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極不情願的戰爭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登陸江浙兩省的颱風已經過去,但新的一場風暴正在日本的上空凝聚。

丘吉爾沒有死。

實際上他傷得也不重,只是受傷的部位有些尷尬,山田仁和在朝他衝過來時,一共打了六發子彈,只有一槍命中,而且打中的部位是他身上肥膘最厚的屁股,位置雖然尷尬卻不致命。

由於警衛力量較嚴,山田仁和朝他射擊時,位置是在五十米外,對於手槍來說,這個距離實在太遠了一些。"幸好"山田仁和使用的是威力較大的九毫米的十響毛瑟手槍,而不是日軍軍官專用的南部十四手槍(又名王八盒子,二戰最爛的手槍),否則他連這點傷都不一定會受。

山田仁和回國時,就是準備去軍部大殺一氣的,他深知自己手中的南部十四手槍是一把爛槍,爛到號稱連自殺用都不合格的爛槍(具體有多爛,大夥自行百度此槍名,裡面有說明,就不寫進來騙字數了)。所以回國之前,山田仁和特地準備了另一手把槍,十響九毫米的毛瑟手槍。

該槍是他半個月來在浦東戰場的戰利品。

這過去半個月來的血戰中,紅軍組織了大量以班、排為單位的小股部隊進入浦東地區進行滲透作戰,和山田仁和的登陸部隊發生激烈的戰鬥。在這些區域性的小戰鬥中,日方吃夠了苦頭。

紅軍的這些小股滲透部隊,最大的特點就是每支部隊都有一名攜帶戰場通訊設備的無線電員。其通訊器使的是輕型步兵用變頻電臺,重約十五公斤。該電臺和後來美軍在二戰中裝備的步兵用電臺是同類產品,有效通訊半徑在十二公里左右。擁有了這種電臺裝置後,山田仁和的登陸部隊和這些小股滲透部隊的戰鬥就變得極為痛苦。

這些小股滲透部隊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攻擊日本日軍,另一個任務是象磁鐵一般地將周圍分散佈置以躲避空襲的日軍吸引、聚集過來。當浦東地區的日軍和這種以班、排為單位的滲透部隊遭遇發生衝突戰鬥時,數量少了,由於武器上的差異,壓制不住對手往往是被擊潰擊敗的結局。數量多了,將對手包圍,那麼就正中對方的下懷,對手會立刻用無線電召喚附近的機場,然後幾分鐘內就會有飛機飛臨戰場上空對圍殲他們的日軍進行空襲。而為了配合這些滲透部隊,浦東上空經常整天都可以看到數架HS19強擊機象禿鷲一般地在上空徘徊。只要一個無線電指示過去,最快的時候只要兩分鍾,就可以召來HS19的空中打擊。

這種充滿後世美帝範的作戰方式,是林漢提供給紅軍的,德國人也透過中國戰場的實戰,檢驗這種戰術。在和對手的滲透部隊的地面戰中,日本軍隊吃夠了這種苦頭,卻始終找不到有效的應對方式。

但是在這種殘酷的地面滲透戰中,紅軍的滲透部隊也不總是一番風順,也有作戰失利甚至被對手殲滅的情況。山田仁和手中九毫米毛瑟手槍,是這個半個月陸上激戰中好不容易到手的戰利品。毛瑟手槍在中國,口徑有多種,從7.6、9毫米甚至11毫米都有。自林漢援共後,隨著手中裝備的不斷改善,紅軍苦於手中萬國牌武器帶來的彈藥補給麻煩,也開始儘可能地統一手中長、短槍的口徑。現有的毛瑟手槍,除了留下少數用於消耗庫存的7.6子彈外,餘下的全部進兵工廠進行擴膛改造,以便能發射9毫米的魯格手槍彈,該口徑和MP18衝鋒槍子彈通用。就威力而言,9毫米的毛瑟手槍,有衝鋒手槍的外號,即使百米外也有很大的殺傷力,如果是南部十四這種破爛,五十米外射擊時,別說打中目標,就連打中後能否傷人都大成問題。而九毫米毛瑟手槍,有效的殺傷半徑在百米到兩百米之間。

