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行漫記 (七)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在西非海岸北向航行的日子太輕閒了。

隨著不停北上,西風由強變弱,但是依然吹拂著海船前行。

而且沿岸的北上洋流也在為海船助力……這種送上門的服務,簡直都讓水手們不好意思了。

我們是從萬里之外的東方來的,經歷過太多的大大小小的風暴,別當我們是初學航海的小孩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值班的水手只能不斷地發呆,那不遠處的海岸上除了綠色植物還是綠色植物……不當班的水手則玩起了紙牌,他們大呼小叫地玩起了一種從軍隊裡流傳出的遊戲:鬥龍王。

海船上不讓賭搏,他們輸的人,臉上全都貼著用報紙撕的紙條。

這種無聊的情緒一直在水手間互相傳播,但是不會影響到決策者。

小二總督和王丁中校就經常討論他們的迦納利群島的周邊勢力,這是為開發那裡提前做好準備。

他們不得不注重兩個地區的兩種政治勢力……一個是伊比利亞半島北部的西哥特人,一個是伊比利亞半島南部及北非大部分地區的摩爾人。

他們的歷史常常讓兩個人感慨,這個時候的人類真是沒有任何正義與非正義可言。

早在一千多年前,哥特民族便居住在多瑙河流域。

後來,他們從內部分裂了,一部份成為了後來的西哥特,另一部落則是東哥特。

當匈奴人出現之後,他們對這兩個哥特族的分支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在無力抵禦的情況下,西哥特人被迫開始向西遷移,以躲避滅族的命運。

東哥特族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終於屈服在侵略者的強大武力下,被異族所吞併,成為匈奴大帝國的一部份。

西哥特人西遷之後,不久便在伊比利亞半島找到了適合生存發展的居住地。

在這個時候,羅馬帝國已經漸漸地開始走向衰敗,西哥特人終究能夠以武力宣佈自身的獨立和強大,而後透過不斷的進攻來建立起本民族的主權王國,他們以不可阻擋之勢掃平了整個羅馬帝國地區,並一度攻破了羅馬帝國的王都,在羅馬城內任意搶三天,大獲而歸。

幾百年後,西哥特王國逐漸走向末落,而他們在海峽對面的摩爾人組建的政權卻正在走向興盛。

摩爾人是個總稱,這裡面包括了回回人、柏柏爾人和一些皈依了回回教的黑人。

公元711年,回回大帝國轄下的北非部族中有人試探性的跑到海對面的伊比利亞半島看了看,不料區區五百人居然就擊敗了病入膏肓的西哥特王朝的邊防官兵,佔領了整個塔裡法半島……這個塔裡法的名字就來源於當時這支偵查小分隊的隊長塔裡夫。

於是,同年,一個柏柏爾將領塔裡克.伊本.齊亞德,率領著六千五百名柏柏爾人和五百名回回人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在本島登陸了。

登陸後,他做了一件和西楚霸王一樣的事情,就是破釜沉舟。

結果,這支沒有了退路的北非回回軍隊迅速佔據了半島的南部地區。

由於西哥特王朝和北非部族之間素無往來,所以繼續沿用羅馬人的稱呼,將這些北非以及回回人的混合民族統稱為摩爾人。

當時的歐洲,政治**,經濟蕭條,科技落後,思想愚昧。

總而言之,在各方面都無法和鼎盛時期的回回文明相提並論。

所以,這一小支摩爾人部隊居然在八年時間內,佔領了除阿斯圖里亞斯外的整個伊比利亞半島。

阿斯圖里亞斯之所以沒被佔領,主要是因為當時它窮到完全不值得去浪費時間和兵力。

在發現了歐洲人的闇弱之後,摩爾人開始試圖向富庶的法蘭克進軍。

結果一來是來自北非的他們在翻越寒冷的比利牛斯山時疲病交加,二來是當時的法蘭克畢竟比沒落的西格特王國要厲害許多,三來是自己背後還有大量的城市需要駐軍,摩爾人的前線實際兵力相對不足。

這三大主因,導致摩爾軍隊在圖爾戰役慘敗,失去了向西歐發動全面進攻的第一次機會。

經過幾年的修整,摩爾人準備再度向法蘭克進軍。可是,歐洲人似乎真有上帝的保佑。每逢大難,匈奴王阿提拉也好,蒙古拔都的大軍也好,都是眼看要打下歐洲了,背後卻出了問題。

