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偽裝成戰列艦的驅逐艦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挪威人佈置在納爾維克的炮臺,就象他們佈置在奧斯陸的炮臺一般的古老。這些年齡接近四十歲的"爺爺炮臺",在新銳十六英寸的巨炮面前,完全就是小孩子的玩具,已經開到納爾維克港外海的沙恩姐妹艦,同時揚起炮口,打出數個齊射,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就將這些炮臺推毀殆盡。

"德國人來了!"

聽到炮聲,附近軍營裡其餘英國士兵也從帳篷裡跑了出來,一起用微帶驚恐的表情看著正在被炮擊的海峽兩岸炮臺方向。

包括喬克中尉在內,所有人心裡都在想:

"德國軍艦來了,我們的海軍在哪?"

皇家海軍在哪?

因為一個不好意思說出來的理由,皇家海軍正在距離納爾維克港約兩百公裡外海"慢慢地爬"。儘管納爾維克現在是英國海軍的主場,但在解決夜戰索敵查敵和精確的射擊問題前,皇家海軍根本就沒有勇氣在天黑前趕至納爾維克救援,甚至連派出驅逐艦隊展開夜襲的勇氣都沒有。

其原因,是卑爾根之戰,德國海軍掌控戰場全域性的那一幕,給英國人留下的陰影實在太深了。而現在的皇家海軍,手中的本錢已所剩無幾,此番出戰,完全是國內的壓力逼迫的,但在出擊前,已官復原職的托維司令,說什麼也不肯再拿他手中所剩無幾的戰艦再進行任何的冒險行動。

在納爾維克外海,林漢和漢娜融合聯手,以最大距離感知了一下,結果卻發現英國艦隊就在二百公里外以"龜速"前進的狀況。不僅如此,為了防止被德國艦隊象上一次一般地偷襲,他們在周圍也準備了大量的小型艦隻鋪散開來幫助索敵。

英國人在進入納爾維克的通道前佈下了大片的水雷陣,僅留了兩條隱密的通道。但艦魂這種不科學的存在無恥參予了戰爭之後,英國人的水雷陣就象擺在禿子頭上的蝨子一般的可笑。

沙恩姐妹利用射程的巨大優勢,打出十餘輪齊射,徹底摧毀了海峽入口兩岸的老舊炮臺後,隨行的數艘驅逐艦在林漢的指引下,透過英國人預留的安全水道穿過水雷陣。

按計劃,德國海軍今晚會在納爾維克港虛晃一槍,藉助炮擊港口吸引皇家海軍過來進行決戰。既然皇家海軍不願意上勾主動過來送死,讓德國海軍就自己主動去找他們。

不過在艦隊西行暫離納爾維克之前,德國海軍還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藉助艦炮摧毀英軍佈置在納爾維克港口附近的最後一座雷達站,以為明天空軍的行動掃除最後的障礙。

摧毀了海峽兩邊的炮臺後,林漢將核心轉移到一艘驅驅逐艦上,然後身後跟著三艘驅逐艦,穿過面前佈滿水雷的航道,進入納爾維克港。

納爾維克並不是一個位於突出海岸線的海港,反而是一個凹陷在兩岸峽谷內的內陸港口,也稱得上是地理位置很好的天然良港。

從入口到內陸的港口,有長達數十公裡的水道,英國人在水道的一些隱秘的拐角處埋伏了少量的魚雷艇, 同時設定了岸基魚雷發射器,這些佈置都象他們設在外面的水雷一般,全被林漢和漢娜感知得清清楚楚。

195年《英德海軍條約》簽訂後,重建的德國海軍的驅逐艦,主炮口徑通常都是使用18毫米/45倍徑的高平兩用炮,這種火炮反雷擊,防空效果都極佳,是德國驅逐艦的標準火炮。不過也有少量例外的驅逐艦安裝了新研製的155毫米/50倍徑的重型艦炮。