山田仁和朝丘吉爾射擊時,從五十米外開始,邊跑邊射擊,一直打到三十米外時才被驚醒過來的警衛撲倒在地。由於是跑動中射擊,打出的六發子彈大偏差極大,但是有一發子彈還是鬼使神差地擊中了丘吉爾,一槍正中他屁股上的肥肉,直接讓這位未來的英國首相屁股開花地跪趴在座椅上。

山田仁和很快就被警衛抓住,逮捕,屁股中槍的丘吉爾也被送進了醫院。而這一刺殺事件,也震動了整個世界。

山田仁和刺殺丘吉爾,不過是點燃了被壓制許久的皇道派這個火乍藥包的導火索,更大的威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才暴露出來。

就在山田仁和行動的當天,皇道派的數十名成員,將他所寫的上海戰場半月經歷的回憶錄夾帶皇道派的私貨,私下油印成冊大量地在軍營、學校等要害部門分發。

因為山田仁和帶來的在中國戰場帝國軍隊悲慘遭遇的訊息,在日本軍隊下層中引發了強烈的同情和憤怒,訊息散播開來後,更是在民眾中間產生了極大的號召力。

首先被鼓動起來的是軍校的學生,而後這些學生在現役軍官的組織下,秘密油印了十餘萬份山田仁和所寫名為《浦東半月記》以及他的刺殺宣告,在刺殺事件發生後當天,開始在東京街頭到處發放。藉著刺殺事件的東風,這批宣傳品一經發出,就引發整個日本的震動。帝國海軍,陸軍,因為上層領導人的愚蠢,毫無意義地在上海白白地損失掉了,被軍國主義思想嚴重洗腦後的日本下層哪能接受這種現狀?而可惡的軍部居然還封鎖消息拼命遮醜!

整個日本霎那間憤怒了.

日本街頭,再次聚集了無數憤怒的日本民眾,並引發大規模的群體性騷亂。而對浦東之戰慘劇要承擔第一責任的日本陸軍總部,更是憤怒的民眾圍攻的物件,憤怒的日本民眾幾乎將東京陸軍總部大樓給掀了。在這過程中,現任的陸相險些被一位"憤怒"的中學生手持尖刀"天誅",所幸由於天皇遇刺後日本高官都加大的警衛力度,兇手被當場制服,陸相勉強逃過一劫。

"八月二十二日那天,整個日本都沸騰了!"

某駐日的英國記者如是說。

八月二十二日後,全世界根本沒有人去注意屁股上中槍的丘吉爾,他幾乎被公眾遺忘了。對於民眾來說,這個英國胖子沒死就行。當丘吉爾面朝下趴在病床上哼哼哈哈的時候,此時的輿論注目的焦點人物是打了他一槍的兇手山田仁和大佐。在每個看過他的刺殺宣告和《浦東半月記》的日本民眾心中,山田仁和並不是兇手,而是英雄。而在西方人的眼中,山田仁和的形象同樣地"十分高大"。

在民眾的壓力下,鹿兒島事件後剛上臺三個月的廣田弘毅內閣被迫集體辭職謝罪,和他一起完蛋的,是同樣剛剛上臺的陸相和海相。接任他們位置的,是近衛文麿內閣。

八月二十二日,遠在上海的林漢透過在日本的德國情報部門傳來的資料,知道了日本政壇發生的地震。

事後,他對紅軍首腦高層道:"主席,日本全面侵華戰爭要開始了!"

在山田仁和打出那槍之前,其實日本上層就已經決定將侵華的戰略目標轉移,山田仁和的那一槍在這一點上並沒有實質意義上的改變。而真正引發日本政壇大風暴的,卻是由此揭開的浦東登陸戰慘敗的真相。

赤城號重創,加賀號沉沒,兩艘"帝國重器"的下場,加上陸軍由於上層愚蠢戰略方向的而白白損失的兩萬餘人,六千多名戰死者家屬的憤怒,以及由此被鼓動起來的日本民眾一起齊聲鬧事時,幾乎將整個日本政壇掀翻。日本上層照舊玩起了東北二人轉一般的政治把戲應付,讓現任內閣倒臺,披個名叫"近衛文麿"的馬甲繼續上臺執政,這種本質上還是統制派執政的政治把戲,又如何能令被其壓制多年的皇道派的青年軍官們滿意?

