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臺灣迴歸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今天天氣很好,太陽高高的掛在空中,微風吹過,尉藍的海面上皺起一道道波紋,數條海豚不時的躍出海面,劃出一道道閃亮的風景。

港口上的荷蘭士兵無心欣賞這樣的美景,反而一個個無精打采,許多人已經收拾好了包裹,準備隨時離開這座流淌著牛奶和蜂蜜的島嶼。

對於這個結果,荷蘭人無論是誰都極為沮喪,自從該死的印度總督想奪取馬六甲以來,荷蘭就彷彿被上帝拋棄了一樣,先是在馬六甲大敗,荷蘭在東方的力量丟失了大半,接著是大本營巴達維亞被唐軍攻克,如今連臺灣也不再為荷蘭所有,必須隨時等待東方人來接收。

當保羅杜拉弟紐司回來告訴大家這個訊息時,許多官兵都大哭起來,無論是為國還是為家,沒有人願意離開這座島嶼,除了島嶼本身的地理位置好外,臺灣島上物產豐富,加上有許多漢人在島上開墾,對於荷蘭人來說,這裡無疑就是天堂。

陡然聽到保羅杜拉弟紐司不但要將臺灣還給大唐,還要付出二百萬兩銀幣的代價時,有幾個軍官當場反對,指責保羅杜拉弟紐司賣國,嚷著拒絕交還臺灣,寧願與大唐過來的軍隊決一死戰,不過,聽到阿西亞說被大唐俘虜的六百多名西班牙人全部被砍頭後,眾人才沉默下來。幾個鬧得最凶地軍官被保羅杜拉弟紐司關起來後,大家都接受了馬上要離開臺灣的事實。

決戰,開玩笑。拿什麼和大唐決戰,臺灣兵不過二千,艦不過十餘艘。荷蘭最強大時數萬人都打不過大唐。巴達維亞都丟了。就憑臺灣又能如何,臺灣雖好,總不如自己的命重要。

若是印度總督浦脫在臺灣,臺灣地荷蘭官兵說不定會把他撕成碎片,如果不是他要奪取馬六甲,又怎會出現臺灣不得不拱手讓出的局面。當然,也有一些荷蘭人認為,臺灣對面的那個帝國已經強盛起來,荷蘭讓出臺灣是遲早地事。只是遲一年讓出臺灣,對於荷蘭來說就是數百萬銀幣地收入。

遠處海面上出現了一條黑線,數名荷蘭士兵舉起了自己手中地單筒望遠境,一支龐大的艦隊頓映入他們的眼中,最前面一艘巨大,沒有風帆,卻冒著兩股黑煙的戰艦,這正是東方人的鐵甲艦,而在鐵甲艦的後面,全是密密麻麻地船隻,將整個海面都遮住了大半,巨大的風帆鼓起,正在向港口全力前進。

一個荷蘭士兵叫道:通知全城,該死的東方人來了,讓總督大人安排迎接。

咣,咣

鐘聲在碼頭上響起,迅傳到了熱蘭遮城的總督府中,往日裝飾豪華地總督府此刻已空空蕩蕩,牆上的壁畫,地上的毛毯,各種傢俱,古董都已被裝船運走,自從保羅杜拉弟紐司回來後,就開始將能帶走的東西全部裝船帶走,甚至恨不得連總督府都拆下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許多西班牙士兵對不能帶走的東西開始了大破壞,幸虧保羅杜拉弟紐司沒有瘋,嚴令士兵不得破壞那些城中的公共物品,並對城中的漢人百姓儘量友善,荷蘭交出臺灣後並不是不與大唐打交道,相反在貿易方面必須求著大唐,在這個節骨眼上得罪了大唐絕不是好事。

城中的漢人這些天都有些莫明其妙,荷蘭人都如喪考妣,總督府內一車一車的東西向船上裝運,士兵們也都收拾起了包裹,還大量收購島上的特產,價格從優,那些荷蘭人的婦孺也全部登船離開,如今整個熱蘭遮城中只餘下了一千餘名荷蘭士兵,這些人對漢人也變得非常和藹,不但買東西按價付帳,時常還露出友善的笑容。

事情反常即為妖,這反倒讓城中的漢人驚疑不定,這些年來,荷蘭人雖然沒有象西班牙人一樣對漢人進行大屠殺,可是也好不上那裡去,荷蘭人把漢人稱為豬玀野蠻人,根本不把漢人的性命當一回事,被鄭和號第一次化裝海盜船擊沉的好望角號艦長君士坦丁諾貝爾這個鄶子手就沾了一百多條漢人的性命,當聽到這個魔鬼被海盜打劫死於非命時,熱蘭遮城中的漢人都在家中燒起了高香。

