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有人要反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黎明的京師,剛剛醒來,一陣陣清脆的叫聲就打破了沉寂。

號外,號外,陛下御駕親征關外,一戰於灤河,全殲五萬清軍。二戰於潮河,再殲十五萬清軍。

號外,號外,帝國時報今日特別號外,最新消息,陛下御駕親征,大破清軍。二十萬進犯清軍全軍覆沒,清豫親王多鐸英親王阿濟格兄弟授首,清西征元帥輔政肅親王豪格剃髮歸降,清州第一勇士巴圖魯鰲拜親手斬殺多鐸阿濟格以歸降

號外,號外,蒙古喀喇沁左右旗歸降大漢帝國,皇帝於塞北設立燕北省之後,再設漠南行省。

......

京師的各家報社昨天晚上都接到了朝廷新聞出版部署的通知,得到了數條震的他們無以復加的訊息。一開始他們都不敢相信,可很快他們趕到各衙門求證,很快得到了證實。

多日來沒有露面的皇帝陛下,原來早御駕親征關外,而昨日長城一線的軍鎮兵馬調動,果然是打仗去了。

可戰事的結果還是震的大家不輕,皇帝御駕親征,居然殲滅了二十萬清軍。天啊,簡直是不敢相信。回過神來後,各家報社都瘋狂了,這得是如何震憾人心的訊息。

各家連夜開始編輯,來不及出報刊,各家都直接出了號外。

於是一大早,京師的大街小巷全是四處奔走的報童們,一遍遍的叫喊著一條條讓人震驚的訊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左都御史倪元路和戶部尚書李邦華一起走在皇城的石板路上,去往總理處參加會議。

一連數天都沒看到陛下參加總理處會議,連樞密使傅山和兵部尚書張國維也都沒見到人,甚至直隸總督劉允升也一直沒參加。我就覺得有些奇怪,袁首輔還說陛下在保定巡察,傅張劉等幾位大人陪同聖駕,我還真的就相信了。

倪元路搖著頭嘆息道。

誰能想的到呢。堂堂天子,總理億萬,居然不顧千金之軀,卻偷偷的跑到御駕親征。確實讓人難以相信啊,難以相信。李邦華也道。

更難以相信的是,皇帝御駕親征,還瞞了所有人。更震驚的是,居然短短數天時間,他就打了這樣的一個大勝仗,一戰滅了十幾萬清軍啊。

雖然報紙對外宣稱是殲滅二十萬清軍。

不過倪元路和李邦華身為總理處會議成員。還是很快探聽到了此次戰役的具體過程。真實的殲敵數是十五萬,前後兩次大戰共斬殺三萬餘人,俘虜十萬餘。

而漢軍的傷亡不到三千。

實際上除了第一場伏擊豪格的戰鬥是皇帝親自指揮五萬漢軍伏擊外,剩下的那些大戰,根本就是清軍自己的內戰。

一場調動了數十萬人的大戰,最後我大漢官軍居然只傷亡了三千,你敢相信倪元路現在依然還是左都御史,大九卿之一。不過官職依舊,但現在頭上卻有了不少的約束。做官不如從前那般輕鬆了。現在朝廷中也少了許多黨爭派鬥,有一位英明的聖上,下面的官員也都如驢子套上了籠頭,不敢亂來。

我們這位皇上。總是出人意料啊。

雖然冒險了些,但不得不說,這結果真是讓人興奮萬分,大快人心啊。自前朝成祖之後。兩百餘年來,再沒有這麼振奮人心的勝利了。此戰過後,滿清徹底削弱。彼消此漲,以後大漢再不懼關外之虜了。

何止是不懼,你忘記了皇上已經設立了燕北省和漠南省了甚至遼西省還往北擴充了近一倍地界。不說漠南省直抵潢水,就說如今的燕北和遼西二省,七老圖山和努魯兒虎山為界,這使得京畿再不只依靠一道燕山防禦了,就師形勢大安啊。