在討論日本的政局時,林漢說起了歷史上日本這個時期的舊事,對比現在的日本政局,林漢對李主席道:

"二二六一定會發生,但是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對中日戰爭會有何影響,就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李主席答道:"不管未來會怎麼走,日本全面入侵中國都不會改變!一切還是計劃行事吧。"

日本國內政局的大變動,並沒有對紅軍今年的戰略方針造成太大的影響,一切都依舊原定的計劃開始。

八月二十一日的丘吉爾遇刺事件後,杭州灣一帶的戰鬥暫時平息了幾天,只有舟山島上潛伏的游擊隊還在和駐島的英國守軍交火。取得了舟山島上空制空權的紅軍,這些日子為了不讓英國人過得太舒服,每天都會出動DO17轟炸機轟炸島上的軍營、機場等要害部門。為了躲避島上的防空武器,每次出動轟炸時投彈高度都不低,效果一般,造成的損失不大,但給英國人造成的心理壓力卻不小。此外寧波方向的空軍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往島上紅軍的游擊區空投物資。

戰前舟山島上早就事前貯備了大量物資以應付未來可能的持久戰,短期內物資並不緊缺,但是這種空投卻是必須的。從八月一日起舟山就落入英國人之手,整個杭州灣地區,紅軍中打得最艱苦的就是舟山島上的游擊隊。進駐該島後,英軍對島上游擊隊的圍剿日益加重,若不是山田仁和事件導致日本國內政局大變,二十日前日本軍方甚至計劃應英國人之邀派出陸軍進島幫忙圍剿游擊隊。但是,山田仁和事件後,日本國內的政治氣氛大變,軍方現在只想儘早地脫離上海這個泥潭,就連舟山島都不想再沾惹,所以圍剿島上紅軍的苦差又落回英國人之手。

紅空投的物資,主要是藥品,糖果,以及上海各地發來的慰問信。這種空襲對這些堅持在這處"死地"上遊擊作戰的部隊來說意義極其重大,補充物資是一回事,這種空投補給行動給游擊隊帶來精神上的安全感更是意義非凡。只要天氣許可,在擁有制空權保證時,紅軍都儘可能地派出飛機前去空投物資。而對於島上的英軍來說,對手將他們的防區當成自家的後花園一般恃意來去,這種屈辱感更是極大。

八月十三日的空戰後,日本空軍已被打斷了脊樑,從十三日起過後的三天,紅軍連著三天派出DO17空投時,當地的機場都沒有起飛戰鬥機反擊。在十六日後,舟山島上的空軍在接收了新飛機後,才恢復了一定的元氣,但是此時舟山島的上空已經是紅軍飛機的天下。在林漢這個遠端人肉雷達的指引下,每天都有從寧波方向起飛的戰鬥機飛到舟山上空挑戰。

由於有林漢這個人形雷達的指引,開了"地圖掛"的紅軍戰鬥機,在每次空戰前,總能把握住切入空戰的最佳時機取得先手。他們的戰術極其猥瑣,通常以X四機編隊為一組。先是在林漢在這人形雷達的指點下,繞道在空中執行防空巡邏任務的日機後方,然後爬升,俯衝,咬尾追擊。首先發動攻擊的是兩架戰機,餘下兩架在後方滯後進行二次攻擊。如果前頭兩架飛機在突襲對手時失手,被對手反咬尾時,失手的兩架飛機就不顧一切地往寧波方向逃竄。而這時對手日機如果只顧追擊前面逃走的飛機,就要面臨後面戰鬥機的再次突襲。至於天天趕來空投的DO17,同樣由於有林漢的"人形雷達"指引,日本飛機的蹲點設伏全成了笑話,反而被跟隨過來的護航戰鬥機打反伏擊而損失慘重。

在舟山上空,紅軍戰鬥機並不戀戰,每次出現時都是玩這種一波流打了就跑的猥瑣戰術。如果日機不顧一切地追擊,空戰被引到大陸方向,則就面臨這個方向紅軍戰鬥機的數量到質量上的全面碾壓。在這個時期,紅軍空軍在上海這一帶擁有從數量到質量上的全面優勢,空戰時的戰術選擇極多。加上擁有擁有林漢這個人形雷達的指引,雙方的空戰再次打出極離譜的交換比。

到二十一日丘吉爾遇刺為止,日本空軍在舟山島上空又有二十餘架飛機被擊落,而紅軍方面只有數架飛機被地面防空火力擊傷。但由於舟山離寧波極近,受傷的飛機只要在空中堅持數分鍾,總能搖晃地飛回寧波在陸地上墜毀或迫降,並沒有飛行員被俘。