荷蘭人對漢人百姓的壓榨也越來越重,人頭稅,漁稅,田畝稅紛紛開徵,若不是臺灣資源豐富,百姓們勉強能討到一口食吃,漢人早已造反,荷蘭人怕引起城中混亂,沒有公佈臺灣馬上就要交給大唐的訊息,否則島上的漢人馬上會由疑慮變成欣喜若狂。

保羅杜拉弟紐司穿上了臺灣的總督服,站在玻璃境前呆呆的看著自己的身影,這個房間裡除了那張床就還剩下這塊玻璃鏡。

阿西亞推開房門,走了進來:總督大人,碼頭傳來報告,東方人來了。

可惜,自己穿上這身總督服才不過十日,那些該死的黃種人,來的倒及時,就不知晚幾天嗎,保羅杜拉弟紐司嘆了一口氣:傳我命令,全城警戒,其餘人都跟我到碼頭迎接唐軍進城。

是。阿西亞正要轉身離去。

等等,把這塊鏡子給我帶上。保羅杜拉弟紐司小心翼翼的摘下玻璃鏡,交到了阿西亞的手上。

這可是好東西,在大唐的售價要上百銀幣,如果運到歐洲,起碼可以賣上五百銀幣,其實不用保羅杜拉弟紐司吩咐,阿西亞也不會將鏡子留給大唐。

一隊隊的荷蘭士兵聽到鐘聲。快行動起來,從城門口到碼頭開始排成佇列,他們心中都有數。從今天起,這座城市就要歸東方地大唐接管。

城中的漢人看到荷蘭人的行動,不知生了什麼事。許多人生怕遇上了麻煩。連忙躲避。街上地店鋪紛紛打祥。整個熱蘭遮城頓時寂靜了不少,只有荷蘭士兵咚咚的跑步聲。

李劬站在鄭和號的前面,正有一答沒一答地和這次出兵臺灣地主帥李巖聊天,這次從荷蘭人手中接收臺灣,皇帝出忽意料地沒有調動離臺灣最近的東南軍團,反而從近衛軍中抽調出五千人馬。由近衛軍將領李巖統領,以最快的度趕到廈門,登上商船,與水師艦隊一起接收臺灣。

五千近衛軍。加上五千水師官兵,這次的艦隊規模異常強大,其中包括兩艘鐵甲艦,五艘戰列艘,二十多艘小中型戰艦,加上數十艘民用船隻用來輸送人員和物質,浩浩蕩蕩的跨過臺灣海峽,向熱蘭遮城駛來。

李劬和李巖兩人都姓李,一個和皇帝有宗族關係,一個是皇帝的近衛軍將領,兩人都是皇帝地嫡系,雖然見面沒有幾天,已經親熱的以兄弟相稱。

兄長,你可知皇上為何如此重視臺灣這樣一個小島李劬忍了數天,眼看已快到了目的地,還是忍不住將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李劬身為水師將領,倒不是看不出臺灣對福建等沿海省市地重要,只是這樣一個小島,只要水師派出東海艦隊一半的力量,無論怎樣也可以拿下,為何要讓近衛軍也加入進來,要知道近衛軍是皇帝的衛隊,一般皇帝不動,近衛軍根本就不會出長安。

李巖苦笑一聲:這個愚兄也不知道,據說皇上本來打算這次親自過來向荷蘭人接收臺灣,只是周宋等數位大人苦勸,皇上才打消了念頭。

皇上要來得到這個資訊,李劬大吃一驚。

李巖點了點頭:大概是吧,不能也輪不到我們近衛軍出面,愚兄估計以後皇上還是會來一趟,據說周宋幾位大人勸阻皇上來臺灣的理由是皇帝出巡,行程緩慢無比,必定會耽擱接收臺灣的時間,而且也擔心皇上在臺灣的安全問題,皇上才打消了念頭。不過,安京鐵路再過半年就可以建成,到時由長安直達應天府,所費不過一日時間,再由應天乘戰艦到臺灣,不但快捷,而且安全也有保證。

李劬這才知道原來這五千近衛軍竟然是給皇帝打前站,他心中大為高興:那太好了。皇帝要到沿海,必定會召見他這樣的水師將領,他自出京以來還從沒有再見到過皇帝,對於李劬來說,皇帝不但是他效忠的君主,還是族親,是恩師。他從野戰軍轉為水師,為的就是能得到皇帝的肯定。

