑞士政府以後撕毀這條並不存在的協議,要知道,現在他的藥廠基地在瑞士,嚴格來說也應算是個名義上不存在的協議,只要阿豆認為瑞士那邊的發展有孛於當初,他也是會毫不猶豫關閉掉這個生產基地的。
不久之前,阿豆吩咐林剛公佈了一條瑞士醫院的硬規定,那就是自這規定宣佈之日起,不再允許本醫院接受外逃貪官最猖獗的國家美國以及加拿大國籍的愛滋病病人,這條訊息在醫學界宣佈之後,立刻就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軒然大波,更是惹得美國與加拿大這兩個國家連連抗議,要求醫院作出合理的解釋,事實上,這兩個國家不這麼做也不行,實在是他們國家的那些病人們鬧得——幾乎都要翻天了。
對此,瑞士中醫院在沉默了幾天之後,終於懶洋洋的在網上說了這麼一句話:"醫院雖然設立在瑞士,卻是由中國人開的,最討厭的就是漢奸和貪官,漢奸就不去提了,因為咱醫院沒那麼大能耐,不過貪官嘛,說不得在自己範圍內是要管一管了,醫院不但現在不會收治,甚至在正式的用於治療愛滋病的藥丸出產之後,也不會收治。"
最叫大家注意的是,話的最後,隱約點明了阿豆的醫院在進行愛滋病的研究工作,並且這個研究已經到了快要成功的階段了。
這些愛滋病人聯合起來集體抗議,這幫人走在一起後,不但顯眼,而且還沒人敢隨便去惹,連那些都離他們遠遠的。
這要是被他們逮住了使勁咬上一口的話,不得有感染愛滋病的危險?
愛滋病雖然只有三大傳播途徑,不過**行為是屬於體液傳播的,大家知道,這唾液也算是體液的一種,所以說,只要腦殼沒換掉,基本是沒人會去惹這些人麻煩的。
此帖子一出,立刻在各大網站被反覆轉帖,跟帖響應者更是多之又多,有幾個看完的帖子的愛滋病偏激者,甚至當場宣佈自己回完帖子後就去做這樣的事情。
得知訊息後,不但這兩個紅燈區娼妓們生意一落千丈不說,連他們的都急眼了,趕緊的一個個站出來說,自己只是行事,並且這種引渡工作正在大力展開,以後保證。
當然,作為民營企業的他,本著賺錢的目的,只是決定由在瑞士的生產基地提供這種藥丸給,雖說大家都是自己人,藥丸的價格卻是一點也不便宜的,只是沒那麼離譜罷了,不然的話會負擔不起的。
不過,這部分賺來的錢,阿豆是一點都沒保留的,所謂賺錢亦有道,該賺的得賺,不該賺的,就是賺了也要花在公共事業上,以前沒錢的時候,那是看著沒辦法,如今有錢了,阿豆就多得是花樣了。
首先,阿豆決定成立一大批的民工子弟學院,收費廉價的都跟不要錢似的,那些收上來的學費,再加上政府劃撥的獎勵性有限投資,足以保證民工子弟學院招募到一批高質量的教師資源。
實際上,不辦學不知道,一辦學,不得不叫人感慨,現在國內那些大學紛紛嚷著要增加學費增加招生人數的背後,究竟是為了個什麼目的。
一
想到這裡,阿豆就忍不住的罵句:我咔嚓你媽媽的!為了學生的話,就先解決了國內的失學兒童再說吧,還有臉說這個?
