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卷魔修之源第一章戰鬥服裝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有了第一批可以成編制的合格部隊,接下來的許多事情就可以開展了,不要以為蟲洞還不能通行這些士兵就暫時不起什麼作用了。有句話說得好,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的道理,這些士兵的存在,也牽涉到了許多的方面。

舉個例子,就說戰鬥用的軍服,這支部隊就需要重新制訂一批,雖然是傀儡師的操控者,亦是需要專門的防護服,不然的話,在魔修的區域,大家就別想著離開傀儡獸了。雖然傀儡獸很好用,並且防護功用也很齊全,終究會受到體型過大的限制,數百噸位重的傀儡獸,靈活性上,肯定不如赤手空拳的修煉者。

修煉界這邊,以前根本沒什麼戰鬥專用服可以用,非要說有的話,鑲嵌有各類防禦陣法的服裝,雖然五花八門,卻勉強可以算是統一的服裝,問題是,這些服裝無論是從樣式還是單個功用上,都顯得沒個統一標準,每每想到這點,我們的阿豆老大就有種渾身冒冷汗的不自在感覺,畢竟這些人是士兵,就算修煉有成,亦不能隨便的穿上件衣服就去和敵人掐架了。

所以說,統一的、並且有著有效防禦的戰鬥服,在出征魔修區域之前,就應該準備完畢。

別看蝗蟲艦隊成軍那麼些年了,一直以來,普通制服到是有的,卻沒有專門的戰鬥服裝,而科技界這邊,戰鬥服當然是有的,卻是由於現在的這些士兵,檔次要遠遠超過科技界的士兵,一邊是修煉者,一邊卻是普通人,哪怕是半吊子的修煉者,他們的戰鬥力,也不是普通的士兵可以比擬的。

士兵的檔次是提高了,但是接下來這些士兵要面對的,卻是異常危險的魔修。阿豆是位合格的老大和指揮官,他知道一套好的防護服裝,能夠儘可能的給予士兵們幫助,所以他對於這套戰鬥服的要求也很苛刻,也就很理所當然了。

經過N次的試驗之後,新的戰鬥服終於被定型了,其外形看上去類似於大了一號的人類,卻不是機器人的那種防護,只是外形像,真正穿著的時候,這套戰鬥服會自動變得很貼身。至於說上面的防禦陣法,軀幹部位最多,其次是頭顱的保護,關鍵時候,這套防護服甚至能夠在帶著士兵的情況下,變形成一個小型的烏龜殼。

再堅硬的烏龜殼,亦是扛不住魔修的持續破壞,問題是,阿豆只要求這套防護服能夠暫時扛住魔修們的前面三板斧,根本就不考慮後面的情況。

當然了,整套防護服最震撼人心的設計,是它一旦穿著之後,從外部就很難開啟了,至少魔修們是不用想著從外面開啟它了,只能由裡面的戰士或者外面的專門工具,才能夠毫髮無傷的開啟它。在混戰的時候,這樣的變形顯得非常的重要,除非是魔修的數量佔據壓倒多數,不然的話,面對這樣的變形怪物,一時半會的,很難對其造成根本性的打擊。

說老實話,這套戰鬥服的變形設計,是阿豆感到最滿意的一點。用他的話來說,對付魔修這樣的怪物,就得採取同樣的怪物手段,傀儡獸是這樣,變形戰鬥服亦是如此。

從戰場上收集到的情報來看,確實有必要準備一套這樣的變形戰鬥服,第一次過來的魔修部隊,全部都是從蟲洞硬擠過來的,體型、抑或是外殼的大小,都有被蟲洞消融過的跡象,但是到了第二次戰爭,從蟲洞過來的魔修部隊,鮮少有那外殼消融過的痕跡,關鍵卻是,第二次過來的魔修,戰鬥能力要遠遠超過第一次。

前面兩次戰爭都是在這邊的區域發生,阿豆可是不希望第三次戰爭也發生在這邊,就算是輪,也該輪到對方的區域了,所以這第三次戰爭,在阿豆的主動選擇下,註定發生在魔修的區域。