林漢所暫時寄靈的Z44的驅逐艦就是這個型別。

155毫米的艦炮是歷史上德軍從出現過的全新口徑,而且這個口徑的火炮,不但在海軍中取代了原有的150毫米艦炮,在陸軍中同樣也是現役陸軍的大口徑加榴炮的主力口徑。

希特勒上臺後,無論漢娜還是漢娜,都對德國現有的150毫米口徑的重炮嚴重不滿。

漢娜和希特勒都擁有濃重的大口徑炮情懷,對比一下同期的德國的對手,蘇聯這個級別的火炮口徑是15毫米,英國差不多也是這個口徑,法國和美國都是155毫米,只有德國的口徑最小。無法忍受管子口徑比對手小的希特勒在上臺後,一方勒令軍部門重新研製新型的更大口徑的155毫米火炮,另一方面象視為仇人般,千方百計想要地"處理"掉舊有老式的150毫米重炮——後來舊有的150毫米的重炮大量地賣到中國去就是這種想法下的產物。

希特勒上臺時,德國總共擁有約六百餘門一戰時留下來的舊炮,然而到199年十月開戰時,德國全國也只剩下二百多門150的舊炮。德軍中六英寸級別的主力火炮,這時都已經被新研製的155毫米火炮所代替。而陸軍六英寸火炮的變革同樣也影響到了海軍,除了被魚雷打爛艦首的紐倫堡號輕巡洋艦外,德國海軍的裝備六英寸級別火炮的驅逐艦也都被換成了155毫米而不是傳統的150毫米。

19年希特勒上臺時,從魏瑪共和國手中,繼承了十二艘800噸級的驅逐艦。這些驅逐艦噸位小,航程短,無論是漢娜還是希特勒都很不滿意。

19年起,德國就開始秘密研製新式的驅逐艦。身為穿越者和艦靈,漢娜深知驅逐艦大型化是歷史發展的方向。希特勒重新軍備,重建海軍時,在她的強烈要求下,海軍新下水的驅逐艦,就直接定位在1500噸級以上,而其主炮口徑,也放棄了傳統的105炮而換之以新研製中的18炮。

194年,德國海軍宣佈新型驅逐艦的造艦計劃,稱將建造新型驅逐艦16艘,該艦排水噸位直接定位在1600噸級別,編號定為Z1~Z16。

德國海軍原先的設計是,在該級別的驅逐艦上堆積了5門18毫米炮,兩座雙聯裝40毫米博福斯高炮,兩座0毫米加特林機關炮,此外還有四聯魚雷發射管兩座。

但該型設計並不成功,主要原因是火炮堆積過多導致重心過高,以行動裝置設計過於複雜易出故障。

該艦前主炮為+1配製,一座雙聯18毫米海炮加一座單管炮,後部再安裝兩門18單管炮。

該型驅逐艦在建成四艘後,漢娜下令艦上增加數門博福斯高炮,結果海試中發現重心過高的問題更加嚴重。全衡利弊後,漢娜下令拆除了尾部一門18毫米炮換之以一座雙聯40毫米高炮以增強防空火力的同時降低重心,還在建造中的其餘四艘驅逐艦做出相應的改進。

由於這個型號只是試水之作,並不成功,所以該型號驅逐艦只造到Z8就停止建造。從Z9之後的四艘驅逐艦全部放棄建造換之改良型的ZII型驅逐艦。

195年時,新式的ZII型驅逐艦開始鋪設骨,其是在ZI型的基礎上進行放大和改良,標準噸位一口氣增加到兩千四百噸,主炮口徑恢復為五門,火力佈局和Z1早期型相似,但重心問題改善了,而航行穩定性和航程都大大提高,動力系統也進行了改進。由於使用了穿浪式的大前傾式艦首,該艦極適應大西洋惡劣的海況。最初造好的四艦海試過後漢娜非常地滿意,該型驅逐艦德國海軍隨後一氣下了足足有十六艘的訂單,其編號從Z9一直排到了Z4。

而196年,新式的ZIII型驅逐艦也開始建造,這個型號的驅逐艦則是防空型驅逐艦。該型結構佈局和ZII型相差無幾,只是再次將後主炮去除一門,換成雙聯的40毫米的博福斯高炮。該型號的驅逐艦德國海軍開出了十二艘的訂單,編號排到Z6,到199年開戰時已全部建好股役。漢娜帶到納爾維克的海軍中,大多數是以這兩個型號的驅逐艦為主。

