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沒有炮黨的中國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日本干涉軍的撤退,留給了紅軍寶貴的消化戰果的時間。城市裡,紅軍加快速度轉移工廠,做了在上海打長期戰爭的準備,而農村則加快土改力度。而對於國內各地的軍閥,高層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口號,希望召集各路軍閥實力派進行和談,建立聯合政府云云。

來自後世,深知這個時代中國各國軍閥德性的林漢,對這個時代中國各地的軍閥實力派,全都不抱啥希望,不過在這個問題上他的主張和紅軍高層差不多。飯要一口一口地吃,敵人要一個一個地打倒,再強的勢力,也不能一下子和所有人為敵。目前的情況,帝國主義干涉軍才是新生的共和國最大的敵人,至於各地軍閥實力派,不過是冢中枯骨爾。能對現在的紅軍造成的一定的威脅比較難打的,也就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一路。

李華梅與林漢都和紅軍上層討論過這個時代中國各路軍閥的實力和"節操"。

山西的晉系閻錫山一脈,這人有一定的民族底線,一旦日本全面入侵,基本不會變成漢奸。種田和搞軍工方面,閻老西倒是很用心,但是他最大的問題就是他的實力基本盤靠的是地主士紳,也就是一個加強版的"土財主"水平,軍隊的戰鬥力很差。倒是未來閻系人馬中分離出來的傅作義系,由於在歷史他上他學八路學得被人稱為"七路半",無論是抗戰時還是內戰時部隊的戰鬥力都很強。

此時的傅作義,雖然象歷史上一樣剛剛擔任綏遠省(現內蒙古中部地區)主席,不過這個位置卻是他憑實力爭取來的。現在的他雖然象歷史上一樣實行"移民、實邊、發展生產、鞏固國防"政策,不過他的種田工作才剛剛開了個頭,根基還沒有扎穩。一旦日本在195全面侵華,他能發揮的作用還很有限。

穿越至今已有六年,林漢越來越意識到,一個人能做的事情其實是極有限的,要做大事,必須擁有一個強大的組織,聚集一群志同道合者才能成大事。傅作義能有歷史上的那些作為,能在解放戰爭時給解放軍帶來那麼大的麻煩,那也是他靠著抗戰八年,種了八年的"田",培養了八年的人才,擁有了自己的人事體系後才能有所作為的。

回想起自己穿越前看的那些穿越民國的小說,那些作者筆下的主角,空降到這個時代,什麼基本功都沒練,就靠動動嘴皮,虎軀劇震再震,人才滾滾而來,小弟個個忠誠一百外加鎖定,林漢現在只想吐糟,真他媽的YY啊!

京津地區的另一個實力派軍閥,張學良的東北軍,兩年前在和林漢交談過後,張少帥聽了他的建議,對現有的東北軍重新進行了正規化的建設。派了一批軍官出國留學,同時也請來德國教官進軍校幫忙培訓軍官。但是東北軍的問題太多,山頭林立,從前的"歷史債務"也太重,這兩年的時間下來,其戰鬥精神和抵抗意志能有多大的改變,林漢也說不清楚。考慮到歷史上張少帥在西安事變時的作為,林漢也只能比較肯定地說,他應當不會當漢奸,但手下的那些將領,就無法保證了。在民國時的各路咱軍閥中,東北軍的戰力是墊底的。川軍雖然內戰表現差,但在外戰時,卻可以稱為"真漢子"。

楊虎誠部的西北軍,裝備太差,士氣戰鬥力,看看歷史上他們西安事變前在陝北"剿匪"時的表現,也是讓人搖頭。西北軍和東北軍比,作戰意志上雖然比東北軍好點,但也就是五十步笑而百步的距離。

北方最危險的地方,不是和東北淪陷區緊鄰的京津地區河北一帶,而是緊挨江蘇省的山東省。

山東是韓復榘的地盤,他在中原大戰前脫離馮玉祥投靠常凱申,也就是鄭三發子鄭志清,在山東韓擊敗了晉軍為常凱申鞏固了前沿戰線。主魯後韓誓要' 變魯為齊' ,他澄清吏治、禁菸、剿匪,並大力發展山東教育事業,建設模範新鄉村,並號召山東農村大力學習模範鄉村,以提倡經濟保障。韓在山東殺人較多,大多都是土匪、煙販。除此外韓還視察下鄉親民,以微服私訪的形式考驗山東的各官員。但這人的抗戰時的表現,也是很不堪的,和孫元良一般,都是有名的不戰而逃的長腿將軍。日本人真地從山東青島登陸作戰,此君不戰而逃一潰千里幾乎是可以預見的。其表現絕對不會比東北事變時的張少帥好多少。

