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連鎖反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華盛頓和倫敦時差相差五個小時。

當拉米利斯號戰列艦悲壯地自沉時,位於華盛頓白宮的"仙人掌"迦納總統正準備吃午飯,然後他的國務卿赫爾來到總統的餐桌前,遞給了他一份來自倫敦的緊急軍情。

看到這份電報時,迦納總統總是大驚,接著微露喜色,最後又皺起了眉頭。短短的數秒內,這位美國總統的臉色變了三次。

"什麼?皇家海軍全軍覆沒!你確信沒有拿錯電報?"

"我也希望我拿錯了電報。"

迦納和赫爾的問答和當初丘吉爾和女秘書回答有異曲同工之妙。

迦納總統對國務卿嘆氣道。

"舊大陸的平衡被打破了!"

赫爾同樣地擔心地道: "電報裡,德國人在戰勝之後,已經透過廣播的方式,向英國人放出了和談的氣球。我們很擔心,已經沒有海軍的英國人,很可能會在近日內向德國人屈服。"

迦納總統點頭道:"這也是我所擔心的。"

和英國人一樣,美國同樣也不想看到一個統一的歐洲出現,他們一樣堅持著所謂的"大陸均衡"政策。如今英國海軍全滅,英國人一夜之間喪失了大西洋的制海權,對於英國這個島國來說,這場慘敗造成的傷害完全可以說是致命的。

雖然英國本土的造船廠裡,還有數條大型軍艦會在一年內相繼下水,但是沒有了制海權的英倫三島,除非能得到強有力的外部援助,否則根本就難以撐過接下來的一年時光。

迦納總統沉默了一下後,下令道:

"立刻給丘吉爾發電,告訴他,美利堅合眾國將全力支持英國政府抵抗來自東方的紅色瘟疫!嗯,就按這層意思向他發電。"

赫爾猶豫道:"不和幕僚們討論一下嗎?"

"沒時間了,現在丘吉爾一定正焦頭爛額中,也正是英國人最絕望的時候,我們得給他們一點希望!"

儘管迦納不如羅斯福那般的腹黑,但能爬上總統寶座的,同樣也是精英人物,不會看不出英國完蛋後歐洲格局可怕的變數。

目前的美國,孤立主義情緒是非常地強大,國會裡議員裡也存在著大量執孤立主義立場,要求美國別插手歐洲的事務,關起門來發戰爭財的人。

但這些人並不"重要",他們並不是真正決定美國外交政策的關鍵人物。

林漢曾半真半假地對漢娜說過,美國其實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大財團。真正暗中操縱這個國家的,是站在民主黨和共和黨背後諸多財閥們,比如諾克菲勒,摩根、杜邦等等,就連被林漢弄死的羅斯福,本身也是美國有名的羅斯福財閥出身。

美國需要一個分裂的歐洲,同樣,美國也需要一個戰亂的歐洲,美國的財閥財團,軍工聯合體們,正等著二戰越打越大,讓這道端上來的大餐好好進補呢。

英國怎麼能夠在這個時候退出戰爭?

這個位面上,曾經美國的財閥進行打擊和抑制的羅斯福死了,換他上臺的迦納總統在打擊、壓制國內大財閥財團上並無太多的興趣,如今美國的大財團對美國國策的影響遠勝歷史同期。

吩咐完國務卿用電報"嘴炮"的方式,給大西洋另一端正焦頭爛額的丘吉爾送去一劑強行針後,迦納總統又吩咐手下幕僚緊急開會,討論歐洲格局大變後,美國國策變化的走向。

在內心深處,迦納總統和死掉的羅斯福一樣,都有著要把美利堅合眾國帶上世界之巔的使命感,在心裡他非常地想涉入歐洲的戰爭,透過這場戰爭讓美國登上世界霸權的王座。

目前唯一阻止他這麼做的,並不是國內的所謂"孤立主義"或者"反戰氣氛"。

後世的人談起這段時期的美國時,總是要說這個時候的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氣氛有多強雲去。

其實這些東西不過是煙霧而已,美國是否會參戰,只能取決於上層的意見,以及背後和上層勾搭在一起的財閥的利益而已。

"對於控制美國的財閥們來說,美利堅合眾國有什麼理由不能參戰的?"

