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姓蕭,要讓阿豆來說的話,蕭叮叮的這個名字,和他的王阿豆簡稱黃豆這個名字,可謂是一樣的難聽,一樣的惹人發笑。
"蕭叮叮?小叮叮?"阿豆一邊唸叨著,一邊卻嘿嘿笑著,心說你還不如起個小叮噹呢!
蕭家老爺爺的病情不是很嚴重,卻不怎麼好治療,主要是他的年紀大了,有些比較過激的針法,已經不能施在他身上了。
好在離高考還有段時間,花上些功夫在蕭家,以求得宋雪小時候的照片,兩廂比照一番,到也讓阿豆覺得物有所值。
有過一次教訓之後,叮叮再也不敢懷疑阿豆的治病本事了,不過,不懷疑並不代表叮叮就不會難為這小子了,相反的,叮叮是越看阿豆就覺得他越不順眼,尤其是看到這小子笑起來的嘴臉,卻是怎麼看就覺得阿豆怎麼陰險,實在讓人對他起不了什麼好感。
事實上,叮叮看阿豆不順眼,阿豆也看叮叮很不順眼,這個丫頭,雖然年紀比自己大,卻是一點也沒有年紀大的覺悟,對於自己,她是什麼都要爭,什麼都要唱反調,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地方得罪到這丫頭了。
忽然,阿豆想到了什麼,心說,不會是叮叮在接人的時候,自己無意中給了她難堪吧?
事實上,蕭家丫頭叮叮率領的接人車隊抵達宋家之後,原本是來打算接神醫的,沒想到,出來的神醫居然是個模樣帥帥的小子。
懷疑之下,叮叮找到宋雷再三確認,甚至她還不禮貌的提出要見識見識阿豆的治療本事。
宋、蕭倆家幾代交好,宋雷亦是知道蕭家這個刁蠻丫頭脾氣的,這呢子,從小就被他們家的大人給寵壞了,所以,宋雷到也沒覺得這丫頭對自己有什麼不禮貌的。
不過,阿豆就不樂意了,在他看來,叮叮這病人家屬做的,儼然是不合格產品,病人都沒治療,就已經在懷疑本郎中的本事了,要不是想著蕭家那些宋雪的照片,說不得,他阿豆早就甩手而去了。
"喂,這位漂亮的姑娘,想見識我本事的話,你最好去找個腦子有病的人來。"對於陌生人,阿豆說話向來不怎麼客氣,現在,更是變本加利起來:"只有這樣的病人,才能顯出我真正的本事來,要不,你先去找,我在這等幾天再說?"
就一句話,卻氣得叮叮當場就要拔拳教訓人了。
不過,阿豆身邊的李家姊妹也不是好惹的主,見到叮叮這樣亂來,她們當場就把架勢拉開了,看李家姊妹的樣子,儼然是準備給這沒眼光的蕭家丫頭一個下馬威了。
想了半天的阿豆,算是找到些叮叮看自己不對勁的原因了,沒想到,搞到最後,居然是自己禍從口出,不由得,阿豆有些小小的鬱悶了。
在阿豆的治療方案中,蕭家老爺爺的腸胃病一共需要七到八個療程,每個療程耗時半月左右,這到不是阿豆的本事退化了,而是蕭家老爺的年紀和身體造成的。
一般來說,年紀大的人,不管做什麼都要慢慢來,何況,現在是在看病人,更是要加倍的小心了。
儘管,阿豆早就看出蕭家老爺爺的病,屬於再普通不過的病情,無奈的是,在考慮到這些因素後,阿豆發覺,要是自己真想徹底治癒蕭家老爺爺的話,他就只有老老實實的在蕭家花上三到四個月時間。
仔細算算的話,此時,離高考也只有不到二個月的時間了,想來想去,阿豆覺得就只有一個辦法了,那就是用藥丸來替代針灸,針灸是好,可也得人家受得起,以蕭家老爺爺的這個身體,就受不得太多的針灸刺激。
如此一來,原本效果沒針灸那麼好的藥石療效,現在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了。
一般來說,人的腸胃不好,它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飲食不正常,導致腸胃本身產生病灶以及諸如腫脹之類的物理性毛病;二是由於腸胃吸收了大量的毒素,導致它的消化功能退步。
而蕭家老爺爺的腸胃病,不但囊括了上述的病症,甚至還有些虛弱的病症出現,針對他這樣的情況,阿豆順勢決定,準備做出一爐特效的藥丸子。
和宋家一樣,這蕭家勢力也是不小的,阿豆只要吩咐下去,不但藥材好找,甚至連練藥丸必須的藥鼎也非常好找。
站在蕭家的院子裡,阿豆看著面前大大小小的百十來只藥鼎,雖然面無表情,可他心裡卻在一陣陣的無語,我要的是練藥的藥鼎,你蕭家把廟裡插香用的鼎找來做什麼?難道想我去唸佛求保佑?