穿越前,林漢在網上百度百科看到韓復榘的抗戰前的這段歷史時,就曾在網上對網友吐糟到:這傢伙和閻老西一樣,都他媽的太象起點作者筆下的民國軍閥文的主角了。

只是歷史不是小說,這些歷史上的大人物,除了常凱申這個造不如買的奇葩(當然,常系人馬會這麼幹,是因為他們是以買辦為勢力基礎的階級利益使然造成的,並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外,其餘的各路軍閥其實多少都懂得"種田"的重要性,有點理想的軍閥,其實都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努力地種田,發展經濟和軍工業。

但是,由於他們最大的問題依舊是依靠的"階級基礎"有大問題,成就都極有限。想玩工業化,"大種田",受到牽扯的罈罈罐罐實在太多,能做到閻錫山那般已是民國軍閥的極致了。工業化,是一個海量的體系工程,除了海量的投入外,更是一個需要長期"虧本"經營的覺悟決心,只有擁有鐵腕手段和鐵腕意志的領導人和政治團體才能完成——比如後世被人妖魔化的斯大林或者新中國的某個人。

但在民國時代,各路軍閥的勢力基礎都是以士紳和地主為利益靠山,這個團體哪裡可能為了國家的整體利益,長期地割肉放血咬牙切齒地進行工業化改造。工業化是一個體系工程而不是建幾個工廠就叫工業化。資金的投入是一回事,資本的利用率是一回事,前期的虧本經營又是一回事,此外人員的培訓,後續人材的貯備培養,這些全是可怕的無底洞。

早在194年九月的秋季攻勢後,紅軍取得了大勝之後,湖北紅軍就聯合四川紅軍,派出一支三萬人的遠征軍遠赴陝西,在那兒與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會師。改善了紅軍在北方影響力不足的困境。當時的紅軍已是中國最強大的政治實體,底氣十足,沿途"過境"時,各地的小軍閥,根本就不敢攔截,反而一路地"簞食壺漿","喜迎王師過境",巴結得不得了——當然,骨子裡其實是膽戰心驚地送瘟神。

如今在陝甘寧地區活動的紅軍,實力已膨脹到五萬人,裝備武器也大大改善,並佔領了延長油田。今年年初,一批進口的採油裝置很快送到了陝北根據地,當地的石油產量有所提高。(注:歷史上195年到1949年,紅軍在此地共採油19噸)

陝甘寧根據地的鞏固,讓紅軍在北方擁有了一個重要的橋頭堡。而在拿下湖北全境和河南兩省後,南方紅軍和陝北的聯絡更得到了一進步的加強。一旦日本陸軍從東北入關進攻山西和河北,河南與陝北兩地的紅軍,就會藉機進入這兩省,然後象歷史上一般,在太行山地區建抗日根據地。而江蘇的紅軍也會在山東戰事爆發後,北進山東。

在紅軍制定的預案裡,山西,河北,山東這三省,將是未來中國抗日戰爭的大戰場和大泥潭。今天不是197年而是195年,還沒有消化完東北的日本如果想在這時候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貪心不足的他們將會深陷在這三省的大泥潭之中。

"抗日戰爭,是國與國之間的整體戰,必然是一場漫長而持久的戰爭,妄想透過幾場戰鬥的勝利就取得速勝是極可笑的。"

這是林漢昨天發給紅軍上層領導的電報,這一看法也得到了紅軍上層的認同。按他們的設想,一旦全面抗戰暴發,整個北方都會是一個大戰場,而且這將是一場比拼耐力和意志的持久戰。

即使藉助空軍,取得了上海周邊空戰和海戰的勝利,但紅軍上層以李潤石為首的領導,在這一點上還是極清醒的。

他們此刻正乘船順江而下,將總部遷到南京來,以方便指揮。不過南京是個易攻難守的地方,並不適合建都,在紅軍高層的設想裡,地處內陸,且擁有軍工廠的武漢才是重心。不過統一中國後,未來的建都,自然還是選擇歷史上的北京。

而中國南方的局勢,廣西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從歷史上兩人的表現,他們倒是不可能成為漢奸,陳濟棠雖然和紅軍多有衝突,但這人也稱得上是一個有節操的軍閥,也不可能象北方的那些人那般。

只是這兩方勢力領導人始終脫離不了軍閥的心態,其部隊也無法完成從"軍閥型"軍隊向更有戰鬥力的"革命軍隊"的轉型。現在紅軍而臨著英、日聯合進攻的威脅,但英國人能出動的兵力實在有限。而受制於地理和距離的因素,日本人在不解決北方和長江流域的問題前,是不可能從這裡打進中國內地——因為這裡離基本土補給地太遠了。而英國人,當漢娜領導下的德國正在強勢地崛起時,正在不斷衰弱的中的英國又能出動多少兵力投進中國這個無底洞?

