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星條旗上少顆星(本卷結束)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空襲警報響起時,全艦隊大部分的水兵都還在夢鄉中。外圍警戒驅逐艦的報警,給了美國艦隊接近十五分鍾的預警時間。

十五分鍾的時間,並不足以通知附近島基機場的飛機趕來支援,也不夠隨行的護航航母釋放艦載機攔截,一切只能靠艦隊自的防空能力。

當處於行軍狀態的各艦瘋狂地想要組成防空陣型時,滿月的月光下,已遠遠地出現了一群"蒼蠅"的身影。

三艘高速航母,足足放飛了一百二十架劍魚II型魚雷攻擊機。在六個"不科學的存在"的聯手下,成功在黑夜中索定數百公裡外遊動美軍艦隊群,放出致命的一擊。

在緬因號約一百二十公遠的海面上,喀秋莎寄靈的伊15號潛艇已浮出水面,潛艇上大功率無線電臺,直接以明語進行廣播,引導著利用夜色逼近劍魚機群修正航向,目標首先鎖定的,就是最強的兩艘蒙大拿級戰列艦——緬因號和俄亥俄號。

首先趕到戰場的六十架劍魚II,分成兩隊,分別對緬因號和俄亥俄號展開雷擊作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以緬因號和俄亥俄號戰列艦為中心,連同周圍護航的驅逐艦和巡洋艦,皆不停地照明彈打向天空。在夜晚被敵方的魚雷攻擊機確切地鎖定,對於艦隊防空來說,是最痛苦的一件事。不打亮照明彈,就無法進行有效地防空作戰,但打亮照明彈了,等於是給對手發動雷擊提供光明。

這幾年來,美國方面也是使勁一切手段研究"神使"這種不科學的存在在海戰中對海戰加成的影響,他們參考的對像皆是挪威海戰和關島海戰。不過無論挪威海戰還是關島海戰,當時德、日兩方皆沒有意識到艦載雙翼機在夜間低空突襲時的巨大優勢。真正"回過味來",則是在奇襲舊金山之戰成功,而後日方和英方才會花大力氣去研製明顯已經過時的雙翼攻擊機。

美國經研究認為,在有神使(艦靈)的索敵和提供校射資料的情況下,黑夜根本不成為本方的掩護,反而更有利於對手。所以在遇到敵方攻擊,無論如何都要大量地使用照明彈,削弱黑夜對對手的掩護。

到1946年時,美國海軍的防空體系已經很成熟。數十條軍艦,包括運輸船打出的照明彈,將這幾十平方公裡的海域照得有如白晝一般,然後開火的是各艦上安裝的五英寸高平兩用炮。

然而象舊金山之戰時,美國海軍遭遇的那般,安裝了VT無線電近炸引信的防空炮彈,打擊全金屬戰鬥機來效率極高。但面對有意地使用木材、帆布為主要機身材料的劍魚II時,效率就低到令人的髮指的地步。無論是5英寸還是英寸的高平兩用炮,打出的炮彈幾乎都在低空飛行的劍魚機群身後遠處火暴火乍,完全沒有發揮預想中的作用。

只有四十毫米的博福斯高炮和0毫米厄利孔高炮組成的彈幕,方才是逼近的劍魚機群最大的敵人。但是這個時候目標距離他們已在五公里內。

天上,不斷地有逼近的劍魚被博福斯高炮和厄利孔高炮打下來,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劍魚穿透高炮的阻截逼近目標,然後投下致命的魚雷。

海面上,被得重點鎖定的緬因號和俄亥俄號,象笨拙的長鬚鯨般,在海上一邊噴對空噴吐著火舌,一邊瘋狂的扭動著腰肢跳著水上芭蕾,躲避著水中危險的魚雷。而艦上的了望員,這時也個個瞪圓了眼睛死盯著海面,尋找著水中危險的魚雷的軌跡。

"天啊,這是會拐彎跟蹤的魚雷!"