賢弟,別只顧高興了,快登岸了。李巖見李劬滿臉喜悅,提醒道。

李劬向前看去,最前面那艘剛下水不久的鐵甲艦鎮海號已快接近港口,傳來請求指示的訊號。

戰鬥準備,掩護後面船隊登6。

雖然與荷蘭人有協議,但李劬絲毫不願意冒險,實力無疑是執行協議的最好保證。

震撼隨著鎮海號的接近,碼頭上的荷蘭人只有這樣一個念頭,鎮海號與岳飛號和李靖號是同一個級別,三層的甲板,九十六門火炮,最大航十八節,排水量又有增加,由二千五百噸上升到三千噸。成員滿編還是五百三十二人。

雖然有些荷蘭人曾在上次海戰中見過岳飛號的身姿,但那時被岳飛號追殺,所有人都驚慌失措,哪來得及細細打量,只有這次才有機會近距離的打量大唐鐵甲艦的身姿。這樣一艘鉅艦東方人是怎樣造出來的看到鎮海號,現在哪怕是最頑固的荷蘭人,也不得不承認,如果荷蘭與大唐作戰一絲勝算也沒有。

雖然熱蘭遮城的港口從沒有停過一千五百噸以上的大船,但這是一個深水良港,鎮海號完全可以毫不費力的停下來,鎮海號卻絲毫沒有靠岸的意思,在離港口還有數百米遠時,向左側一偏,讓出後面的航道,側舷露出了四十八門黑漆漆的炮口,對準了港口。

碼頭上的荷蘭人齊吸了一口冷氣,數十門大炮對準自己的腦門,任誰也會不舒服,數名荷蘭軍官已破口大罵起來。

住口保羅杜拉弟紐司扭頭向幾個罵的最兇的軍官喝去,碼頭上頓時重新安靜下來。誰都知道,為以後的貿易作想,這次到碼頭迎接是為了討好大唐。

港口的四周越來越多的戰艦靠近,除了鎮海號外,其他都是帆艦,只是艦上的大炮依然是出陣陣殺氣,有一個荷蘭士兵數了數,對準碼頭的大炮足有四百多門,若是這些戰艦一次齊射,恐怕整個碼頭上的荷蘭官兵都會死無全屍。

荷蘭官兵上下都感到頭皮麻時,一艘巨大的商船先靠岸,商船剛停下,十幾幅斜著的木梯就從甲板上伸了出來,接著是數百名全副武裝的唐軍快從商船上跳了下來,將碼頭佔據了一大塊。

這艘商船一靠岸,馬上就有第二艘,第三艘越來越多的士兵從商船上走了下來,碼頭上很快匯聚了數千人,本來在碼頭上準備迎接的荷蘭人不得不向後退讓。

保羅杜拉弟紐司示意阿西亞上前與唐軍取得聯系,阿西亞硬著頭皮,上前與一個軍官模樣的人用生硬的漢語道:荷蘭臺灣總督總督在此迎接貴貴軍的到來,你們這裡誰誰是最高長官總督大人要與他見面。

李劬和李巖兩人都在鄭和號上還沒有靠岸,那名唐軍軍官自然不理會阿西亞的要求,反而作了一個手勢:退後,你們統統退後。

阿西亞聽得心理大為窩火,卻是作不得,正想再找另一個人問時,一隊隊唐軍已經逼了上來,將碼頭上的荷蘭人全部向後趕,連阿西亞也被推著向後走。

阿西亞只得悻悻的回到保羅杜拉弟紐司,示意交涉失敗,心中埋怨總督大人以熱臉貼人家冷,就留在城中等唐人來接收多好,幹嗎要到碼頭上來迎接。

保羅杜拉弟紐司搖了搖頭,只得命令所有荷蘭人退出碼頭,避免引起磨擦,荷蘭以後和大唐打交道的時候還多,本想在這次歸還臺灣的時候,與大唐打好關係,看來是失算了,大唐人根本不賣帳。

直到五千近衛軍差不多全部登岸時,鄭和號才靠岸,李巖踏上了碼頭,所有的近衛軍都向李巖敬禮,隨著李巖踏上臺灣的土地,闊別了大6近二十年的臺灣,終於重新回到了大6的懷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7號基地我有一劍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神秘復甦宇宙職業選手不科學御獸深空彼岸唐人的餐桌
相關推薦
無限恐怖之真龍傳說極度修真海賊王之海賊王重生之仙劍三橫行無忌闖三國維風尼秘傳偷情大亨追夢宅男的一畝二分地冷少爺戀上野蠻女
作者老茅其他書
列強路 重生之逆隋 逆隋 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