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平倭大將軍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劉鈞今天穿著一件交領藍色四團龍補直身,腰繫十三節金扣玉帶,頭戴烏紗蟬翼冠,這是一套比較正式的裝束。

看到皇帝穿著這身打扮進入殿中,一眾總理參政們齊齊躬身迎接。

總理處不需跪拜,躬身行禮即可。

右樞密使太子少保長沙侯劉允升來到御案前。

一眾大臣都帶著羨慕的神情看著他,出征日本在大家看來,就是一場撿功勞的大便宜。雖然日本在幾十年前與大明在朝鮮決戰,還一度不弱下風,但那是在前朝。幾十年後,取代明朝的大漢國力蒸蒸日上,擁有放眼整個世界都最龐大也最強勁的一支常備軍,同時也擁有這個時代數一數二的海軍艦隊。

而日本,雖然在豐成秀吉之後,控制了整個日本,建立了江戶幕府,但這幾十年過去,他們依然還是原地踏地,並沒有多大變化。他們的軍隊裝備戰術,還是朝鮮戰爭時期的老樣子。

當年皇帝初建海軍之時,就能耀武東京灣,如今大明擁有一支空前強大的常備海軍,一支能夠跨遠洋作戰的艦隊,還打不過幾個日本小矮子

打日本,肯定比打漠西衛拉特聯軍容易,更比打緬甸人容易。不論是西北還是西南,那些地方的高原和山嶺,都是阻礙漢軍的阻礙。可日本東洋海上,群島之國,對於大漢來說卻是最容易進攻的目標。

隨便挑一名將軍,憑著大漢海軍的鉅艦大炮,都能擊敗日本。

出征日本,完全就是揀軍功。

不過當皇帝委任劉允升為帥時,卻沒有人出聲反對。不管從哪方面講,都沒有比劉允升更適合坐這個位置的人。劉允升即是宗氏,又是從龍元勳,立國後又屢任要職。不說任過北洋水師總兵禁衛提督九門提督直隸總督這些要職,就是他此前所任的右樞密使,也是軍方第二人了。

劉允升也只比皇帝年紀稍長,他長的跟他父親劉僑一樣身材高大。劉僑足有一米九多的身高,他也絲毫不弱。英武高大,眉目間透著一股英氣,一身御賜麒麟袍,越讓他顯得不凡。

劉鈞走下御階,來到他面前。

六名內侍各捧著一個描金朱漆托盤跟在一邊,托盤裡放著幾樣東西。

一道黃絹詔書。是劉鈞詔拜劉允升為平倭大將軍。一枚平倭大將軍金印,還有一枚統兵虎符,另加一把尚方寶劍,另有九支金銀令箭和十二副王命旗牌。

六個托盤,每個托盤裡放著一樣。

詔書金印虎符尚方劍金銀令箭王命旗牌。

擁有這一套東西,劉允升就真正成了平倭蕩寇方面統帥,擁有臨機決斷,便宜行事的大權,得以指揮調動平倭大軍。不論平倭軍中文武官員,悉受其節制調動。

鋒必將全力以赴,決不負陛下所託

這次出征日本,我們務必目標明確。做該做的事情,團練計劃行事。劉鈞扶起劉允升。

傅山坐在一側,看著那托盤裡的物件,有些羨慕眼熱。他也算是從龍元佐。但一直都是擔任的劉鈞的副手之職,沒有什麼真正獨當一面統領一方的機會。在朝中,他如今是左樞密使。早就封侯,號為軍方第一人。

又是皇帝的妹婿,首輔的門生,可越是如此,他越希望能有機會鎮守一方,下去真正的歷練幾年。

這次東征日本,他準備是想要請纓出戰的,但最後皇帝卻點了劉允升的將。

劉允升這一外出,樞密院更不可連左樞密使也外出。

劉鈞對於東征統帥的人選也是很費了一番思量的。

打日本,其實不是什麼難事,隨便一位總兵官都能勝任此職,但畢竟徵倭算是明年的一場大戰,難道不大,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很多。尤其是這還將是一場海上遠征,主力是海軍,不可能調陸軍將領做統帥。

