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土改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劉鈞和李春江兩個老兄弟一起泡在湯池裡,隔著一張浮在池水裡的木盤,一起喝著酒,回憶著過去。

想想最初兩人認識之時,恍如昨日。他們一起建馬隊,組鄉團,剿過山賊,滅過流寇。李春江這個大家公子,卻對當時身份低微的劉鈞十分信任,對他不是提拔賞識,而是一種朋友甚至兄弟間的信賴。

劉鈞抽著雪茄,吞雲吐霧,煙霧繚繞讓那升騰水汽的湯池裡更顯得飄渺不清。

梅清在計武堂提前畢業了,我已經授他右將軍銜,本想留她在京,可她要求去南洋。劉鈞重重吸了一口,然後狠狠吐出。

李春江手裡也夾著一支雪茄,聞言點了點頭,道,梅師妹的性子我瞭解,相當好強。本來我覺得你們能成,誰料到如今卻是這樣。你不應當就這樣順著她,有時候你應當強硬一點。

劉鈞笑笑,如果是別人,也許我會那樣做,可她是梅清。他又吸了口煙,扭頭望著李春江,問,你覺得當皇帝了,真的能有感情嗎

當皇帝也不妨礙你的,關鍵還是看你想不想。

我願意沒用,還得她願意啊。

感情的事情,你情我願,她如果不願意也確實沒辦法。李春江道。

也是啊,算了,隨她吧。劉鈞無奈,春江,你從南京回來也有段時間了,休息也足夠了吧,年後,你上任內閣輔臣兼吏部尚書吧。

如今的內閣總共是有七位輔臣,首輔次輔,還有五位群輔。首輔領導內閣,次輔輔佐,而五位群輔則兼任五部尚書。

吏部尚書在明朝時除了少數幾次例外,一般情況下都是不入內閣的,因為吏部職權太重。不過如今內閣七位輔臣,主次分清,內閣由首輔一人統領,原來的六部也早因為戶部被拆分後,只剩下了五部。五位群輔各兼一部尚書職,吏部尚書因此成為群輔第一,也是內閣第三號人物。

劉鈞把這樣的重職交給李春江,也是充分的說明了皇帝對他的信任。李春江很年輕,但先後在京中以及地方任職,兩湖總督和三江總督任上,都表現的極好,不但立場上穩固信的過,而且他理政能力也很強。

若是不撤消各總督,劉鈞是有意讓他在地方多任幾年總督的,但現在撤除總督後,這朝中也僅有吏部尚書這個空缺職位最適合他了。

我聽陛下安排。李春江也沒推辭,他明白皇帝的性格,既然話說出來了,就是考慮好的。

你上任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還是人事方面的。朝廷現在全國大考,考察結果出來後會交到吏部手上,到時你們就要迅速的按考核結果,做出升遷罷免等人事調整。各大學第一批學生明年也正式走上實習崗位,你們也要安排好這一塊,兩年後,大浪淘沙,還能剩下多少可用之才,你們得做好把關,負責好監督,對每個實習生做好檔案,建好跟蹤報告。此外,軍隊裡陸續轉業的那些軍官,也得做好安排,在地方,尤其是基層,要大力提拔重用這些軍轉幹部。用好這些軍轉幹部,是我們整治好地方吏治的一記殺手鐧,千萬別浪費了。

不論是當皇帝還是當公司老總,人事和財權肯定都是極為重要的,必須得把握在手上的。而如何把握好人事權當然得有一個極優秀能幹而且可信任的吏部尚書。當皇帝不比開公司,劉鈞無法面面俱到親力親為,只能抓好上層,然後讓一層一層的管理好。

陛下,我一定不負所托。李春江點了點頭,然後又道,不過有件事情,我一直想稟報陛下,是關於如今朝中的一些個人看法。劉鈞有興趣的看著李春江,你說。

李春江說的卻是劉鈞沒想到的一件事情,朝廷這幾年不斷的開疆拓土,也在不斷的從中原地區遷移民眾出去拓邊。遷出去的多是些貧困百姓,以及一些地理條件惡劣的地方,不是缺少就是多山之地,耕地少,災害多。許多地方十年九災,百姓窮苦不堪,生活艱辛,將他們遷出去之後,他們到了邊疆,雖然背井離鄉,可也確實有了新生活,肥沃的田地,每人都能少到至少上百畝地。