所有的鼎都是蕭叮叮找來的,不知道她是不是故意,阿豆要找藥鼎,她找來的卻是這些玩意,當然了,藥鼎還是有的,畢竟是蕭家的老爺爺需要藥丸,蕭叮叮她再頑皮,也是不敢開這種玩笑的。
百鼎叢中,阿豆好不容易才找到只適合的藥鼎,雖然看上去黑糊糊的不起眼,卻非常符合阿豆的需求。
練藥需要鼎,這是大多數郎中都知道的事情,但煉製不同的藥,卻是需要不同的藥鼎,這點,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其實,根本不用那麼麻煩的,畢竟現在這年頭,已經沒那麼精細的治病技術了,這藥效少一分多一分的,對醫生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老實說,如今能下對藥的,就已經很不錯了。
偏偏中藥最講究的,除了用藥正確之外,還講究藥量以及藥物內所含成分的適中程度。
古人早就有云:是藥三分毒。
如果把握不到這點的話,是很容易就會引起病情的反覆。
可惜,現在的醫院裡,不管是西醫院還是中醫院,看病就象生產流水線一樣,只要你得這種病了,管你是輕還是重,要麼不給藥,一給藥的話,幾乎所有這種病的病人,都是一模一樣的給,最多最多,就是給的藥量分上些多少而已。
要是藥量少一點就能行了的話,阿豆也無話可說了,讓他鬧心的卻是,給的藥量雖然少了,但是構成藥物的成分卻依舊是那麼多,有的時候,一款藥物內其中一種成分的多少,直接就影響著病人的痊癒以及康復率。
在阿豆看來,病人得病了,找醫生看病,然後付錢,那是天經地義,沒什麼話好說的。
但是,現在社會面臨的問題卻是,醫院在沒什麼好法子治療病人的情況下,卻依舊是對病人含糊其詞、不懂裝懂的收治下來,說什麼先診斷一下病情,治治看再說,不行的話就轉院。
檢查的話,是能白查的嗎?當然不是,這檢查可是要收錢的。
最叫人生氣的還有,這幫醫生們所寫的字,他媽的寫得全是只有他們自己人才能看懂的字,照阿豆的估計,這外人要是想看懂醫生寫的究竟是些什麼字,至少至少,得是書法家的級別。
這從根本原因上,就造成了許多病患們甚至連自己得的究竟是什麼病都不知道,只知道生病了,找醫生,然後吃藥,好點的醫生,會囑咐你要小心預防些什麼,不好的醫生,直接給藥,然後讓你走人。
病歷上是寫有醫囑的,可那有幾個人看得懂?
整張病歷,能看明白的,或許就只有患者的姓名、年紀、性別以及年、月、日了。
另外,在阿豆的藥丸出來之前,國內根本就沒有行之有效的藥物來對抗癌症,但是,你隨便找個大一點的醫院就會發現,醫院內必定收治了為數不少的癌症病人。
我是沒能耐看好病,可這又有什麼關係,只要醫院的牌子一豎起來,多得是病人主動上門,好不好不要緊,能在我這能消費就行,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哦,對了,叫做教育產業化,這教育都能產業花了,何況是我這看病的醫院了。
正所謂,病照看,人照死,醫院錢照收。
曾經,阿豆就不止一次的從病人口中聽到過這樣的話語,要是我這病看不好的話,還不如不看,省得臨死前,卻還要被醫院那幫黑心爛肚的醫生們賺去血汗錢。
更有血腥者,居然準備在自己臨死前,拉上醫院的醫生們一起死,奶奶的,誰叫你他媽的沒本事看好我的病?你實話說自己看不好不就得了?省得我在你這浪費時間,偏偏我這病,居然是能看好的,要不是阿豆郎中本事大,老子早拉著你們一起死了。
他這話,立刻就嚇得阿豆渾身一個哆嗦,暗道句,還好還好,咱是看好了你的病,這要是看不好的話,豈不被你拉著一起,死翹翹的說?
