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高薪養廉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魏養浩醒來的時候,天已大亮,他聽到窗外有人在說話。他起身一邊穿衣一邊站到窗邊,正好聽到自己的書童說,聽說了沒,今天衙門發薪。

聽說了,不過我估計也沒啥意思,自新朝立國,咱家老爺當這官盡往外掏錢了,看朝廷那樣,估計也不會有多少錢發,說不定到時還得折來折去。回話的則是他的長隨,聽他接著又道,都說當年洪武朝的官最難當,我覺得這龍漢朝的官一樣難當。當官還得往外掏錢,這哪朝都沒有的事啊。

本來麼,好不容易十年寒窗,一朝高中,當官發財,光宗耀祖。可好不容易當這兩年官,攢下點銀子,如今還大把大把的往外拿,哪有這樣事啊。

長隨接話,可不是麼,要不這天下怎麼無數士紳造新朝的反呢。

魏養浩聽不下去了,咳嗽一聲,屋外立即就沒了聲音。

這些小兔崽子真是越說越不像話了,什麼話也敢亂說。魏養浩是河南開封府陳留縣的知縣,七品官。這是任上的第三年,也是他第一次外放。他兩榜進士出身,但過去出身貧窮,家裡咬牙供養,好不容易到快三十歲的時侯中舉,然後好運連連,緊接著又高中進士。在京中任了一任閒職,得以外放到了河南來當了知縣。

外放當知縣,比起在京清水衙門裡做官,還是要強上許多的。在京時他是八品,歲祿米八十四石,清水衙門裡又沒其它什麼收入,京師居住消費又高,日子過的著實艱難。尤其是他是鄉下窮家出身,一做官,一大家子人都跟著入京,都想要跟著享福。

父母兄妹嫂子弟媳侄子等等。一家十幾口人,還僱了車伕僕婦,靠著這點俸祿過的異常艱難,還得舉債。

好不容易借了筆錢透過座師的關係謀了個外放知縣,情形總算是改善了許多。

七品知縣年祿也只有九十石,比原來只多六石。但地方官還是知縣這樣的正印官,差別還是很大的。

一到任,地方上的鄉紳商賈們就送了一筆迎接銀,足足兩千兩。這也是如今官場慣例,新官上任有迎接銀。官員離任也有相送銀。

除了這筆銀子外,魏養浩在陳留當知縣這幾年,每年還有常例。

常例其實就是潛規則,是灰色收入了。一種上下早已經預設的東西,陳留縣知縣的常例,總共有二十多項收入,屬於不變的。每任官員都一樣有,大家都預設的。

其中有夏絹銀一百六十兩,夏樣絹八匹。秋糧長銀二十兩等等此類二十餘項。二十餘項加起來,一年是三千兩左右。

這已經不算是索賄或者受賄,而是一種公開的常例。當年大清官海瑞在浙江做知縣時,也一樣是收這些常例的。還把他們記錄在自己的文集裡面。

這些專案的只是預設的常例,如果遇到貪一些的官員,還上下貪汙挪用,甚至公開索賄的也是常事。

魏養浩如他名字一樣。要養一身浩氣,因此不屑於那些貪汙受賄之事,但常例他卻是一分不少的都納入腰包的。

任知縣三年。魏養浩不但養了一大家子人,還清了在京欠的債,甚至還攢下了萬兩白銀。

不過新朝一開,上面開展清欠追繳,陳留縣也一樣有許多虧空欠稅,上面搞責任制,劃片包乾。誰的任上誰擦乾淨自己屁股,追究虧空,誰貪汙誰填補,查不到,那就由該任官員自己掏腰包補。

這個公文一下,魏養浩也是愁白了頭。帶著師爺屬吏們自查了許多天,最終也只是查到了部份虧空拖欠的原主,下公文讓他們填補,可依然還有許多死帳對不上,最終只能由他和屬下們補上。

魏養浩一下子補了一萬塊銀元,積攢的一半家產就沒了。

若說沒有心中不滿,那是假的。好在他入仕途時間不長,雖心中肉痛,可也覺得朝廷的法令沒錯。

好在這段時間天天忙著清丈田地,追繳欠稅等,忙的四腳朝天,也沒有時間卻心疼。

今天是發薪日,說來他還沒有拿過新朝的俸祿呢。

想到這裡,他有些擔憂,也不知道這個俸祿會是多少。雖然之前皇帝登基之初就下詔,天下官吏俸祿加倍。但一個七品知縣,原來年祿不過九十石,摺合每月不過七石半祿米,就算加一倍,也不過一月十五石米而已。