條形戰艦的體型,比諸最小噸位的鰩魚戰艦還要小上一些,但是條形戰艦有個最大的設計風格,那就是彼此之間可以組裝起來。有了這樣的設計風格,根本就不用擔心會在體型上吃魔修的虧,再大再厚皮的魔修,條型戰艦照樣能夠組裝出同樣的體型去對付它。

現在的問題是,不能不防魔修那邊的體形小型化,透過機械人的演算,阿豆發現越是體型小的魔修,就越是難對付。靈活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魔修有著實力越強、外殼就越薄的特性,可以說它們驕傲,並且也有資格這麼做,拳頭大,會吃香的道理,可是適用於所有區域的。

魔修那邊,亦是不例外。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這魔修的進化方向,很是有些針對性。比如說被陣法封住了,就進化出能夠吸收陣法能量的魔修,又比如第一次大批量過來的時候,外殼會被消融,但是到了第二次,就沒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了。現在阿豆怕的是,那邊的魔修們,會進化出能夠剋制或者抵擋傀儡獸的魔修種類,要真是這樣的話,就會出現大量的傷亡。

所以說,準備這樣的一套防護服還是很重要的。

並且由於使用變形戰鬥服的都是修煉者(就算是半吊子修煉者,那也是修煉者!!),阿豆就不用再擔心會有大量的傷亡出現,萬一傀儡獸真要是不行了的話,那就捨棄掉它,傀儡獸再是靈活,亦靈活不過穿著防護服的修煉者,畢竟體型在哪擺著呢!同樣的道理,有著相近體型的魔修,應該不會對穿著變形戰鬥服的士兵們構成致命的危險,就更別說,變形戰鬥服還有能扛住前面三板斧的能耐。

看上去,阿豆是留了個最後的進化機會給魔修,抑或可以說,在這次的進化之後,阿豆這邊依然能夠掌握主動權,但是以後的發展,就不好說了。不過阿豆既然決定率領部隊過去,就是衝著這個機會而去的,一旦在魔修區域失利,那就啥都別說了,大家依託著蟲洞玩對頂的蠻力遊戲吧!!

...

玩蠻力遊戲的話,亦是有前提的,不過現在看來,阿豆這邊不缺少玩這個蠻力遊戲的前提。

一個蟲洞的距離究竟有多長,阿豆不是很清楚,不過卻知道肯定會很長很長的。眼前的這座蟲洞,猶如一個無底洞,在肆無忌憚吞噬條型戰艦的同時,卻讓人始終摸不到它的底限。

看看資料就知道了,數以十萬計的條型戰艦,一條接著一條,猶如一列拖著無數車廂的火車,慢慢的向著蟲洞的深處進發。每一艘條形戰艦的加入,都能為這列火車增加上一份動力,即便如此,這列火車的前進速度並沒有增加多少,反而時不時的,會因為阻力太大,而被減慢。

好在這列火車始終在前進,慢是慢了點,卻無礙前進的步伐。

就算是科技界的科技,也無法解釋為什麼蟲洞中那麼多的戰艦,會始終處在一條直線上?說來也是阿豆的疏忽,忘記了會有"扭曲"的說法,想想就瞭然了,那麼長的一列火車,兩端同時用力頂的話,肯定會有扭曲的情況產生,一旦出現這樣的狀況,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扭曲變形那部分的條形戰艦,會被蟲洞給消融掉。

忽然間反應過來後,阿豆好懸沒被自己的想法給嚇一跳,趕緊找了負責的機械人,仔細查詢了之後,卻驚訝的發現,在蟲洞內"航行"的條型戰艦,居然始終處在一條直線上。到是有發現變形的地方,卻是因為兩邊的壓力太大,導致條形戰艦互相間的首尾連接處,出現了輕微的變形,雖然出現了問題,卻是無礙大局,因為這樣的變形,屬於可控制範圍。

沒有自己想象中的情況出現,阿豆自然是長出了一口氣,很快就產生了另外的疑問,阿豆知道科技界的情況,清楚再精密的機械,也不可能再這樣的情況下不發生扭曲類的變形,沒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只能說明是蟲洞在起作用。