共有二十四架劍魚成功地逼近緬因號,投下了魚雷,緬因號的瞭望臺上,了望員湯姆發出一聲慘叫,十餘秒後,緬因號艦身一陣劇震,再震,三震,兩分鍾內連震不休,接連了劇震足足十一次才告停止。

這一波攻擊中,總共有十一枚魚雷擊中了緬因號的右側。

另一艘俄亥俄號戰列艦,其情況比緬因號更慘,身體一側盡吞魚雷多達十二枚之多。

即使美國海軍的損管再出色,蒙大拿級的TDS設計再優秀,一口氣吞下這麼多的魚雷,海水瘋狂地湧入艦內,這兩艘戰艦迅速地走向了"艦生"的末路。

戰爭打到現在,歐亞聯軍非常清楚如何最有效率地用機載魚雷擊沉對手的戰列艦,那就是發射魚雷時儘可能地攻擊其身體單一的一側,造成一側進水過多難以注水改平發生傾覆。

等第二波另外六十架劍魚在五分鐘後趕到戰場時,負責"校正"的喀秋莎留下這二十架劍魚給被重創的兩艦"補雷",餘下的則命令他們轉向攻擊其餘的護航航母和運輸艦。

兩波一百二十架劍魚從發起攻擊到最後撤走,前後只持續了三十一分鐘的時間。美國軍艦上猛烈防空炮,前後共沉落了十六架劍魚。

但是,總共吞下十五發和十七條航空魚雷的緬因號和俄亥俄號,這時已是上帝都無力挽救他們的命運了。另外四艘護航航母同樣也沒有逃過這輪攻擊,此外還有兩艘驅逐艦和數艘運輸船在劍魚投下的魚雷命中。

聯軍的魚雷所有會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因為他們所使用的是音響魚雷。。這種魚雷區別於當時普通魚雷的地方是它可以自己導向目標——敵船的引擎,以破壞敵船的動力系統。

該魚雷是1941年歐洲戰爭結束後德國首先開發出來(注:歷史上二戰時德國也有類似產品),而英國也有類似的產品在秘密開發中。阿爾託利婭出現後,英德開始聯合,雙方為了對抗恐怖的美國海軍,在新式音響自導魚雷開發上共享了彼此的成果。今晚偷襲美國艦隊,正是音響魚雷第一次登場使用。

早期的音響魚雷,其實很好對付,只要在船隻後拖行一種可以發出大量噪聲的機器,就可以使魚雷偏離航向。但是因為第一次使用,美國海軍根本就沒有應對的經驗,輕易地就讓其取得了開門紅。

在劍魚機群撤退後十分鐘,來自三艘航母的第三輪攻擊又至,這回到來的是傳統的俯衝戰鬥轟炸機。他們對著已處於崩潰狀態的美國艦隊補槍投下大量的重型航彈,又擊沉了十餘運輸船後方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雖然是夜晚出擊,但有艦靈加持的聯軍海軍,可以放心大膽,囂張無比地在夜晚接收飛機時打亮大燈,根本無懼潛艇的威脅——實際上現在太平洋,也沒有多少美國的潛艇。神聖衝擊後,明白潛艇在"神使"全方位的感知力面前完全是送死的份後,這三年來大擴軍中的美國海軍,潛艇部隊是擴充數量最少的,擁有的數量甚至還不如開戰前,而潛艇部隊也是美國參戰的年青水兵們最不想加入的兵種。戰爭打了四年,美國海軍中的潛艇部隊戰果廖廖損失巨大,最近兩年來在太平洋裡的存在感幾乎是零,出擊率和出勤率也是低得髮指。

十一月九日的海戰,前後只持續了不到一個小時的結束了。歐亞聯軍出動約兩百架飛機,前後共擊沉美國海軍蒙大拿級戰列艦兩艘,驅逐艦三艘,護航航母四艘,擊沉運輸船二十餘艘,此外還擊沉驅逐艦三艘,重創巡洋艦兩艘。

而歐亞聯軍付出的損失,僅僅是二十二架飛機沒有返航。

蒙大拿級戰列艦,是美國人為對付大和級戰列艦,不惜耗費巨資製造出來的超級戰艦,前後共建造整整六艘,可是戰沉的三艘蒙大拿級戰列艦,到沉沒為止,都沒有機會向對手射出哪怕是一發的主炮炮彈。

得到這個戰果後,就連擁有艦靈的歐亞各國的海軍高官,幾乎都不約而同發出相似的感嘆:

"大艦巨炮的時代徹底結束了!"

