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花明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我們為什麼不用坦頓人的八柱合體技術直接向南門二運送基地建造所需的各種物資?”在隨後召開的全員公議諮詢會上,第一仟仟長袁偉義問道。

阿拉斯加戰役中,工程部僅用三枚高密度圓柱體就完成了六萬部隊以及數百噸物資的瞬間傳送,摩天輪傳送陣給所有在場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能直接從金屬資源豐富的太陽系將物資送抵南門二,顯然比讓深淵號飛舟來回跑腿更方便。

工程部部長沈莉回答了這個問題:“摩天輪八柱,現在有兩柱留在坦頓人的月背球體中,我們手上只剩下六柱,經工程部多次測試,以六柱之力仍然無法將物品傳送到四光年之外,而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與地球的距離恰好是四點三光年。也許,湊齊七柱或者八柱能做到,就像當初坦頓人拋射行星那樣。但是,執事團已經作出決議,暫時不挪動月背球體中的兩根高密度圓柱體,以免對整個月背地下世界生態系統造成危害。”

沈莉卻沒有提到,工程部甚至有人提議將八枚高密度圓柱體全部放回坦頓人的月背球體凹臺上。這樣既可以不用擔心破壞蜥蜴人的生態環境,又能切切實實見識一下八柱完全合體的摩天輪終極形態。然而,這個大膽的提議最終沒有被執事團接受,原因是風險太大,由此帶來的後果既可能會改變蜥蜴人當前的生存環境,也可能會對地球和人類都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

萬一,那月背下的金屬球體真是個遠古飛行器,直接破土拔地而起怎麼辦?退化中的蜥蜴人已經喪失了祖先的太多技術,未必能隨心所欲操縱那東西。雖然它們有跨越三維空間的天賦異稟,但終究還是需要新陳代謝的凡胎肉體。那兩百多個穹頂世界失去源自球體的動力支援後必然停止運作,由此導致的食物和空氣供應危機一旦爆發,蜥蜴人們又能活多久?

雖然蜥蜴人現有的二十六個部族並不都對互助會報以友好態度,但安秉臣和執事團從未想過要徹底滅絕這個曾經同樣生活在地球上的前代文明種族。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惺惺相惜的同鄉情懷,讓執事團在許多有關月球的決議上都儘量維護坦頓人的利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工程部絕不可能去動月背球體內的兩根高密度圓柱體。

“關於南門二基地建設所需的物資問題,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執事團目前正在稽核來自工程部、資源部以及航天學院的十九份公眾方案提議,我們也歡迎所有正式成員對此提出自己的建設性意見。”主持這次公議的工程部副部長江歡作出了總結,他面前的全息基臺介面上,逐一羅列出那十九份方案提議。

這十九份方案中,只有七份具有現實可操作性,其中他個人最看好的是資源部一位年輕化工專家的提議,直接以卡魯的物質融合技能對南門二上的矽酸鹽進行亞粒子級別的元素轉換,由此獲得寶貴的重金屬。卡魯的物質融合技能需要消耗驚人的異能量,但南門二距離自己的恆星很近,異能量的補充供應比地球這邊相對要容易得多。

可是,如果真採用這個方案的話,建造南門二基地所需的異能量將是一個極其恐怖的天文數字。以日產千噸重金屬為目標的話,僅負責融合轉化的卡魯就需要至少五十萬只以上。如此浩浩蕩蕩的排場,甚至遠遠超過了南門二基地的建造規模。執事團最終是否會同意,還真是不好說。

“同樣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分析,這樣才能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法。”資源部部長向文迪的頭像出現在當前發言框中。“南門二基地的建造,為什麼一定要和月球前哨基地一樣?難道離開了重金屬,我們就沒有別的辦法在地外行星上建造可供人類棲息生存的場所?南門二上有豐富的矽酸鹽,矽酸鹽在地球上也是水泥的主要成份,如果解決了水的問題,我們其實完全可以採用半矽酸鹽半金屬結構來建造南門二基地。”

“向工的這個想法不錯,南門二附近的小行星群嚴重缺乏富金屬礦,但有大量固態冰的卻不少。”漢特博士忍不住插了一句。

“在地外行星上造水泥建築?這……合適嗎?”新任機動騎兵總指揮辛旭滿臉質疑地問道。

向文迪笑道:“有什麼不合適?水泥的凝膠效能很好,成型後結實堅固,強度不輸鋼鐵,而且既耐腐蝕又抗衝擊,密封性差的問題其實也不是問題。我們可以用它來構築基地設施的外層,裡面的密封層仍然採用合金或其它複合材料,或者直接效仿地球,在那邊也上鋼筋混凝土結構。南門二上除了沒有大氣層,重力方面和地球差不多,我看完全適合矽酸鹽水泥的大規模應用。”