而海軍方面,資歷最足的當然是鄭芝龍,然後也是鄭氏集團出身的那些海軍將領,其它諸如歐洲海軍軍官,則多是在中層任職,難以擔任統帥之職。

劉鈞並不打算讓鄭芝龍來做這海軍統帥,雖然表現上看來他是最適合的人選。

純從軍事上考慮,鄭芝龍最適合,其它鄭家將領也都是不錯人選。但從政治方面考慮,劉鈞卻絕不能用鄭芝龍掛帥東征,甚至不能用任何一個鄭氏將領掛帥。

考慮來考慮去,最終劉鈞還是決定啟用劉允升這張王牌,用劉允升掛帥東征,那是殺雞用牛刀。

如果只是純粹的搶一把,隨便選個將領還是能找到人選的。但即將準備把整個琉球和九州都拿下,那麼這個統帥最大的要求不是打贏這一戰,而是如何控制好局面,把整個局勢引導向朝廷想要的方向。

對付倭人,本不需要動用你這位樞密使,但朝廷要的不僅是擊敗倭人,還要把九州拿下,將來琉球將併入臺灣省內為一個縣,九州島則將單設為大漢九州省。如何既要迅速的擊敗倭人,打下琉球和九州,又不使得日本成為一個戰爭泥潭,這會很考驗人。

劉允升早已經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了。

如果這場戰爭若是淪為一場長期戰爭,若引得倭人全民抵抗,這就會大大增加朝廷的開支,甚至必然影響到對日的貿易。

若是日本人到時再乘船為海盜,劫掠海上商船,襲擾大漢沿海,這就更加麻煩了。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哪怕是影響了對日貿易,也是極壞的結果。

朝廷的目的很明確,既要打服日本,放開貿易,放開銀銅出口限制,還要奪取琉球,甚至奪取整個九州島。

這會是一個很艱苦的任務,要讓日本人乖乖的認輸,絕不容易。不過他也想明白了。真要有那麼容易,朝廷隨便派個總兵不就行了,哪還需要派他出馬。

陛下,對日本作戰,我以為當以正奇兩法,正面以海軍切斷九州與日本其它地方的聯絡,先攻取沿海,然後再一步步的進逼,一邊進軍一邊修築堡壘兵部,步步為營。另派海軍為奇兵。從海上襲擊日本沿海諸港城池,讓日本短期內遭受巨大損失,迅速的消滅其有生力量,並徹底的打疼他們,迫他們投降,割讓九州,開放貿易等。

劉鈞點了點頭,這個思路還是不錯的。

日本如今畢竟有兩千多萬人口,單論人口。將達大漢八分之一。大漢對付一個只有二三百萬人口的蒙古和滿清,都如此廢力,要跨洋直接滅一個兩千多萬人口的日本,絕不現實。

要滅日本。只能是分成多個階段,得吞食,不能鯨吞。先吞食一塊,消化完成後。再吞食一塊,直到最後消滅他們。

劉鈞這個時候要出兵攻打日本,絕不僅是因為日本人強佔了琉球。也不是因為他們要禁止銀銅出口,那些雖然讓劉鈞不爽,但也達不到因此就要發兵決戰的地步。

這場戰爭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大漢朝廷明年的財政收入將大幅下降,而開支卻還在上升。龍漢元年,朝廷靠著收繳明朝的皇產官產王室產業,發了一大筆財,然後透過對地主們的追繳欠稅,對天下田宅院的重新丈量的換契交稅,又大賺了一筆。

