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冷槍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元輔,這劉繼業做事,也未免太過跋扈了。不久前才剛剛入京出任兵部右左侍郎的馮元飆,坐在內閣首輔吳甡的值房裡,一臉的不滿。

怎麼說吳甡問。

我自入京到任兵部之後,為了熟悉事務,檢視了一下近年兵部公文檔案。劉繼業以武將短短數年之間,就已經竄升至顧命大臣爵加郡王。不僅如此,他一個武夫,居然還成了直隸總督兼了順天巡撫,如此不算,還又入了內閣當了大學士,如今更成了內閣次輔。

加之他還廢五軍都督府,設立樞密院和軍機處,如此種種,都讓人憂慮萬分啊。

馮元飆,字爾弢,浙江慈溪人。

父親馮若愚,曾經官至南京太僕寺少卿。馮元飆,天啟二年進士,兄弟馮元颺崇禎元年進士。

馮元飆為東林健將,早年地方任職知縣,後入京任戶部給事中。崇禎時,馮氏兄弟並在科道,屢屢彈劾當朝大臣,周延儒王應熊溫體仁等俱被其彈劾,後被調任南京太僕卿貶離中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今,吳甡調馮元飆入京任兵部右侍郎,其兄馮元颺出任直隸按察副使兼天津兵備道。

元輔,我翻了翻兵部的名冊,結果嚇了一大跳啊。劉閣老之前大搞裁軍並鎮,結果是現在天下只剩下十六鎮,剩下三十餘萬人馬。這固然能節省開支,可兵者國家利器。如今天下軍鎮紛紛裁撤,只剩下了這三十餘萬人馬,卻有超過半數都是劉繼業的楚軍啊。

遼軍楚軍秦軍豫軍等等,不過是尋常舊稱。不管是哪來的兵,那都是朝廷的兵,絕不是某個人的私兵家丁。吳甡說道。如今確實有不少楚地出身的將領擔任各鎮要職,但那也是因為他們確實為國立下大功,是論功升賞到現在的位置。

可這些人都是劉繼業的舊部,有些還是他的結義兄弟姻親,甚至是門生弟子啊。從關外到直隸,再到中原川湖。如今這四軍區舊的軍兵皆因戰力不堪而被裁撤,全都換成了劉繼業的這些舊部率著楚軍駐守,甚至東南的兩江閩浙兩廣,海軍,那都跟劉繼業關係緊密,這天下之兵如今半數握於劉繼業,這已經非常危險了啊。馮元飆大聲勸道。

這樣下去,那還了得整個天下諸鎮統兵者,都是其舊部朋黨。天下之兵,皆楚軍。萬一哪天劉繼業他登高一呼,這山河都將為之變色啊。馮元飆越說越氣,大明立國之初定下衛所軍鎮,中央有五軍都督府統領。

到了後期,更是以文馭武,兵部奪五軍府之權,為何為防武將坐大。

隨著遼東女真的興起。朝廷在遼東用兵不斷,不得不重用一些能戰的武將。結果就是導致李成梁這樣的跋扈武將的坐大,此後遼西將門形成,遼西軍便尾大不掉。

可比起遼西軍,如今的楚軍才真的讓人懼怕。

楚軍太能戰了,而偏偏現在朝廷還搞大裁併,結果中樞有了軍機處和樞密院。兵部反而失了調兵權。劉鈞在軍機處,傅山在樞密院,還有趙順鄭芝龍等在兵部。

更可怕的還是關外直隸中原川湖各省,現在舊的軍隊皆被裁併,留下的都是楚軍為主的各鎮新軍。

甚至連禁衛軍侍衛親軍都是自楚軍中選拔的。連禁衛軍的提督劉允升那都是劉繼業的堂兄。加之劉繼業的叔父劉僑執掌錦衣衛,可以說,半壁天下,都處於劉繼業的掌控之中了。現在劉繼業倒是表現的很忠心耿耿的模樣,可一旦哪天劉鈞來個黃袍加身,他們根本沒有反抗之力。

裁併軍鎮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衛所早已糜爛,朝廷多年來都靠的是招募營兵作戰。如今廢除衛所,清理軍屯,一來節約了大量的軍費開支,二來也清理出大量的屯田,可以把這些原來被衛所武官們貪汙掉的子粒用做軍需。吳甡嘆氣說道,馮元飆的話他不是沒想過,只是做為首輔,他也不能因噎廢食,他確實找不到更好的選擇了。

裁併新軍,也是同樣道理。朝廷原來整編了三十六鎮新軍,加起來超過百萬之眾,可實際上,許多軍鎮空額嚴重,軍官吃空餉剋扣軍餉,以及養家丁,士兵多老弱不堪戰等情況十分嚴重。

這些軍鎮已經腐化的和原來的衛所軍一樣,打仗不行,做亂倒是時常發生。每年空耗著無數軍餉錢糧,不但起不了半點作用,反而是地方上的禍亂之源。你說我們能不裁併整頓嗎

如果有選擇,朝廷當然也不希望成現在這樣子。當初曾經被朝廷寄以厚望的遼鎮,空耗無數錢糧,卻根本打不過清虜,進不能克,退不能守。義州松錦之敗,差點讓清軍打入關來,要不是楚軍,哪又有後來的議和

