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南巡講話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五月的京畿,漫山遍野山花開遍。

京師東邊的通州,地位向來顯赫,尤其是到了如今,更有一京二衛三通州的說法。整個華北地區,京師第一,天津第二,通州排到了第三,甚至超過了河北省府保定。

通州處於京師東南,也是京杭大運河的北端,京師的東大門。

一府三縣人口破百萬。

西接京師,東接天津,南臨保定,位於永定河和潮白河沖積洪積平原,地勢平坦。境內大小河數十條,運河蜿蜒,勢若遊龍;潮白河碧波千頃,漁歌唱晚。

到了如今,通州不僅僅再是連通京師的天津的中繼站,也不僅僅再依靠轉運。如今通州是京畿重點打造的輕工業基地。

也是改組後的內閣最新提出的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樞密位置。最新的內閣會議上,首輔袁繼鹹首次提出了要發展環渤海經濟圈的說法,這個環渤海經濟圈,指環繞著渤海以及黃海的部份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大片區域,這個環渤海區也是最重要的京畿地帶,北部沿海的黃金海岸。

環渤海地區將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府以及河北山西山東遼寧漠南部份地區包括在內。

主要是以京津冀為核心,以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為兩翼。

在當下南方沿海地區經濟越來越發達的時候,做為大漢政治軍事中心的北方,當然不能落後。為了發展京畿經濟,最終有了這個五省二府聯合開發的環渤海經濟區。

在內閣提出的這個環渤海經濟開發計劃裡,通州是重要的一環。北京天津通州張家口唐山秦皇島登州青島煙臺大連旅順營口等諸多城市,都被列為了首批重點開發城市。

每個城市都各有側重,如順天府最東北的遵化。這裡過去就曾經有規模極大的遵化鐵廠。大漢立國後,重點發展煤炭鋼鐵工業,遵化便成為了大漢五大鋼鐵工業基地之一,論規模且還排在漢口豐州佛山鞍山四大鋼鐵鎮之前。

天津重點發展的是造船業與出口貿易和海運,通州發展的則是運輸和紡織等輕工業。各個城市,各有側重。內閣將在政策上給予指導以及扶持。

渤海經濟圈計劃後。內閣還在擬打造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和珠江三角洲經濟區。

可以看的出,新組建後的內閣,已經準備放開手大幹一場,全面加強經濟建設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片大好的時候,通州一個鞋廠出了問題,卻驚動了皇帝。劉鈞甚至還在端午節後,召集了內閣以及直隸和順天府的重要官員,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視察隊伍悄無聲息的降臨到了通州。

短短幾天時間。劉鈞帶著一眾朝廷和地方高官們,視察了通州上百家企業。紡紗廠織布廠皮革廠皮鞋廠製衣廠食品加工廠。

通州的官員這幾年還是幹了不少實事的,他們建立了數個嶄新的工業園,把那些相關的企業都安置在了一起,比如鞋服工業園,裡面不但有製鞋製衣廠,還有相關的製革廠中底大底廠鞋墊廠鞋帶廠釦子廠飾件廠等等,充分的發揮了產業優勢。做成了上下游的產業鏈條。

官府甚至還組織了許多附近的百姓,扶持他們建立了不少的家庭加工作坊。為生產廠家作代工生產外外加工服務,大大幫助訂單多生意忙的工廠解決了用工不足的一些麻煩。

但視察的過程中,也暴露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比如工廠普通的有壓工人工資的情況,多數都沒有按月發薪,有的甚至半年發一次,一年才發一次。年底還要壓薪水。另一個就是加班時間長,且多數沒加班費。還有工資普遍偏低,工人們在廠裡一天得幹十多個小時,起早摸黑,結果往往平均薪水還不到三元一月。

另外還有一些問題。則是官府沒能給東廠們提供更多服務,比如廠子生意好,訂單多,想要擴張,但資金不足,需要借貸,但銀行方面融資困難,甚至各種批文等多。官方沒有主動的幫助廠家解決融資的問題。