再加上軍田和清查出的隱田,大漢確實一下子增加了許多稅收。

但這些很多都是一棍子買賣,收完一筆就不會再有第二筆。

這些收入,是佔有龍漢元年財政收入三分之二以上的。除去這些後,按財稅審計各部門的預算,明年的正常稅賦收入,大幅降低。

明年最主要的收入,依然還是田賦,全國清丈出來的大約十二億多畝田地,所有的田賦,加在一起,有五億塊銀元左右。這還是理想狀態下,還得考慮到各種水旱災情蝗災等等。

不過好在新朝初建,擁有大量的官田,這些官田除了田賦還收田租。

本來透過接收前朝官田沒收的皇室和勳戚以及犯官等田產,再加上軍屯田等,數量巨大,光是收租理想情況下一年能收七億。

不過從下半年開始,劉鈞給許多大漢官軍將士官員勳戚等分賜土地,把大量的官田分給了官軍將士文武百姓等。

這一舉動,也是為了賞賜功臣,也為了讓大漢朝得到更多的支援擁護。

此外,劉鈞又對許多邊疆之地,還有許多傳統的貧困之地的田地,進行田賦減免。

本來朝廷一年的田賦和田租加一起,全部徵收能有十二億左右。

但是經過土地的大量分封以及減免後,現在官田數量大減,失去官田田租這一大筆收入,再加上減免田賦土地的極大數量,導致明年全國的田賦田租也就在七億塊左右。

若是再把水旱災害情況發生後朝廷必須的減免田賦那部份算進去,朝廷明年的田賦收入也就在六億塊左右。

六億塊銀元,也是一個寵大的數字了,但比起去年,朝廷開拓了大量疆土,可短短一年時間田賦收入卻反而下降一半。

不過有些事情卻是必須做的,比如給那百多萬大漢官軍將士們賞賜田地,這些都是護衛大漢的根本,給他們分封田地,相當於給他們發乾股,能大大的刺激將士們,讓他們全力擁護大漢。

他們為了大漢也算是出生入死南征北戰,這是他們應得的。

而明年的海關常關等關稅加起來會有大約八千萬,這比起今年增長不少。

另一個重要的鹽茶菸酒幾樣專賣稅,加起來足有一億左右。這幾項都是由皇家直接經營,因此稅務方面不會有絲毫的偷稅漏稅。

其餘的工商稅收,預計也只有一億左右。

關稅鹽茶等專賣稅加上工商稅,全加一起,明年預計收入三億多點。

再加上六億左右的田賦,明年一年的財政預計收入不到十個億。

反倒是皇家內府,因為由皇店派人直接經營著銀行海貿礦產冶鐵鍊鋼火器軍工製造鹽茶菸酒專賣道路運河海上運輸郵政基礎建設等等極為重要的經營項目,利潤極高。

劉鈞皇家經營的這些專案,多是投入大規模大,但贏利也高的專案。

這些經營涉及到金融基建礦產資源鋼鐵工業軍工製造等對於國家來說最為重要的產業。

也正是因為這些產業太過特殊。且許多都是投入極大,對技術等要求極高,且對政策信賴較高,需要重點保護的產業,因此劉鈞一直沒有放手,全都由他派人經營,列為皇帝私產。

這些產業,每一項都對國家極為重要,劉鈞很擔心改為國營之後,會被那些官僚們給誤了。

這些行業投入大。但產出也大,現在每年也能提供數億的資金支援,這些錢雖說是皇帝私產,但劉鈞也不是吝惜鬼,這些錢他也會投入朝廷中使用。且由於這些錢算是皇帝私人錢財,因此資金使用不需要太麻煩的列入預算,使用也不需要層層審批。

這些錢也就成了劉鈞手裡最活的一批錢,專為調劑使用。

不過明年的開支並不比今年的低,明年還將數次用兵。東海上日本東北的滿清,西北和漠西蒙古,還有中南的緬甸越南,甚至還有南洋上的歐洲諸殖民者。

每一場戰爭。打的都是錢。

何況大漢本身就擁有一支百多萬的常備大軍,維持這樣一支專業的常備軍隊,花費是極為驚人的。

明年全面開始移民推廣教育,這些也是花錢的大項。還是新的官吏制度,大幅提升的官吏薪水,以及新增加的許多官吏編制。使得官吏數量成倍的提升,朝廷開支也大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今年朝廷總計收入了有二十多億銀元,但帝國銀元的國庫帳上只剩下不到五個億留存。