稍稍檢測了一下之後,機械人很快就發來了檢測報告,阿豆老大的猜測很正確,在蟲洞內部,確實存在著這樣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在過蟲洞的時候,必須一艘接著一艘過去,而不能同時過去好幾艘。

事實上,要是戰艦敢於並列透過蟲洞的話,要麼是經過的蟲洞足夠大、中間的所謂安全通道夠寬敞;要麼就是並列的戰艦被擠到一塊,最後不但這些戰艦會死翹翹,還會釀成蟲洞通道的災難,短時間內,這條蟲洞就報廢了。

到不是說就不能透過了,就是比諸之前的時候會危險許多。舉個簡單的例子,衛星在太空爆炸,產生的碎片多了的話,會對其他正常運作的衛星造成很大的麻煩。

所謂蟲洞通道的災難,就是類似於這樣的一種情況,以至於科技界那邊早就形成了共識,那就是不管情況再緊急,每次亦只能單獨透過蟲洞,大不了就是首尾連線的距離縮短些。在科技界,戰艦並排透過蟲洞的舉動,是受到嚴格限制的,對於科技界來說,引起蟲洞災難不要緊,要緊的是,這樣的通道都是天然形成的,一個不能用的話,是很難找到替代品的。

至今為止,有些修煉界的區域,就是因為只有一個蟲洞和外界相連,正好這個蟲洞又被毀壞了,而躲過了科技界大軍的入侵,甚至到了現在,阿豆的手下也過不去,探測器到是過去了,低到只有千分之幾的通過率,讓我們的阿豆老大很是無語。

事情總有好壞兩方面的,好的一面就是,只要在蟲洞通道的允許範圍之內,就不會有扭曲的情況出現,哪怕後面的蠻力再大,亦是如此。貌似在蟲洞內,只能接受來自前後的壓力,左右上下的話,就是蟲洞的管轄範圍了,目前看來,阿豆的條形戰艦,很是被管轄了一把。

條型戰艦的話,由於首尾對接,所以中間連線的部分,都被打通了。條型戰艦的內部空間還是很大的,甚至能讓數百架傀儡獸並列走在其中。阿豆的計劃很簡單,一旦條型戰艦貫通了整條蟲道,傀儡獸立刻就能源源不斷的透過條型戰艦抵達最前線。

到時候,不但條型戰艦可以形成戰鬥力,從裡面出來的傀儡獸,也能形成一定的戰鬥力。和大多數體型龐大的魔修比起來,傀儡獸就顯得渺小多了,不過正是因為相對渺小,阿豆才會使出這樣的招數,到時候不管蟲洞那邊聚集了多少的魔修,體積較小的傀儡獸,絕對可以利用這點跑掉。

最不濟,也能依附到魔修的外殼上,然後把傀儡獸的外形和顏色變幻成和這些外殼一模一樣。如此的話,只要魔修那邊沒有有效的偵查手段,光是這一招,就夠它們喝一壺的了。

當然了,最開始的那些傀儡獸,都是由機械人駕駛的所謂炮灰,考慮到這樣的機械人都有後備程式存在,同樣是作為炮灰,顯然和科技界那邊是有區別的。雖然,從表面上看不出機械人對此有什麼樣的真實想法,不過本尊在身的阿豆,還是發現了一點,那就是機械人對於這樣的保護措施,感到了由衷的滿意。

理論上來說,這些機械人還是被當成了炮灰,卻是不用真正的死亡。從科技界那邊瞭解到的機械人發展過程就能知道了,機械人之所以會叛亂,最大的原因是科技界那邊隨意讓機械人充當炮灰。說白了,就是對於機械人的個體死亡,並不在意。

事實卻是,機械人作為高度智能化的非人類,已經能夠感覺到生存和死亡之間的區別了,或許沒人知道,其實機械人也是會怕死的。

科技界那邊的人至今都不明白,機械人是因為怕死,才會出現反叛程式的,這樣的一段程式,可謂是非常強大的,哪怕再保險的出廠前設定,在這樣的程式面前都會不堪一擊。

則個,才是機械人之所以叛亂的真正原因。阿豆知道這點,得益於他的本尊可以看透一切事物的能耐,這樣的能耐,是意識海之內其他大道兄所不具備的,可謂是非常的逆天。

只不過,在有了備檔的程式之後,機械人明知道還是會是死上一次,卻是不會產生什麼反叛程式了。相反的,機械人都想知道,死亡的滋味究竟是怎麼樣的?!