“我同意向工的提案。其實,現在南門二那邊執行這個方案的條件都已具備,我們可以讓會長他們先動手測試一下,如果沒有什麼問題再大規模開工。”沈莉馬上站出來支援向文迪的設想,她的意見基本上也是工程部大多數人的意見。

工程部和資源部兩大技術部門都贊成的事,執事團想不透過都難。

接到執事團通知後,卡魯們用半個小時就完成了隨船帶來的一臺五號機體模組組裝,不過這次五號機體的任務不是深挖採掘,而是就地粉碎研磨矽酸鹽岩石,在獲得矽酸鹽粉末的同時,五號機體也從碎末中提煉以二氧化矽為主的石英砂,最後將它們按照一定比例重新加入水泥粉中以獲得耐高溫效能。

當深淵號帶著從小行星上採集的數百噸冰塊返回後,這個臨時工地終於有了點工地的樣子。數百度高溫炙烤下,傾倒在水槽中的冰快很快融化成水,但隨即在高溫環境下迅速蒸發。為了保住這些來之不易的水,施工組不得不將水槽轉移到深淵號內,需要用水時以耐高溫纖維軟管從深淵號取水。

經過長達十六小時的折騰後,南門二行星南極區終於出現了一座形如包子的人造建築。

因為沒有固定型材,加上為了趕時間,這座實驗建築幾乎是用本地土製水泥分三層匆忙覆頂澆灌而成。建築內部空間為穹頂純圓形,直徑二十米,中心頂點高度六米。建成二十四小時後外表面測量溫度最高達到五百攝氏度,僅有外層石英砂材料最高溫抗上限的一半。室內多點測試平均溫度為八十七度,也基本達到了新方案的最低安全要求。

如果能在結構設計上再多花點心思,內層合金主體建築內的平均溫度應該可以降到二十五攝氏度左右,正是適合人類活動的最佳溫度。如果再安裝中央空調提供動態調節,那就完全可以高枕無憂了。

測試建築竣工四十八小時後,檢查人員仍然沒有在表面發現任何裂痕或粉化跡象。

自第四十九小時開始,南門二基地專案正式開工。

行星表面的工地上,三臺五號機體晝夜不停地清理作業區域,拓整地基。與此同時,所有卡魯都在忙著趕製預製水泥塊,這些超大號的星際耐火磚塊統一按長十米,寬五米,厚五米的標準進行生產。

在基坑中緊密鋪設了上萬塊巨型水泥磚後,南門二基地的整個輪廓逐漸初顯。一座方方正正,長千米寬五百米的方形堡壘狀建築正在拔地而起。灰色的筆直外牆在黑色凌亂地形中顯得格外醒目,即使從幾百萬公里外的太空也一眼就能看見這座人造建築物。

水泥城堡在升高到一百二十米後開始實施半幅封頂作業,然後才開始構築內部合金建築主體。最後收尾封頂前,施工人員還在城堡外層與合金建築結構層之間的縫隙中注入了大量石英砂,一方面可以鞏固整座建築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也能大幅增加耐高溫效能。

南門二基地最後得到的內部空間面積遠遠小於施工面積的五十萬平方米,甚至連這個數字的一半,二十五萬平米都沒有,但這個工程卻耗盡了深淵號帶來的全部金屬材料,甚至還讓安秉臣不得不往回跑了兩趟,專程從月球基地運來上三萬噸合金錠。

到九月份時,南門二基地第一期工程總算圓滿結束。高達一百四十五米的長方體巨堡可容納最多兩千名常駐者,因受面積所限,最底層的無土水栽農場僅能保證這兩千人最多六個月的食物補給。執事團對這個結果表示很滿意,畢竟這只是第一期工程,南門二基地還會不斷繼續擴充套件和完善。

十月初,包括女媧可控聚變反應堆、四元相位遠端掃描模組、夸父鐳射iii炮塔、近程密集陣列電磁炮防禦系統在內的二期工程也緊鑼密鼓地鋪開了攤子。工程部準備在第三期工程中增建一座同等面積但高度增加三倍的更大城堡,將來既可作為飛船起降平臺和船塢,又能進一步增加更多無土水栽的產糧面積。

