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周康的夢想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最近的幾天,白巾軍再也沒有主動找過周康了,彷彿他們一瞬間從梁州消失了一般,儘管張府尹和梁州派出所聯手,也再沒有得到過白巾軍的訊息!

對於此點,張府尹給的答案是:白巾軍離開梁州城了!

周康對於這個答案還是比較相信的,畢竟白巾軍不是靠著死纏爛打來獲得勝利的,他們離開梁州城是必然的,但卻只是暫時的。周康有理由相信,他們暫時的離去,只是回了大本營去跟他們的領導匯報情況,然後做下另一個決定之後再捲土重來!

值得一說的是,張無忌手下的騎兵連分出了一部分人馬成為了偵察連,他們成功的捕捉到了綠野的行蹤,並且巧妙的跟上了。根據這個訊息,周康分析到,這他娘還是分散撤離,可見白巾軍的警惕心十足!

但是周康真的一點都不相信綠野會那麼容易被跟蹤,在食為先,能一巴掌將紅木桌子拍成四分五裂的人物,不可能被幾個偵察連的跟蹤還沒有注意,有可能只是故意在溜魚呢。

不過,這都是小節,周康原本也沒怎麼指望新建的偵察連能夠一絲不苟的完成任務,交代給他們這個任務,其實多半的目的就只是練兵……

自從糧商們出世以後,梁州城的糧食已經多的吃不完了,不得不說,商人為了利益奔波,那麼事件就充滿了各種不可思議的結果。

為了賺到更多的錢,糧商們的心思可謂是玲瓏百轉,有人在南方發現了一種水稻。這種水稻一年可以種三次收三次。自從某位糧商發現了這種水稻之後,梁州城的米價就開始狂跌了。

據說。當時那糧商剛看見這種水稻的時候都哭了,這他娘才叫暴殄天物啊。自己辛辛苦苦的奔波。就是為了養家餬口。可他娘南方這地方,人窮物匱,卻偏偏成為了上天的寵兒。整個大周浮屍遍野,除了梁州到處都是餓死的老百姓。

可這個地方的人,居然將糧食都不當糧食,大片大片的水稻荒在田裡沒人收,任憑山裡的野兔田鼠啃噬,據當地人說,米不值錢。出動勞力是一種浪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天殺的,全世界種水稻都是插秧,而他們卻是將那種子隨便的丟在地裡,家裡沒米了,過幾個月就來收一茬。那稻子也不知道是中了什麼魔法,偏偏還長得那麼勤,一年收三次啊!

經過周康從地球帶來的各種農業書籍的洗禮,梁州城的糧商現在一個個都是合格的農業學家,發現一年種三次的水稻之後。他就開始廢寢忘食的研究起了原因。

為什麼呢?這是為什麼呢?

種子的問題?不應該啊,如果是種子的問題,為什麼種子卻並未流傳進中土大地呢?如此一來便只有一個原因了,地域問題。

最後一結合。得出結論,地域問題加上種子問題!

這種水稻應該是只能長在這個地方,種在別的地方活不成。

知道了答案。那麼進行反推就容易的多了,那糧商用梁山廠生產出來的溫度計進行了量溫。又用溼度計進行了測量,並且詳細的記錄在案。

於是。他帶回了大批種子回到了梁州,想要在梁州成功種植出這種逆天的水稻。這是一種商業手段,他發現這種種子的地方是在南方,距離梁州千里之遙,而他真正的公司卻在梁州,如果在南方種植上了之後,每回運糧就要分出一大部分運費,顯然得不償失!

而如果將這種水稻成功的在梁州種植,那會為自己省下很多很多的錢,得到的利潤也是極其龐大的。

南方的溫度和溼度都比北方的梁州要高很多,他想到了溫室大棚,在得到地球知識滋潤之後,他早已經摸透了反季節蔬菜是怎麼種植出來的。有了溫室大棚,可以說想在任何地方種植任何農作物都不成問題了。

梁山塑料廠正在研究階段,還不能夠生產出塑料薄膜,於是,他求見了周康,希望殿下去地球的時候能為他帶回一些塑料薄膜以供他研究種植。

對於這種科研精神,周康是很待見的,專程為他跑了一趟地球,帶回了大量的塑料薄膜還有更多的溫室種植方面的書籍,一併交給了他!