而ZIV型驅逐艦是德國海軍走驅逐艦大型化路線,噸位繼續膨脹的產物。該艦標準噸位一口氣增加到了兩千八百噸。其主力武器除了魚雷外,還安裝了5門155毫米50倍徑火炮,其中前主炮是雙聯炮塔,其餘門炮分裝在個單聯炮塔中。但同樣的,因為重心過大的問題,航試時搖擺嚴重——主要是前主炮雙聯裝設計過於地笨重。

所只造第一艘下水後,餘下的就放棄了這個設計。後續艦型取消了過度笨重的雙聯炮塔,全部改為四座單聯裝155毫米炮以降低重心。

這個型號德國海軍戰前計劃建造八艘,編號排到了Z44,戰爭爆發時這個型號的驅逐艦已造好六艘服役,到1940年二月時,餘下的兩艘也已完成。

和歷史同期相比,德國海軍194年後新下水的驅逐艦數量上要多了十四艘左右。林漢現在寄靈的,就是剛剛下水服役還不到半個月的編號為Z44的驅逐艦。

跟著林漢進入納爾維克水道的,皆是IV驅逐艦,這也是目前德國海軍現役驅逐艦中火力最為強大的型號。

這四艘驅逐艦在林漢的引導下,避過英國人佈下的水雷陣,趁黑進入納爾維克水道。而英國人事先布在水道兩側的炮臺、炮兵陣地、隱蔽的陸基魚雷發射器,早在他們進入之前,就被沙恩姐妹艦上的406毫米主炮打出的爆破彈一一摧毀。

四艘IV型驅逐艦如入無人之境般,一路順順暢暢地湧進水道,其間也不停地發炮,摧毀戰列艦炮夠不著的死角位置倖存的英軍的火力觀察哨,隱藏的小型魚雷艇之類的小目標。在林漢的感知力的範圍內,這些自以為藏得很好的"小目標"根本就無所遁形。

在納爾維克彎曲的水道裡,四艦一氣前進了二十多公裡這才停了下來,然後在某個較寬的水灣里拉成一線,四艦驅逐艦上共十六門155毫米的艦炮一齊轉向東北方向。

十餘秒後,那座雷達站附近,正在觀看遠方炮擊的英國士兵,突然聽到了極刺耳的尖嘯聲正撕破夜空向他們迅速逼近

"這是什麼聲音?是炮擊!"

被尖耳的尖嘯刺激了的喬克中尉,本能地趴在了地上,從聲音上判斷,他聽出這是六英寸左右炮彈的聲音。

納爾維克地區交通很不方便,這座雷達最初設在這裡純是因為"貪圖方便"。當時皇家海軍還擁有挪威海的絕對制海權,架設雷達時英國人根本就沒有想到德國軍艦會有膽量如此地深入納爾維克水道對其展開炮擊。

他所在的這座雷達站的位置,距離水道只有十五公裡遠,恰好在德國驅逐艦的打擊範圍內。

趴在地上的喬克中尉,感覺到大地在劇烈地震動著,他的耳膜早就被不斷地響起的轟鳴震得失去了聽力。喬克中尉看到一團團巨大的火光不斷地在雷站附近綻放。大概有十餘門六英寸(大約相當於15毫米)左右的艦炮在朝這座雷達站開火。起初這些火炮瞄準方位偏離得較大,誤差超過了三百米,但是對方的炮手象長了眼睛知道這兒的落點似的,第一波炮彈落下後不久,修正了射角之後炮彈就已將落點修正到了不足五十米的誤差範圍,而到了第三波炮擊時,炸起的火光已將雷達站完全覆蓋。

三分鐘後,炮擊結束,雷達站連同邊上巨大的天線探測罩,皆已被完全摧毀。正在雷達站中工作的雷達兵也是凶多吉少。

喬克中尉因為距離較遠,幸運地活了下來。目睹了炮擊全部經過他的,判斷出共有十六門六英寸級別的火炮在朝這裡射擊。懂得一點炮兵知識的他,知道這種艦炮的射程大概在十五到二十公裡之間,但是在黑夜裡,在陌生的地點,德國人能打這麼準,肯定附近埋伏著德國偵察兵在給他們提供校射資料。

"該死的女表子!"