戰前,即使是林漢一家人,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他們的設想是利用黑夜逼近美國海軍,然後象挪威海戰時那般,利用艦靈的"校正"能力,透過夜間炮戰殲滅對手。

這一戰術在挪威海海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的關島海戰,同樣也是戰果輝煌。但在這之後,美國海軍採取了針對的戰術,靠著大量的遠端偵察機進行拉網式地偵察,同時利用阿留申島鏈島嶼群密集的特點,仗著雄厚的國力瘋狂地修建島基機場,硬生生地將戰列艦逼在了"半天航程"外,根本就不給敵方利用夜色逼近發動炮戰的機會。

結果,林漢等人最後只能利用航母攻擊半徑遠的特點,加上"落後"的雙翼機低空操縱效能好的優點,讓航母上場擔當主角。

預想中的大和號、信濃號、布列塔尼亞號上的460毫米巨炮和蒙大級戰列艦上同等級巨炮互轟的場面,始終都找不到上演的機會。

甚至到戰爭結束,這一幕都沒有發生過。後世後人回顧起這場戰爭時,這也是那些"大艦巨炮黨人"最大的遺憾。

十一月九日晚,歐亞聯軍向全世界宣佈了這一戰果。

在航母時代,兩艘"過時"的蒙大級戰列艦的沉沒,並沒有給美國海軍造成太大的損失。但真正讓美國人感到震憾的事有兩件,一是音響自導魚雷的出現,其次則是在這場海戰中,聯軍再次無恥地利用"神使"開地圖全亮掛發動的突襲戰。

在1946年雷達技術依舊不夠成熟的時代,這仍然是無解的難題。

戰後,接替哈爾西擔任太平洋戰區最高司令官的斯普雷恩斯中將給杜威總統發來電報,聲稱前線的海軍士氣極其低落,前線醫院中"人滿為患"——大部分都是裝病的,這場"不公平"的戰爭美國海軍已經無法再打下去了。

似乎是在配合斯普雷恩斯中將的報怨,十月十五日,美國各大城市爆發了激烈的反戰遊行,華盛頓白宮門也擠滿了人,無數人湧上街頭高呼"停止戰爭","讓孩子們回家"的口號。

不僅民眾上街反戰,就連各大造船廠的工人,也自發地組織起來發動罷工行動,要求杜威總統停止這場"看不見希望的屠神之戰"。

而在美國政府內部,同樣也有本方議員提出"停戰和談"的建議,並很快在國會中獲得了多數支援。

這個時候,哪怕是杜威總統再強硬,這場戰爭也已經打不下去了。

1946年十二月一日,美國政府發表聲明,同意和歐亞聯軍就停戰一事開始和談,並很快得到了對方的回應。在這之前,雙方其實在私下裡已經進行了秘密勾通。

十二月三日,交戰雙方發表共同聲明,宣佈從英國格林威治時間十二月四日凌晨零點,雙方進入全面停火狀態。

十二月五日,雙方宣佈將在歐洲的中立國瑞士進行和平談判。

聖誕節過後,到了1947年一月三,經過準備,美國代表乘飛機飛過大西洋,進入歐洲,而後轉道瑞士日內瓦,開始了漫長的"和平談判"。

談判從一月開始,一直持續到當年五月初才宣告結束。

爭論的焦點,無非就是兩個地方問題:一是美國的"保護國"菲律賓問題,二則是夏威夷問題,而後者是談判一直持續到四月的主要原因。

夏威夷群島是美國將勢力擴張到亞洲和大洋洲的橋頭堡。無論是日本、英國,甚至是中國,都不想看到美國的"手"再伸到西太平洋上來。

日內瓦談判時,三家堅決不肯歸還夏威夷,一再要求將夏威夷"永久中立"化。在這問題上德國和蘇聯也支援中英日三家。五家聲稱,夏威夷是美國從前使用非法手段強佔的,現在理當放棄。

