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漫畫家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來源@騰訊動漫·世界風專題

網路漫畫家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如果在兩年前提起“網路漫畫家”這個詞,更多人的印象恐怕是“無法在雜誌上連載的”、“無法出單行本的”、“畫著玩玩”的一群人。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優秀畫手開始走上了“網路連載出道”這條道路,網路漫畫無論是人氣還是傳播量都絲毫不遜於實體雜誌,在作品動畫化方面甚至走在了實體雜誌的前列。一大批職業漫畫家的加入更讓網路漫畫家“業餘”的形象蕩然無存。那麼,網路漫畫家又是怎樣創作的?對於那些有足夠實力的傢伙們來說,他們為什麼又會摒棄雜誌而選擇網絡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特意邀請了《山河社稷圖》的作者月藏,請他揭開網路漫畫家的生存狀態。

自由度,網漫的致命吸引力

中國漫畫市場——盛世前的亂世

實體雜誌行業在萎縮。

這可不是小編幹網路這一行才這樣說的,從大方向上看成熟的實體漫畫雜誌發行量是逐漸走低的。以全球發行量最大的《少年jump》為例,《少年jump》在0世紀90年代發行量一路走高,在1995年的-4號發行量達到了驚人的65萬本,而如今這個數字不足巔峰期的一半,哦,雖然雜誌的定價也漲了不少(和物價的漲幅比還是有差距的)。

老大的日子都這樣,小弟們就更不用說了,前幾天剛傳出有“三大少年漫雜誌”之稱、《柯南》和《銀之匙》的連載雜誌《少年sunday》發行量跌破50萬冊的新聞。這種事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隨著網路的興起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恐怕是主要原因。既然“情報”和“圖透”這種東西很難掐住,不如大方的放上來讓大家圍觀——沒錯,集英社就是這麼幹的。雖然沒有了雜誌捧在手裡的質感,但是比起《少年jump》那個擦屁股紙一樣的質量,網絡版真是清晰的讓人想哭。

當然,我們說話要嚴密,不能只挑對自己有利的說。《知音漫客》的發行量確實是在一路走高的,那是因為——中國的整個動漫產業鏈都不成熟。一個不成熟的市場拿什麼來成就一本成熟的漫畫雜誌?上升期,一切皆有可能。

換一個角度看,《知音漫客》佔渠道之優後的發行量更體現出了中國動漫市場這塊潛在的蛋糕有多麼的大。在一切皆有可能的潛力市場,有槍就是草頭王。日本各社紛紛進駐中國來搶奪這一動漫撈金荒地,本土雜誌也不甘示弱,加上各原創網站參戰,可謂戰國亂世。

良禽擇木而棲,亂世尤甚。一邊是資深卻走向衰退的外來和尚,一邊是中規中矩的本土和尚,一邊是借網路發力基本不遵法度可以吃肉的野和尚,諸漫畫家要去哪個寺廟裡修行還真得掂量掂量。

迅速走紅vs循規蹈矩

看日漫長大的漫迷和作者很大一部分都對雜誌連載情有獨鍾。

這其中自然有愛屋及烏的味道,但是更多的恐怕是因為雜誌上的漫畫格外的對口。怎麼就這麼對口呢?

“雜誌和網路漫畫最大的不同就是風格差異!”《山河社稷圖》的作者月藏經歷過雜誌連載和網路連載,對這點格外有感觸。“國內的實體漫畫雜誌由出の版社主導,一般都是以固定的模板來生產,包括故事型別和視覺風格都會給予相當的參考資料,要作者依樣來創作。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快速切入這個以日式為主流的閱讀群眾,壞處則是仿製的作品容易流於皮毛,無法發自內心(的惡趣味),所以與正版日漫相比,成熟度會矮一截。”

正是因為對症下藥量身定做,所以雜誌連載的漫畫紅的快。

“雜誌的傳閱率其實不是重點,實體出の版業因為策略是‘直接仿照主流來做’,所以成效很快,立刻就能吸引已有閱讀習慣的讀者群。”你能在雜誌上連載的時候就證明你進入了該雜誌編の輯的管轄範圍,也就進入了故事的模板。什麼樣的故事更受讀者歡迎、如何受歡迎…這些看似神秘,其實在某種範圍內已經是有通用的模板了。