所以紅軍對這兩地軍閥的態度,也只要這些人在抗戰時別拖後腿就行,雙方保持面前這種互不侵犯的關係就可。相對廣西的桂系,廣東的陳濟棠的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未來的戰爭中,紅軍很可能被英日海軍切斷所有的對外貿易通道,這時只能透過廣東陳濟棠之手進行轉口貿易。過去幾年裡,紅軍一直盯著炮黨猛打,卻有意地放過了廣東省,也正是出於這個因素考慮。

至於內陸的其他小軍閥,川軍黔軍之流,這幾年在得到了湖北湖南紅軍的物資和人員支援後,川貴兩省的軍閥的好日子就結束了,光是這兩省根據地裡的紅軍,就足夠壓制得這兩地的軍閥老老實實不敢亂來。

至於紅軍在長江以北最有力的"外援"蘇聯,林漢無論是回國前還是回國後,都多次寫信給紅軍上層,一再警告他們,在制定未來的戰略時,對蘇聯的因素絕對不要抱以太大的希望,千萬不能成為全國大戰略的"基礎和依靠"。

"目前看,我的這個穿越者的出現,對中國革命帶來了巨大的正面影響,但也請一定不要小看我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危機,尤其是我的"穿越者"身份暴露之後。"

"把目光放長遠一點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一個知道了未來百年歷史發展的穿越者,一旦國家勢力結合在一起,其作已不能用催化劑來比喻了,而是功能放大器!"

"什麼主義,都沒有民族主義,國家主義更重要。蘇聯是蘇聯,德國是德國,中國還是中國。讓列寧的共產主義者無國界的話見鬼去,我們那個時代,無論是中國還是蘇聯,都用自己的行為讓這句話變成了鬼話。佔了北方大片土地的蘇聯,同時一心想要蒙古獨立為自己增加緩衝區的蘇聯,同樣也不想看到一個統一強大的中國的崛起。斯大林,是和我一樣的現實主義者和功利主義者。為了蘇聯的利益,在未來的幾年裡,在中國最需要的時候,蘇聯一定會掉鏈子的——在蘇聯的眼裡,一個和穿越者結合的中國,同樣也是蘇聯的敵人,請務必不要忘記這一點。"

關於蘇聯的"壞話",林漢說了不少。當年基爾談判時,他有意地讓紅軍代表看到蘇德兩方"嘴炮"瓜分波蘭,拿著尺子"地圖開疆",在東歐劃分東歐勢力範圍的一幕,就是要藉此讓紅軍上層的那些殘存信奉列寧"共產主義者無國界"鬼話的理想主義者清醒過來。

當年列寧提出這套理論時,是建立在赤化整個東歐,甚至包括德國的基礎上的,當時他的目標是想建立大蘇維埃聯盟,甚至還想把德國柏林都定為這個"大蘇聯"的首都,所以才提出了這套理論。不過華沙戰役蘇聯紅軍的戰敗,讓列寧的這一設想落了空。而和列寧相比,斯大林這個大俄羅斯主義者,現實主義者,他喊出"共產主義者無國界",無論是在蘇區還是在上海紅軍上層領導見面時,林漢很露骨地對他們這麼評價道:

"未來的二十年裡,蘇聯的實力都會比中國強。實力強的一方當然可以這麼嚷,因為這話用另一種角度去解釋: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難道弱勢的一方還能對強勢的一方說不是你的而是我的不成?蒙古問題,你們看著吧,到時候他們一定會用這套鬼話來說事。"

195年六月後,紅軍對國內形勢的設想,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不再象對待前南京政府般和國內的軍閥為敵,而是以抗戰的名義,儘可能地和他們保持合作與和平的關係,雙方一致對外。現在的中國國內,紅軍已是最強的軍事實體,這是優勢,也有不足。誰都不知道,在這個被改變的歷史位面上,這些軍閥勢力中還會誕生多少個石友三之類的漢奸帶路黨,更不知道會不會產生新的"借東洋人助剿"的民國吳三桂。就在今天上午,從東京傳來訊息,乘中山艦逃出海的前炮黨高官們,現已到到達東京。在日本人的"資助"下,他們宣佈在東京成立"中華民國流亡政府"。