現在中原人口減少了許多,人減少了,田地還是一樣,因此不少過去無地的人,佃不到田的人,現在也能佃到田了。加之放多工坊礦場以及道路水利等專案的開工建設,也讓百姓們種地農閒之餘,還有機會去賺點工錢,生活因此好了許多。

不過李春江還是看到了一些不足之處。

相比起那些外遷移民,現在留在中原的這些百姓,大多數依然無地,中原的土地都集中在極少數的地主手裡,我覺得這是一個隱患。

劉鈞給李春江倒了杯酒,問,那你有什麼提議

徵地授田。

劉鈞一下子明白了過來,但還是有些驚訝,具體一點。

陛下,南宋末年,土地兼併厲害,百姓貧困,甚至朝廷稅收大減。後來當權的賈似道就出了一條政策,頒佈限田法,規定了各級貴族官吏能擁有田產的上限,然後朝廷按此,將超過標準的部份,抽出三分之一,由朝廷回買為官田,再租賃出去,這樣朝廷靠收租,就解決軍糧會子物價等問題,最重要的也是解決了許多無地百姓生活的大問題。

劉鈞點頭,兩宋一開始都是不抑兼併,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的。甚至到了南宋初年,因為抗金軍費不足,朝廷提出了把朝廷手裡的公田,出售給私人,以募集大筆軍費。

但到了南宋末年,宋朝的財政千瘡百孔,這個時候倒又想到了限田,回買超額田地部份,然後再拿來出租給無地農民,收租解決財政,同時解決大量無地農民的生活。

在歷史上,賈似道雖然被稱為大奸臣,但他也確實是有不錯的能力的。僅是限田和回買公田這一政策,對於當時的南宋來說,就是續命湯。

大漢原先也有不少的公田,沒收前朝皇家和宗室以及不法官僚的大量土地,軍隊屯田,逃戶絕戶等被收回的田地,江河淤積的沙田等,數量還不少。

但這幾年,朝廷也一直在實行一個政策,就是把這些公田出售。當然,這些公田出售不是簡單的出售,而是先租後售,租給普通百姓,每人限定數額,百姓租種後,只要足額納糧幾年後,就有權贖買該田。

這樣的做法不是朝廷需要賣田的錢,也不是不願意管理收租,還是考慮到百姓的利益。對於朝廷來說,賣田長遠看確實損失不少租子,但從整個大局來看,卻讓朝廷多了許多自耕農,而自耕農是朝廷的堅實基柱,意義相當重要。

就如現在李春江所說的一樣,雖然朝廷遷出了大量的百姓,也把這些百姓的田收歸朝廷,然後再出租給留下的百姓,但中原的狀態,本質上來講,依然是只有不到兩成的地主,佔據著幾乎八成以上的田地。

大量留在中原的百姓,其實還是靠佃田為生,甚至佃都還佃不到田,只能靠做工。眼下工商興旺,朝廷也是輕稅,倒一時看不出什麼問題來,但這卻是個隱患。

你覺得應當推行限田制

應當在中原地區推行限田制。

大漢帝國如今開疆拓土,疆域廣闊,但說到核心地區,還是中原地區,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三江兩湖閩浙兩廣四川這十三省,其餘的如雲貴海南臺灣遼寧甚至甘肅等等地方,都還是人口不足,開發不夠。

中原十三省的穩定,是極其重要的。

陛下,在中原十三省推行限田,超出的部份,朝廷也不需要花大筆錢回買,我覺得,朝廷完全可以以地換地,跟他們置換土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春江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哈哈哈。劉鈞大笑,也一下子領悟過來。

南宋賈似道的公田法,靠的是國家出錢回買超出限額的田地的三分這一,然後出租給百姓。哪怕只買三分之一,朝廷也需要一次性拿出大量的錢來。

就算是如今的大漢,要全面推行這個政策,也面臨著很大的財政壓力。

但李春江確實想到了一個極好的辦法,置換。

大漢除了核心的十三省外,還有許多省呢,關外東北三省,塞上地區,甚至還有如今新打下的中南半島上的大片土地,此外還有南洋諸島上的領地呢,更別說還有漠南漠北河套等地區了。

這些地方可是還有大量的閒置土地,朝廷完全可以跟那些中原的地主們置換十三省的田地,比如河北一畝田換遼寧三省。河南一畝換安南五畝,福建浙江一畝換臺灣三畝,江蘇一畝換南洋十畝等等。

這樣一換,朝廷一文錢不花,就能收回大量的核心地區的田地,也不需要費力的移民邊疆,就能讓大量的百姓租到朝廷的田地,過個幾年,甚至能逐漸贖買這些田地,從租戶佃民,變成擁有田產的自耕農。