他每天都窩在溫室大棚裡觀察水稻的漲勢,溫度和溼度不夠了,他在每個大棚裡用火爐燒開水,火爐的溫度彌補了南北的差距,上升的蒸汽,彌補了天塹一般的溼度。

沒用到半年的時間,他居然真的將南方的水稻,在北方種植了出來;所有人都知道這種逆天的水稻成功種植出來,會帶給整個梁州整個天下多大的幫助。

周康親自給他頒發了仁王府為了刺激百姓鑽研學術的仁王獎,他獲得的是仁王農業獎,賞錢多達一萬貫。但是讓他真正心動的不是那一萬貫的鉅額賞錢,而是梁州百姓集體上書為他討要的封好——溫室水稻之父,廖燕平!

他叫廖燕平,是溫室水稻之父,他的名字被印入了梁州的縣誌,同時也印入了梁州英雄史,而中心廣場也多了一座銅像……

因為廖燕平,梁州的米價跌至一個極點,而距離梁州較近的一些地區,餓死的百姓數量,也因為他的關係得到了大幅度減少。他已一己之力,救了絕大多數的人。

他的觀念與周康相符,糧食嘛,吃的嘛,活命的嘛,就不該賣那麼貴。

雖然梁州有很多種水稻的糧商因為廖燕平的出現,虧得褲衩子都不剩,但他們卻是真的生不出半點怨恨,每每逢人說起,都會舉起一個大拇指說一聲“服!”

梁州的糧商只是一個統稱,事實上,真正去種植糧食的也就只有那麼一小撮的人,絕大多數的糧商化整為零,分散到了漁農、藥農、蔬菜、水果、養殖等多個方面!

在這個冷兵器時代,想吃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尤其是梁州這個沒有海的地方,賣魚的極少極少,有時候還得去河裡自己釣。

於是,這在糧商的眼裡就成了商機,他們應該算是全世界第一批開始承包魚塘的人了,也是第一批知道自己挖土造魚塘養魚的人了。

不僅有養魚的,還有養鱉的、養黃鱔的、養雞的、養豬的、養牛養羊的……

毫無例外,他們都遵守了周康的規定,養殖不能散養,必須要蓋養殖場大規模養殖,要麼不做,要麼做大。還要注意衛生,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梁州城外,也出現了很多很多的各種養殖場,種苗都是周康從地球上進購的。一年出三欄的肉豬、一年出兩欄的肉羊肉牛。這些種苗可謂是突破了所有人的邏輯思維,一頭豬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從小崽子長成幾百斤?一隻小羊羔幾個月的時間,就能長到幾十斤?

雖然百思不得其解,可最終還是放下了心來,都說了,這是地球的品種!

當然,光是品種還不足以長勢這麼快,真正的關鍵因素還是在於飼料。既然整個天下,尋常百姓過年都不一定吃上一頓肉,那麼周康也就不準備讓他們連激素肉都吃不上了!

為了飼料,梁山廠專門開闢出了一個飼料廠,每天來進貨的多不勝數,都嘗到了飼料的甜頭,不用飼料那才叫虧呢。肉都吃不上了,誰還管你那是不是純天然的?純天然無公害無激素的肉,在這個時代那是沒有市場的!

當初只是放開了一條口子,周康自己都沒想到,就是這麼一個農業與資本結合的口子裡,居然會鑽出一頭猛虎。資本的力量實在是太大了,但是萬幸,從這口子裡鑽出來的猛虎只是對梁州有益的,它為梁州的建設提供了基礎,更是解決了梁州的後勤問題。

也許,第一批新糧商經過幾年十幾年的發展,會讓整個天下因此受益。

周康有個夢想,在不久的將來,全天下再無一人是死在凍餓之上!(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深空彼岸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宇宙職業選手7號基地不科學御獸神秘復甦明克街13號光陰之外唐人的餐桌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青城劍仙鍍金時代我來自2034末日樂園女配之五行輪轉訣蛇女重生之電腦風雲道破天穹百瞳反手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