雖然這只是一個腳下無一寸中國土地的笑話政府,卻又送給了日本人一個"光明正大"地"進入"中國的藉口。儘管宋子文逃到香港宣佈下野,汪精衛也被戴雨農當成投命狀殺掉,但是炮黨政權中從來不缺少願意當漢奸的人。

上海外圍的戰爭,紅軍取得了開門紅,被痛擊的日本干涉軍縮了回去,也讓他們想透過上海為跳板直接入侵長江流域的方案成為泡影。在紅軍擁有大量飛機和大炮,同時沒有前進基地也沒有制空權,就想透過海路入侵長江流域,哪有那麼容易的事。

被中創的赤誠號要修復需要時間,加賀完成改造同樣也需要時間。按林漢估計,日本航母要想再次出動,最快也得是一個月以後的事了。最壞的情況就是日本人這次被痛打後集體發了瘋,把全國的軍艦全部裝滿高炮送到南方的海岸線上,用艦炮的威懾強行在海邊開闢出一個登陸場來。

但是,這又怎麼樣?

在林漢給紅軍建議中,就是面臨這種情況時,空軍不必理會海上的軍艦,不必再犧牲寶貴的飛機和飛行員去炸這個時代的空軍很難擊沉的厚皮戰艦,而只要把目標針對那些登陸的物資軍火就行。

就算日本人得到了碼頭,軍火物資裝卸也是需要時間的。紅軍完全可以不管海上的軍艦,天天用飛機去炸堆在碼頭上,從輪船上解除安裝下來來不及分散開來的軍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靠戰艦強行開闢出來的登陸場建立野戰機場,也是需要時間的。

沒有制空權,無法建立登場機場,物資供應受阻的日本軍隊,又能在大陸上支撐多久?即使日本人強行拿下了一小塊地盤,這過程中他們的損失,也將大到日本人無法忍受的地步。

紅軍目前最大的優勢,就是手中的戰鬥機對英日兩國形成了"代差"的優勢。以英日兩國的科技實力,都可以研製出不亞於FW90的戰鬥機。但是新飛機的研製是需要時間的。

日本方面,日本人現在正在花大力氣為海軍研製的95式戰鬥機,即使服役了也是過時貨——因為他依舊是一款過時的雙翼機。綜合性能依舊比不上FW90。能和FW90對抗的九六式戰鬥機現在連影子都沒有,新飛機的研製是需要時間的,日本就算現在改變理念,緊急研製,沒有一年的時間,根本就別想用上和FW90對抗的戰鬥機。

英國海軍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們剛剛研製定型,剛剛裝備海軍旗魚式攻擊機,同樣也是落後的雙翼機,只是仗著馬力大些,比日本人的貨色要好一點,但也好得有限。歷史上,甚至到二戰爆發後很長一段時間,大英國帝國的航母,使用的都是極垃圾的戰鬥機。

至於颶風戰鬥機,他現在剛完成了從圖紙到樣機的轉變,正在測試和效能完善中,其效能上倒是能和FW90匹敵的對手。但是飛機不是高達機器人,不會有測試機效能遠勝量產機的"神話"。颶風戰鬥機要完善所有的缺陷達到量產,同樣也得等到196年以後了。

所以,在未來的一年裡,紅軍對英日兩國的空軍,都有著效能上代差的絕對優勢,唯一的問題就是,紅軍無法自產飛機,一切都靠進口。一旦戰爭陷入長時間的消耗戰,且海路不通的情況下,新飛機的補充就很成問題。雖然在拿下陝北後,紅軍可以透過蒙古交通線得到從蘇聯轉場的飛機,或者通秘密渠道獲得一些飛機零配件,但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上海之戰後,林漢對紅軍領導給出的建議,就是要"富日子窮過",小心地使用空軍,儘量不要打會造成空軍極大損失的消耗戰:比如轟炸軍艦這種費力的事。這個時代,兩百公斤級別的炸彈,打打客輪還可以,打軍艦尤其是戰列艦,效果實在很差。經過上海之戰的教訓,等被趕走的日本人再次回來時,一定會在軍艦上裝滿各種防空武器,這個時代的飛機普遍裝甲薄弱,和密集的防空火力對抗實在得不償失。(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秘復甦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吾欲封神仙路至尊最強熱血教師學霸養成計劃武裝鍊金韓流之綻放開工天物杜撰神相天下鬥神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