聽說皇上還要與蒙古人聯姻,娶喀喇沁二旗主之女為妃。

李邦華笑笑,我倒覺得這沒什麼,反正只要不是把我們的公主下嫁和親草原就行,娶蒙古公主,這是進不是出,不損我華夏威儀嘛。

嘿嘿,就是,聽說蒙古女子都是些騷韃子,倒是難為陛下了啊。倪元路也嘿嘿的笑道。

為了北疆,娶兩個蒙古女子也沒什麼。

兩人一陣嘿嘿笑過後,倪元路問,知道陛下什麼時候回京嗎

袁首輔說是明日就率軍返京,首輔說了要整個京師都行動起來,要辦一個隆重的凱旋儀式,歡迎陛下呢。

這是應該的,再隆重的儀式陛下也配的上。倪元路道,他原本還擔心這皇帝滿心武功,會趁勝進攻,一直打到遼東去呢。還好皇帝雖年輕,可也還理智。

咱們的皇帝真是相當難得,這個時候還能有這樣清醒的理智。

不理智,能登上皇位

李邦華也不想繼續談這種敏感的話題,當初他們確實反對劉鈞篡位,但現在回頭再看,劉鈞當皇帝,似乎對整個天下來說更好些。他們現在也正是用這樣的理由安慰著自己,好讓自己安心的繼續留在朝中做官。

陛下以燕北和漠南二省新設塞上軍區,以張國棟為提督總兵官,但不知以誰為總督和巡撫

按如今的大漢官制,一般以二到三省設一個總督,總督同時兼任一省巡撫,另一省巡撫例兼提督,又每軍區設一個提督兼總兵官。

總的來說,依然是文官為最高地方官,且現在總督巡撫提督總兵都成了常設官員,不再是從前的派遣性質。

大明的總督如果加的是尚書銜,那就是從二品,如果加的是侍郎銜,就是正三品,那是相當的位高權重,朝中的六部尚書也都才正二品。

就算是現在內閣大學士的品級提升了,不再是過去的五品,但也只提到從一品而已。

一位地方總督,僅比六部尚書低一級而已。

哪怕是帝國新設的第十個總督,哪怕是塞外之地。可也依然是正二品的高階官職,按現在的大漢帝國新制,要想入內閣輔政,必須有幾項硬資歷,其一就是有地方擔任知府巡撫和總督這三個職務資歷,同時在朝中還得有擔任過六部的尚書的資歷,才有資格選入內閣。

這似乎和過去非翰林不入閣有些類似,但明顯本朝要入閣更難了。而內閣大學士提升為從一品,也昭示著如今的內閣成員權柄更高。

可天下就這麼二十餘省,總督更只有九個。如今加了一個總督位置,依然是十分緊缺的。只要能當上總督,哪怕是塞上的總督,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資歷啊。

就算當不上總督,不還有一個漠南巡撫的位置空缺嗎。

這個不知道,估計得是陛下信的過的人,而且塞上如今不太平,肯定還得是一個知兵的官員。

我估計可能會是傅宗龍出任總督,他資歷足。又知兵。

倪元路加了一句,而且傅大人還曾經跟皇上在遼東搭檔過,兩人合作的還不錯。

估計就是這樣了。

知道吳三桂和祖大壽他們會如何處置嗎

我聽說陛下信守了承諾,允許二人解甲歸鄉。既往不咎。

倒是便宜了這兩個逆賊,反覆無信。換一個人,絕不會如此輕易放過他們的。

我們的皇上有時還是很仁慈的,不過這次他們也算是立了點功勞的。皇上不但放過了他們。所有的遼軍將士,陛下都表示既往不咎。不但如此,陛下已經決定遣散所有的遼軍。不但給他們發遣散費,還給他們補足先前的欠餉呢,還讓各地方給他們安置工作,再妥善不過了,真正的仁德之君。