其次,是成立偏遠地區的山區教育,這個就不用多說了,這些地方的教育已經不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一批屬於自己的中醫專業人才。
和出資辦教育這樣的"撈偏門"不同,這種有目的的培養未來中醫人才,才是阿豆認為最該自己做的,再怎麼說,這小子骨子裡還是個郎中。
於是,在阿豆先期開設的中醫院裡,包括瑞士和韓國在內,都出現了一批數量不少的娃娃醫生,每個進醫院的病人,都必須由這些少年老成的娃娃醫生們進行先期診斷,之後才輪到真正的醫護人員。
要說這些娃娃醫生們,的確學得非常的刻苦。
不說國內由阿豆親自指導的一批,單說在韓國和瑞士那邊的,就必須每天做好四件事情:一是學習當地國家的語言,只有語言學好了,溝通方便了,才能更好的賺到錢是不是?二是文化課教育,這個很好理解,不學文化的學生,又怎麼能被叫做學生呢?三是目前正在各地開展的"中醫要從娃娃抓起"這個工程了,前面說的各種診斷,唯一的目的就是阿豆想叫這些娃娃醫生們得到更多的實踐經驗;最後一個,則是每天早晚一次的軍訓鍛鍊,在阿豆看來,有了本事有了文化知識後還不夠,還必須把身體養好。
辛苦培養的人才,為了更長時間的發揮作用,身體又怎麼能不練得棒棒的呢?
...
過完春節後的頭四個月裡,阿豆除了負責杭州診所內那七期的病人診治工作外,他還做了上面這些事情,對阿豆來說,發號施令才是他最拿手的,所謂的千里之外決勝負,怕是就這道理了。
現在,杭州診所只會負責病人們的第一個療程,其餘的經過診所確認之後,轉往羅伯特的中醫院進行藥物治療,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在收治療病人時需要阿豆的把關性診斷,免得有病人雖然人送來了,卻在沒來得及進行治療前就死翹翹了。
"絕症零死亡率",這可是個打名氣的好東東啊!
現在的癌症藥丸已經不叫控制藥丸了,而是被重新命名成了"華夏中醫癌症消",這麼做的好處很多,關鍵的一條就是可以打出自己的民族品牌。
以前,由運八飛機送往韓國醫院的控制藥丸也就是癌症消,是裝在一個簡單的木質盒子裡的,上面沒有任何的標誌,然後五十個包裝為一個大包裝統一發往韓國,如今有了名字之後,華夏中醫癌症消這個藥物名字,立刻就在韓國熱了起來。
雖說這些藥要在韓國使用,就得按照韓國有關進口藥物的規定,必須在藥物包裝上同時註明韓文的,但是阿豆發往韓國的"華夏中醫癌症消",這種藥物的包裝上卻是清一色的中文字體。
起初,開始實行這項改名工程的時候,當場就被韓國海關拒絕入境了,怎麼運過去的就怎麼運回來,這一拒絕對阿豆來說不要緊,照他的話說就是:這又不是我要用藥,我急個屁啊?叫我把名字整正確了才可以入關?娘的,你以為我稀罕?
拖吧,看誰拖得過誰。
短短的三天時間,就有六班運貨飛機上的"華夏中醫癌症消"被海關拒絕入境六次,阿豆對此卻是一點都不急,他就當是在試驗中國國產運八飛機的效能了,依舊是早晚兩次貨物來貨物去的。
阿豆是不急,可有人急啊!
在韓國,隨著華夏分醫院也就是平民醫院的增多,收治的病人亦是與之具增的,何況這個藥丸還分成二種,分別是華夏中醫癌症消一號和二號,二號是控制型的,主要用來控制病情,大約就是以前的控制藥丸;一號則是華夏總院的病人,也就是那幫有錢人使用的,可以徹底治療癌症的藥丸。
醫院裡的病人們三天沒得到藥物治療,擔心之餘問起後,卻被告之不是中國方面不想送,而是藥物被海關拒絕入境了,要不是韓國當局知道訊息後反應快,說不得,這些韓國病人們也要學美國加拿大的愛滋病人一樣上街遊行去了。
韓國醫院的總負責人尚老闆,向來對中國的事情很熱衷,這點從她以前開的烤肉店僱傭大量中國留學生就可以看出來。
阿豆把韓國的事業交給尚老闆負責後,也是很放心的,他相人的本事,雖然比不得老爺子,不過,象尚老闆這樣的面相,阿豆還是能相出來的。就仨字:好人啊!
至此,韓國戰略告一段落。
作為第一桶金子的挖掘地以及海外佈局的第一步,阿豆可說是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計劃,將來會怎樣,完全取決於韓國政府的決策。
家中的老爺子在粗步評價了這個過程後,只用了六個字來總結:以不變應萬變。
<a href=http://.cmfu.>(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