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朕的義子朱慈燁在哪裡?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崇禎十三年十一月,口外刮來的朔風如刀子一般的割面,清晨的北京分外寧靜。

京師之地防衛森嚴,自整編新軍後,京畿地區的兵馬也整編為了九鎮新軍,在原來的京營三大營的基礎上進行過整編。這九鎮新軍並不僅僅只是換了個名頭這麼簡單,事實上京營的整編力度很深。

如今京畿九鎮隸屬三大營,一改原來的五軍三千神機三營,改為了禁衛警備和衛戍三大營。三營都採用了自楚軍的新軍編制,鎮師協標營連隊排班編制,在協一級就使用步騎炮工諸兵種合成編制。每鎮都含有步騎車炮輜重工兵等兵種,不過最大的改變還是禁衛軍三鎮守護宮城和皇城以及隨駕,而警備軍三鎮則守護京師城防,衛戍三鎮,則負責京畿附近的守衛。

三軍九鎮各有分開,與原來的職責分配大有不同。

一大早上就守在城門下的守門士兵,則是隸屬於警備軍三鎮下的兵馬。

天氣寒冷,地上染著一層厚厚的白霜,空氣冷的凍骨。把守城門的士兵全都冷的縮著身子,把長槍抱在懷裡,雙手籠在袖中。

身上的綿甲沒有半點暖意,如同一塊大冰塊貼在身上。要對付這樣的嚴寒,值守的士兵都有一個法寶,那就是腰間的葫蘆,裡面裝的不是水,而是酒。實在冷的不行,就喝上一口,暖暖身子。

雖然值勤守門之時規矩不許喝酒,可京營早就軍紀馳廢,並不是靠改編個名字就能改變的。

就在幾個城門守兵冷的顫顫發抖的時候,只聽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自東面奔來一騎紅馬,那打馬之人身材高大,神色焦急,身穿著紅色軍袍。最引人注目的是這人背上一面紅旗,馬脖子上還掛著一串鈴鐺,隨著賓士發出釘釘噹噹的聲響。

頭上的鐵盔,腰間的長刀,還有那雄駿的口外戰馬。

守門人一眼就看出這是個送急報的塘馬,僅是眨眼的工夫,那名塘馬已經縱馬賓士到了城門前。

京師有多道城門,但不論是哪道門,都沒有哪個敢這樣直接縱馬而過的。

不管是高官達貴,還是勳臣外戚。到了城門也得減速慢待,若是普通的商販,甚至還需要接受檢查。

可這個士兵卻如此沒有規矩的賓士越過,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一個看門的兵丁見了,連忙就抓了懷裡的長槍就要上前攔截。

哪知他身邊的上司卻一把將他拉開,別攔,這人攔不得,被他踩傷了不但白踩,回頭還得追究你的不對。

說話之間。那個賓士而至的軍士從懷裡取出一塊牌子,對著他們一晃,高聲喊道:某有遼西急報,十萬火急軍情。快快讓開

那人根本不等守門兵丁看清,就已經一衝而過,飛入京師。

他娘的邊軍小卒,算哪根蔥。居然敢在京師橫行,活的不耐煩了那個差點被撞倒的兵丁不滿的罵道。

閉嘴,蠢貨。小軍官惡狠狠的瞪了手下一眼。你他娘的是瞎啊,沒看到那面紅旗,還有馬上的鈴鐺沒聽到他說的是什麼這是八百裡加急的快馬,傳遞的是最緊急的邊關軍情,一路上都不受盤查,敢有攔路者他能直接撞死,撞死人沒事,被撞死的人還要追究罪責。若是妨礙了他們傳遞軍情,回頭就得追究責任,大罪。

小軍官狠狠訓斥了一番手下,望著那早已消失的邊軍背影,忍不住小聲的嘀咕,這又是出什麼大事了

那個被訓斥了一番的小卒子連忙討好似的笑道,肯定是遼西捷報,上次皇上不是下旨封楚國公為關外督師,總督遼東遼西和各路援遼兵馬去解錦州之圍嘛,楚國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肯定是有大好消息傳回來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懂個屁,真要是大好消息,哪是這般情形。兵頭也算是老軍,見多識廣,真要是大捷,那肯定就如上次吳三桂解錦州之圍那樣,報捷的士兵一路上高喊著捷報,喜氣洋洋的。而不是如剛才那人一路急匆匆心惶惶的樣子。

說不定是個壞消息。兵頭小聲的說了一句,就不再言語,又躲回門洞裡避風去了。

自義州兵敗,錦州重新被圍的訊息傳回京師後,京師這段時間處處都透著股子緊張氣息。崇禎皇帝臉上的歡聲笑語也沒有了,彷彿一夜之間又回到了崇禎十二年以前的那些日子,內憂外患,讓人焦頭爛額。