阿豆從小就替人看病,可說是見識過了各種各樣的病人以及從他們口中所說的醫院以及醫院裡的制度。
在這小子看來,現在社會的那些個醫院,根本就是一條條吸人血的地頭蛇,它的危害程度,甚至不下於中國的壟斷產業電信部門。
也許,壟斷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壟斷企業,說起電信部門,它的那些個毫無理由、平白無辜的交錢制度,又有哪個人不恨它的?
可你罵歸罵,人家卻照樣在你身上吸食血汗錢,並且你還別不服氣,因為這是國家規定嘛!
...
練藥的過程中,阿豆想了許多,原本照他最開始的想法,一旦他在國內的大規模中醫院全面開業後,將採取小病不收費、大病低收費的辦法,如今看來,這種貌似共產主義理想化的按需分配,要麼不推出,一推出來,別的好處沒有,卻只能把現有的醫療體系給搞得更亂。
老神般在在,阿豆立於藥鼎面前,他一邊控制著火候,一邊在不住的攪拌著藥汁,以讓它慢慢變得更加黏稠。
蕭叮叮也站在一邊,她有心想和阿豆說上幾句,卻被這小子的認真態度給嚇住了,鬱悶之餘,這丫頭只得在心裡埋怨著,不就是練一爐藥丸嘛,你有什麼好得意的?
雖然是在練藥,可邊上蕭叮叮的舉動,阿豆還是看在了眼裡,不過,現在的他懶得去理別人,繼而專心考慮起自己的事情來。
終於,阿豆決定,要先在全國各地開展起癌、艾滋、以及牛皮癬之類的疑難病症專科,咱只呀先壟斷住這些病症了,不管以後會如何發展,對我對中醫來說,終歸是件好事情。
行不行,得試過才知道,只不過阿豆覺得,這個辦法,應該是現階段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並且,也是屬於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
又過了個多小時後,阿豆的藥終於是煉製好了,一般來說,練藥是沒那麼快的,由於這是馬上要使用的藥丸,所以在實際操作上,這爐藥丸不需要煉製太長的時間。
也只有煉製出來的藥想要進行長期儲存的時候,才需要煉製的時間更久一些,以來祛除雜質。
一般的,象現在這種馬上要用掉的,僅僅花掉阿豆他小半天的時間就夠了,簡直可說是:
立竿見藥丸了。
隨後,就是搓制藥丸的步驟了,把木瓜粉放在煉製好的黏稠藥水裡,然後象做麵糰般的攪拌均勻。
使用木瓜粉的話,有二個好處,一是可以用來調味,這次做的藥丸有點大,需要啃饅頭一樣的咬下去,所以搞點甜的味道,亦是不錯的;第二個好處則是要靠它來黏合藥水,如此一來,既能短暫的儲存,又能正確的區分藥量。
阿豆考慮到蕭家爺爺的年紀,需要更加準備的藥量,所以,這小子還特意叫人找了只天平砝碼來,以用來準確控制藥丸重量。
有蕭叮叮在,這樣的好勞力當然不能放過了,阿豆隨意的把一團黑漆抹糊的藥糊扔到她面前,說道:"蕭家丫頭,也別閒著,你應該從沒做過藥丸子吧?那今天,就好好的做一回,不懂的話,我來教你就是了,關鍵是要用心做,要知道,這可是你爺爺吃的藥,明白不?"
在阿豆的軟磨硬逼之下,蕭叮叮算是徹底老實了,不就是搓製藥丸子嗎?簡單,我搓就是了,可惜,蕭叮叮沒想到的卻是,蕭家爺爺一共需要七、八百顆這樣的藥丸,這一通撮下來,算是把這丫頭給累壞了。
當然了,阿豆也沒那麼輕鬆,因為他要量出適當的藥泥,認真想想的話,蕭家爺爺的這個病症,甚至比癌症還要複雜幾倍,尤其是對阿豆來說。
為了宋雪小時候的照片,他阿豆可說是費盡了自己的努力。
...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