而同時,地主們本身實力不俗,當他們換得邊疆大量田地,肯定會去開發。他們本身實力不弱,不需要朝廷太多的幫忙就有能力開發這些田地。

賈似道的限田回買物件一開始是官戶,定下的標準是一品限田五十頃,以下每品遞減五頃,至九品為五頃。

不過後來因為官戶超標的田畝遠不足公田的數額,於是,先是規定無官之家擁有的最高田額也限五頃,後來降至二百畝,最後無論官民,超出百畝以外的田地就必須回買三分之一為公田。

大漢十三省,人口眾多,大漢三億多人口,這十三省佔了起碼七成以上。

春江,你覺得按丁限田如何,每丁限田一百畝,超過數量者,則由朝廷徵收,以地換地。具體的呢,朝廷要拿出一個標準來,比如說不同的省,地的價格不同,另外所有的田還得分出肥瘦等幾個標準,這樣,最後每畝田呢,綜合計算出一個價格。同時,朝廷也把十三省外的所有田地也都計算出這樣的一個價格標準,然後,允許超過限田標準的百姓,可以自由選擇置換的土地,他們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隨便他們選朝鮮還是關外還是日本還是安南緬甸南洋等,你看如何

轉換土地,肯定是一個麻煩事,就搞不好,就會成為大漢的拆遷困難。

一定得要公開公正公平,比較好的辦法就是給他們一些選擇權力,同時把事情弄的公開透明,這樣大家既看的明白,又有選擇餘地,自然也就能比較接受一些。

按每丁一百畝限田,估計太嚴苛了一些。

劉鈞點了點頭,丁,意味著是成年的男子,這樣就等於把未成年的男子,以及年紀極大的老人都排除在外了,而且不論年長年少的女人都排除在外了。一個大地主,就算是大家庭,估計男丁也不超過十個,那意味著他們最多不能保留一千畝田地,而那些大地主不少人擁有的田產都是在千頃以上。

那這樣,每個家庭,成年人不論男女每人可擁有五十畝地,未成年不論男女每人可擁有二十畝地,你覺得怎麼樣

一般的中小地主來說,如此一來,應當能保留千畝左右的田地,應當能接受,只是大地主們怕是一時難以接受。

劉鈞笑笑,只要多數中小地主能夠接受,那我們就可以不管這些大地主了。畢竟,中小地主其實數量遠超大地主。咱們也不是沒收他們的土地,而是置換,叵是他們敬酒不吃想吃罰酒,也不用太擔心。

劉鈞覺得這個限田標準已經不錯了,比起南宋的限田百畝政策好多了,不過劉鈞也打算做徹底點,南宋是超出限田部分回買超出的三分之一,劉鈞是要超出部份分部置換。

置換下來的這些十三省的田地,將租給當地無地百姓。朝廷也會給佃戶們按限田政策限租,租戶在如數繳納幾年田賦後,就擁有贖買所租官府公田的權力。朝廷鼓勵他們,甚至能給他們提供一些貸款。

對了,朝廷出臺限田回買政策,也必須對田地買賣加一條限制,中原十三省地區田地買賣,買主田額不能超出限額,如果滿額就不得再購買田地,否則視為違法,一經發現嚴厲查處。

朝廷允許田地買賣,但有限制,中原的田地買賣限制就是不能超過限田令額,至於十三省外,耕地限制可以比中原放大一些,比如十倍或者更多一些,牧場,可以放的更寬一些。

春江,你提的這個建議非常好,一事不煩二主,你回去就馬上起草一個提案,然後拿到內閣會議上與輔臣們一起研究下,最後做出一個正式的提案,送到參議院協商,我希望這個議案能夠儘快達成一致,最後通過議案表決,成為一個正式的法案,讓朝廷上下可以依法案執行這個政策,迅速開始土地置換。劉鈞很興奮的對李春江道。

他很清楚這個法案如果做好了,對於大漢是有多麼的重要。

大漢每增加一個自耕農,減少一個無地者,朝廷的基石就又能穩固一些。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顫慄世界極品劍師魔源紀全民偶像我家果園成了異界垃圾場超級仙氣漢末文丑冠軍之心韓定食機械神皇
作者木子藍色其他書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海上升明帝 貞觀俗人 隋唐大猛士 晚唐 重生之十年 隋末 逍遙小地主 唐朝好地主 重返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