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黍離麥秀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第二日雞鳴時分,解憂還睡得香甜,便被景玄弄醒,昏昏沉沉地梳洗更衣,一上車,又窩在景玄懷裡睡了過去。

待她在馬車的微晃中再次清醒過來時,一縷強烈的陽光已經在簾外徘徊良久。

“懶丫頭。”景玄無奈搖頭,這丫頭真是沒有半點冢婦的樣子。

不過說來說去,一半是解憂性子使然,另一半卻也是被他慣壞了,怪不得解憂。

解憂扁了扁嘴,抱起臂,一拂鬢邊一綹碎髮,倏然扭過頭,作出一副賭氣的樣子,“怨你。”

因為要去宗廟行成婦之禮,昨日景玄將她折騰完了,便催著她沐浴齋戒,直枯坐至中夜才放她睡下,今日又是一早起,怎麼可能撐得住?

想到這裡,抿了抿唇,抬頭狡黠地瞥他一眼,“憂聞,齋戒之時,亦不可動情_欲。”

景玄對上她得意的目光,不以為然地掃了她一眼,似乎有些意興闌珊,繃著臉一本正經,眸子勉強盪開一絲笑意,“憂憂亦知,我蠻夷也。”

“……”解憂語塞,心裡暗暗好奇,“我蠻夷也”這句話,是不是楚人的口頭禪?

畢竟這句耍賴的話,在正式的史傳中都出現了好幾回呢。

不過不得不承認,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啊……

解憂扶額,倚上一旁的車壁,抬眸望著車頂。

對於景玄這樣的敷衍塞責,她的確尋不到什麼反駁的理由。

景玄不在乎,甚至還大言不慚地說,那些宗廟裡的先祖也不在乎……她還能說什麼?

就像當初熊渠自稱蠻夷,不必遵循中原的封號,不僅自封為王,還將幾個兒子也立為王,與周天子平起平坐。

這種說法貌似謙卑,實際卻狂妄到不可一世。

車壁上輕輕扣了一下,傳來檗略顯遲疑的聲音,“冢子,夫人,應是此處。”

景玄靜默了一瞬,伸手觸上榴紅色的車簾,又猶豫了一下。

“別怕。”解憂將方才冰涼的神情收起,輕輕握上他的手。

她知道景玄在怕什麼,她醒來時便察覺到他十分緊張,連說玩笑話都有些不利索,大失常態;這會兒又見他猶豫不決,不禁有些心疼。

景玄看向她,肅然的面色微微鬆動,緩緩舒了口氣,他想,他應當已經做好了準備。

秦軍佔領壽春時,連楚王的陵墓都掘了,幸好族中宗廟遠離壽春,這才逃過一劫。

轉眼之間已過去七八年時間,洞庭是秦佔區,別說每年例行的祭祀,便是修繕之事都不能有,這還是他在楚國滅後,第一次回到這裡。

原本守衛森嚴的宗廟,如今只怕是荒涼得很了罷?

又舒一口氣,緩緩揭開車簾。

面前一片荒野,叢生的野草足有半人之高,隨風盪開層層疊疊油綠色的波浪。

檗和幾名護衛饒是身量高,立在草叢中,仍然只露出了半個身子。

遠處幾乎被荒草遮蔽的地方,隱隱能看出幾方坍圮的建築,屋子已是塌了,椽頭露在外面,腐爛了大半,背陰的一面還生了幾個圓潤潤的木耳,灰白色的石塊零零散散地布在四周。

解憂也止不住倒吸了口氣。

她想過,面前的場景會很荒涼,但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

不過七八年時間而已……這一眼望去,卻像已經隔了千百年的時光。

她想起那一首《詩經》中的小詩: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面對這樣蒼涼的景色,除了長嘆一聲,“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還能怎麼樣呢?

天意從來高難問,人情老易悲難訴。①

景玄看了一會兒,從袖內取出一卷用黑色與紅色絲帶縛住的帛書,探身交與檗,“焚化可也。”

解憂霎了霎眼,那帛書的邊緣用硃紅的絲線織著火紋,是她從未見過的精緻,只怕是一份向先祖陳明事宜的表。

檗躬身應諾,闢開茫茫荒草,走向坍圮的宗廟。

景玄看了一會兒,回過身,握了解憂的手,將她扶下車,“憂憂,四下走走。”

“好。”解憂柔聲應了,從袖內取出一個小紗囊,回身笑了笑,擲了出去,“藺!”

藺穩穩接過,聞到一股濃郁的藥味,知是驅避蟲蛇的藥物,向解憂躬身為禮,轉身分發給其他護衛。

解憂生得嬌小,荒草尖尖不時被風拂到面上,她調皮地歪了頭,咬住一葉草尖,霎了霎眼,低聲道:“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與我好兮。”

景玄心緒低落,聽到她的聲音,強笑了笑,抬手揉揉她發頂,隨後拂過去,落在她髮髻上的三支玉笄,小心翼翼地又拂了一回,才嘆息,“負芻雖卿子侄輩,然年長於卿多矣,何謂之‘狡童’?”

“聞負芻放西戎,不曾遣人尋之?”解憂抿抿唇,有心思保熊心,卻沒有精力去尋原本的王麼?

“負芻已死五年矣……”

解憂垂首,看著自己隱在草叢內的腳尖,心裡漫開幾絲苦澀的滋味,原來是這樣的。

枉然數載為王,卻連死這樣的大事,也不能為後人知道,真是悲涼。

出了一回神,抬頭看看景玄,認真地道:“百代有興衰,夏為殷克,商為周亡,似此輪迴,報應不爽,何須徒然作悲色?”

景玄一怔,看著她一臉認真,撐不住苦笑。

她確定這話是安慰的人,怎麼他聽起來,更像是挖苦人的呢?

還什麼報應不爽……分明是順應天命,這話到了解憂口中,總能變樣。

動了動,欲言又止,抬手揉一揉她披在肩上的髮絲,“行禮畢,淵將往龐城理事,憂憂且歸九嶷,若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①此兩句出自張元幹《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化用自杜甫的“天意高難問,人情老易悲”,在張詞中意指天意難測,人情易變,幾代過後人們便會忘記國仇,淡漠家恨。老:時間長久;易:改變。全詞既憤慨難禁,又悲涼無奈,與辛棄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有異曲同工之感。

解憂熟知歷史的軌跡,因此才會有這樣的想法。(未完待續)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熱門小說
神印王座2皓月當空唐人的餐桌不科學御獸7號基地光陰之外明克街13號宇宙職業選手深空彼岸神秘復甦我有一劍
相關推薦
梟龍崛起網遊之菜鳥天王歸嫡玄門詭醫重生之豪門貴婦妖精的尾巴之獄血魔神崔大人駕到獵天神魔鬥戰主宰重生之星空巨蚊