況且原來的俸祿還有本色折色,部份發銀,大部份發米,還有許多用絹布等實物折發。東西領到了,還得自己去賣,一轉手,又得虧上許多。

如果僅是這樣的加倍,那根本不夠養家的。

現在連稅賦都是朝廷專門的部門收繳,他們地方衙門只是配合。沒有了稅收之權,自然也沒有了火耗截留,上面又不許再加徵加派,眼看著每年的常例也要沒,魏養浩最近真覺得挺心煩的。

魏養浩也想公正廉明,並不想沾上個貪官之名,可他也還得養家餬口,也得吃飯穿衣。他不去索賄受賄,可俸祿如此之低,收點常例也是沒有辦法之事啊。況且他雖然每年收的常例不少,可也一樣要往上送常例,每次要給知府知府衙門道臺衙門,甚至是布政使衙門巡撫衙門總督衙門都得送,若是逢上京察之年,入京考核,那更得給各個京師衙門送禮。

穿好衣服,出門,書童和長隨一臉不安的站在那裡。

以後收斂點。

到了衙門,堂上和前院裡已經站滿了人。

陳留縣有正式官身的只有幾個人,不入流的吏目也才幾個,但在衙門領工食銀的卻足有好幾百號。這其中既有三班衙役,也有巡檢和弓手們等等,總之人很多,那些什麼門子轎伕牢頭忤作倉頭等等。

這些都不是經制吏,也就是沒有正式編制的臨時工。他們拿的工食銀,也是本縣內徵收的丁銀役銀。然後僱傭的。有些人只屬於臨時差派,有些則是全天侯的工作了。

不過這些人的工食銀都很高,一年可能也就六七兩。很多一個月只有幾錢銀,這點錢當然不夠吃飯,因此他們便靠手裡的這點官府給的權力,去搞額外的創收。

說白了,最後這些人的收入其實不低,最終這些負擔還是轉給老百姓頭上了。而且以往那些大戶是不負擔這些的,都是普通小老百姓承擔。

新朝的第一次發薪,大家都很期待。早早的來到衙門。還有人詢問他。

魏養浩也不清楚薪俸是怎麼發的,這次發薪,是由四海銀行河南分行開封支行陳留縣營業所代發,因此到現在,他也還一無所知。

魏養浩有些頭疼,今天朝廷發薪水,他自己也還要給下面發薪水。他手下有好些人是屬於他私人僱傭的,有四個師爺,分管刑名錢糧等。還有轎伕廚子門房僕婦家丁等。

來了來了,銀行的人來了。

八名銀行保安護著三輛馬車過來,幾名銀行營業員最先下車,他們提著幾個牛皮公文包。後面幾人則提著幾個帶鎖的木箱。

王所長,大家等侯你們多時了。魏養浩看到帶隊的是營業所的王所長,連忙上前。臉上還帶著笑臉,沒辦法。四海銀行到現在,都還屬於是皇店。名義上,銀行現在不是官產。而是皇帝的私產。

王所長這個營業所的所長,連經制吏都算不上,但人家是皇帝的人,他都管不著。而且陳留是個商業比較發達的縣,王所長管的這個營業所規模不小,往來銀錢很大,平時衙門裡都得看他們臉色。

人都到了嗎,到了的話,就開始發薪了。這次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我們親自上門來發放,但是以後,就得由你們去我們那邊自己領薪了。王所長笑著道。

沒有過多的客氣,桌案早已經擺好,八名高大的保安腰挎著長刀,手握著一根短棒,一字排開站在桌案兩側。還在桌案前五尺外劃了一條線。

每次叫到名字的人才能越過這條線到桌邊領薪,其餘人只能線上外侯著。

最先發的自然是知縣。

魏養浩坐在那排桌案前,心裡竟然有些緊張,彷彿站在剛貼上的科舉榜文下。

不知道自己的薪俸有多少。

魏大人,請提供一下你的身份牌官印和私章,謝謝。

魏養浩這時很配合的提供了這些,並沒在意這些帶著冒犯的話語,他急著想知道自己的薪俸有多少。

王所長認真檢查一遍,然後拿起筆在一本冊子上登記。

小劉,確認身份,發薪。

好的,所長。那個叫小劉的職工先拿出一個本子,然後取來一張單子,核對一遍後交給旁邊的一人。那人拿過單子又核對了一遍,再交過旁邊一人。最後那人看過單子後,開啟木箱,從裡面取出銀元券,點數。