遣散了也好,這些遼軍用錢第一,打仗一般,卻最是反覆無常,留著也是個禍患。

兩人放下這個話題,談起另一件事情。

你的述職報告寫好了沒,可是快到上交限定日期了。

寫倒是寫了,就是不知道上面滿不滿意。

倪元路嘆息一聲,這個述職報告真是為難死他了,自我評述,對上司下屬的評述,還有財產申報等,當官這麼多年,還從沒有經歷過這些事情。

部門清理虧空這事,你理清沒

清理了下,這五年我任上的虧欠有十多萬多塊銀元,反正就是各種對不上帳,我跟屬下們也認了,各自認領部份,自掏腰包填補上了。倪元路道。

你掏了多少

五萬塊。倪元路回道,那些虧空並不是他貪汙了,反正過去前明之時就是如此,衙門裡就跟個漏水的大漏斗似的,錢一進來,最後總會漏掉大半,連漏到哪去都找不出來。現在上頭追究,他也只能自己掏腰包了。

李邦華過去都是在些閒散衙門,清理虧空的事項他倒沒受啥影響,最後自己掏了三千來塊銀元算是填補好了。

嘿,這當官還要倒貼,也算是本朝一大奇觀了,前元古人,估計也是後無來者了。李邦華笑道。

是啊。倪元路也覺得有些好笑。不過倒貼的還不止衙門的清理虧空,現在朝廷還要追究過去五年的欠稅。

其中就包括官員們擁有的田產賦稅,按朝廷的新規定,要追究官員們擁有的田產的五年未交欠稅。

這意味著皇帝是真正要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當差的制度,所有的勳戚官紳都不再享受優免特權。不但以後不能享受這特權,甚至在此五年前的,也都要追繳。

按皇帝的話說,過去勳貴官紳們無視朝廷法令,違律不納稅,這種行為需要更正。

你家有不少田產吧這回五年的一起補交,得出點血啊。李邦華道。

家裡有兩萬多畝地吧,按現在朝廷規定的每畝每年補徵一斗糧的稅,五年就是一萬石糧了。

倪元路苦笑了一下,正是一萬石糧,按一石糧兩塊銀元折銀,需補交兩萬塊銀元。

正常的田賦是沒這麼高的,大約在三十稅一左右。不過補稅並不是只補田稅,還得補差役,地方的丁銀差派等等。總之加起來,以及各種火耗等,最終是要按每畝十稅一這個比例補徵的。最終定的是每畝一斗,又遠沒達到全國平均田地畝產一石五這個數字。

倪元路家也是個大地主了,家裡兩萬多畝地,五年補稅得交兩萬塊銀元。

這個補繳不算少,但若是理性的來看待,也沒什麼過份的。就如官衙清理虧空一樣,雖然明面上官員得自己掏腰包補上,但實際上當官的。就算再清廉的,一般各種收入加一起也不會少了,多數還是能夠補的上的。

而讓官員鄉紳們補繳五年的田賦,就算是按十分之一的份額來補,相比下歷年的優免少交的稅賦,補交五年的也不會傷筋動骨。

畢竟要補繳的都是前朝宗室勳貴官紳們,普通的小老百姓,並不需要補繳,也就不受影響。而在前朝能享受到優免待遇的。哪個不是家境富裕非官即富的大族

倪元路這次衙門的補虧空和家裡田地的補欠繳,加起來足有七萬塊銀元。很大一筆錢,但相比於他為官多年,在任的各種收入。還有家裡田地的收入,出血是出血,但還傷不了筋也動不了骨。