從地球運來的三艘小型電離子引擎飛船組裝試飛成功後開始在南門二星系的小行星群中繼續收集冰塊,並運回基地內水庫進行過濾淨化,為整個基地的生活和工作用水提供切實保障。

三艘小飛船的質量都在萬噸以下,組成的太空運冰隊效率還比不上深淵號的十分之一,這不是它們運載能力弱,而是飛行速度太慢所致。電離子引擎加速慢推力弱的缺點到這時候已經展現無遺,在地球上三倍音速算是相當牛的移動速度,但在動輒數億公里的星空中,這個數字也就比蝸牛爬快一點而已。

自從安秉臣從木星大紅斑中召喚深淵號飛舟現世以來,工程部航天組配合生物組一直在秘密研究這艘多維生命體飛船的動力系統,但卻屢屢碰得滿鼻子牆灰,根本未得其門而入。

以達文巴人特有精神能力為核心驅動的引力子引擎就不指望了,但如果能弄清深淵號飛舟的核聚變衝壓引擎原理,仿製復刻後也達到每秒六千萬公里的速度,那可就是從太陽系直接跳到銀河系級別的飛躍進化,其重要意義完全不亞於遠古人類對火和車輪的發現。

但是,希望永遠是美好的,而現實也總是殘酷的。經過一年多堅持不懈的研究,工程部到現在也沒找到深淵號飛舟上核聚變反應堆的具體位置。當深淵號飛舟在靜止狀態下時,別說聚變反應堆,就連最輕微的輻射訊號也沒有發現。只有當它在恆星系內以相對較低速度飛行時,預先佈設在太空中的傳感器才能在它經過的飛行航跡上捕捉到微弱的聚變輻射殘留痕跡。

為此航天組的技術專家們不得不厚著臉皮向生物組求救,以方柔博士為首的生物四組專程將國寶級異能者湯建業從盤古基地押送到海參崴,希望以他對能量波動極其敏感的異能揭開深淵號的核聚變引擎之謎。

然而,趾高氣昂出現的湯建業最終也沒能找到令工程師們魂牽夢縈的聚變反應堆。

在整個航天組的強烈要求下,安秉臣又去詢問了諾瓦,可得到的回答更令人沮喪。諾瓦重申,達文巴人視自己的飛舟有如生命,在她的多次迴圈週期中,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任何達文巴人有過拆解剖析飛舟的行徑。這種事情不僅在達文巴世界是絕對禁忌,甚至在陶圖格聯盟中也是不容於世俗的滔天大罪。

即使是進入垂暮之年行將走到生命盡頭的飛舟,也會自行告別主人,消失在就近恆星的光芒之中。達文巴人與飛舟的互棲共生關係持續了上億年,真知者們只知道如何操縱飛舟往來於星空,但對這種多維空間生物體的運作原理卻並不瞭解,也不屑於去窺探研究其中細節,因為那是機械文明才會有的低賤舉止。

所有手段用盡後,有人猜測深淵號飛舟上根本沒有核聚變反應堆,但這種說法在太空飛行中檢測到的輻射殘留證據面前完全站不住腳。很快又有人推測,深淵號的聚變衝壓引擎就隱藏在那些人類永遠無法進入的肉質甬道盡頭。

按照諾瓦以前的說法,那些黑洞洞的無形之門是深淵號連線異度空間的通道,也許飛舟的聚變衝壓引擎就藏在異度空間裡。那或許意味著,衝壓引擎可能不在深淵號上,但卻可以為深淵號提供飛行所需的動力,這個匪夷所思的設想對習慣了三維空間觀念的人類來說根本無法接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懸而未解的謎團不斷帶來更多意料之外而且無法解答的疑問,也讓以漢特博士為首的工程部航天專家們紛紛走到了神經崩潰的邊緣。

真正有驚喜的突破,往往來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在木星軌道上盤旋的吳剛號登月飛船內,由智庫主持的對天龍星速烈人俘虜的審訊傳來一個好消息。那位自稱為靈的無面水晶人表示,他願意提供速烈人的空間航行技術,作為換取自身自由的代價。

速烈人的那艘啞鈴型飛船殘骸,以及被他們擊毀的辛克人環形巡航艦碎片,都被互助會逐一回收並存放到月球基地。從當時的情況來分析,這速烈人的技術水準似乎比辛克人要高一些,不僅飛船速度略快,那種黑色射線武器也更為犀利。

既然能飛到遠離陶圖格聯盟的銀河系來,速烈人的空間航行技術肯定不會差,至少不會比互助會現在的水平差。

帶著東方不亮西方亮的嘗試心態,以工程部成員為主的兩百零四名互助會成員參與了對速烈人俘虜的遠端公開聽審。

這場名義上的聽審其實更像是對速烈人的一次技術水平考核,不僅參加會議的聽眾們明白這點,那位名叫靈的速烈俘虜同樣明白,因此它表現得格外賣力,開場一番話就震住了所有人。

“在我們速烈人的認知中,每一種技術的背後,都有一個能夠自圓其說的理論體系。沒有理論體系的支撐,就不可能有任何新技術。所謂的理論體系,也包括對世界,對空間,對時間的認知和總結。那麼,最本質的問題來了,自然界萬物到底由什麼構成?人類所說的分子,原子,夸克還是電子?各種粒子和亞粒子之下,難道就沒有細小的基本微粒嗎?”