今天崇禎如往常一樣,昨晚批閱奏摺到半夜,今天一早就又起床,開始理政。

局勢彷彿一夜之間又全面惡化了。

遼西局勢一夜之間天翻地覆,義州戰敗,錦州被圍。而雖已加劉鈞為督師,讓他督師援遼,可各方都是壞消息傳回,首行遼海上已經開始結冰,長江和東海南海三支艦隊,都還在做著北上的準備,等他們準備好了,這海上也肯定結冰了,到時連登州港都進不了,更別說去遼東遼西。

而其它幾鎮抽調的陸軍情況也一樣,出征北上需要時間準備,沒有了海路方便,他們只能走陸路。千餘里行軍,又涉及到沿途的補給等問題。

總之,除了在遼東的楚軍,其它各地的援兵,短時間根本出發不了,更沒法赴遼解錦州之圍。

但遼東也有好幾天沒有訊息傳回來了。

崇禎現在心情焦慮的不得了,對關外的局勢兩眼一摸瞎。他現在開始後悔了,早知道當初就應當聽信劉鈞和梅之煥李長庚他們的建議,別急著跟清軍開戰,應當先和韃子議和,以爭取時間休養生息。

太急了一些。

好不容易緩和了一些的局面,又全都賠進去了。

關外局勢岌岌可危,偏偏中原的局勢也開始惡化了。據錦衣衛的奏報,陝西和河南又開始爆發了亂匪,這些亂匪還勢頭不小,不僅僅是因為災情饑荒出現的饑民,而且其中還出現了許多原來各地的衛所軍官和軍戶加入。

而還有情報奏稱。沉寂多時的李自成和羅汝才兩個大寇又現了形蹤。他們趁著川陝和湖北的官軍主力都抽調到了關外,守備空虛之間,又開始流竄,現在川陝兩省的匪亂一天比一天嚴重,各地大小股的流匪還有整合的趨勢,他們甚至幾度攻打府縣,已經有三個縣被攻破了。

東南倒是沒有匪亂,可東南各地督撫卻都奏報,稱各省的鄉紳地主們在抗稅欠賦,不肯上繳田賦商稅。他們聯合起來甚至搞罷市。

就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寧的。

關外兵敗,西北匪亂再起,東南卻又有士紳商人抗稅。

崇禎覺得腦仁子都疼,關外形勢緊張,內閣和兵部進言要加強薊鎮和宣大的防衛,可朝廷卻拿不出錢來了。先前他透過劉鈞弄來了不少的債券,又從商稅中新增了許多稅收。

可現在,因為朝廷免了三餉,一年原本的收入就少了一千多萬。本來靠著債券和商稅關稅的填補,還比原來收入多些。可現在債券那邊好久沒有銀錢進帳了,商稅關稅又欠繳抗稅,西北東南各地的糧食又因災年收不上來。加上先前二十萬大軍在遼西,源源不斷的投入大批的糧餉。

現在朝廷不管是太倉銀庫還是皇帝的內庫,都又空了。

崇禎想要再發行債券,可這債券向來都是由四海銀行承發。四海銀行向商民發行籌措錢款,然後交給朝廷。說白了,是朝廷在向四海銀行借錢。現在四海銀行那邊回話。此事向來由楚國公負責,現在楚國公遠在遼東,還需要先等聯絡上了楚國公後,聽他的回覆安排。

總之一句話,若沒有劉鈞的回覆,就算皇帝想跟四海銀行借錢,也一樣借不到。而朝廷想要甩開四海銀行直接發行債券,根本不可行。朝廷的信用遠不如四海銀行,發行債券,結果只會和這些年朝廷鑄造的崇禎通寶一樣,一發行,誰都不肯認。

突然,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崇禎的思緒,王承恩從外面小跑著進來。

怎麼了崇禎很少看到王承恩如此失態的時候。

外面天很冷,可王承恩卻是一路小跑過來,跑的身上都發了汗。他站在殿中,身上還在冒著白汽。他上氣不接下氣,還帶著沒有消化的那個剛收到的劇烈震驚訊息,陛下,遼西急報,錦州失守