當迦納總統召集幕僚開始討論美國下一步的國策變化時,正在返航的沙恩霍斯特號的那間密室裡,身上不著一物的林漢和同樣不著一物的漢那正躺在同一張床上,討論著和美國總統相似的話題。

大戰過後,林漢和漢娜這對狗男女,照例以一番胡天胡地地鬼混的方式慶祝這場大勝。完事後,兩人開始討論政治話題。

林漢道:"美國一定會參戰,關於這一點,我們不能抱以幻想。"

歐洲開戰,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是不停地開出海量的訂單,為美利堅合眾國,也美國的軍工聯合體帶來了鉅額的利潤,但是,英法兩國並不是這些貪婪的財閥們最大最重要的"客戶",真正最大最重要的客戶,恰恰是美利堅合眾國自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有美國親自下場參加二戰了,美國政府才會從財政預算中拔出鉅額的軍費進行軍備採購。想象一下吧,武裝一千萬以上美國大兵要花多少軍費預算!製造十幾萬架飛機對德進行戰略轟炸,又要燒多少錢!這些軍費預算,能給美國國內的財閥財團帶來多少鉅額的利潤?"

"再看看後世的歷史借鑑一下我們就明白了,最好的例子就是越南戰爭。肯尼迪當總統時,當時美國已經打算撤出越南這個泥潭了,然後呢?然後他就被人幾槍暴了頭,因為美國撤出越南,就意味著戰爭結束,那軍工財團們的利潤減少,所以肯尼迪該死。更不要說二十一世紀時,布什時代的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了。這兩場戰爭,當時美國國內反戰的風氣都很強盛,可是他們阻止戰爭了嗎?沒有!再說了,所謂的反戰風氣,國內氣象,這些東西你我都很清楚,只要控制好媒體,宣傳部門的人別太蠢,民眾的態度,完全是可以操縱扭轉的。一戰時,所謂齊默林電報是怎麼回事,我想你也很清楚。"

一戰時。美國因為所謂的"齊默林電報"而加入一戰,對德宣戰。但戰後有種說法是所謂齊默林電報根本就是英國人偽造的,而美國政府也順勢而為"相信"了。齊默林電報不過是給了美國人一個現成的參戰的理由。美國真的想對德宣戰,他們還怕製造不出藉口嗎?歷史上美國人自編自導的"緬因號事件"就是極好的例子了。

按林漢的看法,即使這個位面德國沒有和日本結盟,也不會因為珍珠港事變而主動對美宣戰,但美對德國宣戰的可能性依舊極大。唯一能讓美國人涉入歐洲戰爭感到猶豫的,就是目前蘇德間這種脆弱的聯盟。

蘇德聯手時,雙方好得象穿一條褲子似的聰盟的假象,讓美國人對涉入歐洲戰爭感到了畏懼。但蘇德間這種脆弱的聯盟會持續多久,連兩國最高首腦自己心裡都無數。

英國海軍的全軍覆沒,由此在全世界引發的連鎖反應,並不只在美國發生。

蘇聯的莫斯科,斯大林是在於當地時間九點左右,得到了德國海軍在第三次挪威海戰中大勝的訊息。

對於早就磨刀霍霍,就等著最好時機到達好出刀"宰牛"斯大林來說,皇家海軍的覆滅,讓他又喜又憂。

喜的事,經此一役,實力更弱的英國人,再無力干涉蘇聯紅軍在中亞的行動,蘇聯要將勢力伸入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阻礙變得更小了。

憂的是,西邊的那位危險的"德國盟友"勝利了,而且勝利得很輕鬆。穿越者和德國國最高首腦結合起來的能量,輕易地就令本就弱勢的德國海軍全殲實力數倍於他的英國海軍。林漢這個歷史中的"偶然"和國家力量結合後爆發出來的能量,實在讓斯大林見了也提防不已。

林漢告訴了斯大林未來的歷史,他的說辭斯大林不敢全信,也不敢不信。但德國人和林漢這個"穿越者"結後發生的"質變",卻讓斯大林實實在在地看到了。

憂喜交加,就是斯大林現在的心態。

當晚,克林姆林宮裡燈火徹夜不熄,斯大林召集黨內高級官員,開始討論因為英國皇家海軍覆滅後帶來的國際形勢變化對蘇聯的影響。

本來斯大林的想法,是等西歐大規模陸戰開始,德國和英法在陸地上打得不可開交時,利用英國完全無瑕他顧的時機,再在中亞動手撿便宜。

但現在英國皇家海軍全滅,英國極有可能被迫和德國和談,這樣的情況下,斯大林開始坐不住了。

進入地中海,涉入印度洋,這是從沙俄時代起,斯拉夫人就做了數百年的夢,斯大林不想錯過實現這個夢想最好的時機。

這時的斯大林,已經決定不再等待了。陳兵阿富汗、土爾其邊境的上百萬蘇聯紅軍,將在近期內亮出其磨利的爪牙。只待斯大林一聲令下,百萬紅軍就會越過邊境,進入阿富汗和土爾其。至於伊朗方面,由於斯大林的謹慎,他不想開太多的戰線,目前蘇聯方面正在透過政治手段對其進行誘惑,暫時還沒有武力解決的想法。(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秘復甦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吾欲封神仙路至尊最強熱血教師學霸養成計劃武裝鍊金韓流之綻放開工天物杜撰神相天下鬥神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