還有就是官府各種名目的收費,什麼衛生費治安費巡邏費檢查費等等名目很多,廠家額外承擔的這部份負擔很重。甚至還經常有衙門上門來罰款,商人們有時苦不堪言。

在通州的知府衙門,劉鈞跟一眾大臣們總結這次的視察結果。

中央和通州地方為通州定位發展輕工業和運輸業,這是很準的,背靠著北京天津兩個百萬人口大城,周邊又是渤海圈這個北方最繁華的圈子,天津發展輕工業有很大的優秀,有極好的前景。但也有許多問題被你們忽視了。

這次微服視察,許多工人都在感嘆錢難賺,工作太累,老闆總是拖欠工資工資低工作時間長。廠家則一直抱怨說用工慌,缺人,缺錢。官府不幫忙融資,各種批文難跑,衙門裡各種攤派罰款多,額外的成本很高。

還有就是三角債的問題,貨賣出去回款時間長,廠家又拖欠材料商和工人的工資,形成危險的三角債關係,一旦一環出事,就會危險上下游。

劉鈞希望朝廷中央內閣的那些官員們,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也不要只看著表面的資料,還得看看下面的具體情況。而地方上的官員,也需要更加務實,既要充當好管理者,也要做好一個參與者。

我們現在就需要改變作風,還需要立一部法,立一部勞動法,明確用工單位和勞動者的權利責任關係,保障雙方的權益,尤其是保障勞務者的權益。我希望在這部勞動法裡,有明確的給出一個最低月薪標準,規定每天勞動時長,超過時長得算加班費。最低加班費每小時多少也得有個明確標準,節假日加班要雙倍。工人薪水必須月發,不得拖欠,不得藉故剋扣。危險工種得有崗前培訓,廠家還得為危險工種崗位工人購買工傷保險.....

我建議工廠最低工資標準定為四元起

各地要專門成立一個勞動局,還要成立工會。專門為這些工人們提供權益保障。

這個會,與會的官員們都很震動。

會後,袁繼鹹與劉鈞有了單獨的談話。

如果強硬推行這個勞動法,只怕會給現在的經濟局面潑盆冷水。四元最低月薪標準,只怕許多小規模的廠子,特別是一些小加工坊,估計都開不下去了。

劉鈞道,朕很清楚商人都是靠剝削賺錢,但以現在的物價生活水平。四塊一個月的薪水,並不算高,甚至很低。如果一個工人起草摸黑,日復一日的幹上一個月,連四塊錢都沒有,生活就很難。

現在已經不是明末之時了,那個時候,如果一個月能有一兩多銀子。生活會過的還不錯。但現在,一個月四塊銀元。養自己是夠了,養家餬口就勉強了。

老師知道木桶吧

袁繼鹹不知道皇帝為什麼突然提到了木桶。

一個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木桶能裝多少水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但若是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這塊短板也就成了木桶盛水的限制條件,因此可以說。一個木桶,最關鍵的一塊木板不是那塊長板,也不是絕大多數的木板,而是受限於最短的那一塊。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比最低的木板高出的部份其實是沒有意義的。高出的越多,浪費越大。而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設想加高最短的那塊木板,這也中有效且唯的辦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個木桶的比喻,卻讓袁繼鹹一下子明白過來了。

皇帝表面上說的是木桶,實際上說的是國家治理。對於國家來說,桶裡的水,就是國家的財富,國家富足自然才能強盛,但若國家要強盛,卻又得依靠社會的各個階層。

那些板長的,是國家佔據上層位置的貴族官員富商們,而那短板,無疑就是最底層的那部份人,也就是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