“實體漫畫會有一個模板,比如:魔王陰謀-4頁,主角出場事件4-8頁,主角捲入陰謀6-10頁…每一個橋段,都會有固定的做法。”作為過來人,月藏如此解釋,“看實體漫畫,會有一種‘都很完整,但是都很規矩’的感覺。”

不是人人都受得了這份規矩的,所以當網路漫畫興起的時候,不少漫畫從業者選擇了網路。

為了自由!想畫什麼就畫什麼

網漫的致命吸引力其實就是自由度。

在雜誌上連載其實要受雙重限制——雜誌模板限制和實體行業出の版限制。後者規定了一大堆無法染指的題材和無法畫出的畫面。

但是網漫基本可以完全不管理一套。

查水錶和請喝茶的題材除外,其他的內容基本可以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不管是喪屍、靈異還是擦邊球賣肉,不管是同人還是惡搞,只要你畫,就會有讀者買賬來分享你的惡趣味。你甚至不用考慮這樣的畫面安排會不會影響讀者翻頁的熱情——大家都是下拉看的嘛!

甚至在連載時間上,網漫也享受著無法比擬的自由。周更、雙週更、更幾頁、周幾更…這些事情都看繪畫者的時間來安排。沒有沒完沒了的趕截稿日期,也沒有痛不欲生的頁數限制。就算最後成為了籤の約作者,在這個方面也擁有比實體雜誌大的多的自由度。

但這是不是說,只要有足夠的天賦和熱情,就能輕鬆的成為一個走紅的網路漫畫家呢?不是的。

耐力和規劃——網路漫畫家是個理性活

很多人覺得網路漫畫家是份有趣的工作,這話不假;但若覺得憑藉著有趣就可以一直堅持下去,那實在是有些天真了。

耐力——成功的網路漫畫家最重要的特質

畫畫是非常枯燥的。哪怕是對於喜歡繪畫的人來說,畫畫也是非常枯燥的。

當你偶爾畫一個單張的漂亮妹子或者小帥哥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很有趣、很有成就感。但是當你十次、百次、千次的開始畫同樣一個妹子或小帥哥,一畫就是一天,天天都要畫,更何況連重複的動作都是一樣的:草稿、描線、網點/上色,還得保持畫面水準——相信我,還覺得很有趣的人是少數。

世界往往是這樣,憑藉一腔熱情投入其中,才發現和想的不一樣。

實際上,成功的網路漫畫家及其種子選手無一不是興趣和耐力兼備的人,哦,還要有些許理性。

走紅是實力+運氣,堅持是理性+規劃

其實對網路漫畫家而言,規劃是相當重要的。

當踏入網路漫畫家的那一刻起,你就應該明白兩件事:

1.網路漫畫載體往往不像實體雜誌那樣有便利的出の版渠道,出の版比例要低得多(當然後續衍生、遊戲化、動畫化…就中國而言還是網絡平臺更便利),你在挺長一段時間內很可能只能吃稿費。

.在籤の約吃稿費證明自己之前,你往往一毛錢都沒有。

對此,月藏的建議是“計算清楚機會成本和風險成本”:

“首先,你為什麼要畫漫畫?如果是‘我超熱愛漫畫!寧可死也要畫!’那就別管收入問題,畫吧!因為你做別的事也會不快樂。但這些人通常都是說說的,真的遇到收入低於基本開銷,還是會放棄。所以,為什麼要畫漫畫?其實是希望自己紅吧?然後收到高額版稅,過著悠閒的日子,說高尚點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吧?那麼,紅不紅這種事,扣除運氣之外,可以看三個條件:1-你本身的能力,-你所選定的這部作品的潛力,-現實環境。所以要以投資來看這件事,建議設一個投資額,跟一個停損點。”把畫漫畫當投資——不要計較一時的盈虧,定好目標,不斷修正自己的產品。這種說法看似新鮮和功利,其實是切中要害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們選定畫漫畫,要知道漫畫的機會在哪裡,同時,也要知道放棄漫畫,做其他的工作,機會在哪裡。兩相比較,你才知道自己投資了怎樣的機會成本來作漫畫。同樣的,做漫畫跟做其他工作,都要評估風險。當你知道了這兩點,遇到狀況也不會害怕。”