炮擊結束後,喬克中尉從地上一躍而起,他這才注意到,先前自己所在連隊的軍營,同樣也遭受到了德國艦炮的精確打擊,軍營內的士兵死傷慘重。

而他身邊那些和他一起"觀望"的二十多名英軍士兵,由於位置較好,離雷達站較遠,而德國人的炮打得太準,倒是幸運地逃過了一劫。

"目標確認摧毀,全艦隊轉向,退出納爾維克水道。"

除掉了這個眼中釘後,林漢立刻下令四艘IV型驅逐艦退出納爾維克港,和在港外主力艦隊會合。而後林漢所在的Z44驅逐艦和少量艦隻暫時留了下來,而漢娜則帶德國海軍大部分主力艦隊西進,準備連夜主動攻擊正在兩百公裡外緩慢逼近的英國本土艦隊。

留在林漢身邊的軍艦共有五條,除了他自己所在的Z44號驅逐艦外,餘下的兩艘是一起跟來到納爾維克的佈雷艦,而兩艘是臨拆除了兩門18毫米炮,進行特別改裝的I型驅逐艦。

在林漢的指引下,這兩艘佈雷艦在英國人為自己留出的進出水道裡佈下了水雷,藉著英國人先前佈下的水雷陣加上後來德軍艦的"補雷",直接將納爾維克水道完全鎖死。

這樣一來,就算岸上的英國人想趁德國海軍和主力艦隊決戰的時候偷偷溜走,短時間內也不大可能了。

那兩艘拆除了前後各一門主炮的I型驅逐艦,取而代之的,是在原主炮的位置上,前後各安裝了一座雙聯裝,80毫米口火箭炮發射器。

80毫米的火箭炮,是林漢這個穿越者開發出來的,喪心病狂的武器,也二戰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大口徑火箭炮,原計劃是為可能出現的巷戰進行"拆屋"準備的。納爾維克之戰前,德國海軍將兩艘I型驅逐艦拆除炮塔,在原有的位置上各安裝了兩座兩聯裝的80毫米火箭炮艦。

這兩艘I型驅逐艦是德國海軍出擊前臨時的在船塢裡改裝的,他們接下來的任務只有一個:偽裝成兩艘沙恩級戰列艦仍然在炮擊納爾維克的假像。

在餘下來到天亮前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兩艘驅逐艦將留在納爾維克外海,每隔數分鍾,就朝岸上發射一枚80毫米的火箭彈。在顛簸的海上以軍艦為平臺發射火箭彈,以1940年的科技水平來說,這種火箭彈的命中率可想而知。不過林漢和漢娜也不指望他們能打中什麼目標。他們的目的只是想藉此讓岸上的英軍"聽個響"而已。

這些特製的80毫米的火箭彈彈頭裝藥和沙恩姐妹艦的406毫米炮的炮彈裝藥相近,爆火乍時聲響有過之而無不及。林漢正是要藉助兩艦發射的火箭彈,偽裝成沙恩姐妹艦仍然停留在納爾維克外海炮擊港口的假像,以便今晚的襲擊作戰能夠更加地順利。

仗著驅逐艦速度更快的優勢,因為佈雷而在納爾維克外海多待了一個小時的林漢,很快在凌晨兩點後追上了先走一步的主力艦隊。隨後他將核心重新從Z44驅逐艦上轉回了格奈森瑙號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時,在距德艦約一百六十公里外,約翰.托維率領的英國本土艦隊,仍然以"不緊不慢"的速度,和德國艦隊相近的方向駛來。照這個速度推斷,天明之明他們就會到達納爾維克外海。

只是,在到達那兒之前,他們首先就會和正向他們撲來的德國艦隊遭遇,然後再打一場英國最不想打的夜戰。

新的一週了,大家有贊,努力地給這書贊,幫我上贊榜吧(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秘復甦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吾欲封神仙路至尊最強熱血教師學霸養成計劃武裝鍊金韓流之綻放開工天物杜撰神相天下鬥神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