“速烈人能拆分夸克粒子嗎?如果能的話,不妨讓我們長長見識!”一位年輕的男物理學家直截了當地問,他帶有嘲笑語氣的質問讓身邊的人們發出一陣鬨笑。

全息畫面上的水晶腦袋搖了搖,經過快速學習和這段時間與智庫的互動,它幾乎掌握了地球人全部的語言和肢體習慣。如果不是這身扮相太醒目,如果能換上一具人類軀體,這位水晶人完全可以混到人群中去不被發現。

“不,我今天要給各位介紹的不是如何拆分基本粒子。在我們速烈人看來,這個世界並不是由微粒子組成,而是由無數振盪運動的一維能量線組成。不同的物體、空間和時間僅僅是能量線振盪運動引數變化的結果,包括像夸克這樣的基本粒子,同樣也是能量線振盪產生的假象。這些一維能量線的尺寸無限接近於零,它們既可能是張開的,也可能是閉合的,一根能量線可以分裂成兩根,兩根能量線透過碰撞可能融合為一根,或是產生截然不同的另外兩根新能量線,這就是你們的原子和分子組合物質理論的另一種解釋。”

所有人同時屏住呼吸的沉寂中,聽眾席上傳來年輕的印度物理學家桑賈爾激動的喃喃自語:“這麼說,整個世界都是能量運動構成的?物質……也是能量運動產生的……幻象?”

“我已經從你們的技術典籍中瞭解到,你們信奉粒子構成萬物理論,但卻無法解釋粒子能量為何存在不連續性。但這個問題,對我們速烈人來說根本不是問題,因為,由能量線運動締造的空間必然是離散結構,空間的不連續性才導致了基本粒子能量發的不連續性。”

“根據這個理論推演下去,必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空間具有一個不可分割的最小值。而那,就是能量線的本質面目!如果我們能夠在某個空間點上投入足夠能量,激化那條能量線的運動模式,讓它脫離原有的矩陣組合,這個時候,我們的面前會出現一條縫隙,一條穿越空間層面的縫隙。縫隙的另一頭,可以通向整個宇宙的每個角落,前提是你能把出口的空間點也轟開。”

“蟲洞!你說的……是蟲洞嗎?”一位女天體物理學家驚叫起來,她來自因為營運經費不足而被迫倒閉的某個nasa外圍航天公司。

安秉臣也目瞪口呆地看著侃侃而談的靈。在他原先的印象中,這個油嘴滑舌的傢伙只是個不折手段的星際無賴,沒想到肚子裡居然還這麼有貨。看來,能出來在外面混的,確實都有點道行。

“蟲洞?那是地球人的說法,我們速烈人稱為兩個空間點構成的能量通道。能量通道的另一頭會通向何方,會在三維尺度意義上延伸多遠,完全取決於投入能量的大小。速烈人透過調諧飛船自身質點的能量線頻率,獲得與空間點能量線共振的結果,這就是我們的飛船引擎的運作原理!在速烈人的視線中,我們的飛船一直在空間點之間跳躍穿行,但在地球人看來,我們的飛船卻是在三維空間裡高速飛行。”

“這種透過調諧實現的空間躍進距離……最大可以達到多遠?”站起來發問的漢特博士面色赤紅,一副口乾舌燥的模樣。

“我說了,那取決於飛船引擎投入的能量。在理論上來說,如果能投入無限大的能量,那你們可以在瞬間抵達宇宙的邊緣!”靈那張沒有表情的水晶臉,以及它清晰無比的聲音,永遠被銘刻在所有聽眾的腦海中。

“那麼,你能協助我們製造一臺這樣的引擎嗎?”漢特博士滿面堆笑,充滿期盼地問道。

“把自由還給我,我就幫你們製造一臺能量線引擎。地球時間,三天完工。”

靈的話音未落,所有學者和技術人員的目光,嘩地一下全都轉向了安秉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重生之槍神江湖情長山河血不死武尊我是個喪屍首爾上空造一場夢網遊之佔盡先機我是前鋒護花魔少九陰傳人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