網路漫畫家是一個品牌

有足夠的耐性,做好了規劃,這樣就足夠了麼?不是的。網路漫畫家由於自由度更高,遇到低谷期的時候就更容易放棄,民間俗稱——“太監”。

怎樣才能不太監呢?月藏覺得網路漫畫家應該把自己看成一個品牌。

“漫畫家本身要將自己看作一個品牌,你太監,品牌就沒辦法累積。選擇這樣的做法,沒人能阻止你,但你同時也給自己的未來增添更多障礙。先不講責任心,講實際利益,太監等於自毀品牌,下次再想要發表作品,讀者支持率會大打折扣,這樣的代價是否願意付出?願意,那就太監!讓那些選擇堅持的人,受到讀者認可,讓那些選擇太監的人,被遺忘,it‘syourcall。低谷的時候,要去想:如果你今天不是在畫漫畫,而是做其他事,是否也會有低谷?事實上,人生就是充滿低谷,跟畫不畫漫畫無關。我們說的耐力,就是遇到低谷,你能撐過去,作品受到歡迎,你還能堅持初衷;如果你遇到低谷,選擇放棄,那麼,就讓能堅持的人留下吧!你不適合,再見不送。”

對於獨自闖天下的網路漫畫家而言是這樣,那麼對於雙人搭檔而言又如何呢?

不要迷信《食夢者》:雙人合作,風險翻倍

想做漫畫家的人多了起來,這其中,《食夢者》的影響功不可沒。

《食夢者》展現了一種全新的實現夢想的機會:各取所長,共鑄夢想。這個實在是太誘人了,讓一些只會畫畫不會編故事的畫手,和一些只會寫指令碼不會畫畫的寫手都怦然心動。再加上小畑健本人就是雙人搭檔的成功者——前有崛田由美,後有大場鶇——讓雙人合作看起來非常有說服力。

比起小規模採用的實體雜誌,在網上找一個搭檔明顯更便利,於是,不少網路漫畫人都受到了啟發走向了雙人合作的道路。

事情會如此輕鬆嗎?當然不是啦!起碼在小編接觸到的範圍內,雙人合作以悲劇收場的是多數,為什麼呢?

文字轉漫畫,一份有難度的工作

成熟的小說改編成漫畫可能還能好一些——如果小說作者授權繪畫者整改的話。

但是小說和指令碼、指令碼和漫畫都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某些時候簡直跨度很大。舉個例子:

小說裡兩人對噴,唇槍舌劍揭秘黑幕,噴了整整一頁,看的很爽吧?

變成漫畫,兩人對噴,沒有場景轉換,唇槍舌劍你來我往還不放回憶殺,一頁兩頁三頁一直噴個十頁,兩個人變著法的特寫,還全是字——想吐了吧?

把帶著細膩和感性語言的小說變成能精準描述的指令碼再變成充滿表現力的畫面,這個過程的難度比一般想象的還要高。對網路漫畫家而言,沒有一個同城市能坐在一起討論的範圍,沒有編の輯拽出來同桌吃飯的情誼,面對著冰冷的網線和鍵盤,兩個對此認知完全不同的人想攜手走到最後,難度可想而知。

更何況,兩人的低谷期都不同。

所以二人組合的網路漫畫從業者,一定要做好風險評估。

不開始就不會有經驗

“故事轉換成漫畫,本身是一個具有難度的工程。沒有這樣的認知,沒有決心要付出這樣的代價,就貿然追求那樣的目標。當然,就會承擔更高的風險。我一直在強調經驗,可是請別誤會,不是說:‘你沒這個經驗,就不要做’;而是說:‘你要先思考,經驗值不足的情況下,將面臨哪些考驗’,然後在瞭解這些風險後,大膽下去做!你不做,就永遠不可能有經驗。”

結語

從一腔熱情開始,到需要耐性的過程,到整體理性的把控。其實不光是漫畫家,所有的工作都是這樣。網漫很自由,網漫很精彩,網漫在成長,網漫有更廣闊的未來。但是在投身其中之前,你也許需要一份規劃,需要一點決心,也需要一些堅持。入行有風險,搭檔需謹慎。如果你有足夠的覺悟,那就放馬過來吧!

(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秘復甦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異世飆升梵天記玄門醫聖龍起南洋萬古神皇神級位面商人網遊之無敵箭神狐劍惡魔領主吾欲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