劉鈞必須想辦法弄錢,今年沒有土豪可打,也沒換契稅可徵,更沒有那麼多藩王土司等的財產可沒收。

而劉鈞還已經計劃要修幾條全國交通幹線。

這幾條交通幹線以大漢五京為中樞,要把全國三十九省串連一起。在劉鈞的計劃裡,這些主幹道,就是帝國的輸血管,道路能修到哪裡,大漢帝國的實際制空權才能到達哪裡。

尤其是那些新打下的邊疆之地,特別是西南等地,沒有路,那些地方根本能以真正掌控。

現在交通司已經提交了一條從昆明到緬甸阿瓦的大馬路,這條道路被交通司列為龍漢二年第一路,第一階段先從昆明修到木邦,一千五百多裡遠。

第二階段從木邦修到阿瓦,第三階段修到仰光海口。

光是這第一階段,他們打算在明年臨路一千五百裡附近府縣動員五十萬人修一年,到年底前完成全線通車。

不說這一千五百裡要穿行的是雲南的群山峻嶺間,光是動員五十萬人需要花費的人工費用和糧食消耗就不得了。更別說還得需要大量的物資以及牲畜等。

但是不打通一條雲南到緬甸的大馬路,那麼朝廷想要穩固六慰很難,想要進一步把東籲國滅了,打通西南海口就更難。

無論如何,這條路是必須修的,錢也是必須花的。

其實除了雲南到緬甸這樣重要的國道計劃,就是在北京長城外的燕北等地,也一樣得修建國道大馬路,一樣需要耗費大量錢財。

朝廷的收入進項就這麼多,用錢的地方卻是無數。

劉鈞不能向百姓加徵賦稅,自壞規矩。也不能再強徵百姓免費服役修路,他不能開這個口。

劉鈞最後的目光還是瞄準了日本。

這次出兵日本,不是為了教訓日本,不是為了威信。而是為了實打打的利益。

日本現在好打,日本也挺有錢,而且日本人口還多。

劉鈞準備派兵東征日本,搶黃金白銀青銅,以日本豐富的金銀銅資源,緩解一下如今大漢的貴金屬的不足。同時還要搶他們的人口,劉鈞不能免費徵召自己的百姓去修路挖礦,而人力缺口又這麼大。

那乾脆就搶日本人回來修路挖礦。

日本兩千多萬人口,正好又是海上島國,大漢海軍強盛,正好搶。搶了之後,用船直接裝回大漢,再趕到各地去修路。

如果打下九州,朝廷還能從中原把許多貧困山區的百姓遷出來,既能解決他們的貧困,解決溫飽,還能讓他們在九州自力更生,甚至為朝廷提供稅收糧食。

這將是一場相當殘酷的戰爭,但現實就是如此醜陋。

豐臣秀吉也曾幻想著要滅朝鮮,然後攻入中國,佔領華夏。只是當年他侵日本全國之力,也沒能擊敗入朝抗倭的明軍。

劉鈞既然有了實力,自然也不會對日本客氣。

授劉允升印信虎符之後,太監宣鄭芝龍進殿。

朕授你為中南軍區總督,加你為靖南大將軍,令你統領中南三省,負責對緬作戰。劉鈞也同樣賜給鄭芝龍六樣印信虎府令箭等。

其實鄭芝龍更適應擔任東征元帥,海上作戰,他是朝廷第一人。而劉允升的父親兄弟先後任過西南地區的總督,現在西南中南諸省的駐軍和將領,也多是劉家舊部。

但皇帝最終卻令鄭芝龍為中南總督,靖南大將軍。以劉允升為徵倭大將軍,統兵東征。這裡面的用意,卻是令重臣們深思。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顫慄世界極品劍師魔源紀全民偶像我家果園成了異界垃圾場超級仙氣漢末文丑冠軍之心韓定食機械神皇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海上升明帝 貞觀俗人 隋唐大猛士 晚唐 重生之十年 隋末 逍遙小地主 唐朝好地主 重返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