在明末之時,木桶的木板普遍都很短,有些甚至短到了桶底了,因此哪怕有些木板極長,但對於整個明朝這只木桶來說也沒有什麼作用。

甚至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實際上所有的木板本來都一條木板上鋸下來的,但因為鋸的有長有短,結果就有了長短板。長板過長,短板過短,其實是長短佔用了短板的長板,浪費了資源。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換成這個木桶理論,那就是朝廷更需要關注的是短板,也就是那些底層百姓的權益。百姓們若能吃飽飯,穿暖衣,可以享受教育,能夠有機會出仕經商改變命運,這就說明短板也是一直在加長的,短板加長,大漢帝國這只木桶也就能盛下更多水,也就能更穩固。

如今大漢開拓疆域無數,新開拓的疆土移民墾荒,大大緩解了土地兼併的問題。但大漢擁有三億餘人口,依然有著極大的剩餘勞動力,如果所有人都只盯著那點土地,那麼大家就都只能過窮日子。

朝廷重視工商,扶持商人開設工廠,貿易交易,讓商品流通。更多的剩餘勞動力有了工作的機會,能賺到更多的錢,而豐富的商品經濟,也能讓大家享受到更多的商品。這是一個良性的迴圈,商品經濟越發達,朝廷也能在商品流通消費的過程中,徵收到更多的稅收。

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走進工廠,這是好事,也是大勢所趨,但我們不能讓這些脫離土地的人,最後卻淪為工廠主們的奴隸。想想前朝,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的百姓淪為無地之人,他們也找不到現在那麼多的工作機會,只能給地主租佃耕種,甚至淪為奴僕,平時也只能勉強溫飽,可一遇災荒戰亂,結果就活不下去,最終只能鋌而走險,不是上山落草就是聚眾造反.

現在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湧進了城市,進入了工廠,聚集在礦山,這種情況可比分散在廣大的農村要敏感的多,一旦工人受壓迫過甚,若不好就容易出事,到時可就嚴重無比了。

劉鈞說這些不是空話,而是認真的。

歷史上,很多造反,都是什麼征夫修長城啊修河堤啊,運軍糧啊,本來就火藥桶一樣不滿朝廷的百姓,結果又聚到了一起,人一多,再有人煽動一下,馬上就亂了。

而到了工業時代,大量的農村人口湧進城市,進入工廠。他們待遇低,生活差,工作還辛苦,壓抑的久了,若遇到些事情引爆一下,立即就不可收拾。

各種資產階級革命之類的,不就是在這種局面下起來的。

劉鈞可不想自己全力發展經濟,結果最後弄起來一批貪婪的資本家,然後逼的無數工人受不下去跳起來鬧革命。

法國的大革命,可是把皇帝的腦袋都砍了。就算是英國的議會戰爭,也一樣把國王腦袋砍了。

對於皇帝劉鈞來說,大漢要發展經濟,經濟活了,百姓生活才好,國家才富強。但他也得防止那些新興的資本家實力膨脹太大,這些大資本家起來了,天生就是封建皇權的對頭。

而那些工人,得充分保障他們的權益,要不然,他們最後也一樣會站到皇帝的對面去。大漢滅亡,原因雖然很多,但其中肯定有一條是許多農民活不下去造反多年,給大明王朝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老師,越來越多的工廠建立起來,現在有些工廠裡的工人,還只是農民們農閒時進廠賺點錢補貼家用。但以後,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工廠做工,並且會徹底的脫離家村,脫離土地,成為純粹的工人,這些人的數量今後會很龐大,如何保障這些人的權益,其實也是我們防範於未然,提前避免掉許多麻煩。

回京之後,老臣立即擬勞動法,提交參議院稽核。袁繼鹹道。

劉鈞滿意的點了點頭。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顫慄世界極品劍師魔源紀全民偶像我家果園成了異界垃圾場超級仙氣漢末文丑冠軍之心韓定食機械神皇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海上升明帝 貞觀俗人 隋唐大猛士 晚唐 重生之十年 隋末 逍遙小地主 唐朝好地主 重返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