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晉江文學城獨發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推薦:、 、 、 、 、 、 、

套用二十一世紀那句廣為流行又霸氣側漏的網路俗語“別崇拜哥,哥只是一個傳說”,當初憑藉著“打虎親兄弟”“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闖勁和狠勁,杜皓宇他們兄弟八個人在青山縣城贏得了“八大金剛”的美名,可謂威名赫赫,無人敢惹。至今,在周圍十裡八鄉同齡人之間仍是這般傳說中的存在!

當然,八大金剛在青山縣老家如此經久不衰的存在感靠的可不當初那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狠勁!

在青山縣,杜皓宇他們絕對屬於“農家子躍龍門”的勵志典範,給鄉親們臉上爭光啊!如今說起這堂表兄弟八個來,十里八村的老鄉都不得不豎大拇指,羨慕嫉妒恨的感慨上那麼一句“老杜家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要知道,由於時代使然,說到在六七十年代誰最光榮,絕對是工人老大哥啊!尤其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苦哈哈的年復一年的靠老天爺吃飯的老農民,最眼饞那些每天風吹不著、雨淋不著,不用擔心旱澇的城裡人了!

光是工人的鐵飯碗就能讓農民這麼羨慕了,就更別說誰家出個魚躍龍門的大學生了!要知道,在鄉下誰家能有那麼一門當工人的親戚都是倍有面子的事兒,在村裡誰會高看一眼,賣個面子!

但是,古人都說了,倉廩實方能知禮節。道理都懂,但那年頭老百姓肚子都填不飽,誰家有那個閒錢捨得供孩子唸書啊!

在老百姓眼裡,供大學生那是想都不敢想的,絕對的鳳毛麟角啊,十里八村的多少年都出不了一個!自家孩子能認得幾個大字,能寫會算哪怕在村裡當個小隊長記記工分啥的,鄉親們就已經十分知足了!

說到底,那年頭日子過得清苦,再加上時代使然,在不少老百姓眼裡,唸書無用啊!

不過,這凡事都有例外啊,還真就有人哪怕勒緊褲腰帶砸鍋賣鐵也捨得讓孩子唸書的!當年,不知道多少人為這事兒,等著看杜也笑話。

老杜家那幾個孫子外孫都一個個長得人高馬大的,身體板棒實的很,下地掙工分絕對不比成年勞力差!偏偏那杜老頭,有幾個閒錢也不說張羅著給都半大小子了的孫子們蓋房子娶媳婦,偏偏讓他們都去讀書,唸完初中能寫會算了,還接著念高中!

那兩年,不知道多少人嘴上奉承著,心裡頭不知道怎麼嘀咕,就等著看笑話呢!

這老杜家,哪怕再往上數三代也還是泥腿子出身,頂多早些年的時候家境好些罷了!但再怎麼說,也是尋常鄉下人!村民們就鬧不明白了,杜老頭挺精明的一個人,咋就死活鬧不明白這簡單的道理呢!小一輩的念再多的書,杜老頭是有關係能把孫子和外孫弄進縣裡的廠子上班,還是有門路讓孩子們去念工農兵大學啊!

但村民們也沒看多長時間的笑話,杜老頭沒把孫子外孫子弄進工廠,倒是杜建設這當小兒子的趕上好機會,進縣裡的廠子上班了!這不,沒過多久,同時進去的那批年輕工人都還在車間出苦力呢,能寫會畫的杜建設已經開始坐辦公室學畫圖紙了!

為這,不少村民心裡開始冒酸,咋就這麼好運氣呢!可這酸氣還在肚子裡頭打轉呢,老杜家又讓整個青山縣的鄉親們刮目相看了一回!

上頭下達新政策,要恢復高考了!而就在恢復高考的那年,杜老頭那八個唸書的孫子和外孫子齊齊考上了京城的大學,家裡一下子出了八個大學生,也只能用一句“祖墳冒青煙”來形容這好運氣!

也不對,老杜家是一下子出了九個大學生,還有杜建設呢!人家這當小叔(小舅)的一邊在廠子裡掙工資一邊學習,愣是一點也沒耽誤考大學!

這一家子叔侄舅甥九個人,一窩端都考上了大學,而且據說大學名氣一個比一個大,整個青山縣一時間一片譁然!尤其是杜皓宇他們八大金剛,絕對是頓時名聲大噪!

當然,清河灣的鄉親們心情就比較復雜了,尤其是吃慶功宴時連鄉長都親自到場道喜,鄉親們的情緒簡直是五味雜陳,可謂有人懊悔有人喜啊!

有人懊悔當初沒聽杜老爺子語重心長的供孩子上學的那番話,一邊訕訕噓唏,杜老頭有遠見啊!那高興的莫過於有樣學樣,當初硬著頭皮也供孩子念高中的那幾家人家!

不過,這一下子出了九個大學生也頂多能讓青山縣的鄉親們津津樂道一段時間罷了!而杜皓宇他們至今仍被鄉親們掛在嘴邊,當然不僅僅是因為這些。這幾年下來,清河灣杜家一直高居青山縣輿論八卦榜首,經久不衰!

鄉親們都在嘀咕,不知道是不是老杜家風水好,“一門九進士”的騷動剛過去沒兩年,杜家接著又出了一名大學生,而且還是高考狀元,年紀最小的高考狀元,還是一位小女狀元,聽說小姑娘長得漂亮跟花兒似的!