魏養浩看著那人熟練的一張張翻點,心裡居然跳的很厲害。

錢點了兩遍,又逆著先前的那個順序,一個個的傳過來。

錢最後到了王所長手裡,王所長拿過單子和錢,再確認了一遍,將之裝入了一個信封。

魏大人,這是你的薪俸,這是你的單子,上面詳細列明薪俸數量和分項。

魏養浩伸手接過,手居然有些抖。

他感覺到那個信封有點厚,然後先開啟單子。

單子上寫了很多,有點密密麻麻的感覺。

河南省開封府陳留知縣魏養浩:四月俸祿,正俸二十元,薪炭蔬果紙張車伕僕傭住房交通等項補貼,一百元。養廉銀二百元公使錢二十元。皇上登基賞賜二十塊端午節賞賜二十塊。另補發龍漢元年前三個月正俸六十元,各項補貼三百元,養廉銀六百元,公使錢六十元。

各項總計:一千四百元整。

看完之後,魏養浩有點不敢相信,他又看了一遍還是這個數字。帶著驚訝的心情,他問王所長,王所長,這是不是有誤啊

我們數了好幾遍,不會有錯吧

不是,我是說,這怎麼有一千四百元啊

王所長哈哈一笑,錢多還不好啊,這是皇帝的恩賜啊。

可這也太多了,陛下不是說加俸一倍嗎,可原來一月只七石半祿米,加一倍不過十五石米,就算按一石糧折銀三塊,這也不過四十五塊啊,可這都一千多塊。

哦,這說這個啊,不會有錯的,我們都是按照上面的單子抄的。王所長對這個數字早不驚訝了,雖然當初他第一次看到時也有些驚訝。

原來確實是知縣一月只有七石鬥,但那不是太低了嗎因此翻倍,不過不是按每石折銀三塊,畢竟現在糧價有點虛高。正俸就是一月二十塊了,但以前大明的俸祿確實是歷朝最低,因此才導致貪汙橫行嘛。

陛下是不容易貪汙橫行的,也不容易地方官吏藉機向百姓徵派。再加上如今地方火耗取消,因此朝廷呢給地方官員加了薪俸。正俸之外,另給各種補貼,算是讓大家安心生活,這個補貼甚至是正俸的五倍,足夠僱傭車伕門房家丁僕婦了。另外還有一個公使錢,這就是給官員們用來招待的費用,也是直接給你們手裡。

還有一筆養廉銀,根據地方不同,品級不同,數目不同。養廉銀主要是給各級主官的,比如總督巡撫道臺知府知縣等,一些特別的部門,比如糧食鹽務稅務海關郵政等部門的主官,也是有養廉銀的,其餘的官員大部份沒有,雖有的,也數量不多。這是給各級主官們的一個優待,你是河南的知縣,河南知縣每年是兩千四百塊的養廉銀。

這次還另一次補發前三個月的,雖然大漢自四月開國,但補發前三月,也算是一筆額外的賞賜,再加上陛下登基以及端午節的賞賜,加起來就是這麼多了。

王所長笑著說完,哦,對了,以後朝廷發薪,統一發銀元券,不再本色折爭,也不再發祿米了。甚至從下月起,俸祿每月一發,直接發給你們單子,然後你們到銀行去領取,不用這麼麻煩了,

魏養浩心裡迅速算了一筆帳,就算除去前三月補發,以及登基的端午的賞賜,這四月的薪俸也極高了。

正俸二十,補貼一百,養廉銀二百,公使錢二十。加起來就是三百四十塊,折計銀子一百七十兩了,算起來都比過去一年的都多。一年下來,就算不收常例,不貪汙,也不比過去的收入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算到這裡,魏養浩大為驚歎,這薪水可不止漲了一倍,這是漲了七八倍啊。而過去還有折色,算起來,漲了有十倍了。

魏養浩原來歲俸九十石,但有本色折色。內本色俸五十四石,折色俸三十六石。而本色俸內又支米十二石,折銀俸三十五石,折絹俸七石,共銀二十六兩九錢五分。折色俸內折布俸十八石,銀五錢四分等。總之,折來折去,就等於是俸祿最終又要打個對摺。

一月三百四十塊,陛下天恩啊

魏養浩最後忍不住向著北面拱手嘆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顫慄世界極品劍師魔源紀全民偶像我家果園成了異界垃圾場超級仙氣漢末文丑冠軍之心韓定食機械神皇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海上升明帝 貞觀俗人 隋唐大猛士 晚唐 重生之十年 隋末 逍遙小地主 唐朝好地主 重返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