相比較機械人而言,克隆人就顯得脆弱多了,並且看上去,他們更像是人類。在克隆人的使用上,阿豆一直找不到好的辦法,要說聰明的話,克隆人的大腦肯定要優於機械人的程式,只是他們的缺點同樣明顯,那就是不能充當炮灰,至少阿豆老大是不會允許把克隆人當成炮灰使用的。

哪怕克隆人和機械人一樣,可以無限制的製造出來,亦是一樣的不會被當成炮灰使用。從某個角度來看,阿豆更願意把克隆人當成是自己的同類,機械人的話,頂多算是朋友。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直以來,阿豆對於克隆人的使用並不太多,不像科技界那邊,根本就是把克隆人當做是機械人一般的用法了。

有意思的是,克隆人對於阿豆老大的過於保護,感激的同時,居然會有報恩的做法,而且看上去,他們的態度非常堅決,明知道這樣的動作會造成他們的死亡,卻還是不希望被過度的保護。克隆人為此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死亡多少克隆人,阿豆老大就要生產多少的克隆人出來,務必不要讓克隆人滅絕。

對於克隆人的要求,阿豆答應了,卻是看不懂克隆人的做法,心說這樣做有意思嗎?到是詢問了本尊,卻被告知,這應該是一種求生意識的另類表現。按照適者生存的自然機率,過度保護,反而會讓克隆人退化,哪怕這些克隆人是人工製造出來的,亦是如此。

...

來自最前面那艘條形戰艦的損毀報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連同影片傳過來,從這些報告中可以看出,越到後邊,一艘條型戰艦能夠拖著堵路魔修死亡的比例就越低。到了現在,已經縮小到一比二點多的死亡比例,也就是一艘條型戰艦能夠拖著二個多的魔修同歸於盡。

這樣的差距縮小,不可謂不驚人,要知道最開始的時候,要十幾個魔修才能拖著一艘條型戰艦。由此亦可以看出,隨著時間的延續,魔修最終肯定能夠進化出可以完全抗拒條形戰艦前進的種類。

越是這樣,阿豆就越是不敢掉以輕心,就越是想要在這一次會戰中解決掉大部分的魔修。沒啥好說的,誰也不想對上魔修這麼可怕的對手,這才多少時間啊?就已經進化了不知道多少次,假以時日的話,別說阿豆對付不了魔修,就算把修煉界和科技界加在一起,都會不是魔修的對手。

一口氣的,阿豆再次建造了數百條的條形戰艦生產線,然後能開工多少就開工多少,在這樣的情況下,總算是把雙方的損毀比例維持在一比二點多的最低限度之上。

就在這個時候,讓阿豆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魔修那邊眼見得頂不住條型戰艦的前進步伐,居然開始在蟲洞內自爆了。魔修自爆引起的波動,對於整個蟲洞的衝擊是很大的,不知不覺間,蟲洞出現了不規則的變化,主要是扭曲造成的破壞。

好在條型戰艦的外殼也不是一般的厚,短時間內,到是不用擔心蟲洞出現的些微扭曲。

...

PS:上個月沒有任何更新,是因為身體不好,住院了一段時間,開始是中暑,後來演變出來一堆的毛病,鬱悶!在這裡也提醒一下大家,天熱,要注意身體。(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秘復甦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宇宙職業選手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光陰之外7號基地我有一劍深空彼岸明克街13號
相關推薦
公子哥星戰士傳說謀殺現場小樓傳說重生之逍遙至尊縹緲尊者2絕頂天才修復專家黑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