沒等高考狀元的熱浪平息,又有當初念大學出去的兄弟幾人回清河灣給鄉親們修路,投資建廠的訊息陸續傳出……

杜家老爺子老太太搬京城享福去了,杜家突然多了兩位歸國華僑,也來縣裡投資建廠造福鄉里了!廠子裡不僅能招不少工,聽說廠子每年的盈利人家分文都不要,全捐給鄉親們!建敬老院,出資補貼縣裡的鰥寡孤獨,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青山縣鄉親們津津樂道的談資,人家老杜家絕對有情有義啊!

尤其是清河灣的鄉親,最是感恩芽兒一家,在外人面前每次說到自己是清河灣的時,腰桿子都不自覺挺得筆直筆直的!

清河灣靠山吃山,如今十裡八鄉的誰還敢說清河灣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現在的清河灣哪裡還是原來那個窮山旮旯,不能說富得流油吧,但村子裡幾乎家家都是萬元戶,清河灣的小夥子大姑娘沒一個愁娶嫁的!

但相比而言,這幾年,王家人和郭家人的心情就越來越晦澀複雜了!

王大江兄弟倆和郭大海兄弟倆剛考上大學那會兒,甭管是王家人也好,郭家人也罷,也甭管杜家大姑和杜家小姑跟婆家人的婆媳、姑嫂妯娌關係相處的怎麼樣,那時候兩家人是真心高興,嘖嘖,自家孩子多出息多爭氣,那可是京城的大學,在村裡就連隊長和書記都得高看自己家一眼!

但漸漸的,兩家人就琢磨出味來了,心裡也越發不平衡了!

是,不能說王大江他們不孝順,逢年過節的吃的穿的戴的沒少往老家寄,年底更三百五百的沒忘了給家裡老人寄零話錢,後來更是長到千兒八百的!聽著不多,但別忘了那時候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就幾十塊!

其實,王大江他們這幾個大學生可不是王家和郭家供出來的,按說也該心滿意足了,但這人與人就怕比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王家人和郭家人看來,杜老頭杜老太太還是外家呢,早早的就被自家孫子外孫接到京城享清福去了,孫子姓王(郭)但心裡惦記著的卻是外家,倒是忘了他們親奶奶親爺爺還在老家在地裡刨食兒吃呢!

有那個閒錢幫他們外家的村子修橋鋪路,有錢補貼村裡的孤寡掙好名聲,卻偏不記得多幫襯幫襯自己的親叔伯,多拉扯一把自己的親堂兄弟們!

尤其是村裡頭還總有那麼幾個愛說閒話挑事兒的,知道王大江(郭大海)他們兄弟跟他們父親這邊的親人不大親近,碰上了就愛嘴賤打趣兩句!

哎呦,老嬸子,奶奶這身衣裳可真敞亮氣派,孫子給買的吧!我那倆大侄子可真孝順,咱們這小地方可買不到這麼氣派的衣服!對了,您老啥時候也跟著孫子到京城享清福去?

我說大兄弟,天兒這麼冷了,還去地裡晃悠啥?要我說,你家那倆大侄子如今都那麼有出息,給他們堂兄弟在城裡找個工作,再弄個城裡戶口,還不是說句話的事兒!

就是,就是!到時候,你和我大嫂子也能跟著一起搬京城住!大嫂子在家幫著帶孫子,至於大哥你,哪怕隨便找個看大門的工作也是旱澇保收!再加上有你那倆侄子幫襯,可不就徹底脫了這身泥腿子的衣裳……

這一次兩次的,王家人(郭家人)聽了也就摸摸身上的新衣裳,想想家裡藏在衣櫃裡的存摺,還有縣城剛盤下來的店面,也就面上笑笑,心裡酸一酸罷了!沒辦法,大江(大海)他們兄弟從小就只跟他們外家親!

但聽的次數多了,這心裡的疙瘩欲結欲深,也愈發不平衡了!

兄弟倆可不是孝順,給家裡買兩身衣裳又算啥,杜老頭杜老太太整天可是穿金戴銀,住的氣派的大院子,出入是四個輪子的小轎車,肥雞大鴨子的都吃膩了!

聽說就連清河灣的村長和長輩也去過京城,包吃包住還包玩的,回來的時候還一人捎回來一臺大彩電,說起來,對清河灣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外人都比自己這骨肉血親都好!

這都畢業好幾年了,別說請爺奶、叔伯們到京城小住了,人家甚至都好幾年都沒回家過年了,倒是記得每年把他們自個爹媽都喊到京城!

這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都是老王家(老郭家)的兒媳婦了,沒有跟娘家人一塊過年的道理!

還有,那兄弟倆是出息,雖說鞭長莫及,但在鎮上碰上了,鎮長都會給自家幾分面子,問個好啥的,這麼大面子可不能耐的很!但這些年,也沒見他們兄弟誰想起來出手幫襯自家堂兄弟們一把!

雖說不大清楚他們兄弟畢業後都是在哪個單位上班,平時都管啥!但幫自家堂哥堂弟安排個工作也算不得啥難事兒吧!這不是還有杜家那小丫頭嘛!

那小丫是老杜家的寶貝疙瘩,小時候就長得跟粉團捏的似的,長大後嫁的婆家更能耐,聽說翟家官兒大著呢!當初那翟家老爺子過來相親家,別說縣長了,聽說就連省裡都驚動了,還特意跑到清河灣親自拜訪!

越這麼琢磨,心裡越不平衡。但哪怕有心到京城沾沾那倆侄子的光,可惜,人家一直不給這個機會啊!他們親爹媽還在鄉下過日子呢,自己這當叔伯的越不過去啊!

這不,好容易盼到王大江他們結婚,王家和郭家兩家可謂是傾巢而動,齊赴京城!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榮香總裁的緋聞妻都市之二次元附體緋色交易,總裁你好壞寵婚撩人無毒有爾儒娘屠神之路鬼不語大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