結果呢,遼鎮現在卻反了,這就是那些軍鎮,要麼只是腐化難堪一戰,要麼就是跋扈驕縱,稍有不滿,就敢譁變,就敢叛亂。相比起來,楚軍能戰又能打,軍紀還好,朝廷不用他們用誰

馮元飆急道,可也不能這樣,楚軍勢必尾大難掉啊。

楚軍必須加以遏制,不然禍亂盡在眼前啊。馮元飆把身子往吳甡跟前湊了湊,說,元輔,當初四大顧命輔臣,周延儒畏罪自殺,劉閣老丁憂在鄉,現在可就只剩下了你和劉繼業了。若元輔再不想辦法遏制他,只怕這劉繼業就要反客為主,爬到你頭上去了。

正說著, 一名吏員進來,把一份公文遞到吳甡面前。

首輔,這是密雲剛發回來的塘報。吳三桂的兵馬已經到了潮河,昨日駐守密雲的衛戍軍一支巡邏隊與吳逆的前鋒斥候遭遇,衛戍軍一個連二百騎巡邏隊,全殲了吳逆的一百騎前鋒斥候。

嗯,知道了。

吳甡接過塘報翻看了一遍,點頭示意吏員退下。

爾弢啊,你看,京師的京營原來是個什麼樣子你是清楚的,真正能堪戰者五萬人都湊不起。可卻有幾十萬編制,後來陛下整編京營,裁汰了一些,還是編出了九個鎮。

結果上次鬧餉譁變,卻被劉繼業僅以半個北洋鎮就迅速平定了。事後點驗,空額大半,老弱無數。從北洋和登萊調了五萬人馬進京,又招募了三萬,再從京營裡選用了五萬。新整編成了如今的侍衛禁衛警備衛戍四軍,侍衛和禁衛把守皇城宮城和京師內外城。劉鈞的直隸統轄警備和衛戍兩鎮兵馬,才短短半年時間,京營就脫胎換骨了。有時,老夫也不是不承認,劉繼業確實會統兵練兵。

正因此,才越加得提防啊,千萬不可武人亂政,讓武夫當國啊。

吳甡瞟了眼馮元飆,有些無奈。

他豈不知道要防劉鈞,可防的住嗎劉鈞當初在中原剿匪時,憑殺了張獻忠,又有梅之煥等的全力舉薦,才勉強坐上了鄖陽總兵之職。可此後劉鈞入江北剿匪,再南下巡海,緊接著又出兵遼東,一場接一場的勝利。

另一面卻是朝廷在其它戰場上一場接一場的失敗,朝廷除了重用劉鈞有其它辦法當初先帝不是沒想過要遏制劉鈞,可每次計劃都趕不上變化。說來當初任劉鈞當直隸總督,還就是為了把劉鈞調入京中,讓他不再統領楚軍這支雄師的。

結果呢松錦大敗,皇帝不得不又讓劉繼業出任督師,等戰後調劉繼業入京,結果他還沒進京,皇帝先死了。

一步步走到如今,確實也是無法預料到的結果。

現在北邊得靠楚軍防禦清虜,還得迎戰叛亂的遼軍,中原也同樣需要楚軍圍剿闖賊。

元輔,叛亂的遼軍根本不是楚軍的對手,你看這一百斥候前鋒,居然被二百巡邏隊給全殲了。我還聽說,吳三桂這一路行軍過來,還沒到達長城腳下,已經有四萬部下逃亡。真要打起來,他絕不是劉鈞對手。

這是好事啊。吳甡道。

這其實根本算不得什麼好事,我以為,應當留著吳三桂,留著遼軍。

什麼意思吳甡皺眉。

馮元飆進一步解釋,遼軍是打不過楚軍的,就算有清軍在後,他們也很難攻破退守長城防線的劉繼業軍。繼續下去結果只有一個,遼軍大敗,甚至全軍覆沒。攻不破長城防線,吳三桂要麼直接敗在長城下,要麼退回,可劉繼業會讓他們再從容退回嗎

元輔,此時滅了吳三桂滅了遼軍,只會越發的助長劉鈞之勢,從此他再無人可牽制了。不如留著吳三桂,留著遼軍,朝廷下令招安遼軍,留著他們,也牽制一下楚軍。

這吳甡驚訝萬分。

吳三桂只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並沒有公然反叛皇上,朝廷完全可以下旨招降。相信吳三桂此時也是騎虎南下,很是後悔。若有這樣的一個機會,他肯定會抓住的。朝廷只需要下旨赦免他們起兵之罪,再把錦州和廣寧兩鎮恢復,讓他們繼續駐守二地,既往不咎,他肯定願意接受的。

劉繼業絕不會接受的。

馮元飆笑笑,朝中現在只有元輔和他兩位顧命大臣,你又是首輔。只要找個人提出招降計劃,元輔再表示同意,劉繼業就算反對,也改變不了結果吧

另外,左良玉是關外提督,寧遠總兵,只要朝廷肯支援他,相信他以後定能掌控寧遠鎮的局勢。

元輔,切不能讓劉繼業一家獨大啊,要不然就將無要可制了。

吳甡陷入了沉思。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顫慄世界極品劍師魔源紀全民偶像我家果園成了異界垃圾場超級仙氣漢末文丑冠軍之心韓定食機械神皇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海上升明帝 貞觀俗人 隋唐大猛士 晚唐 重生之十年 隋末 逍遙小地主 唐朝好地主 重返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