丘吉爾遇刺後,日本陸航已經不願意再在杭州灣這個錯誤的戰場損失飛機和飛行員了。在國內的群情壓力力下,陸航雖然沒有直接地撤離舟山島,卻不再往這裡補充飛機和飛行員,而島上殘餘的飛行員,首先在上級的默許下拒絕出擊,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悄悄退回國內休整。舟山島上的防空任務就扔給英國人自己去處理。

新上臺的近衛文麿內閣,此時在民眾和軍方中下層的巨大壓力下,順勢將戰略目標轉中國北方,一切兵力,資源都向東北傾斜。至於長江三角地帶?這塊硬骨頭就讓英國人自己去啃吧。

在八月餘下的日子裡,杭州灣方向除了還有少許空戰發生外,基本就沒有什麼戰事。被日本人拋棄的英國政府,不得不咬緊牙根做好自己"單幹"解決長三角問題。在這過程中,法國人也表現出了"友情"的支援,然而一戰結束後,法國國內反戰之風大盛。法國人能派出的,依舊只是一些意義不大的破軍艦和數百人的殖民地軍隊"意思"一下,有就和沒有一個樣。至於英國人很想拉下水的美國政府,這些時候除了笑眯眯地往英國人這兜售戰機數鈔票外,對於出兵中國根本是什麼興趣都沒有。而在英法兩國國內,除了在中國損失慘重的資本家外,一般的貧苦大眾,同樣也對遠征中國興趣不大。而在林漢和蘇聯的暗中指使下,英法兩國的左派力量甚至公開發出了:不要干涉中國革命的聲音。經歷過一戰的血腥後,無論英法兩國國內的厭戰情緒都極高,兩國中真正好戰的人是在中國損失慘重的大資本家。

中國南方是個臭泥潭,這在英國政府內部高層中間早已是共識,可是此刻大英帝國已是騎虎難下,儘管心裡極不情願,卻還是不得不將財力、兵力投進這個無底洞,接過日本人的班,繼續在這個錯誤的戰場和錯誤的對手打一場錯誤的戰爭。

心知日本戰略方向的轉變已不可避免,英國人這時能做的事,也就是配合日本人行動.他們只能在心裡祈禱,未來南下的日本關東軍,能夠吸引長江方向紅軍主要的精力。至於北方的蘇聯的威脅,現在這個時候的英國,已經管不了他們了,那得是佔據東北的日本人頭痛的事情。

為了摧毀紅軍的空軍,英國方面現在唯一的選擇就是,在舟山群島這兒的機場,佈置大量的空軍,然後和紅軍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大空戰,用無數飛機和飛行員的性命,磨光新生的紅色空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是,當紅軍空軍身後站著蘇聯空軍和德國空軍的陰影時,這一戰略目標有可能實現嗎?

195年八月底的美國時代雜誌的封面,紅軍的現任領袖李潤石的正面照上了其封面,但背後的陰影卻現出兩個人的影子:留著大鬍子的斯大林和留著小鬍子的希特勒,可謂耐人尋味。

而當英國泰晤士報上的一副政治諷刺漫畫,則是身穿鐮刀錘子服的李潤石的漫畫形象和身穿米字服的英國現任首相鮑德曼在拳擊臺上打拳擊,而邊上有留著大鬍子的斯大林和留著小鬍子的希特勒在其身後暗助對著英國"打黑拳",很形象地說明了現在大英帝國面臨地窘境。而在這副漫畫上,英國人"盟友"日本人則是一副鼻青眼腫地倒在擂臺邊上的衰樣,而美國人扮演的角色是躲在擂臺一角笑眯眯數錢的大腹便便的裁判。

因為德國和蘇聯的暗中支援,大英帝國對中國的干涉戰爭,連英國人自己都不看好。

當英國人極不情願地在舟山島上建設機場,積蓄戰鬥機,藉助"盟友"日本人設在臺灣的機場進行新飛機的適應訓練,為九月後的大空戰作準備時,在八月底最後一天,一件林漢預料中的大事,終於在日本發生。(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秘復甦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吾欲封神仙路至尊最強熱血教師學霸養成計劃武裝鍊金韓流之綻放開工天物杜撰神相天下鬥神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