不是國王被刺殺,就是老國王死去,大家需要回去爭王位。

八世紀時的法蘭克人同樣得到了上帝的眷顧

就在此時,回回大帝國的中心,大馬士革發生政變,倭馬亞王朝被顛覆了,王朝帝胄悉數被殺。

而當時的摩爾人總督阿普杜拉.拉赫曼,就是倭馬亞王朝在外唯一的後裔。

於是,進軍法蘭克的計劃宣告無限期擱置。

阿普杜拉.拉赫曼一面宣佈在大馬士革爆發的政變是完全非法的,一邊在科爾多瓦宣佈自己繼任哈里發,科爾多瓦是整個回回人世界的中心,準備向大馬士革進軍。

結果,回回人自己打起來了。

打來打去,發覺彼此都佔不到什麼便宜,於是科爾多瓦和大馬士革政權互相罷兵,但是彼此的關係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

回回世界就此一分為二,東部中東地區以大馬士革哈里發為中心,西部北非和伊比利亞半島以科爾多瓦哈里發為中心。

這兩國和大唐都有友好的商貿往來,所以,大唐稱大馬士革哈里發國為綠衣大食,稱科爾多瓦哈里發國為白衣大食。

爭奪整個***世界的大規模戰爭雖然平息,可是彼此之間出於不同的教派信仰和世俗的功利,內部小規模的衝突不止。

科爾多瓦哈里發王國也失去了實際的中央控制權。下面分裂成眾多的諸侯國。

他們雖然都對哈里發稱臣,實際上卻是各自為政,彼此攻伐。

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原本統一的回回大帝國,不僅分成兩大部分,還分裂成無數的小公國。

而原本是無數小公國的基督教世界,此時卻在所謂的光復運動中一步步的邁向國家統一。

在伊比利亞半島北部,由於直面***,所以這裡的各基督教王國,還得到了歐洲大陸各基督教國家的幫助,尤其是十字軍和各騎士團的幫助。

當時的狀態基本是這樣的:摩爾人的帝國分崩離析,互相之間毫無接應。

基督教的國王們則只需要說聲,“為了上帝”、“搶來的土地和財富一半歸你們”就可以組織起數量龐大的“義兵”。

前一句,用來證明他是國王而不是土匪;後一句,為了防止十字軍和騎士團們一鬨而散,當國王的話是放屁。

這兩句話一說,基督教國王的軍隊將迅速壯大,百夫長可以做千夫長,千夫長可以做萬夫長。

所以,整個的戰況基本就是基督教國王一聲呼號,聚來許多人馬,法蘭克人、德意志人、西西里人等等,什麼都有。

有時候沒有翻譯都不要緊,反正就是仗著人多勢眾,衝上去搶完了事。

於是,摩爾人統治的安達盧斯地區漸漸被蠶食。

在1085年,西哥特人的故都托萊多被攻佔。

到了現在,摩爾人被完全趕出半島中部,甚至摩爾人在安達盧斯地區建成的首都科爾多瓦都被西哥特人攻陷了……他們眼下只能龜縮在南部的格瑞那達地區,不過西哥特人此時也沒有足夠的戰鬥力完成最後一擊。

此時摩爾人在伊比利半島南部的日子過的還不錯,依然是一個商貿強國。

小二總督對這個地方的歷史不得不感慨,這和大宋的經歷太相近了!

王丁總督則冷笑著說:“好啊……他們越亂越好,既然仍是誰的拳頭大聽誰的,而且誰當王都行……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行?!”

小二總督指著窗外的海岸說:“那全是無主之地,我們要它們有何用?我們要的是歐洲人的商貿,要的是他們的勞力……求我去給他們當王,我都不會去!”

王丁中校說:“明白!我所說的王不是當王,給是要他們遵守我們的規矩……就這樣簡單。”

王丁中校深情地望著窗外,用極為嚮往的語調說:

“資料上說迦納利群島附近有大量的海盜……真是令人期待啊……我有五年沒有見過海盜了……”

好吧,帝國國王給他們的資料裡還詳細記錄了歐洲海盜的情況。

北非附近地區的摩爾人海盜是整個歐洲海盜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還一度在西地中海海域活動。

他們一開始時,大多成員都是當年西哥特人反攻回回帝國時的逃兵,因為窮困走投無路而當了海盜……後來,在這個帆槳船時代,他們嘗到了當海盜的甜頭。

大家的船速都慢,只要人多,埋伏好……實在是太好搶海船了。

後來,他們不斷擴大勢力,四處招兵買船……上百年下來,他們經過幾代人的經營,已經成為海上的一股強大勢力。

他們四親不認,連摩爾人同胞的商船都搶……甚至可以派人到北非的幾大商港去公開收取“保護費”,陸上的幾大政權勢力拿他們沒有辦法。

PS:謝謝澳洲書友老吳、POLOYELLOW、辛大大哥的打賞。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步步為贏獨步紫寒武魂王座蘇家婉玉過關超級改造手機駙馬攻心計我的神靈分身妖孽學霸娛樂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