正常來說,他是不願意拿出這樣一大筆銀子來的。

誰都願意往自己腰包裡裝銀子。誰願意往外掏啊。可新朝律法規定,沒法違抗。你自己不主動的補虧空補欠繳,那就會有朝廷的官吏來追繳。到時就得下獄坐監,抄家補欠。

李邦華老家是江西的,江西那地方是大明人口排名前三的省份,地少人多,因此江西的商人多,移民多,進士舉人多。李邦華家裡田產不多,需要補繳的倒不算多。

好在陛下給所有官吏加了一倍薪水,要不然,以後這官都不知道要怎麼當了。

加一倍,也沒多少啊。

正二品的左都御史,月俸也不過六十一石祿米。而一個七品的知縣,月俸更只有七石五斗。

若論歷朝官員待遇,唯宋朝最好。李邦華嘆道。

大宋正一品官月領祿米一百五十石,俸錢還有十二萬文,外加每年凌二十匹羅一匹綿五十兩。從九品官月祿米五石,俸錢八千文,外加每年綿十二兩。

相比之下,大明正一口月祿米八十七石,九品官月祿也是五石,但卻沒有俸錢。

而且宋朝的官員們除了俸和祿外,還領職錢,在宋朝,俸錢只類似基本工資,祿是大米。而職錢則相當於崗位工資,還享受免費住房免費住宿免費的隨扈,朝廷還給每個官員配備免費僕人。最低的官員配給一名僕人,宰相可配給一百人。

此外,官員還能享受名目繁多的福利補貼,比如茶酒錢,廚料錢薪炭錢馬料錢等等。

有茶酒廚料之給薪蒿炭鹽諸物之給飼馬芻粟之給米麵羊口之給。其官於外者,別有公用錢,自節度使兼使相以下,二萬貫至七千貫,凡四等;節度使自萬貫至三千貫,凡四等。觀察防團以下,以是為差。公用錢之外,又有職田之制,兩京大藩府四十頃;次藩鎮三十五頃;防團以下,各按品級為差。選人使臣無職田者,別有茶湯錢。

相比之下,大明的官員俸祿那是低的驚人,且福利待遇很少。官員們只能依靠貪汙收賄。表面看起來,國家支出的少了,但實際上,損失的更多。

大明的吏治,也是歷朝之中都極嚴重的。

我感覺朝廷現在在這方面有些操之過急啊,比如這清理虧空,追要欠繳等等,如今都是新朝了,就算定了新制度,也應當從新朝開始,卻要追繳前五年的,這麼一來,只怕會引得許多人心生怨念啊。

新朝初立,也是百廢待興,陛下又是個有想法的,處處都要用錢。

陛下就不怕天下的官紳地主讀書人都起來反對

倪元路搖搖頭,陛下想做的事情,有幾個人能攔的住。再說了,你覺得陛下會在意那些人的反對莫要忘記了,當今天子可不是前朝的天子,當年隆慶想要開海關,多少人反對,崇禎天子想要加點稅,多少人阻攔可現在是龍漢天子啊,連滿清都讓他翻手之間就給打的苟延殘喘了,你認為他會懼怕這些官紳地主讀書人

總感覺要出事。李邦華道,他自己也是個這些人中的一員,若不是站在朝廷中,看的更清楚一些,對皇帝更瞭解一些,只怕也是要站出來大加反對的。

如果那些人配合還好,若真有些人想要做點什麼,只怕到時會撞的頭破血流的。倪元路搖著頭道。

從來都是如此,改朝換代,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天下換主,這自然也是一批新人換舊人。若能順應時勢潮流,也許還能保持住身家財產,若是不能看清形勢,最終只能被雨打風吹去。

倪元路低聲對李邦華道,我最近聽到一個傳言,據說雲南的沐家準備擁立宗室,起兵復辟。

雲南沐家李邦華聽到這個訊息並沒半分的激動,大明已經成為過去了,當今新朝建立,大漢也是蒸蒸日上,處處欣欣向榮,很得人心。若雲南沐家逆勢而為,只怕沒什麼好下場的。

倪元路長嘆一聲,不再說什麼了。未完待續。

: 感謝l.l心海鸚鵡螺子就是個搞不羈~自由的支援,謝謝大家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顫慄世界極品劍師魔源紀全民偶像我家果園成了異界垃圾場超級仙氣漢末文丑冠軍之心韓定食機械神皇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海上升明帝 貞觀俗人 隋唐大猛士 晚唐 重生之十年 隋末 逍遙小地主 唐朝好地主 重返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