杜威總統堅決不想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簽定"喪失國土"條約的美國總統,在這問題上死不鬆口。

談判就這麼僵了下去,並一度陷入破裂的邊緣。

但在當年四月時,美國國內的發生一起意外事件,改變了談判的程序。

四月十三日,美國舊金山港內的接受維護完畢的中途島號航母正奉命跟隨第四艦隊離港出動,前往阿留申群島執行替換前線軍艦的命令時。艦隊中的水兵裡不知怎麼掀起了一股謠言,聲稱這次替換命令是假的,真實的命令是杜威總統下令海軍出擊,要求海軍在太平洋上和歐亞聯軍進行"決戰",以換取對手在日內瓦讓步。

已經在幾次海戰中被極誇張的傷亡比打破膽氣的美國海軍,拒絕執行這個"送死的命令"——雖然實際上這是不折不扣的謠言,但心膽俱裂的美國海軍,此時已喪失了"屠神證道"的勇氣。

然後,他們譁變了。

整支艦隊,先是由中途島號航母上水兵拒絕開船執行命令,訊息傳開後,周圍的其他航母和護衛艦上的水兵也跟進響應。

情況越鬧越大,最後整支第四艦隊就完完全全地癱在舊金山港內。雖然海軍軍法處出動憲兵和海軍陸戰隊進行彈壓,阻止了事態的進一步擴大,但是整個第四艦隊喪失作戰意志已是官方都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了。

"第四艦隊事件"讓美國人不僅想起了一戰末期時的德國,當時正是德皇強令海軍出擊,結果導致了基爾水兵的起義。一些聯想豐富的美國人,甚至將這一事件和蘇俄的十月革命聯想到了一起。

此時的杜威總統,早已被內外的壓力折磨得心力憔悴,"第四艦隊"事件是壓垮美國官方的最後一根稻草。

五月九日,經過漫長的談判,美國代表在日內瓦,用顫抖的手簽定了《日內瓦停戰協定》。

根據協議要求,美國方面完全放棄其在亞洲和大洋洲的一切利益。

阿圖拉島被割讓給蘇聯。

而夏威夷脫離美國,成為永久中立地區,交由歐亞聯盟"共管"。作為保證美國安全的"回應"。歐亞聯盟承諾該地區永久非武裝化,由德、英、日、中、蘇五國共同為其"中立"和"非武裝化"背書。

美國的星條旗上擁有五十顆星,代表美國的五十個洲,《日內瓦停戰協定》簽定後,星條旗上要減少一顆星了。

協議簽定後,杜威總統宣佈辭職,辭職前,他發表的對國民的講話中,聲稱五月九日這天不但是美國國恥日,也是全體美國人民的恥辱日。他聲稱,這場戰爭美國所以會戰敗,是因為全體美國人喪失了美國的精神,失去了祖先五月花號的開拓者遺傳下來的不斷進取,與天鬥,與地鬥,與邪神鬥爭的戰鬥精神。

有些美國聽懂了他的話,一邊聽著他的講話,一邊失聲痛哭。但更多的美國人,卻在興奮地叫囂著:"去死吧,戰爭販子,軍工聯合體的走狗",他們為"這場該死的戰爭"終於結束了而歡呼雀躍。

杜威總統提前辭職結束了總統職責後,他把總統一職讓給了副手,而後美國提前開始了新一輪的總統大選。不出眾人所料,這一輪的大選中,共和黨侯選人慘敗,民主黨的侯選人杜魯門輕鬆地以絕對多數票成為美國的下一屆總統。(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我有一劍明克街13號深空彼岸神秘復甦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光陰之外宇宙職業選手
相關推薦
吾欲封神仙路至尊最強熱血教師學霸養成計劃武裝鍊金韓流之綻放開工天物杜撰神相天下鬥神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