正提著筆的崇禎聞聽這個訊息,手一抖,一大團墨汁滴到了紙上。

崇禎嘴解顫抖了幾下,半天沒有做聲。

他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錦州對於遼西的重要性,崇禎十分清楚。

錦州是遼西的門戶,錦州失守,那寧遠也難守,寧遠難守,清軍就將直抵山海關下,距離京師僅有一關之隔了。

崇禎呆坐在那裡,半張著嘴,目光呆滯。

他的腦海裡浮現的全是一個問題,寧遠還能守的住嗎,山海關還能守的住嗎沒有了錦州,沒有了寧遠山海關,大明的京師可就完全暴露在清軍鐵蹄之下了。

一陣難言的沉默之後,崇禎竟然不知不覺的淌下了兩行淚水。

陛下保重龍體啊。王承恩跪在那勸道。

崇禎擦了一把眼淚,錦州怎麼會失守呢洪承疇呢,孫傳庭呢,還有楊國柱曹變蛟王廷臣呢他們都號稱良帥名將,怎麼短短時間就丟了錦州,不是說錦州城還有五萬兵馬,而吳三桂祖大壽率領六萬兵就在二十裡外的松山嘛

洪孫二督現在哪裡,手裡還有多少兵馬

王承恩向前爬了兩步,小聲的道,陛下,吳三桂義州兵敗之時,其用來攻打義州的幾百門大小火炮都為清軍所奪。清軍圍攻錦州之時,便是用這批火炮攻打錦州,一日內接連轟塌城牆數段,洪孫二督率諸總兵指揮士卒拼死爭奪,一日戰死五千餘人,殺傷韃虜千餘,守住城牆。奈何...

奈何什麼

奈何副將夏成德暗通建虜,第二日負責守城之時,卻突然開啟城門引清軍入城。洪孫二督措不及防,雖拼死反抗,依然沒能擊退韃子,也沒能突圍出來,最後全軍盡沒。王承恩回道。

崇禎只覺得頭一陣暈炫,剛才聽說錦州失守,他還以為洪承疇等人城丟了,可肯定也突圍出來了。現在卻不成想,居然聽到洪承疇五萬兵馬盡沒。

全沒了

全沒了,建虜元帥多爾袞破城之後,將三品以下文武官員和將士,並城中百姓,盡皆屠光,多爾袞還勸洪總督等投降,洪孫二督臣及諸位總兵副將們拒不投降,如今都為韃子階下囚。

崇禎直接坐倒在地上,他恨恨的在地上砸了幾拳,又問,那吳三桂和祖大壽呢松山城呢,杏山的秦良玉呢,寧遠的高起潛呢

陛下,他們也都敗了。

敗了,敗了崇禎無力的咀嚼著這幾句話,說著說著,眼淚又下來了。

怎麼就敗了,到底是怎麼敗的,朕在遼西二十萬大軍,怎麼一夕之間盡皆敗了他怒吼,咆哮著喊道,有些失去理智。他想不明白,想不通。劉鈞帶著幾萬人渡海,攻入遼東,從無到有,打下鎮江旅順二府,奪下沿海諸島。

跟韃子交戰,還從沒有敗績,甚至攻破蓋州城,殲敵四千餘,俘虜五萬餘,自己卻沒死一兵一卒。

遼西有二十萬明軍啊,各鎮精銳齊至,洪承疇孫傳庭祖大壽楊國柱曹變蛟王廷臣吳三桂秦良玉,等等哪一個不是一時名將大將。怎麼這麼多人聚在一起,反而卻一敗再敗,敗的如此之慘,短短時間,就已經敗的一敗塗地了呢。

高起潛與邱民仰集結秦良玉馬科王樸諸鎮共五萬餘兵馬出杏山解松山之圍,半路遇敵,先勝,然王樸等輕敵追擊,被清軍埋伏,被清軍火炮轟擊,陣亂,清軍趨勢發起衝擊,各鎮兵敗,潰敗。

吳三桂聽聞援軍兵敗,冒死突圍,撤回杏山,損失大半兵馬。

如今吳三桂與祖大壽與高起潛秦良玉等匯合,一路棄守杏山塔山諸城,撤回了寧遠,收攏了約八萬敗兵。遼西關外八城,如今僅剩下寧遠一城。

繼業呢,他在哪裡,為何遲遲沒有趕到遼西解圍救援崇禎眼露兇光,怒聲喝問,朱慈燁呢,他現在在哪裡,他的遼東兵馬在哪未完待續。

: 感謝笑帥天下劍俠客愛書及烏難得he糊塗歷史逝去的真相諸位的支援,謝謝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顫慄世界極品劍師魔源紀全民偶像我家果園成了異界垃圾場超級仙氣漢末文丑冠軍之心韓定食機械神皇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海上升明帝 貞觀俗人 隋唐大猛士 晚唐 重生之十年 隋末 逍遙小地主 唐朝好地主 重返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